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871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A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新乡一中历史命题组 责任老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学家徐中达说:“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A直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 B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C出现了“诸子百家”局面 D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八佾之舞,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反映了孔子当时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

2、 B克己复礼 C忠恕之道 D中庸之道3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 “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 B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 C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3、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圣人之要,四方来效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5唐太宗晚年在回顾自己治国经验时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请你判断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 B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 D儒家、道家6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在春秋战国时形成,宋明时期这一思想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朱熹倡导:“忠、孝、廉、节”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7朱子语类道:“天得之(理)而

4、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封建道德 B阐述自然本心C主张君权神授 D规范人际关系8清初“经世致用”学说的倡导者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上述主张最能说明A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B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超越了时代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明君治国 D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9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重利轻义”,商人总是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主要是因为商人A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专制构成威胁 B不重修养,文化浅薄C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D忙于经商

5、,行为粗疏10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这一学派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 B希腊公民社会地位的提高C神学对人的思想控制减弱 D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11有人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概述中西历史区别时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如果你同意上述观点,从下列选项中找出主要论据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信仰得救;天人感应C信仰得救;致良知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12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

6、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教会权威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信仰上帝13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思想来源于法国的中国维新思想所引发的戊戌变法却最终失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来源于法国,不符合中国国情B中国维新思想理论体系不够完善C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D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政治设想14卢梭认为:“自从人类觉察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

7、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A财产私有制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B奴役和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C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D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15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是,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比其他两者晚了很长时间。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对戏曲文化不感兴趣直到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才发展成熟,市民阶层壮大科举考试占据中心位置阻碍了戏曲的发展A B C D16图二的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却代表传统科技和近代科学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不同要求

8、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不同影响 D东西方文化没有相同之处17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D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18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原因说:“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

9、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A笔画圆润,崇尚自然 B变化多端,追求个性C线条流畅,追求意境 D端庄通俗,崇尚规范19有人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称为“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下列不能证明这一看法的是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B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发生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20原籍河南的史学家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哪一政治派别思想主张符合此观点的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 B地主阶级抵抗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激

10、进派21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招生简章规定:“五经四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这从根本上说明A封建伦理纲常的顽固性 B清政府坚持“中体西用”C维新派主张教育改革 D对封建教育体制的冲击22“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批判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改造国民思想,巩固共和体制23如果请你为下列历史图片拟写一历史主旨,你会选择哪一标题A抗争摆脱外来

11、殖民侵略 B屈辱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D复兴中华民族步步崛起24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谈到:“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 D要彻底改造中国儒家传统文化25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以下选项不能说明材料内容的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12、 B要求中华民族自求解放C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D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26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7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江泽民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加强党建思想的道路。三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的走社

13、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28邓小平曾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对邓小平这句话理解比较准确的是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D C D29“文革”时期,文学艺术界由“百花齐放”到“百花凋零”,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而“文革”后文化事业蓬

14、勃发展,并设立了一批文学艺术奖项,如“矛盾文学奖”、电影“百花奖”等。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过程 B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C文艺的繁荣不会持久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302012年10月11日,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了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下列哪部作品体现了这一风格A巴黎圣母院 B战争与和平 C百年孤独 D老人与海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第II卷需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

15、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1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材料三:启

16、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2分)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4分)(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4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

17、?(2分)请概述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8分)32我国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在论述现代化时说:“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化实质上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化的过程。由于创新性变革与传导性变革两种方式之不同,在实际历史进程中,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内源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in),即由于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又称为内源性变迁(endogenous change)。一类是外源的现代化,是指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动经济变革的道路,又称外诱变迁 (exogenous chan

18、ge)。你认为中国现代化(近代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中原名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BCADDACAC11121314151617181920DBCDBADDCA21222324252627282930ADCCACBCBC二、非选择题31答案:(1)美德即知识。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2)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强调信仰的平等与自由,有利于思想解放。(3)政治构想: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体现: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古希

19、腊时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把研究的目光从“神”转向了“人”;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学思想,复兴了“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32本题建议按档次给分,即:档次分数标准一等(1411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10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答题要点:第一步:同意外源的现代化的观点第二步:封建末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农耕经济发展缓慢,文化专制和科举制束缚人的思想,中国社会缺乏内部创新。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向西方学习、探求现代化的过程中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第三步:得出结论(如果同意内源的现代化,则要找出中国社会自身力量产生内部创新的动力。如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产生的内在根源。其它论点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