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580.50KB ,
资源ID:71661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661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北师大大同附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北师大大同附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4-2015学年度北师大大同附属中学校10月月考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2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

2、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主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有利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而且是定向的变异B如果植物的枝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大肠杆菌4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

3、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四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D代表的生物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B.与过程相比,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

4、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6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通常取F1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主要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群体抗病基因频率7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基因型为AaBB,且-2与-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 -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 -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C. -1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或AABbD. -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

5、代患病的概率为8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9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思闻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10动物性食品中的某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禽流

6、感H5N1和大肠杆菌O-157,是在现代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条件下抗药性提高而产生的新的致病菌系。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致病菌抗药性增强的原成因是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方向的变异越快B长期使用抗生素是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过程,结果导致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11玫瑰有5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迄今已培育出2500多个品种。玫瑰没有生成蓝色翠雀花素所需的“黄酮类化合物3,5氢氧化酶”的基因,因此蓝玫瑰被认为是不可能培育成功的。但日本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

7、育出了蓝玫瑰,这株玫瑰的花瓣中所含的色素为蓝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瓣细胞的液泡和叶绿体中B培育蓝玫瑰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C蓝色素基因在所有玫瑰细胞中都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素D蓝玫瑰的培育成功意味着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物种12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条件下的地雀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发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

8、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13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惟一存活的野生马。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精心挑选出了两个家族的25匹普氏野马放归到自然环境中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还是一个种群C.野外的普氏野马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14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一种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

9、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而产生了生殖隔离B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下降C虹鳉种群中如果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则不会发生进化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15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

10、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16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17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18科学家用人工合

11、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19某地区男性中的红绿色盲占8,若此地红绿色盲的遗传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下列有关该病在此地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女性色盲的概率为0.64B.女性携带者的概率14.72%C.男性携带者的概率为比女性多D.男性中正常的概率为9220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12、。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88 B. 1/22 C. 7/2200 D. 3/80021下图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部分图解,在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中,接受花粉的植株是()A甲 B乙 C甲和丙 D丙二、综合题(题型注释)22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

13、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23请分析下列与遗传和变异有关的问题:(1)水稻(2N=24)正常植株(E)对矮生植株(e)为显性,抗病(F)对不抗病(f)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在EEee杂交中,若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

14、,产生的雌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_。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U变为C,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C。与正常植株相比,_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现有正常不抗病和矮生抗病两种纯种水稻,希望快速得到正常抗病纯种植株,应采取的育种方法是_,理想的基因型以及该基因型所占比例依次是_。(2)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若图示为一只红色狗(Aabb)

15、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则它们再产下一只纯合褐色雌性小狗的概率是_。24子叶黄色(Y,野生型)和绿色(y,突变型)是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相对性状之一。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1)在黑暗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型豌豆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见图。其中,反映突变型豌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2)Y基因和y基因的翻译产物分别是SGRY蛋白和SGRy蛋白,其部分氨基酸序列见图。据图推测,Y基因突变为y基因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_和_。进一步研究发现,SGRY蛋白和SGRy蛋白都能进入叶绿体。可推测

16、,位点_的突变导致了该蛋白的功能异常,从而使该蛋白调控叶绿素降解的能力减弱,最终使突变型豌豆子叶和叶片维持“常绿”。(3)水稻Y基因发生突变,也出现了类似的“常绿”突变植株y2,其叶片衰老后仍为绿色。为验证水稻Y基因的功能,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一)培育转基因植株:植株甲:用含有空载体的农杆菌感染_的细胞,培育并获得纯合植株。植株乙:_,培育并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二)预测转基因植株的表现型:植株甲:_维持“常绿”;植株乙:_。(三)推测结论:_。25.下图为人珠蛋白基因与mRNA杂交的示意图,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据图回答:(1)上述分子杂交的原理是_;细胞中珠蛋白基因编码区不能

17、翻译的序列是_(填写图中序号)。(2)细胞中珠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能识别和结合中调控序列的酶是_。(3)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区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 4 )上述突变基因的两个携带者婚配,其后代中含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空腹家兔称重编号首次注射号生理盐水号胰岛素无症状低血糖症二次注射号葡萄糖溶液号肾上腺素号胰高血糖素号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现象据图回答:(1)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号家兔.(2)二次注射后,与号家兔相比,若号家兔

18、是产生尿素的时增加,原因是。(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_号家兔;若号家兔也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_。原因是。262007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将13000多个基因定位于家蚕染色体DNA上请回答以下有关家蚕遗传变异的问题:(l)在家蚕的基因工程实验中,分离基因的做法包括用对DNA进行切割然后将DNA片段与结合成重组DNA,再将重组DNA转入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等(2)家蚕的体细胞共有56条染色体,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参照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求),应测定家蚕条双链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3)决定家蚕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

19、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该序列叫;剩下的序列最多能编码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序列叫(4)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通过家蚕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变异和进一步的选育来完成这些变异的来源有:(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D)与白茧(d)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亲本子代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组合一9331组合二0101组合三3010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一组合二组合三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27登革热病毒

20、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异入蚊子的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和_。(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

21、),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原因是_。28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

22、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29(8分)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E伴Y染色体遗传病(2)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一6的基因型为 ,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一10和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由题可知玉米的两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某一F1植株自交

23、,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原因最可能是发生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2B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选B。3B【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AC错误。植物叶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那么由这个芽长成

24、的枝条,上面生的叶、花和果实都含有突变基因,花进行有性生殖时可产生含突变基因的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B正确。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的基因差别较大,不能通过改变大肠杆菌DNA的个别碱基对使其产生人的胰岛素基因,D错误。4B【解析】所示的细胞为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二倍体;所示的细胞为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三倍体;所示的细胞为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若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的体细胞,则代表四倍体;所示的细胞为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代表单倍

25、体。5D【解析】、两过程为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分化,A正确。在花药离体培养中,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重花粉(n)等组分组成,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可能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因此B正确。采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并且不会发生性质分离,育种年限短,因此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效率最高,C正确。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h基因所在的染色体、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与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可以发生联会,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 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未非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知识在育种中的应用,减数分裂。突

26、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6ABC【解析】A,杂交育种正是通过此法不断提高纯合比率的;B,此处“适宜花药”并不是指基因型适宜(基因型肉眼不可见),而是指花粉所处的发育时期适宜;C,由叶肉细胞到转基因植株,是离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个体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阶段;D,筛选过程就是将表现型不符合要求的个体淘汰,此过程与自然选择中的淘汰实质相同,都会改变基因频率,例如在AA、Aa、aa中的aa淘汰,会使a基因频率下降,A则上升。7B【解析】“-1基因型为AaBB”而个体不会患病,由此可推知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正常,也可推知患病的个体-2的基因型必为aaB_。由于第代不会患病,

27、第代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_,故-3的基因型必为AAbb,同时确定-2的基因型必为aaBB,则-3的基因型为A_Bb,故选项A错误,B正确。 -1与 -2的基因型都是AaBb,故选项C错误。 -2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子代中,正常的概率为9/16而患病的概率为7/16,故选项D错误。本题以遗传病系谱图为背景,考查对遗传定律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考查识图能力。8D【解析】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所以A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正确;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

28、可能不变,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9A【解析】噬菌体侵入寄主后,利用寄主菌的原料(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A对;子代噬菌体是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来复制的,B错;噬菌体消耗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导致细菌死亡,C错误;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以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是在寄主菌体内合成各个部件后,组装,释放,使细菌裂解,D错10B【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实际过程是对病菌中抗药性基因控制的抗药性状进行选择,通过繁殖并得以传给后代,使后代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增多,抗性

29、基因频率不断增加。抗药性增强是抗生素逐代选择的结果,并非抗生素诱导病菌分解抗生素的基因大重表达。抗药性强的病菌所繁殖的后代也存在差异,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所产生的后代病原体不一定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11B【解析】蓝色翠雀花素分布于蓝玫瑰花辦细胞的液泡中,叶绿体中为光合色素,A项错误;日本科研人员将蓝三叶草中的蓝色素基因植入普通玫瑰而成功培育出了蓝玫瑰,为转基因工程操作,故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项正确;蓝色素基因在玫瑰花辮细胞中能控制合成蓝色翠雀花素,在其他细胞中没有表达,C项错误;蓝玫瑰仅仅是转入了一个外源的基因,与其他的玫瑰未产生生殖隔离,没有产生新的物种,D项错误12

30、B【解析】原属同一物种的地雀,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因在不同群岛上生活(地理隔离),产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其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而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个基因。久而久之,由于自然选择的不同使各个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同一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地雀。不过物种的进化是十分缓慢的,往往要成千上万年才能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13C【解析】A项中,分清基因频率和基因突变频率,基因突变频率与外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如物理因

31、素紫外线、X射线等有关。野外的诱变因素不定,不能预测基因哭变频率如何变化。B项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分布区域不同,已经产生了地理隔离,不尾于一个种群。C项中,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项中,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仅存在地理隔离,还没有产生生殖隔离。14D【解析】甲乙两个水潭中的虹鳉种群因环境不同是否产生了生殖隔离不能判断。狗鱼对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种群的早熟基因的频率上升。生物是否发生进化不是看是否产生了新的基因,而是看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改变。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多年后虹鳉成

32、熟个体比在甲中的虹鳉年龄大所以其平均体重将会增加。15B【解析】考查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隔离的本质、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据题干信息“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可推知:甲、乙、丙尾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不能相同;甲、丙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16B【解

33、析】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单倍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17A【解析】本题考査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变异本身是自发产生的,变异发生后,在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下,适应性的变异被选择保留下来,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Q点时A基因频率增大,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18D【解析】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

34、替代酵母菌的染色体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A正确;重组酵母菌的性状受其遗传物质的控制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B正确;重组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酵母菌有所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造传多样性,C正确;重组酵母菌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改变酵母菌的进化方向,生物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环境条件)决定。【考点定位】本题情景比较新颖,以人工拼接的方法产生酵母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背景, 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中等。19C【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平衡定律在伴性遗传计算中的应用,明确红绿色盲的

35、造传方式和遗传平衡定律的使用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造传,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对男性(XY)而言,每个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含有致病基因即为患者,不含则为正常个体,没有携带者。若男性人群中色觉基因B、b的频率为p、q,则p+q=l。据题意可知:q=0.08,可求得p=0.92。男性的X染色体来源于母亲,因此,在女性人群中XB的基因频率P和xb的基因频率q分别为0.92和0.08因此,女性色盲(xbxb)的基因型频率q2=0.082=0.0064,即0.64%,女性携带者(XBxb)的基因型频率2pq=2X0.92X0.08=0.1472,即14.72%。20A【解析

36、】此题考察遗传概率的的计算方法;常染色体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则a%=1/10,A%=9/10,得出该正常男性可能为AA或Aa,即排除aa的可能性,该男性为2/11AaXBY,与AaXBXb的女性婚配,所生小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2/111/41/4=1/88。21C【解析】培育无子西瓜时,首先用秋水仙素将二倍体母本处理为四倍体(甲植株),然后授以二倍体的花粉,所得种子为三倍体,三倍体种子种下去即是三倍体植株(丙植株),由于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所以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但此时可以授以二倍体的花粉刺激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发育成果实。22(1)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

37、一个亲本的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 1的情况。(2)1: 1毛色正常【解析】(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要想表现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Aa, 正常雌鼠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1: 1。(2)若为亲本中隐形基因的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的(基因型为aa)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1: l。【试题评价】该题以常染色

38、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考察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23(1) 13 或 11Y Y突变体比X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中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以后都改变)单倍体育种 EEFF、1/4(2)基因突变、交叉互换 1/32【解析】(1)EEXee若E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是EEe和e,水稻是2N=24,所以配子染色体数目就是13或1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喊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这样转录的mRNA的序列也可

39、能改变。突变体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喊基由U变为C,这样最多只有一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喊基前多了一个C。这样可能后面密码子都会改变,那么氨基酸的种类顺序改变就较大了;亲代是正常不抗病EEff矮生抗病eeFFF1EeFf正常抗病,希望快速得到正常抗病纯种植株,应采取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这样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理想的基因型为EEFF,比例是1/4;(2)由图示知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左上方是一对同源染色体,而Aa是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这可能是间期发生突变或联会的染色体间发生了部分互换。两只黑色狗(A_B_)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性小狗(aab

40、b),说明亲代都是杂合子即AaBb,则它们再产下一只纯合褐色(aaBB)雌性小狗的概率为:1/41/41/2=1/32。24(1) A (2)替换 增加 (3)(一)突变植株y2 用含有Y基因的农杆菌感染纯合突变植株y2 (二)能 不能维持“常绿 (三)Y基因能使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解析】(1)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可推测出野生型豌豆成熟后,子叶发育成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重降低。分析图,B从第六天开始总叶绿素含重明显下降,因此B代表野生型豌豆,A为突变型豌豆。(2)根据图可以看出,突变型的SGRy蛋白和野生型的SGRY有3处変异,处氨基酸由T变成S,处氨基酸由N变

41、成K,可以确定是基因相应的喊基对发生了替换,处多了一个氨基酸,所以可以确定是发生了喊基对的增添;从图中可以看出SGRY蛋白的第12和38个氨基酸所在的区域的功能是引导该蛋白进入叶绿体,根据题意,SGRy和SGRY都能进入叶绿体,说明、处的变异没有改变其功能;所以突变型的SGRy蛋白功能的改变,就是由处变异引起的。(3)本实验通过具体情景考查对照实验设计能力。欲通过转基因实验验证Y基因“能使子叶 由绿色变为黄色的功能,首先应塔育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然后用含有Y基因的农杆菌 感染纯合的常绿突变植株y2,塔育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纯合植株观察其叶片颜色変化。为了 排除农杆菌感染对植株的影响,应用含有空

42、载体的农杆菌感染常绿突变植株y2作为对照。【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体的变异、遗传定律的综合应用、遗传学的探究实验等内容和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25(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和 (2)RNA聚合酶 (3)1/4 (4)3/4(1)和 (2)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3);增加;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编码区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内含子转录的部分在形成成熟的mRNA时被切除,所以是不能翻译的序列。依图分析,是非编码区(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是外显子,是内含子。在首次注射实验中,是对照组(空白对照),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

43、实验中,是对照组,是实验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非糖物质(如蛋白质)转化生成血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而蛋白质(氨基酸)要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成分转化生成糖类,同时含氮部分转化成尿素。糖尿出现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超过了肾糖阀),会提高尿液的渗透压,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26(1)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 (2)29 (3)内含子5000外显子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5)组合一BbDd(或BbDdBbDd) 组合二Bbdd、bbdd(或Bbddbbdd)组合三BbDD、BbDd、Bbdd(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8/

44、9【解析】考查了基因工程、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鸟枪法、反转录法和人工合成法。最简单的方式是用限制酶对DNA进行切割获得目的基因。将获得的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得到重组DNA后,再导入受体细胞。家蚕是ZW性别决定,含有Z、W两条性染色体,所以在对家蚕基因组进行分析时应分析27条常染色体核2条性染色体(Z、W染色体)。家蚕的基因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又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之分,其中外显子能编码氨基酸,由此可知丝心蛋白H链的基因编码区有16000个碱基对,其中有1000个碱基对的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能编码氨基酸的个数为(16000-1000)/3=5000个。对家蚕

45、而言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三个: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组合一: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黄茧:白茧=3:1,说明了双亲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合均为杂合体,即双亲组合基因型BbDd(或BbDdBbDd)。组合二: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1:1;后代只有白茧一种性状,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是Bb、bb,而茧色只有一种基因组合:dd,即双亲组合基因型BBdd、bbdd(或BBddbbdd)。组合三:根据后代性状比为黑蚁:淡赤蚁=3:1,说明了双亲控制体色基因组合均是Bb;而茧色全为黄色说明了双亲之一必为纯合体DD,由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组合为BbDD、BbDd、Bbdd(

46、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组合一中黑蚁白茧的基因型为BBdd和Bbdd,其中前者占1/3,后者占2/3。它们自由交配随即组合: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将这三种组合产生黑蚁白茧的概率相加即可。或得出淡赤蚁出现的概率,也可得黑蚁白茧的概率。27(1)受精卵S基因S基因的RNAS蛋白(2)50%60%(3)下降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增殖【解析】(1)动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其发育成的个体的每个体细胞中均含有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在受体中正常地转录和翻译 ,才能控制相应的性状出现。(2

47、)“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说明A_bb和aaB_的胚胎致死,故AABB雄蚊和aabb雌蚊相交,后代基因型全为AaBb,无致死现象,A的基因频率为50%;F2中A_B_A_bbaaB_aabb应为9331,由于A_bb和aaB_的胚胎致死,要淘汰掉3/16的A_bb、3/16的aaB_,因此对于A、a来说,会淘汰掉1/16的AA、1/8的Aa、3/16的aa,所以F2中AAAaaa361,故A的基因频率为60%。(3)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增殖,使蚊子体内病毒平均数逐代减少。28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种群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生存斗争

48、(种内 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给分)基因频率【解析】本题结合生物的多样性考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环节。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个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小S上食物短缺,因联趾型蜥蜴能游泳 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能力强,个体数逐渐增加,本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9(1)A(1分)

49、D(1分)(2)1/2(1分)aaXBY(1分)-8(1分)(3)2/3(1分)1/8(1分)7/24(1分)【解析】考查考生对伴性遗传和遗传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能识别各种类型的遗传系谱图,并从中获取有关信息用于概率计算,引导考生关注遗传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危害。(1)只考虑甲病,3、4患病,生出正常孩子,说明为显性遗传,又3号男性患者,其女儿未病,可排除为伴X显性遗传,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考虑乙病,1、2正常,生出患病孩子,说明为隐性遗传,题中有信息为伴性遗传,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只考虑甲病,其基因型为aa,肯定纯合,只考虑乙病,或其基因型为1/2XBXB或1/2XBXb,因此纯合概率为1/2;13号乙病基因型为XbY,X是由8号提供,因此致病基因来自-8号。(3)单独考虑甲病,可计算出孩子患甲病的概率,单独考虑乙病,可计算出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不患病的概率要把单独考虑甲病时不患甲病的概率和单独考虑乙病不患乙病的概率相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