1、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新乐一中 赵萍 我们所了解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躬耕田园的隐者,热爱自然,以山村为友,以田园为伴。诗人在此诗中传达的情感是快乐还是忧伤?诗作解读诗中哪句、哪个词直接传达了诗人的情感?讨论:哪些诗句交代了诗人悲悽的原因?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概括。诗作解读讨论:诗中前六句是景物描写,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景物特点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2、诗作解读 诗歌主旨此诗通过写“不眠”的秋夜,借助清冷、空阔的景象抒发了世无知音的孤独和壮志难酬的悲悽之情。探究情感原因 此诗写于陶渊明50岁,这时离他归耕园田已达10年之久。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29岁才出仕为官,做的是芝麻小官,志不得骋。正逢动乱时代,不择手段的权力争夺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有所消减。29岁至41岁,他三仕三隐。受当时东晋文人普遍追求隐逸思想的影响,41岁彻底归隐。处于官场和隐居都不能乐而忘忧,陶渊明为什么不卑躬屈膝保持官位而选择隐居呢?这透露出了他什么情感和品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
3、,复得返自然。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深入探究诗人情操尘网羁鸟池鱼樊笼松菊倦孤松息交绝游悦乐对陶渊明归隐之举的认识陶渊明的归隐是对官场的厌恶,对污浊现实的反抗,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体现了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节操。准确而深入地把握诗人的思想,必须既入乎其内,立足于作品本身,又出乎其外,联系诗人的其他作品深入探究诗人的志向和情操,当然也要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总结延伸训练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
4、辰讵可待?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但他不甘屈服,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徒:徒然。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讵(j):岂。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的!锲而不舍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诗中描写的刑天和精卫有怎样的精神?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此诗借描写刑天和精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的前半部分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激励自己无虑不悔的斗争意志,诗的最后,表面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日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时机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人慨叹理想的无法实现,寄托了自己的悲愤。读山海经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作业 结合今天所讲的陶渊明的思想,联系中国古代其他文人,谈谈你对志节的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