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抑商”并不是自古就有,它肇始于战国,至秦汉渐成体系。下列关于抑商政策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西汉确立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B.唐代开始,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C.宋代开始打击富商大贾,强化官营商业D.明清开始禁止民间贸易,推行朝贡贸易解析:AA项说法正确,西汉时期规定,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B项错误,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是在西汉;C项错误,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击富商大贾,强化官营商业,宋代对商业限制有所减弱;D项错误,明清开始禁止民间对外贸易,且朝贡贸易并不是在明朝才开始出现。2.汉书中有如下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
2、矣。”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农民的政治地位处于社会最上层商人经济地位比农民优越商人法律上受歧视情形开始转变A.B.C.D.解析:B根据材料“今法律贱商人”,联系所学可知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正确。法律“尊农夫”,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政治地位处于社会最上层,根据“士农工商”可知“士”是最上层,故错误。根据“商人已富贵”“农夫已贫贱”可知商人经济地位比农民优越,故正确。商人经济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法律贱商人”,商人在法律上仍然受歧视,故错误。3.唐初,依选举令规定:若在职官员及其家属“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
3、;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这一规定反映唐初()A.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B.维持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C.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D.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解析:B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表明商人不得为官,故B项正确;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4.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
4、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解析:C由材料可知,崇阳知县对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茶树而“不务耕织”的做法予以制止,对农民到市场买菜予以斥责,理由是没有做到自给自足。这两种做法都体现了该官员的重农抑商思想,C项正确。A项从材料不能看出宋代官府垄断茶利。B项与史实不符,北宋商业发达,农副产品众多,货币使用率高,且出现纸币。D项材料没有提供其他朝代商人地位的信息,不能
5、得出宋代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的结论。5.明代成化年间,“濒海大姓私造海舰,岁出诸番市易”。嘉靖年间,“联结为寇,溃裂以出”,这时,大海商王直在走私中获利丰厚,据有日本肥前的平户。王直率十多万人骚扰江浙沿海,明廷镇压失败。这反映了()A.“海禁”政策导致朝贡贸易体制瓦解B.私人海外贸易呈现不可阻遏之势C.走私贸易迅速扩大社会贫富差距D.“海禁”政策有阻止外国侵略的作用解析:B根据材料“濒海大姓私造海舰”“联结为寇,溃裂以出”“据有日本肥前的平户”可知,明代私人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从只是走私到占据海外根据地,武力反抗,政府镇压失败,这说明私人海外贸易呈现不可阻遏之势,故B项正确。朝贡贸易是指其
6、他国家向明廷朝贡,材料并没有涉及当时朝贡贸易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出现了王直这样的大海商,但不能看出整个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海禁”政策阻止外国侵略中国,故D项错误。6.金银窖藏是古代中国地主、官僚、商人保藏财产的重要办法。明代福建海商在菲律宾等地经商所积的白银,即多窖藏于地。近年来闽南各地曾屡次发现当年窖藏的西班牙银币。该材料最能反映()A.当时民间的中外贸易仍然存在B.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金银窖藏无益于商品经济发展D.西班牙银币在世界范围流转解析:A通过题干中明代闽南海商窖藏西班牙银币,说明在明朝“海禁”政策之下,民间的贸易并没有断绝,是依然存在的,
7、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论述古代中国金银窑藏保藏财产的重要办法,并未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故B、C两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及了西班牙银币曾在中国窖藏,不能以偏概全表述为“西班牙银币在世界范围流转”,故D项错误。7.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如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解析:D根据材料“外国商人在广州”等信息可知,中外经济交流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下进行,而不是“断绝”,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重农”问题,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间贸易问题,故C错误。由材
8、料看出政府对外国商人进行严格控制,故D正确。8.(2017浙江4月学考)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 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解析:A材料表明盐商家庭产生的进士数量之多,反映出在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低下的封建社会,盐商通过让自家子弟积极入仕进入官宦阶层,改变社会地位,A项正确。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材料体现不出,B项错误;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盐商积极入仕的做法,C项错误;盐商家庭能够产生大量进士是通
9、过科举考试实现的,并非政府的优厚待遇,且政府依旧重农抑商,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多次颁布禁海令,严禁濒海居民“交通外番,私易货物”。明成祖即位后,沿袭“海禁”政策,并奉为祖宗法度。此后,明廷三令五申,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贸易。然而,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嘉靖二年(1523年)宁波争贡之役与嘉靖二十八年走马溪事件发生后,海上走私贸易愈禁愈盛,尤其是自嘉靖三十一年起,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倭患。时人认识到,要消除倭患,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闽、浙、粤三省官员不断上奏,请宽海禁,与主张严禁的官员开启了长达数
10、十年的开海与禁海之争。隆庆初年,明廷同意福建巡抚涂泽民所奏,宣布开放海禁,漳州、泉州之民“准贩东西二洋”。开海政策持续五十余年,不仅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涂丹明代禁海与开海之争材料二康熙时本有四口通商的规定,但几十年间,外国商船绝大多数开赴广州贸易,形成了固定的贸易路线和惯例。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班牙商船到福建厦门贸易。当地官吏认为“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拟俊夷船回棹之日,善为慰遣,不使复来”。清廷的复示是:“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
11、,今若不令复来,殊非向来通商之意慰遣之处,可以不必。”1757年十一月初十日,乾隆正式颁布谕旨,明确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隆庆初年明廷开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隆庆年间的开海政策。(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初年福建地方官员和清廷在对待西班牙商船贸易问题上的分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隆后期从“四口通商”转变为“一口通商”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屡禁不止,民间开海呼声与违禁出海行为从未间断”得出海上走私贸易猖獗;据材料一“要消除倭患,
12、保卫海疆安全,最好的办法是疏而非堵”得出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在明后期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及对外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是对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的否定,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结合所学得出。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吕宋(指西班牙)为天主教长,漳泉风俗浇漓(民风不淳朴)。此等夷船终不宜使之源源而来”得出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据材料二“此等贸易,原系定例准行慰遣之处,可以不必”得出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军事等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据材料二“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结合所学得出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答案:(1)原因:海上走私贸易猖獗;倭患四起,影响边疆安全。评析:促进福建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发展;否定了沿用两百年之久的“海禁”政策,是经济政策的自我调整,一定程度上顺应世界潮流。(2)分歧:地方官员认为中西方文化习俗差异大且漳泉风俗不淳,不宜通商;清廷认为应照惯例,正常通商。原因:被动维护海疆安全,抵御外来势力入侵;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特征:从适度开放走向闭关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