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入学考试历史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B.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C.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D.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2.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制度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2、B.强化了贵族阶层的权力C.确立了君主的世袭特权 D.开启了万里长城的修建3.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4.下表为唐代中印制糖业交流概况(部分)及出处。据此可知,当时A.中国制糖技术源于印度 B.中国曾向印度学习制糖技术C.印度吃饭时普遍用沙糖 D.扬州甘蔗种植技术较为先进5.北宋建立后,武将中只有狄青当过枢密副使,这已是武将能做的最高官职了。像唐朝那样出将人相的事,在宋朝是不可想象的。这主要是因为北宋A.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B.统治秩序非常稳定C.科举取士名额增多 D.士人关心国家政事6.下表为清朝中期
3、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C.高产作物传人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7.上海“适介南北之中,最为冲要,故贸易兴旺,非他处所能埒”。1850年,蚕丝占,上海出口货物的比重为52%,茶叶为46%。1860年,蚕丝为66%,茶叶为28%。1892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在报告中称:“在中国向外贸开放后的许多年来,对外国出口的商品几乎只有丝茶两种。”据此可知A.上海外贸隐忧明显 B.英国关注丝茶贸易C.上海对外贸易繁荣 D.中国贸易中心转移8.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
4、上的权力,却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可见,钦定宪法大纲A.实践了“中体西用”的治国理念 B.含有资产阶级宪政的因素C.是民主和科学思想传播的结果 D.是统治政策的实质性变化9.1914年8月,在美国的胡适于家信中询问:“吾邑自共和成立后,邑人皆已剪去辫发否?有改易服制者否?”家中亲戚的回复是:当地城区剪发者甚多,但山区“剪发者只有半数”,服饰则更“类多仍前清之旧”。这表明A.时人聚焦于社会移风易俗 B.海外学子关心国内政局C.辛亥革命对乡村影响有限 D.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10.右图为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右图显示19
5、28-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北伐战争的开始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11.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针对边区出现的诸如婚姻及妇女问题、烟毒问题、土匪问题、二流子问题等进行革新和治理,社会风貌焕然一新。边区政府的社会治理A.实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B.阻碍了“三三制”的实施C.有利于统一战线的形成 D.适应了抗日形势的需要12.右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年画天天锻炼身体健壮,该年画反映了当时A.中小学校园文娱活动丰富多彩 B.儿童成为体育健身的主要力量C.加强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共识 D.倡导健康与力量的社会氛围13.1993年,据
6、统计我国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由51.6%上升到87.5%,在工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由36.4%上升到81.1%,分别跃升了40、26和4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B.计划经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14.图1左侧为公元前7到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图2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D.早期文
7、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15.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国内外贸易已从以物易物,发展到以玛瑙、贝为货币的阶段。由此可知此时期A.马里黄金产量居西非之首 B.商品贸易的发展推动马里强大C.马里统治疆域在不断扩大 D.马里控制着撒哈拉以南的商路16.中世纪时,发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是“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犯罪”。但到1548年,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请求接受“适度、可接受的高利贷”,这种修正很快就让位于一种颇具讽刺的态度:“获取高利贷的人去地狱,不这么干的人去贫民窟。”这种修正表明A.商品经济
8、冲击了传统社会观念 B.宗教改革颠覆了人们的是非观C.商业资产阶级取得教会领导权 D.人文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17.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面临世界变局,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日本人的海外往来,禁止基督教的传人,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 B.学习明朝政策 C.抵御西方侵略 D.保护传统文化18.据统计,非洲国家边界的百分之四十四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百分之三十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百分之二十六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造成非洲划界原则的主要推动因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西方殖民扩张 C.黑人奴隶
9、贸易 D.世界市场形成19.伏尔泰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他认为像牛顿这样“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他认识宇宙而不是歪曲宇宙。”这反映了伏尔泰A.崇尚理性的时代精神 B.意在批判神学蒙昧主义C.强调科学的重要价值 D.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素养2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团体(第一国际)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它以自己的宣传工作和参加各种罢工的行动引起了很大注意。但它于1873年分裂,主要是因为其成员除了社会主义者以外,还包括缺乏纪律性、经常不和的浪漫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这反
10、映了A.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B.民主主义发展导致第一国际解体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1.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口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趋势 B.南北战争美国实现统一市场C.外来移民大量涌人美国境内 D.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猛增22.以下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单位:万人)据此可知A.法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C.欧洲国际关系空前紧张 D.各国力量对比变化巨大23.右图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
11、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A.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 B.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C.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 D.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24.1959年9月,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为期3天的非正式会谈,双方就德国问题、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进行科学文化交流、发展经济合作和双边关系等广泛地交换了意见。戴维营会议的召开A.促进美苏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合作 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冷战的紧张局势C.表明美苏关系进人苏攻美守的时代 D.通过和平谈判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5.阅读材料
12、,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且已经十分完备,并普遍推广全国各地。宋代出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不仅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农、桑、医、算等专著以及法律、地理、建筑等类书籍大量出版,卷帙浩繁的佛藏、道藏多次上版刻印,而且还出版了数以千卷计的大型类书。刻书机构遍及各地,不仅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如国子监、崇文院,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刻印大量书籍,同时私人也纷纷刻书,出现了大量私人开设的书铺刻书出售。虽然这时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
13、但宋代书籍大都仍采用雕版印刷,这些书不仅印制精美,富有艺术性外,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为它们是很多书籍的祖本,自然成为研究历史和其他考据的早期版本依据。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凸版印刷术、平板印刷术以及凹版印刷术使得我国的印刷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的跨越。出版物也由之前的以线装为主逐步演化到平装、精装为主的图书形制。中国的传统出版向来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方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广泛地了解和移植西方文化思想,并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图书,这就使得中国的出版物内容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哲学
14、、社会科学等新学科随之出现。另外出版观念的变革以及出版机构和管理的革新,都曾为中国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变添砖加瓦。摘编自陈力中国图书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图书出版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宋代相比,近代图书出版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原因。(1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利用手中掌握的国家政权,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
15、资金来源和海外市场。18世纪80年代,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北美洲、非洲和亚洲,英国凭借强大海军的保护,几乎独占了世界贸易。它从海外贸易尤其是黑奴贸易中,获得了惊人的利润。海外殖民的扩张,推动了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了满足海内外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工场主不断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条件。而圈地运动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1709年到1720年期间,国会通过了3400多个有关圈地的法案,在这些法案保护下,全国共有600多万英亩的土地被圈占。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了一无所有的游民,有的被迫在农场做日工,大部分则背井离乡,颠沛流
16、离,走投无路,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为资本家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广大农村变成了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发达的国内市场,独占的人才优势,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18世纪时,英国不仅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而且拥有欧洲最成熟的国内市场。同时,英国煤、铁资源丰富,又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漫长,岛上的各个地区距海都很近,且国内有许多适于航行的河流,各地的工业原料和产品可以经过水道运往其他地区。从17世纪中叶起,英国成为欧洲科学技术的中心之一。英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牛顿关于力学三定律的发现和波义耳在化学上的成就。自然科学的
17、伟大成果为机器发明提供了理论根据,成为工业革命坚实的科学基础。摘编自王玮、李宏图主编世界通史教程(1)根据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1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没有前人留下的现成方案,一切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这个进程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像是一场毫不间断的接力跑,后继者总是以前人已达到的位置为出发点,随后又远远地跑到他的前面。前人有过的曲折也是后继者的财富。它又像要攀登一座高楼,总是要从一个稍低的台阶再跨上另一个更高的台阶,不容许超越实际可能而一步登天。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