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高考生物二模试卷(B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5安徽二模)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B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RNA的进出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也存在原核细胞中D细胞膜和各种生物膜直接相连体现了结构上的协调配合2(6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为某一温度时,植物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淀粉分解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试管内反应的混合物PH从10降低到8,淀粉的量不变B若继续升高温度,最终检测的淀粉剩余量一定会减少C
2、PH为6时淀粉酶的活性量高,PH为4和8时淀粉酶的适性相同D应将每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调到相应的PH之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酶3(6分)(2015安徽二模)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一种带逆转DNA病毒),引起的禽类急生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家禽和人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具有结构相似的物质B禽流感病毒的RNA可以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C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酸D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主要依赖细胞免疫4(6分)(2015安徽二模)野生番茄含有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具有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俗称小白娥)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
3、正确的是()A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B长期种植野生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C四种生物形成的种间关系共有寄生和捕食两种D三种害虫与野生番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5(6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为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此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
4、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6(6分)(2015安徽二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B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C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D只需神经系统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就能维持体温恒定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8分)8(10分)(2015安徽二模)科研人员研究了棉花去除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叶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分布在,参与光合作用的原料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2)图l为选
5、取至少具有15个棉铃(果实)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进行研究棉花去铃后对叶片光台作用的影响分析可知,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填正或负)相关,其中对照组棉花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3)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的增加,因此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推测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验证上述推测是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上述推测(4)图2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温度主要
6、是通过影响来影响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在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molO2mg1h1叶绿素,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9(14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甲、乙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和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的A分别代表的是、B在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分别代表第、营养级(2)乙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由共同构成,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增重10000kg,则最高营养级最多可增重kg(3)下表是对甲生态系统(一个成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中,A,B,C,D四种成分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表与甲图,你认为分解者指的是甲图中的和表中的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
7、递效率约为单位:103kJ/(m3a) 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生物体内所贮存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15.91 2.8113.10 871.27 369.69 501.58 141.20 62.0779.13 211.8519.26 192.59(4)某实验小组要从甲生态系统中筛选出而盐细菌,接种前需要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该细菌,则获得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填“多”或“少”)10(16分)(2015安徽二模)图1表示单侧光照射下的某植物幼苗尖端下面的部分细胞,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的根和茎生生的影响(1)图1中的B代表幼
8、苗的(填“向光侧”或“背光侧”)细胞,若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引起的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这一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通过促进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是由细胞内的转变而来的(2)图2的两条曲线的变化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其和有关,若要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最好为PL3(3)若图1中B细胞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曲线中C点对应的浓度,则图1中A细胞处生长素浓度最可能是图2曲线中(用字母表示浓度范围)段对应的浓度(4)若用X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组长度约为2cm的茎切段,一段时间后测得其平均长度为2.4cm,则X浓度的生长素对茎所起的作用是(填“促进”、“抑制”、“不促进也不抑制”或“不确定”)1
9、1(18分)(2015安徽二模)山羊的长尾和短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尾形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现用两只纯合山羊杂交,结果如图2回答:(1)图1说明,基因是通过,进而控制尾的形状(2)基因B和b位于(常、X)染色体上该山羊种群内尾形对应的基因型共有种(3)图2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是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山羊杂交,观察并统计F2中长尾和短尾个体数量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1:1,则父本的基因型为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则父本的基因型为(4)若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长尾山羊,在胚胎移植前必须代孕母羊用激素进行处理,
10、如果想获得核基因型相同的胚胎,常采用的方法是,处理的时期是2015年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高考生物二模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5安徽二模)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由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决定的B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RNA的进出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也存在原核细胞中D细胞膜和各种生物膜直接相连体现了结构上的协调配合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是蛋白质和RNA
11、进出的通道;核仁与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解答:解:A、细胞功能上的差异是由细胞的结构决定的,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A错误;B、代谢旺盛细胞的核孔数目多,有利于蛋白质、RNA的进出,DNA不能进出核孔,B错误;C、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分布于所有的细胞中,C正确;D、细胞膜和各种生物膜直接或间接相连,体现了结构上的协调配合,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
12、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中档题2(6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为某一温度时,植物淀粉酶在不同PH条件下的淀粉分解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试管内反应的混合物PH从10降低到8,淀粉的量不变B若继续升高温度,最终检测的淀粉剩余量一定会减少CPH为6时淀粉酶的活性量高,PH为4和8时淀粉酶的适性相同D应将每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调到相应的PH之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酶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据图分析:淀粉酶活性大约在pH为6左右,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解答:解:A、据图分析,反应液的pH为10 时,反应后
13、的淀粉的量并没有减少,说明淀粉酶已经完全失去活性,所以将试管内反应的混合物PH从10降低到8,淀粉的量不变,A正确;B、不知道该温度是否为最适温度,所以继续升高温度,最终检测的淀粉剩余量不一定会减少,B错误;C、PH为4和8时淀粉酶的适性相同,该温度下PH为6时淀粉酶的活性是否最高,还需要设置梯度实验继续探究,C错误;D、该实验中的pH是自变量,所以应将对应的一组试管中的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分别调节至相同的pH后再混合进行实验, 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pH影响植物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一组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6分)(2015安徽二模)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一种带逆转DNA
14、病毒),引起的禽类急生传染病,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家禽和人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具有结构相似的物质B禽流感病毒的RNA可以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C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酸D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主要依赖细胞免疫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家禽和人的被感染细胞表面具有结构相似的受体,因此该病毒也能感染人类,A正确;B、禽流感病毒的RNA可以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B正确;C、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错误;C、被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
15、解死亡依赖效应T细胞的作用,因此主要依赖的是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问题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4(6分)(2015安徽二模)野生番茄含有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具有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俗称小白娥)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A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B长期种植野生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C四种生物形成的种间关系共有寄生和捕食两种D三种害虫与野生番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
16、多样性的形成;种间关系 分析:生物的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随机的,与生物所在的环境无关,环境只起到选择作用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解答:解:A、生物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随机的,与环境无关,A错误;B、由于生物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所以,土壤中根结线虫可能会出现适应Mi1抗虫基因的个体,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先减少后增多,B错误;C、四种生物形成的种间关系共有寄生和竞争,C错误;D、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使它们各有进化,促进了它们的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
17、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5(6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为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此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 分析:据图分析
18、:图1中,突触前膜释放的氨基丁酸能够促进突触间隙的Cl内流,所以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图2中,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都可以阻止钠离子内流,但作用机理不同解答:解: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B、由图1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C、分析可知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作用机理不同,C错误;D、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
19、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6(6分)(2015安徽二模)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只参与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B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C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D只需神经系统调节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就能维持体温恒定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体液调节的具体过程:2、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3、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3)调节方式:神经和体液共同调
20、节解答:解: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病原体首先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最后抗原和抗体结合后还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B、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B正确;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C错误;D、体温恒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体液调节的概念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识记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58分)8(10分)(2015安徽二模)科研人员研究了棉花去除棉铃(果
21、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叶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合作用的原料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2)图l为选取至少具有15个棉铃(果实)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的棉铃,进行研究棉花去铃后对叶片光台作用的影响分析可知,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正(填正或负)相关,其中对照组棉花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3)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的有机物增加,因此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推测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验证上述推测是方法为: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未
22、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则支持上述推测(4)图2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在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50molO2mg1h1叶绿素,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35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从图中曲线可知,随去除棉铃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降低,故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正相关,其中不去除棉铃的为对照组由于图中光合作用曲线为净光合作用,由图中数据可知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50molO2mg1h1,棉花光合作用
23、生产量最大即总光合作用最大,即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和最大,从图中可知,35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因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故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解答:解:(1)棉花叶肉细胞中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2)从图中曲线可知,随去除棉铃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降低,故叶片光合速率大小与棉铃数量呈正相关,其中不去除棉铃的为对照组,从图中数据可知此时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3)由图1可知,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逐渐提高,叶片干重百分比逐渐升高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含量虽然降低,但最终净光合作用积
24、累有机物量提高,去除掉棉铃以后并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这是唯一的变量,如果检测到未遮光的叶片有机物不再积累,则未遮光的叶片的有机物运输到遮光的叶片中去了,说明了遮光叶片是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4)因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故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实现的由于图中光合作用曲线为氧气的释放速率,故为净光合作用,由图2中数据可知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50molO2mg1h1,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即总光合作用最大,即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和最大,从图2中可知,35两者之和最大,故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35故答案为:(1)类囊体膜 自由扩散(2)正 28(
25、3)有机物 未遮光 光合产物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上升(4)酶的活性 150 35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识图判断能力,试题难度中等9(14分)(2015安徽二模)如图甲、乙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和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的A分别代表的是生产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在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分别代表第二、四营养级(2)乙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由B、C、D、E、F共同构成,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增重10000kg,则最高营养级最多可增重80kg(3)下表是对甲生态系统(一个成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中,A,B,C,D四
26、种成分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表与甲图,你认为分解者指的是甲图中的D和表中的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单位:103kJ/(m3a) 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 生物体内所贮存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15.91 2.8113.10 871.27 369.69 501.58 141.20 62.0779.13 211.8519.26 192.59(4)某实验小组要从甲生态系统中筛选出而盐细菌,接种前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该细菌,则获得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填“多”或“少”)考点:物质
27、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刺激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图乙中,A表示大气中二氧化碳库,B表示三级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D表示次级消费者,E表示初级消费者,F表示生产者据题表分析:表示生产者,表示初级消费者,表示次级消费者,表示分解者解答:解:(1)据图分析,甲、乙两图中的A分别代表的是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甲中B表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图乙中BB表示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2)生物群落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即B、C、D、E、F共同构成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增重10000kg,则最
28、高营养级最多可增重:1000020%20%20%=80kg(3)据图甲分析,D表示分解者,据题表分析,表示分解者表示初级消费者,表示次级消费者,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5.91141.20100%=11.3%(4)对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筛选目的微生物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计数,由于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细胞形成同一菌落,所以获得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故答案为:(1)生产者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二 四(2)B、C、D、E、F 80 (3)D 11.3%(4)高压蒸汽灭菌 选择 少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碳循环,意在
29、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10(16分)(2015安徽二模)图1表示单侧光照射下的某植物幼苗尖端下面的部分细胞,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的根和茎生生的影响(1)图1中的B代表幼苗的向光侧(填“向光侧”或“背光侧”)细胞,若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引起的则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这一结果说明了生长素的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是由细胞内的色氨酸转变而来的(2)图2的两条曲线的变化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其浓度和作用部位有关,若要培养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浓度最好为108PL3(3)若图1中B细胞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曲线中C点对应的浓度,则图1中A细胞处生
30、长素浓度最可能是图2曲线中CE(用字母表示浓度范围)段对应的浓度(4)若用X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组长度约为2cm的茎切段,一段时间后测得其平均长度为2.4cm,则X浓度的生长素对茎所起的作用是不确定(填“促进”、“抑制”、“不促进也不抑制”或“不确定”)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表示某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的临时装片,图中A侧细胞较长,B侧细胞较短,说明A侧生长较快,B侧生长较慢图2表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其中根对于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的是茎生长素促进
31、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1)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细胞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从图1可以看出,A侧细胞较长,说明A侧为背光侧,B侧为向光侧,即单侧光来自B侧植物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引起的,根据细胞A、B的大小,说明了生长素的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是由细胞内的色氨酸转变而来的(2)图2的两条曲线的变化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与其浓度和作用部位有关,若要培养无根豆芽,配制
32、的生长素浓度最好为108PL3,从而抑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3)若图1中B细胞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曲线中C点对应的浓度,由于单侧光的作用,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增大,并促进细胞伸长,所以图1中A细胞处生长素浓度最可能是图2曲线中CE段对应的浓度(4)若用X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组长度约为2cm的茎切段,一段时间后测得其平均长度为2.4cm,但由于缺少空白对照组,所以不能确定X浓度的生长素对茎所起的作用故答案为:(1)向光侧 细胞伸长 色氨酸(2)浓度 作用部位 108(3)CE(4)不确定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长素的产生、作用及运输,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
33、运输,能解释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能结合图2中细胞的伸长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18分)(2015安徽二模)山羊的长尾和短尾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尾形与基因的关系如图1,现用两只纯合山羊杂交,结果如图2回答:(1)图1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尾的形状(2)基因B和b位于X(常、X)染色体上该山羊种群内尾形对应的基因型共有15种(3)图2的杂交实验中,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为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让F1中的雌雄山羊杂交,观察并统计F2中长尾和短尾个体数量预测实验结
34、果及结论: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1:1,则父本的基因型为AAXBY若F2代中长尾:短尾约为3:5,则父本的基因型为aaXBY(4)若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长尾山羊,在胚胎移植前必须代孕母羊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如果想获得核基因型相同的胚胎,常采用的方法是胚胎分割,处理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胚胎分割移植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有: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分析题图1可知,山猪的尾形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只有A存在,B不存在时为长尾,基因型可以写出A_bb,
35、其他情况下表现为短尾,短尾的基因型可能是A_B_、aaB_、aabb;分析图2知,纯合短尾雄山猪与长尾雌山猪杂交,后代雄性山猪为长尾,雌性山猪是短尾,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父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者是aaXBY解答:解(1)分析题图1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题图可知,山猪尾形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1对位于常染色体上(A和a),1对位于X染色体上(B和b),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群中的基因型有AA、Aa、aa共3种,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群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共3种,雄性个体的基
36、因型有XBY、XbY共2种,因此该山猪种群内尾形对应的基因型共有33+32=15种(3)由于图2中亲本是纯合体,因此母本的基因型是AAXbXb,父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者是aaXBY,若要进一步确定父本的基因型,可以让F1中的雌雄山猪杂交,观察并统计F2中长尾和短尾个体数量进行判断:如果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b,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AAXbY(长尾)、AAXBY(短尾)、AAXBXb(短尾)、AAXbXb(长尾),且比例是1:1:1:1,即后代长尾与短尾之比是1:1如果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X
37、b,则子二代的基因型为3A_XbY(长尾)、3A_XBY(短尾)、3A_XBXb(短尾)、3A_XbXb(长尾)、1aaXbY(短尾)、1aaXBY(短尾)、1aaXBXb(短尾)、1aaXbXb(短尾),则子二代长尾:短尾=6:10=3:5(4)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长尾山羊,需要在胚胎移植前必须代孕母羊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如果想获得核基因型相同的胚胎,常采用的方法是胚胎分割,处理的时期是桑椹胚或囊胚期故答案为:(1)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2)X 15(3)AAXbXb AAXBY3:5 aaXBY(4)同期发情 胚胎分割 桑椹胚或囊胚期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