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玉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高 二 政 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单项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2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
2、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是哲学发展的颠峰A B C D3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4“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
3、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相一致的是()A上帝造人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气者,理之依也 D万物运动皆为心动 5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6朱熹的“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下列观点与其相同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 B九层垒台,起于垒土C. 子不语怪、力、乱、神 D. 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7马克思主义
4、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8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9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
5、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A B C D1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之所以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因为(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必定能取得成功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11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
6、的繁荣。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B. C. D.12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13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4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
7、。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句话包含( )A形而上学思想 B唯物主义思想C辩证法思想 D唯心主义思想15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 )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17王阳明是明朝思想家。主张“心外无物”。有朋友质问他:“你说无心外之物;这岩间花树在深山里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
8、相关?”王阳明回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在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的反驳形象地说明了他的观点是典型的( )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8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睦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就是说( ) A哲学思想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C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D哲学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19
9、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段话表明()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哲学把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D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20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对实践的追问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10、)21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10分)22(16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步骤时 间内 容一2008320102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二2010.2201010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
11、、通过三20101020111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四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五20113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六“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七2012年开始规划实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16分)23(14分)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6分)(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8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1-5
12、ADADD6-10DDCAD11-15BCDDD16-20DBABB二、非选择题21答案: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4分)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3分)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分)22(16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4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4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3、。发改委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分)认识具有反复性。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4分)23.答案:(1)材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3分)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3分)(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4分)材料二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不科学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