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347.50KB ,
资源ID:71777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77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8届唐山市部分学校高三 教学质量检测生物一、选择题 1. 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B. 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C. 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存在于氨基中D. 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答案】A【解析】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A正确;脂质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还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对生物体有害,B错误;核酸中的N存在于碱基中,蛋白质中的N存在于氨基、肽键或R基中,C错误;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

2、胞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有差异,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内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名师点睛】1细胞生物细胞内都既含有DNA也含有RNA,只有病毒的成分中只含有DNA或RNA。2胆固醇是细胞核生物体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但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对生物体有害。3蛋白质中的N存在于氨基、肽键或R基中,O存在于羧基、肽键或R基中。4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有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下列有关人体内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 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 ATP在体内含量并不多,但AT

3、P和ADP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D. A T P 中的“ A ”与构成R N A 中的碱基“A ”表示的不是同一种 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酶不同:一个是水解酶,另一个是合成酶;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也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正确;

4、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也消耗ATP,B错误;C、ATP在体内含量很少,但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十分迅速,C正确;D、A T P 中的“ A ”表示腺苷(腺嘌呤+核糖),R N A 中的碱基“A ”表示腺嘌呤,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 酶的合成一定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B. 高温、低温都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C. 所有活细胞都具有与细胞呼吸有关酶,但不一定都分布在线粒体中D. 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

5、温度和pH条件。【详解】A、蛋白质类的酶的合成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而RNA类的酶只需要经过转录过程,不需要翻译过程,A错误;B、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而低温不会,B错误;C、所有活细胞都进行细胞呼吸,因此都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原核细胞的呼吸酶、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和无氧呼吸的酶都不分布于线粒体,C正确;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可以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4.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中

6、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A. B. C. D. 【答案】D【解析】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错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错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错误;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正确;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正确;无氧呼吸既没有水的生成,也没有水的参与,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是有氧呼吸

7、,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说法有,选D。5.将两棵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 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甲、乙装置一昼夜中植物氧 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B. 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停止C. 14点时,与装置乙相比,甲中植物叶绿体中C5生成量相对较高D. ab段和cd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植物在密闭的透明玻璃罩内,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因此丙图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图乙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所

8、以丁图会出现e点,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详解】A、丙和丁图中横坐标与曲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净光合作用,据此可知,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甲多,A正确;B、e点时,气孔部分关闭导致光合作用下降,但没有停止,B错误;C、14点时,与装置乙相比,甲中植物叶绿体中释放氧气的速率较低,说明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少,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较慢,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低,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b段下降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cd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不足,D错误。故选A。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有

9、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B. 细胞核能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 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D. 缺氧状态下,叶肉细胞产生的一分子C0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过6层膜【答案】C【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没有溶酶体参与,A项错误;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项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C项正确;缺氧状态下,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产生的一分子C0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过4层膜,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无氧状态下,叶肉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不是线粒体,而是细胞

10、质基质。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B.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 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不能被化疗药物杀死【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

11、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A错误;B、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而衰老有关的酶活性升高,B错误;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C正确;D、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可以被化疗药物杀死,D错误。故选C。8.二倍体玉米(2n = 20)经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单倍体幼苗, 经秋水仙素处

12、理。下图是该过程中不同时段细胞核DNA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过程中细胞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f 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C. 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中着丝点不分裂D. ef段细胞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玉米花药先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的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图示为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其中ab、ef段都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gh段表示末期。【详解】A、a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B、fg为有丝分裂后期,不

13、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C、用秋水仙素处理会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影响着丝点分裂,C错误;D、ef段表示二倍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可能含有2个或4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转录出RNA便立即从核孔中出来并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B.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 RNA上C.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有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D. 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髙转录的速度【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心法则的有关内容,中心法则

14、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传递规律,最初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后来又补充了RNA的自我复制和逆转录过程。【详解】A、真核细胞转录出的mRNA需要在细胞核中进一步加工成成熟mRNA,再由核孔出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A错误;B、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B错误;C、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C正确;D、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相对稳定和提高翻译的速度,D错误。故选C。10.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 BMAL1 ”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

15、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 蛋白质“BMAL1”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B. 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发生在夜间C. 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D. 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BMAL1 ”能够促进脂肪堆积,说明其很可能促进糖类、蛋白质等其他物质转化为脂肪;该蛋白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说明白天不会促进脂肪堆积,而夜晚更容易导致脂肪堆积。【详解】A、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据此推测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转化为脂肪,A正确;B. 物质之间的转化在

16、任何时间都可以,B错误;C. 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而并非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C错误;D. 因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所以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D错误。故选A。11.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 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A. 蓝色:鲜红色=1:1B. 蓝色:鲜红色=3:1C. 蓝色:鲜红色=9:1D. 蓝色:鲜红色=15:1【答案】

17、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又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为测交实验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是1:1:1: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蓝色)。【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蓝色)。假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AaBb)与纯合鲜红品种(aabb)杂交,

18、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AaBb)自花授粉, 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以及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12.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无子番茄,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 环境

19、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环境改变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环境改变【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实际考查变异的来源,要求考生明确无籽西瓜和无子番茄的育种原理,知道水稻的糯性和绿圆豌豆的形成分别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水稻的糯性来源于基因突变,多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黄圆豌豆绿皱豌豆后代中出现绿圆豌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无子番茄的形成是因为环境改变、生长素促进未授粉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结果,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13.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

20、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 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C. 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D. 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来影响基因频率【答案】A【解析】分析曲线图可知:T时刻甲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08,a基因频率为02,而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02,a基因频率为08,所以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都是20802032,A项正确;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因不清除甲、乙种群在混合之前各自所含有的个体数目,所以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

21、不一定为05,B项错误;由题意信息不能确定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C项错误;环境直接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影响基因频率,D项错误。【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理解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曲线各区段的含义,并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4.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 系谱图,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中一种

22、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乙病为隐性遗传病,个体6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个体2B. 个体3和个体4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9/16C. 个体10的基因型为AaXBXb 或AAXBXbD. 个体12生育的儿子都患乙病【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病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且有病的后代为女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两种病中有一种在X染色体上,说明乙病为伴X遗传,又因为2号正常,6号有病,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个体6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个体2,A正确;B、个体3和个体4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AaXBXb,

23、他们生出正常女儿的概率=3/41/2=3/8,B错误;C、由于个体6、个体12患乙病,个体11患甲病,说明个体6、个体7的基因型为分别是AaXbY、AaXBXb,则个体10的基因型为AaXBXb 或AAXBXb,C正确;D、个体12的基因型为AaXbXb 或AAXbXb,后代儿子肯定患乙病,D正确。故选B。15.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结果能判定出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B. 可以判定出上述实验亲本中雌性

24、果蝇的基因型C. 若F1雌性果蝇共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D. 若致死基因为N,让F1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杂合子的比列为1/8【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子一代总雌蝇:雄蝇应接近2:1,说明有一半的雄性死亡,那么该基因应位于X染色体上,不然后中雌雄比应为1:1,A正确。因为子代中死掉了一半,说明雌性能产生2种配子,那么该雌性基因型应是杂合子,B正确。如果F1雌性果蝇共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为n,C正确。如果致死基因为N,让F1果蝇即XNXn、XnXn和XnY随机交配,理论上F2成活个体中杂合子的比列为1/7,D错误。点睛:解答该类遗传题首先分析后代中性状是否与性别有关,如

25、果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然后再根据每个选项的要求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用代入法。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 所有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可选择的原材料C. 杀虫剂诱导寄虫发生突变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D. 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增加更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可遗传变异为

26、生物进化提供可选择的原材料,B错误;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就可进行,不是因杀虫剂的使用而发生突变,C错误;适应环境的新性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与显性基因频率还是隐性基因频率的增加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17.某同学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根生长的影响,将若干小麦种子浸润萌发,待根长到3 5 cm后,在根尖的“某一区 域”剪取10 mm长的根段若干,分别等量地浸泡于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测量根段的长度,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所示,据表得出结论

27、,不正确的是A. 题中提到的“某一区域”不可能是成熟区B. 表中可以体现生长素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C. 浓度为10-3 ppm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 该记录实验结果应该是测量多组根段长度的平均值【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根段的平均长度,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根段的平均长度先增加后降低,且降得比对照组还低,说明生长素对根段的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表格数据显示,生长素浓度为10-4ppm时,根段的平均长度最大,说明促进根段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在10-4ppm左右。【详解】A、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了,因此题中提到

28、的“某一区域”不可能是成熟区,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表格中数据体现了生长素对根段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生长素浓度为10-3 ppm时,根段的平均长度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根段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错误;D、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该记录实验结果应该是测量多组根段长度的平均值,D正确。故选C。18.如图是几种果实在采摘后成熟的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B. 摘后第10天后,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表明贮藏物质多糖在加速水解,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从而增加呼吸作用的底物C. 可

29、通过降低氧气浓度、降低温度或降低CO2浓度来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D. 已知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是果实开始衰老的标志,则图中最不耐贮藏的果实是苹果【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果实摘后的天数,观察曲线图的纵坐标可知,该实验测量了单位时间CO2的产生量来定量表示呼吸速率,作为该实验的因变量;分析图中曲线的走势可知,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随着摘后天数的增加,4种果实呼吸速率变化的共同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A错误;B、摘后第10天后,香蕉果实呼吸速率急剧上升,表明贮藏物质多糖在加速水解,使可溶性糖含量增

30、加,从而增加呼吸作用的底物,B正确;C、可通过降低氧气浓度、降低温度或增加CO2浓度来延长摘后果实的贮藏时间,C错误;D、若摘后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是果实开始衰老的标志,则图中最不耐贮藏的果实是鳄梨,D错误。故选B。19.当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就升高体温(发烧)来对付。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发 烧会导致人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副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 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能刺激某些细胞增殖与分化C. 寄生在细胞中的病原微生物,需要由抗体进入细胞进行消灭D. “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

31、能下降【答案】C【解析】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人体内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作为抗原,能刺激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只能在细胞外发挥免疫作用,C错误;“发烧”后常用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D正确。20.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生态学方面的经验,并能服务于改造自然的实际中。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引进外来物种一定能增加本地的物种丰富度B. 养鱼池中放养鱼的数量保持在K值时,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 大力植树造林可从根本上缓解温室效应D. 生态农业可大大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

32、B【解析】【分析】引进外来物种可能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导致生态入侵;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化学染料的燃烧、植被面积减少等;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在10%-20%之间。【详解】A、外来物种引入不当会造成生态入侵,进而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B、养鱼池中放养鱼的数量保持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因此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正确;C、缓解温室效应,一方面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是大力植树造林,C错误;D、生态农业可大大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 21.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

33、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 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 s,光照与黑暗处理情况如图所示(A、B、C三组中光照与黑暗处理时间均相同)。结果是A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M%;B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期间,能进行_(填“光反应”或“光反应和 暗反应”),此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 (2)该四组实验中,对照组是_组,其中A组中M%对应的结果约是_。 (3) 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 稳定,

34、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答案】 (1). 光反应和暗反应 (2).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3). D (4). 50% (5). 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根据题干实验结果分析,随着黑暗与光照的交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增加,没有黑暗处理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相对含量最高,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光照期间,植物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还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2)四组实验中,D组没有经过黑暗处理,为对照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随着黑暗与光照的交

35、替频率的增加,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增加,且A组光照时间是D组的一半,因此A组中M% 对应的结果约是50%。(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与黑暗的交替频率,因变量是光合作用产量,而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适宜且稳定,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四组实验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2.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 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

36、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_ 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 节方式属于_调节。 (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_进入细胞; 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的合成。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 1、抗体2)。图中因抗体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 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7、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 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病。【答案】 (1). 神经递质 (2). 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 (3). 神经一体液 (4). 葡萄糖 (5). 蛋白质、脂肪、糖原 (6). 1 (7). 胰岛 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 (8). 自身免疫【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

38、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升高;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详解】(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胰岛B细胞组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

39、也有体液调节。(2)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3)据图分析,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引起糖尿病,该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产生异常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调节的相关激素的作用以及调节的详细过程,分析图中血糖浓度升高后发生的两种图甲图甲,并能够分析两种抗体引起糖尿病的机理。23.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

40、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现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湿地生态公园供人们休闲,上述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属于群落的_演替,说明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_。(2)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生长季节中,生产者未被利用的能量为m,生产者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这些生产者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n;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请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3)改造后的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

41、乙(W2)丙(W3)注: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究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间接和直接 (2). 次生 (3). 速度和方向 (4). 大于 (5). 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属于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动物激素属于个体内部的信号 (6). 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种群【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生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属于群落演替中的次生演替,其群落生态位的变化趋势是多样性增加。人工生态系统建立的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2、。(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现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湿地生态公园供人们休闲,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说明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包括流向下一营养极、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所以这些生产者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大于m+n;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属于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动物激素属于个体内部的信号,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3)理论上,W2应该大于W1/10,但是实际上远小于W1/10,可能是因为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还有一部分流入与乙同

43、一营养级的其他种群。【点睛】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知道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极的能量的几个去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其羽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Y控制栗色,基因y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黑色,且当基因b表达(即bb)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基因B 不影响基因Y 和y 的表达。现有若干只纯合的黑羽鹌鹑和栗羽鹌鹑,其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组合一中的黑羽雌性含有基因y,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鹌鹑羽色栗色和黄色的基因Y和y位于_染色体上,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2)让组合一的F1中的栗羽鹌鹑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黄羽鹌鹑所占比例为_,

44、F2中栗羽鹌鹑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_。(3)从组合一的F1杂交产生的F2中选择某只黑羽雄鹌鹑,若要通过一次杂交便可判断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可选择一只_雌鹌鹑与之交配,请写出其子代的表现型以及该黑羽雄鹌鹑对应的基因型:_。【答案】 (1). Z (2). bbZyZy和BBZYW (3). 3/16 (4). 雌性:雄性=1:2 (5). 黄羽(或栗羽) (6). 若子代出现黄羽,则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为bbZYZy;若子代不出现黄羽,则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因型为bbZYZY【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若两对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则黑色的基因型为bb_ _,栗色基因型为B_Y_,黄色的基因型为

45、B_yy。根据图形分析,组合二子代雄性和母本相同,且雄性和雌性羽色不同,可判断控制鹌鹑羽色栗色和黄色的基因Y和y位于Z染色体上,且父本的Z染色体上含有隐性纯合基因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是bbZyZy和BBZYW,则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为bbZYZY和BBZyW,子代基因型为BbZYZy、BbZYW。【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鹌鹑羽色栗色和黄色的基因Y和y位于Z染色体上,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bbZyZy和BBZYW。(2)组合一的F1基因型为BbZYZy、BbZYW,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羽鹌鹑所占比例=3/41/4=3/16;子代栗羽鹌鹑基因型为B_ZYW、B_ZYZY、B_ZYZy,

46、因此雌雄个体的数量比为雌性:雄性=1:2。(3)组合一杂交产生的F2中黑羽雄鹌鹑基因型可能为bbZYZY、bbZYZy,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判断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应使后代Y、y可以表达,且与之杂交的雌性应含有B基因,因此应该选择纯合黄羽(BBZyW)的雌鹌鹑与之交配,若子代出现黄羽,则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型为bbZYZy;若子代不出现黄羽,则该黑羽雄鹌鹑的基因因型为bbZYZY。【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组合二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两对等位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进而判断两个组合亲本的基因型。25.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

47、解决桔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桔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为了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_法进行接种。(2)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人刚果红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_。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组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

48、能力较强,原因是_。注:Dp(D/d)2,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D表示水解圈直径(cm);“+”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为滤纸不定形,“+”为成团糊状,“+”为半清状。(3)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桔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桔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桔杆和桔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图。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_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_的降解率变化最大。整体分析_号菌株的降解效果最好。【答案】 (1). 高压蒸汽灭菌法 (2). 平板划线 (3). 纤维素 (4).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

49、 (5). 此三种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都较高,且滤纸片破损程度高 (6). 半纤维素 (7). 纤维素 (8). 7【解析】【分析】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一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酵母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验,呈灰绿色。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

50、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平板划线法中利用的工具是接种环或接种针。(2)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时,培养基中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加入刚果红染液,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因此应该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三种菌株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都较高,且滤纸片破损程度高,表明这些菌株产酶能力较强

51、。(3)分析柱形图可知,三种菌株对半纤维素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变化最大;整体分析,7号菌株的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分解量均很高,即降解效果最好。【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掌握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和原理,明确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应该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能够分析筛选该菌的原理。26.乳腺炎和口蹄疫分别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两种严重疾病。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乳铁蛋白肽(抗细菌)和人干扰素(抗病毒)基因的双转基因奶牛新品种。下图1为基因表达载体,图2为培育流程。(1)培育双转基因奶牛

52、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至少2项)。(2)牛乳铁蛋白肽基因能在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人干扰素基因则可在全身细胞表达,这与构建表达载体时_的选择有关。据图可知,干扰素基因与_基因可同时转录,基因工程过程中主要的工具酶有_。(3)将基因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前,需用_将其处理成单个细胞。成纤维细胞无法直接发育成个体,需要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诱导,以实现细胞核的_。(4)研究者利用_技术筛选出_(填“牛乳铁蛋白肽”或“干扰素”)基因成功表达的胚胎进行移植。【答案】 (1). 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 (2). 启动子 (3). 新霉素抗性 (4). 限制酶、DNA连接酶 (5). 胰

53、蛋白酶 (6). 全能性 (7). 抗原抗体杂交 (8). 干扰素【解析】【分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2)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3)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2、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

54、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据图分析,图1为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牛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标记基因。图2为转基因奶牛的培育过程,该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详解】(1)识图分析可知,图2为转基因奶牛的培育过程,该过程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2)基因表达载体含有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目基因和标记基因,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聚合酶的结合

55、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开始,牛乳铁蛋白肽基因能在转基因奶牛的乳腺细胞中表达,人干扰素基因则可在全身细胞表达,这与构建表达载体时启动子的选择有关。据图可知,干扰素基因与新霉素抗性基因可同时转录,基因工程过程中主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将基因导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前,需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将其处理成单个细胞。成纤维细胞无法直接发育成个体,需要用去核的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诱导,以实现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4)研究者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出干扰素成功表达的胚胎进行移植。【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和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组成,识记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方法,掌握核移植技术的操作过程和原理,利用所学的知识点的综合性分析解决问题是该题的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识图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核移植过程解决问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