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原名校20172018学年第一次质量考评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思想根源 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益的完全否定 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2管子乘马在描述农业生产时说: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人民抓紧农时。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租佃关系促进人们勤于耕作 B农业劳动力出现严重不足 C自耕小农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较为脆弱3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的州,唐代的道,宋的路的演变。这一变化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3、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4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这时期 A儒学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 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发挥经世致用的作用 D仅以儒学为依据选拔人才5北宋汴京“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表明 A专业交易地点开始出现 B汴京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城市商品贸易规模巨大 D官商分利推动了商业繁荣6朱熹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由此
4、分析,朱熹 A号召重视科学理论探究 B主张格物以明其中之理 C倡导通过科学实验探索真理 D重视传统经验的总结和积累7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的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文化是中国古代划分行政区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扩大元朝的统治疆域8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材料中的现象 A
5、反应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9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10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一直控制着广州城。新赴任的两广总督黄宗汉为了不卷入广州的是非中,一路极尽拖延之能事,走了四个月才到达广东境内。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官员力求明哲保身 B清政府已失去民心 C官员责任意识淡薄 D中央权威受到削弱11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
6、服制法,明确规定各种大礼服、常礼服、大礼帽等料“用本国纺织品”。该决议直接表达了政府 A奖励实业的政策 B抵制外货的决心 C实业救国的理念 D倡用国货的号召12学者罗明先等人认为,孔子一直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着,现在要“打倒孔子”,人们就像突然失去了信仰一样,思想上不知该何去何从。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所以新文化运动很快就结束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时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C“打倒孔子”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3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的博弈时说:“毛
7、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14下面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分布在抗战后方趋于合理 D数量变化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抗日局势1520世纪50年代初,党中央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向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
8、须提倡“组织起来”。其实质是 A改变个体农民的分散性 B实现农业生产的集体化 C引导农民加入人民公社 D“左”倾错误初露端倪16下表是根据国际统计年鉴“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 17在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按“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民主的直接性和真实性 B雅典民主制度的开创性 C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D雅典较早确立民主集中制
9、原则18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 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了它亟须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上指出了美国1787年宪法 A。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制宪过程就是新贵族的夺权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19张世英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与 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 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表明康德强调 A,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B人权和神权的斗争永恒存在 C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性 D理性
10、思想高于天赋人权理论20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却深深地挫伤了政 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出现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B企业国有化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 C实物供给制割裂了城乡关系 D该政策违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21阅读下面1933年农产品价格相对于1929年价格比率表(1929年为100): 材料表明罗斯福政府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制定公平经营章程,监督生产环节 C加强救济,实施“以工代赈” D调整产业结构,减耕减产,提供补贴221950年美国开始实施“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到
11、1953年底,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己达40亿美元。该计划 A推动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C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 D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23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 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 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 D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24美国自19912001年,尤其是在克林顿任职期间,经济经历了持续增长,创造了美国 历史上的“克林顿奇迹”。这一“奇
12、迹”主要得益于 A克林顿的决策能力 B自由竞争、市场调节C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9题三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直到乾隆晚期,中国还是一个出超的国家,大多数年份都有贸易顺差,许多外商都要以本国银洋来支付贸易差额。在来广州进行贸易的外商中,经过产业革命,经济蓬勃发展的英国占一半以上,他们也长期处在逆差之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五十五年(1790年)的十年间,中国输往英国的商品,仅茶叶一项即达96267832银元;英国输往中国的商品
13、(包括毛织品、棉布、棉纱、金属等)总共才16871592银元。据统计,18世纪整整一百年中,英国因购买中国商品而输往中国的银元达2亿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下面是18671894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值单位:海关两) 在其他出口商品中,增加较快的是草帽缏,棉花和糖。 摘编自虞和平洋务运动时期中外贸易状况变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671894年中国的出口概况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日本著名学者柄谷行人在世界史的构造一书中,将18世
14、纪幼年代至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史分成了五个阶段,并从世界资本主义形态、霸权国家、经济政策、资本、世界商品,国家特征六个角度对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 资本主义世界史的各阶段:请你就六个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对表格内容进行解读。(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陆军新制,始于甲午战争后”。1894年底,胡燏菜受命在天津新农镇练就新军10营,兵种包括步兵、炮兵、马队、工程兵,号“定武军”。后由袁世凯接办,改名“新建陆军”,史称“小站练兵”。清末新军,由此开始。1895年,张之洞上疏“整军御侮
15、,将才为先”。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特别点出“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张之洞,刘坤一联名上疏“外国之所最长者,盖莫过于兵”,主张用西法练兵。1901年,清政府下令废止武科举考试,晓谕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庚子乱后,各省皆起练新军,或就防军改编,或用新式招练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画定军制,京师设练兵处,各省设督练公所,改定新军区为三十六镇,新军制始画一。”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士人多投笔从戎,1906年,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直接掌管新军编练事务。同时,着手改革海军。1909年,设立筹办海军事务处。1910年,海军部正式成立,仿陆军编制,订
16、海军官制。 摘编自清末军事制度的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军事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军事改革的特点。(9分)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统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的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在政治上建立集体安全的同时,罗斯福在经济方面又精心策划了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
17、主要是从金融、贸易和投资三方面来扩张美国经济。美国在战后积极主张结束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的统治,实行民族自决,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产生的背景。(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的特点与影响。(9分)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近现代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鲁迅那代知识分子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缠绕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那代文化精英选择以决绝而激进的反传统文化姿态来寻求民族文化观念的彻底变革,从而推进民族整体的现代化变
18、革。但鲁迅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他只是强调对于阻碍民族走向“民主”“科学”现代化进程的封建礼教予以彻底的批判和否定,对于束缚社会民族发展的部分文化传统予以坚决的变革和扬弃。 摘编自高小弘论鲁迅思想中的传统文化血脉以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为中心 材料二:鲁迅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对我国国民性的探索,其实质是探索众人的现代化问题,也就是重塑和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中国人的问题在今天继续学习和研究鲁迅的“立人”思想及改造国民性思想,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书声鲁迅后期对国民性的批判(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鲁迅那代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说明鲁迅是如何改造国民性的? (9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国民性探索的现实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