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基础知识梳理|一、气压(初中知识回顾)1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2气压高低的变化(1)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2)气压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大气受热时,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下降,形成低气压;大气受冷时,大气冷缩下沉,近地面气压上升,形成高气压。(3)空气上升时,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大气下沉时,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二、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地面。2大
2、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反射和散射。3受热过程:A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被加热并以 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增温。4意义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思考】“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答案】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距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三、热力环流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2形成过程(1)冷热状况:M 受热,N 冷却。(2)气压高低:A 低压,B 高压,C 低压,D 高压,E 低压,F高压。【思考】为什么城市上空降水比郊区多一些?试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答案】城市人口密集,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运
3、输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空气受热上升,易成云致雨。|教材活动点拨|教材 P29 活动(上)(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其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中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适合。(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至于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被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
4、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和缓。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起保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教材 P29P30 活动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烟雾在玻璃缸内先由小洞向下,然后由装冰块的盆飘向盛热水的盆,由热水盆向上,后又飘向冰块盆的上方,形成一个环流圈。烟雾飘动代表了空气流动,由实验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可引起空气环流。教材 P30
5、P31 活动(1)白天陆地比海洋气温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夜间情况正好相反。(2)由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据此,一天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3)略。(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重点难点探究探究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探究活动】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B_;C_;D_;G_;I_。(2)从数量上看,AD 的原因是_。图中 I 的作用是
6、_。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其原因是什么?(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在菜地里用生火产生浓烟的方法防止农作物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晴天日较差大,阴天日较差小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较晴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较晴天高,故温差较晴天小。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降温幅度减小。反思归纳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7、,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太阳暖大地);地面被加热后,以(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再层层向上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大地暖大气)。2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受热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部分被称作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还大地)。特别提醒(1)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面的气温日较差减小。(2)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水汽和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线而使大气增温。(3)大气逆辐射是始终存在的,且白天气温高时,大气逆
8、辐射强。【学以致用】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答案】B【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C空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答案】C【解析】根据物体温度与波长关系可知,大气温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3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答案】C【解析】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
9、差最大。探究点二 热力环流成因及生活实例【探究活动】1.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 电视剧三国演义第 76 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 234 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下图为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1)近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气压在
10、垂直方向上有何分布规律?(2)近地面受热不均的情况下,空气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以及气压的相应变化是怎样的,请完成下表。冷热状况气流运动气压变化对应高空气压 受热的地方(A 地)受冷的地方(B、C 地)(3)空气在水平的方向上会怎样运动?(4)图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中,主导性的是垂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并分析原因。【答案】(1)由于地表受热均匀,水平方向上同一高度压强相等,垂直方向上气压自下而上越来越小。(2)冷热状况气流运动气压变化对应高空气压 受热的地方(A 地)上升变小变大受冷的地方(B、C 地)下沉变大变小(3)由高压流向低压。(4)垂直运动。近地面受热不均,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对流),
11、然后产生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推动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在下图中画出热力环流,总结各环流的判断方法。(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反思归纳1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2等压面的“高凸低凹”规律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即等压面凸向高空的为高压,下凹的为低压,可形象地记忆为“高凸低凹”,具体如下图所示:【学以致用】4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的变化。下图所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冷却形成高压;高
12、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根据等压面规律,高压凸向高空,低压凹向低空,B 图正确。5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 M 点海拔为 241 米,N 点海拔为 480 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1)(2)题。(1)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A海陆风 B焚风C山谷风 D季风(2)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答案】(1)C(2)A【解析】第(1)题,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第(2)题,甲图为谷风发生在白天,乙图为
13、山风发生在夜晚。6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A、B 两地受热的是_,空气_;冷却的是_,空气_。(2)图中点至点,气压最高的是_,气压最低的是_。(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_,说明判断的依据。(5)若图中 A 处为海洋,B 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白天或夜间)。B上升A下沉画图略。(近地面由 A 流向 B,高空由 B 地的高空流向 A 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 A 地下沉,B 地上升。)BB 处空气上升,为城区。白天【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高空等压面的凹凸入手,逐步推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3 000 米高空附近 A 地等压面下凹,B地等压面上凸,B 地上空的气压高于 A 地上空的气压(或点气压大于点气压,点的气压值相等,点气压又大于点气压,故点气压大于点气压),这说明 A 地空气下沉,B 地空气上升,从而可以判定 A 地冷却,B 地受热,高空气流从地流向地,近地面气流从 A 地流向 B 地。|课堂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