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时作业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一课时基础巩固1下面语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1)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_,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2)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中秋以它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乡土_成为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3)各种美食之间,常常相冲相撞。如果将这些相冲相撞的食物同食,_不会得到美的享受,_会损害身体。A必需情结不但反而B必需情节不但而且C必须情结不但而且D必须情节不但反而解析: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情结:心中的
2、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情节: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不但反而:表示转折。不但而且:表示递进。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D)A盖以法科为干禄(功名利禄)之终南捷径也。B二曰砥砺(培养)德行。C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交易)可也。D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详细知道)。解析:A项,“干禄”意为“求功名利禄”;B项,“砥砺”意为“磨炼”;C项,“商榷”意为“商讨”。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辛亥革命后,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蔡元培恳切勉励北大学子,不仅要洁身自好,而且还要努力做社会的楷模。B青年学子要抱定学问宗旨,孜孜求学;砥砺德行,以天下
3、为己任,以身作则,把匡正流俗当作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C任鸿隽在回忆蔡元培先生时说,先生待人接物,开诚布公,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从不让自己的言语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儿不便或不快。D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指导下,蔡元培将北大由一个陈腐不堪的封建堡垒改造成一个“精神圣地”,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解析: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后面不能再加“的责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A北京大学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能够考入北京大学深造是广大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B蔡元培对症下药,一步步地改造北大,北大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C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
4、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D作为北大学子,听到如此饱含感情发自肺腑的劝勉之声,没有谁能勤勉自励,热血沸腾。解析:A项,“莘莘”与“广大”内容重复;B项,前后主语不一致,应在“北大”前加“使”;D项,否定不当,应在“没有谁能”后边加“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D)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_。_,_。_,_,_。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作自己的内心心是烦恼的根源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亦是快乐的根源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5、 BC D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先从首句入手,与之衔接最紧密的是,这样可以排除A、C;在B、D的比较中,结构一致,衔接紧密,且一定在之前,排除B项。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C)A日照这座美丽的城市路面宽阔、建筑大气、绿树成荫。走在大街上,就像置身于一个大公园中。B省教委给红旗村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字。C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选自蔡元培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D多年前,有人曾经心惊于油价突破了五元;现在或许人们感慨的是:该咋办啊!油价就要涨到十元了。解析:A项,两个顿号均应改为逗号。B项,冒号应删去。D项,叹号应改为逗号,句末应用叹号。7对
6、下面句子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A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这个句子运用连锁推理的方法,深刻说明了宗旨正大的重要。B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说,外人批评北大的学生道德沦丧,品行恶劣,其原因就是来这里求学的人,都有做官发财的思想。C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蔡元培在这里肯定了北大学子的成绩,鼓励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害怕外人的议论讥讽。D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宗旨既乖,趋向自异”与上文“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形成对比,从反面说明了“志在做官发财”的危害。“乖”,违逆,
7、强调了“做官发财”思想的错误。解析:A项,是说明“知大学之性质”的重要。B项,“腐败”在此处不是指“道德沦丧,品行恶劣”,而是指观念陈腐过时;“以”在这里不是用作虚词“因为”,而是用作动词“以为、认为”。C项,把原意弄反了,蔡元培的本意是要大家加强修养,改变原来的陈腐观念。如是,也就不怕别人讥议了。8下面是关于蔡元培的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选出补写对联最恰当的一项(D)上联:谆谆教诲,寄语学子,心长而语重A苦苦探索,革除流弊,路漫漫且长B执着探索,废旧规矩,身体且力行C苦心经营,各勉新志,共证岁寒心D苦苦探索,革除流弊,身体且力行解析:可以根据对联的基本格式和课文内容选出。阅读文本选段,完成9
8、12题。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
9、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
10、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9结合全段来看,这里的“宗旨”指的是什么?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有怎样的“宗旨”?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宗旨”?答:这里的“宗旨”指的是求学的目的。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为求学而来”,光明正大,而不以“做官发财”为目的。因为“宗旨”偏斜,就会唯分数是争、潦草塞责、虚度光阴,而唯有真才实学,才是正路,否则会致误己、误人、误国的恶果。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在校期间不能严谨治学的后果。答:虚
11、度光阴,学无所成,贻误了自己。为生计所迫,踏入社会,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11如何理解“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的含义?答:这句话是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12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答:事实论证: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假设论证: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131917年,
12、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次年即请鲁迅为之设计校徽。下图即是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请认真读图分析其含意。答:示例一:“北”为两背向之人,“大”为人形,是一负重者的形象,既可理解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理解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示例二:“北”为跨河之桥,“大”为行走的人形,既可理解为做学问过得“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理解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皆为人中龙凤。示例三:“北”为围墙且设大门,“大”为人形,既可理解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理解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谨。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分析校徽的图案构成元素,并领会出它和北大的关联意义
13、。该校徽由文字和图画组成,文字一目了然,图画则是“北大”二字的变形,由图画可生发出许多联想,联想到北大的学风、北大的人才、北大的使命等。14某校拟制作名人宣传橱窗,同学们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请你据此写一段蔡元培简介(不超过100字),并就人物言行、品质或贡献的某一点进行评价(不超过30字)。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清末进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1912年1月,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文化教育上尤为巨大。他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杰出的先驱者。他投身教育事业后,
14、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明确要为革新政治而培养人才。担任北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1928年,蔡元培创设中央研究院,他辞去其他职务,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前后十三年,直至逝世。这是他继革新北京大学之后对我国文化科学事业的又一重要贡献。蔡元培也是我国近代美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憎恶暴虐,为民族的解放和进步呕心沥血;他虽然身居要职,却自始至终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道德文章垂范人间。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作品有蔡元培全集。人物简介: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美
15、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美学家与美育实践家。作品有蔡元培全集。人物评价:他真诚待人、无私奉献、光明磊落,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解析:写人物简介要注意人物的籍贯、获得的荣誉、生平、思想主张及主要作品。对人物进行评价要结合人物的语言、行为、品质及贡献等。第二课时能力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
16、新_了生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的工具。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D)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解析:“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由“约束
17、自己”推知,琴是“修身养性”的工具。故选D。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D)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解析: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故选D。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
18、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解析:原句“使得它是”有误。“使得”句缺主语,“使得”和“是”搭配不当。C项对应修改正确。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赤壁赋中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北大的精神传统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比北大更悠久,那么其历史和精神传统有哪
19、些独特与卓越之处呢?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大最突出的精神传统是自由主义,如果说这一“精神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这并不为过。但如果认为某种思想主张和流派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是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的了。自由的根本含义,是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作为生存主张的自由主义,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核心价值观;若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言说,则是具有强烈政治志趣的主张,以自由作为支点和中心,并以自由意志在政治体系和社会生活系统中的存在与贯彻作为主要政治价值取向的思想流派。北大在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
20、主义的基因,在笔者看来,其原因至少有三条:一、北大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虽经搬自西方的自由思想的袭扰,但却始终未充分地获得、生发和张扬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理念;二、在20世纪前30年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文化本位论和文化世界化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三、无论国家政权随着时代如何变革和更新,北大的主导理念始终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上、以天地苍生福祉为念,这与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因此,北大的精神正统理念应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它与中国悠久的
21、历史文化精神传统相融合,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和自由人格本来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北大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并不是一时一节间汲汲汩汩的细水泉涌,也不是无时无刻都浩浩荡荡的平川洪流。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谈及北大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起源,不得不首先提到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后任政治系、经济系和史学系的课程教授。李大钊早年(19131916)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期间,从河上肇、安部矶雄等人的思想体系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
22、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1918年开始,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他还在北大红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集资建立了收藏共产主义图书的藏书室“亢慕义斋”,启动了以学术和科学的视野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第一块阵地。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得以扎根,与以李大钊为首的一批北大人分不开,后者还包括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邓中夏、罗章龙等骨干。此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构成了其精神传统之“起”,当然,它在发
23、展节奏上还处于“轻”与“缓”之样态“轻”是说其影响力还不大,“缓”则指其传播力度、范围和速度仍受局限。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和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中国化、走出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时期,此间大凡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和真谛的人最终都成为革命的领路人,而那些只会背诵马克思主义课本和教条的人则被淘汰出鲜活的中国革命实践的大局。在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与北大有关联的人就占了6席。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间,尽管北大仍旧传承着传统中国的文脉和本土思想的命脉,但这些精神资源无疑逐渐现代化和革命化了,北大逐渐成为一所革命学府。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24、,不正确的一项是(D)A作为生存主张的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往往是以个人主义为内核,以个体基于心灵体验和至上感悟为特征的。B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通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在北大历史上的剧变中并未真正植入北大的精神传统中。C在20世纪前30年,看似占据上风的西化派在所进行的以青年派和东方派、保守派和西化派等派别为对垒双方的论战中,也并未充分贯彻西方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的理念。D1918年,李大钊陆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一系列著作。1920年,李大钊在北大一些科系和其他高校开设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实践的课程。解析:D项,偷换时间概念,原文是“自1918
25、年开始”。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作者认为自由主义这一“精神传统”中确有包容学术多元、崇尚学术思想自由的一面,但如果把它认为是北大唯一的精神传统,那就是不确切甚至充满误解的了。B来自西方的自由思想虽然曾袭扰过中国,但由于北大是在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和社会动荡中由封建主义的清王朝官办,所以与资本主义发展生息相同的自由主义的基因并未真正植入北大。C形而上的自由主义主张与北大的主导理念不仅在实践指向上不同,在价值坐标和精神格调上也迥异。D从时间、空间和人事相结合的角度看,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在北大的扎根和生长,经历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也演绎了一种轻重缓急的节奏。解析:B项,
26、概括片面,第三段说自由主义的基因并未真正植入北大的原因至少有三点,本项只说一点。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C北大传承着传统中国的文脉和本土思想的命脉,都将被马克思主义传统所替代,这也导致北大逐渐成为一所革命学府。D回顾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那些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最终会被淘汰出鲜活的中国革命实践的大局。解析:C项,“都将被马克思主义传统所替代”无中生有,缺少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28年间”。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