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地理学者可以利用高空的地球资源科技卫星来探察地面上的多种地理现象。下列哪些地理现象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城市化率的统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范围云层的移动禽流感疫区的范围A.B.C.D.解析:B第1题,由于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卫星影像来进行分析的现象有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范围,正确;可以分析云层的移动,判断天气变化,正确;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电磁波没有差异,遥感技术不能进行城市化率的统计,错。由于禽流感具有潜伏期,鸟类迁徙等原因,遥感不能监测禽流感疫区的范围,错误。B项正确。2.航拍夜景图的亮度一般来说
2、反映了地区的发达和人口稠密程度。如图为近日我国局部地区夜景图,和图示其它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A.人口分布更不均匀B.对外开放程度更低C.区域内经济发展更不均衡D.大城市的区域辐射作用更明显解析:D和长三角相比,武汉、长沙和南昌所在的中部地区,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更集中于大城市,A项错误;与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更高,B项错误;区域内经济发展更不平衡,大城市经济发达,广大农村地区相对落后,C项错误;其他大城市的区域辐射作用不明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而长三角大城市的辐射作用更加明显。故D项正确。3.下图为1987年5月8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卫星影像解译图。依图中所提供的信息
3、可知,当地居民躲避山火蔓延的场所不应选择在()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B监测森林大火火势蔓延可用遥感技术。从图中信息可判断此时盛行西北风,山火向东南蔓延,居民应避开此方向。RS(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读“遥感直观示意图”,回答46题:4.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技术优点的是()A.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B.监测范围广C.能够迅速获取信息D.能实施动态监测5.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资源调查人口增长预测环境监测自然灾害调查A.B.C.D.6.河北省2015年小麦总产量大约为150亿 kg,与在小麦收获之前,经过RS估算的产量
4、非常接近。RS能对小麦进行估产的原理是()A.监测小麦生长的土壤类型B.监测小麦苗期的生长状况C.监测不同小麦品种的长势D.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解析:4.A5.C6.D第4题,遥感技术对地面进行探测时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并不是说完全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第5题,遥感不能对一个区域人口增长进行预测。第6题,对粮食估产主要是监测小麦成熟前的长势情况。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十一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据此回答78题:7.中国“遥感卫星十一号”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C.
5、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8.中国“遥感卫星十一号”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洪涝C.地震D.森林病虫害解析:7.D8.C第7题,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第8题,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且发生在地下,卫星不能直接监测。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910题:9.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10.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
6、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在13波段明显降低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解析:9.D10.B第9题,读图,6月份,2、3、4几个波段都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9月份,只有4波段即近红外波段棉花和其他作物的反射率差别最大,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在4波段,9月份比6月份更易把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A错。9月份在13波段很难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6月份在13波段容易通过遥感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
7、说明棉花9月份反射率降低了,B对。新疆棉区,南疆是主要产棉区,C错。新疆棉花种植的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棉花质量好。新疆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绿洲上,面积较小,D错。在全球和区域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日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1112题:11.与地面监测站相比,“碳卫星”()A.工作流程简单B.观测精度高C.观测范
8、围广D.监测时间长12.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A.技术难度大B.资金投入不足C.市场需求不大D.政策支持不够解析:11.C12.A第11题,根据遥感工作图可知,“碳卫星”的工作流程比较复杂,A错;地面观测精度高于“碳卫星”,B错;“碳卫星”观测范围广,C对;地面监测和“碳卫星”监测时间没有太大差别,D错。第12题,结合材料可知,由于技术难度大,我国发射碳卫星较晚,目前发射“碳卫星”的国家也比较少,A对。读“不同地物的反射光谱图”和“月球探测拍摄到的局部三维景观图”,回答1314题:13.有关图中地物反射率的说法,正确的是()雪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红外光区沙漠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
9、可见光区湿地所有波段的反射率都低于5%小麦反射率最高部分达到85%A.B.C.D.14.地物的这种反射特征可直接应用于()航空遥感技术航天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A.B.C.D.解析:13.C14.A第13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40.76微米,则雪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紫外光区;沙漠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可见光区;湿地在0.40.6区间有的波段反射率高于5%,小麦反射率最高部分达到85%。故选C项。第14题,遥感(RS)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卫星、飞船)上利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等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遥远的感知,并传送到地面进行分析。地物的这种反射特征可直接应用于
10、遥感技术。故选A项。读“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关于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亮于内陆B.美洲亮于亚洲C.北半球亮于南半球D.亮度与经济水平无关16.获取全球夜间灯光亮度地图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BDS(北斗导航系统)解析:15.C16.A第15题,据图可以看出,非洲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比较黑暗,亮度也并不高,故A项错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北部亮度不如日本和印度高,故B项错误;南半球总体亮度不如北半球,故C项正确。北美洲和欧洲以及南亚和东亚亮度较高,即城市数量多,密度大,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故D
11、项错误。第16题,获取此地图需要拍摄照片,因此所用地理信息技术为RS。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7.读图,回答问题:(1)填写遥感技术装备名称。A,B,C 。(2)A装备的作用是 。(3)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除灾害监测外,还有、等,另外军事侦察、海上、海洋渔业也广泛应用该技术。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为遥感平台,B为传感器,C为地面接收站。第(2)题,遥感平台的主要作用是装载传感器。第(3)题,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除灾害监测外,还有资源普查、环境监测、海上交通、军事领域等方面。答案:(1)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2)装载传感器(3)资源普查环境监测交通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不
12、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生长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特征,并由此区分。(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桷树桦树松树草A.B.C.D.(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第(2)题,依据材料一,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约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约达90%。第(3)题,利用遥惑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的优点可以从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方面分析。第(4)题,材料二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反映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光谱植被类型(2)D(3)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4)垂直地域分异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发生分异。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