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二9月调研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35题1分封制是西周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分封制叙述正确的是A.周武王把全国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B.诸侯须承担为周天子缴纳赋税的义务C.分封制在春秋时期的改革中最终瓦解D.分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局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子弟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诸侯又可以再分封,同时把除王畿之外的土地分封,故A项错误;诸侯有相对独立性,缴纳赋税可以归自己支配,但要向周天子提供一定的军赋,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战国时期最终瓦解,不是春秋时期,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分
2、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局面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始皇“不与古同”指秦朝实行了与前代不同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A、B、C三项都是周代实行的制度, “罢侯置守”指秦朝实行了郡县制,故D项正确。 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
3、.大臣拉帮结派【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婚姻。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王氏子弟各自修饰”等,可知当时婚姻不能够自主,有偏见,讲求的是门第、等级,故B项正确;材料与女性地位高低无关,故A项错误;也没有体现择婿方式独特,故C项错误;结成儿女亲家,并不等同于拉帮结派,故D项错误。 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
4、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可知,A项不正确;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坚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取文凭,反映了学子的价值取向,C项正确。 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察举制,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中“应推
5、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6亚里士多德指出: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要民主得多”。以下选项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措施的是A.鼓励并支持工商业的发展B.以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C.各等级均可参加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区别在于:梭伦时期是从血缘选区选出代表,而克里斯提尼是从地域选区中
6、选出代表,从而打破了血缘对政治的控制,故B项正确;鼓励并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各等级均可参加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构都是梭伦改革时期已经有的措施,没有体现克里斯提尼改革的进步,故A、C、D三项错误。 7比利时罗马法专家里维埃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中国有学者认为:“说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说罗马法征服了世界,当然并不十分确切”。关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确切说法应该是A.影响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B.覆盖到被罗马帝国征服的国家C.波及了罗马帝国周边的邻国D.渗透到罗马共和国的各个角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信息“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可
7、知,罗马法影响后世并波及世界。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包括近代欧美国家并波及世界,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法制的先声,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无法体现罗马法在世界领域的影响,故排除。 8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内阁制度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
8、的能力。由“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可知英国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由此可知C正确;由“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可知A错误;英国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B错误;D与题干中材料无关,显然可以排除。 9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
9、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体制的评价,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万世联合船主”代表了统一的联邦政府,“十三包”代表当时美国的十三个州,“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则指地方对抗中央、地方之间各自为政局面的结束,故材料体现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体制,由此可见A正确。 10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国君主立宪制,意在考查考生获
10、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时间信息“1895年”,此时对德国政体的评述要结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该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德国君主立宪制以议会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故D项正确。A项描述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项描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C项描述的是三权分立。 11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不久,马克思就断言:“从政治观点看来,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这种判断是基于A.英法等国惯于出尔反尔B.清政府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C.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疑惧D.太平天国拒绝承认不平等条
11、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说明天津条约主要是西方列强用武力、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清政府对列强存有较大疑惧,C符合题意。 12“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子里依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
12、化的巨大破坏”可以判断这次运动既有传统文化也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江浙地区是其主要斗争范围,破坏力巨大。所以答案选A。 13“合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既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中“开铁路”“言银行”“设商局”“设商务大臣”可知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这是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故选D项。 1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
13、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辛亥革命的史实,体现了2010年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的命题思想。题干材料中老农对中华民国的惶然体现出当时的农村受辛亥革命影响很小,C项正确。其他几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15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
14、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的倾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二大已经确立了民主革命的目标和纲领,故A项错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已经逐渐克服教条主义,都是在井冈山的斗争时期,材料无从体现,故C、D两项错误;依据材料中1928年在苏联境内召开的中共六大及“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都轻视理论”可以得出大革命深受共产国际影响这一结论,故B项正确。 16“雄关
15、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D.长征胜利,红军开赴抗日前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由材料信息“1935年2月”可知应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答案选C。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故A项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达到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错误;1936年10
16、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故D项错误。 17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这说明卢沟桥事变A.推动国民党响应共产党B.中国赢得国际社会同情C.标志着正式对日本宣战D.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答案】D【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材料没有反映出蒋介石庐山讲话是对共产党合作抗战的回应,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援助,故B项错误;中国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对日宣战的,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讲话认为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存亡的问题”,为了挽救民
17、族危机,要实现全民族抗战,故D项正确。 18“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天险说长江”可分析出C项正确。 19唐代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说明唐朝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民间集市作用已经凸显C.市突破了时空限制D.地方商业中心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商业的发展。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对商业贸易的态度,故A项错
18、误;题干中“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说明当时的民间集市已经形成且作用明显,故B项正确;宋代的市才突破了时空限制,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地方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 20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有市场,但没有市场经济。”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只要有市场就一定存在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C.中国古代市场未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只要有市场就一定存在商品经济”与“中国古代有市场,但没有市场经济”的观点是相对立的,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一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
19、“中国古代有市场,但没有市场经济”说明了中国古代市场未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只是在明清时期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21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据此分析,该报畅销的原因有反映社会习俗传递商业信息倡导尊重传统宣传中外时事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根据题干中“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可知申报主要作用的有反映社会习俗的改变、传递商业信息、宣传中外时事
20、。故正确,错误,故C项正确。 22孔子创立儒家后,其儒家内部也日渐分化,史称儒分为八。后儒不仅各伸其说,而且还互相攻讦,如荀子指责孟子之说歪曲了孔子思想,其理论本身也“甚僻违而无类”。这反映了A.儒学在战国时成为显学B.儒学进入思辨性阶段C.战国时期思想发展的特征D.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儒学在春秋时成为显学,不是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儒学进入思辨性阶段是在宋明理学,不是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儒家内部也日渐分化,史称儒分为八”反映了战国纷争思想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是反映儒家思想内部纷争,故D项错误。 23新皇帝将法
21、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新皇帝的行为A.有利于拓展国家疆域B.强化了中央政治地位C.笼络了全国各类人才D.促进了南北民族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代中央集权制的确立。材料 “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说明皇帝仅是控制了地方区域,而没有拓展国家疆域,故A项错误;“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说明了皇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选官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任何民族政策,故D项错误。 24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22、,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兵役。这种制度A.有利于国家的正常运转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D.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均田制。依据材料“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徭、兵役”可知该制度有利于国家活动的开展,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土地国有制,指的是均田制,“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阻碍,故B项错误;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仅是一方面,不全面,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5晚明以来,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
23、主角。在“三言二拍”中商人以正面主人公的身份频繁地登场亮相。这反映了A.世俗文学的繁荣B.价值观念的巨变C.商品经济的鼎盛D.市井社会的风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三言”对商人的刻画突破了以往唯利是图的脸谱化形象,多以正面形象出现,作品深刻反映了商人们的思想与心理状态,通过对其致富过程的生动描述表现和揭示出其经营原则和策略,并赞扬了他们济困扶危的社会责任感,塑造了形象鲜活丰满、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商人形象,故D项正确;世俗文学取得一定发展,还未达到繁荣,故A项错误;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但价值观念的巨变表述太绝对,故B项错误;商
24、品经济的鼎盛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26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痛诋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据此推知,严复A.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B.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C.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史实,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严复宣传君主立宪思想,而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体现了严复的正论给人们以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项正确;严复
25、主张维新变法,是改良派,而不是革命派,故D项错误。 27面对日本水泥以低价倾销中国。中国水泥公司竞相削价,亏本销售,元气大伤。1925年,华商、启新两大水泥公司签订为期五年的联营合同:确定联营区域,分配区域份额,确定联合涨价。联营给企业带来丰厚利益。这反映了A.联营是爱国精神的体现B.产业在竞争中走向集中C.联营是企业的唯一出路D.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联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爱国精神,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水泥公司竞相削价,亏本销售,元气大伤”“ 分配区域份额,确定联合涨价。联营给企业带来丰厚利益”说明了企业逐渐在竞争中走向集中,故B项正确;联营是企业的唯
26、一出路观点太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表现政府的态度,仅是两个企业的意向,故D项错误。 28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建国初期“一边倒”、五十年代中期“一大片”、七十年代“一条线”、改革开放以来“无敌国外交”。其中“一条线”形成的主要原因A.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国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外交能够打开外交新局面,实现“一条线”,主要得益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也属于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故A、B、C三项错误。 29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
27、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市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A.消费观念制约工业化B.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C.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D.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材料体现的是近代上海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交通等逐渐走向近代化,但进展缓慢,D项符合题意;近代中国的汽车是从国外购买的,并未体现“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B、C两项,排除。 30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28、、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变迁。中西比较从历法、饮食、民情、政体等方面进行对比,这表明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了解不再片面和局限,其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故本题选C项。 3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
29、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C.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D.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结合题干可知,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因“不敬神”而被统治者迫害,这反映出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本题选D项。希腊时期,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有所降低,故不选A项;人文精神是雅典主流思想,故不选B项;C项题干没有体现,故不选。 321920年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在访俄报告中写道:接待我的主人属于“中农”,占他们村的大多数,革命前他有8英亩土地现在他至少拥有85英亩的田地。而这些以前都是地主的。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解决土地问题是赢得内战的原因
30、之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苏维埃政权的存在以农民阶级为基础D.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双方不信任【答案】A【解析】材料中俄国革命前后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显著变化,这归根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土地法令即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该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为内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苏维埃政权的存在以农民阶级为基础材料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故D项错误。 33郑林庄在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中提到: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
31、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下列说法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B.罗斯福新政措施侧重点存在偏差C.国际合作可以大大缓解经济危机D.罗斯福新政导致各国爆发贸易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信息“高筑关税壁垒”“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等可知,作者对罗斯福新政持有负面看法,再根据材料“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等评价可知,该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措施侧重点存在偏差,选B项。 34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指出:你有言论自由,但这并不是说你有权在电影院大喊失火了;同
32、理自由市场的原则也不意味着大家可以在无序的资本流动中互相践踏。下列选项中最契合克鲁格曼观点的措施是A.成立关贸总协定B.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C.组建区域经济集团D.推动混合经济模式的发展【答案】A【解析】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促使国际贸易在自由市场中有序进行,故A项正确;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二战之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其实质是加强“有形的手”在经济发展中的干预力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区域经济集团是地区国家之间为实现本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的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具有排他性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中自由市场
33、的开放性原则,故C项错误;混合经济模式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5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19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内地人多用普通话交流,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说明内地与香港联系更多,而香港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内地通过香港更多地与外界交往,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改革,而不是开放,故A项错误;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符合史实,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
34、;材料仅是体现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的变化,不能体现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共3题36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依据材料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答案】内涵:“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表现出是
35、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发展: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辩化阶段,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第一小问,据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得出“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据材料“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得出“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6、在社会上表现是儒家伦理道德。第二小问,据材料“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 “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并结合所学得出其无法比拟的原因。 37材料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根据材料,归纳严复的思想主张,并根据所学知识评价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的积极影响。
37、【答案】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变法;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废除八卦取士影响:借用进化论呼唤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增强了救亡图存的勇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改革封建制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内容和影响。第一小问,结合材料“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可知严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救亡图存;“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体现了严复要求废除八股;第二小问,结合进化论的思想从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发展潮流以及思想的启蒙性等方面回答。 38材料中
38、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对材料的结论,有人认同,认为政府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有人反对,认为政府过度的干预不利于
39、经济发展。请选择一种观点,结合中国发展的史实加以说明。【答案】观点一:政府适度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政策实行早期,积极作用明显,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新中国制定及实施的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新中国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稳定政权发展国民经济成绩显著,等等。观点二:政府过度的干预不利于经济发展。说明:明清时期,海禁、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
40、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僚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过度的行政干预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本题属于开放性命题,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首先确立观点,观点要明确,选择其一即可,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论述,保障史实论据充实,纵横古代、近代、现代进行论证。如观点选择政府适度的干预有利于经济发展,论据上就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新中国制定及实施的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等等史实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