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在苏联改革中,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的是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C斯大林 D戈尔巴乔夫2、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20年建成共产主义”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3、1956年以来,苏联一直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决定优势地位;1985年以后,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A斯大林体制的建立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4、20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
2、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A工业B农业C商业D军事5、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B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C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D三人都试图以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6、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A19251953年B19541964年C19651982年D19821991
3、年7、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将错误归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科学实验,反复折腾C有开创性地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只进行农业改革,没有涉及工业管理体制8、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经达到了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加入了美国
4、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9、“他头脑简单地尝试改变苏联共产党的结构,实行错误的农业政策,导致了他政治生命的终结。政治局内的对手迫使他悄悄地提前退休。”材料中的“他”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10、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11、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A将以政治改革为
5、突破口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12、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苏联唯一在世的总统戈尔巴乔夫恰好满80岁。关于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对苏联进行改革的表述中,下列正确的是()A其改革走的是自下而上的中国模式B其改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尝试C改革的前期就阻力重重D其改革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13、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 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ABCD14、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
6、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 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命令“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ABCD15、(原创)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20年建成共产主义”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16、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7、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该主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A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B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C实行多党制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入政治改革17、李鸿章曾自嘲自己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下列哪个人的作为与李鸿章比较一致A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开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C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推行“加速经济发展战略”18、 就苏联二战后的改革,有人评述说:“一个人把苏联改乱了,另一个人把苏联改死了,最后一个人把苏联改垮了”。其中改革“把苏联改垮了”的是指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
8、巴乔夫D勃列日涅夫19、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头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其“蛮干”主要表现在A实行余粮收集制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20、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B重点放在农业上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21、20世纪80年代前后,苏联的酒的平均消费量比美国的平均消费量多一倍,也比30年前的苏联多一倍,嗜酒者
9、的平均年龄在过去十年中下降了7岁。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很高B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C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地位下降D国家解体,个人前途日益渺茫2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A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C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D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23、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
10、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C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4、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25、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
11、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26、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27、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时期有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其中最不可能的是A有社会保障B科学与技术有成就C工业强
12、大D有公民和政治自由28、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29、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C赫
13、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30、网络著名的红色写手雅科夫在红星陨落之谜论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教训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一文中,主要分析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对苏联的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给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是A必须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B坚持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C坚持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D注意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五、()31、理论指导、史料研习、问题讨论和社会调查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
14、什么?(3分)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3分) (3)问题讨论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4分) (4)社会
15、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感受。请参照示例回答: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理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调查题目: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查理由:。(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等是苏联第二代领导核心,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季诺维耶夫则将新经济政策解释为“有条件的新经济政策”,即: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材料二1964年10月13日,赫鲁晓夫被自己的同事赶下台。他没有抗争,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之
16、间的关系,领导作风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难道有谁能设想,我们能向斯大林说:我们不想要他,并建议他辞职吗?那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恐惧消失了,谈话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这是我的功绩。”王斯德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历史上也确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苏联经济向效益型和质量型的纵深发展对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更高要求时,它就以其僵化、专制的一面,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戈尔巴乔夫以前的苏联其他领导人虽然也在局部领域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都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而只限于浅层次的调整与变革,没能触动原有经济体制的根基。结果是,传统的体制弊端非但没
17、能得到消除,反而不断加强。向文化世纪末的思考(1)概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分析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10分)(2)指出材料二中赫鲁晓夫所说的 “恐惧消失了”的含义。(4分)(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何启示?(8分)33、(14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最终导致严重的荒漠化和“黑风暴”事件。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政府开始综合治理。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如征服自然、自然
18、资源永不枯竭、市场可以无限扩大、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市场竞争能够自主调节生产等;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摘自高国荣美国大平原的荒漠化:缘起及其治理材料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有报告显示,在部分人口密集的重工业区和采矿区,其环境退化成无法恢复的“严重受害区”。苏联生态灭绝杂志说:“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难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20世纪80年代,环境主义运动演变成了反苏堆埃统治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个判决的执行者。摘自包茂宏苏联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主义运动材料三:1984年
19、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的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1)根据材料一,促成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美国治理荒漠化的措施反映出美国在经济发展方式上有何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生态灭绝杂志所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4分)(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原因。(2分)3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55
20、年3月9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现行的农业计划过于集中,规定的指标过多,国家应放弃对农业发展计划作不必要的详细规定,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畜牧业的产品率和各种牲畜的数量,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材料二:1957年7月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余的农产品。材料三:1955年1月31苏共中央决定:(四)同意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
21、议关于在1956年将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播种面积扩大到28003000万公顷的决议保证及时完成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任务,因为开垦这些荒地是增加我国谷物总产量的巨大来源。(五)鉴于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增加谷物总产量的最重要的潜力),全会认为到1960年必须把玉米的播种面积至少增加到2800公顷请回答:(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苏联五十年代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你如何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农业改革?(7分)35、(12分)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下面图表,从中分别提取美苏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36、(26分)社会主义是20
22、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学说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撰写的乌托邦一书的出版为标志,迄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它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叶,社会主义学说一直处于空想阶段。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代表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其主要代表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三次飞跃材料二: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时说,苏联社会已经“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 材料三:二
23、战胜利后,英国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领导了一场社会主义试验。艾德礼说:“工党政府正在英国建立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和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最好的制度。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1948年,艾德礼颇为自豪地认为工党已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材料四: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胡锦涛在十八大的讲话请回答:(1)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是什么?(2分)列宁在革命实践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4分)(2)材料二中苏联在基本
24、上实现了的“社会主义”与材料三中英国工党政府建立“民主社会主义”有何不同?(8分)(3)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与英国式“社会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都面临严峻危机,两国执政者如何应对?(4分)(4)20世纪初期,中国人“以俄为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后期,中国人又“以俄为鉴”,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史实说明中国人是如何“以俄为鉴”, 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8分)3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25、”。(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减少耕地和降低畜牧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料三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
26、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材料四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率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率社会消费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率1956295245%053248%185103%19797781412%135660%630425%1993445387%1868544%9251363%摘自中
27、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请回答:(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原因。(6分)(2)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罗斯福解决农业危机的做法。 (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2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6分)38、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
28、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 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材料二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
29、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贫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一年深圳、珠海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在变,世界也在变,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苏联依然陷于
30、物质短缺的困顿,人们开始找寻改变现状的新途径。复兴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孙中山提出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在当时是否实现?为什么?(3分)(3)从材料二的演说词中,你看到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和苏联为改变现状寻找的新途径及其效果。(4分)39、(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发展的进步运动,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以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为根本,社会平等被忽视,结果,不仅社会
31、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面对如此深刻的危机。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思想,这就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在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
32、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材料二 1987年6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主要是: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单位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制度,打破单一的计划调节格局,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企业摆脱对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依附。国家对企业的活动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即从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直接干预转为靠协调经济利益加以引导;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管理各种利益和通过各种利益进行管理。由于困难重重,经济改革难以奏效。摘编
33、自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修正“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材料二中,苏共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突出特点是什么?(7分)(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8分)40、(17分) 关注民生,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
34、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繁荣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材料二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既关系到广大种粮农民的利益,又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供应。可以说,粮食问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最大的民生问题。不仅斯
35、大林和赫鲁晓夫没有解决好苏联的农业问题。就是勃列日涅夫经营了十多年后,苏联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一时期,苏联政局稳定,在与美国的军事争霸中也不落下风。然而就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苏联却多次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从1971年到1974年,苏联实际的军费开支平均增长速度约达12%;1974年苏联的实际军费比1960年增加了三倍左右。1975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占其国民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占其预算支出的35%。苏联的国民收入约相当美国的66%(按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而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却比美国还要多20%。从粮食一路减产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民生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
36、战以后的苏联始终没有解决好农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5分)41、(共20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误。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
37、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岳麓书社)(1)概括提炼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观点。(4分)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2分)材料二:10月13日在我国掀起了一个群众运动,这个运动的崇高目标是纠正错误,保卫民族独立和主权,纳吉伊拉雷政府的软弱以及钻入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日益得势,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我们的工农政权和整个祖国的生存面临危险。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告匈牙利人民书(1956年)(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匈牙利改革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38、。在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环节是什么?5080年代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人民日报社论 1978年12月25日(3)根据材料三回答1978年后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史实说明怎样“改革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
39、?(8分)4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都选自梭伦的诗歌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
40、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势力(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3分)(3)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和材料三的漫画观点,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
41、败的原因。(4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不同国家不同改革的综合认识。(4分)43、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稳定、繁荣社会。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20分)资料一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罗斯福(1)根据资料一,这番话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说。请问:他的这番话是在什么严重局势下说的?(2分) 目的何在?(2分) 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资料二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
42、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2)根据资料二,这番话为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说。那时,苏联谁主政?(2分) 这番话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 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4分)(注意:不得抄原文)资料三“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摘自改革开放30年(3)根据资料三,四川老人这番感慨说明了什么?(2分) 为什么他的家乡会发生这样
43、大的变化?(2分)44、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材料一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材料二由俄罗斯教育部
44、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材料三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问题:(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45、”。(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45、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探索与剧变过程,说明了其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缺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是如何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各在哪个领域?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什么?后来是如何实施的?4.从苏联改革的措施和结果中,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4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
46、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摘自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i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l。材料四
47、 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日从93 300个减为38 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出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 857个,增加到196-年的10 100个。(农庄) 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材料五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
48、场经济不等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2)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则材料有何联系?47、中国足球队在淘汰了阿联酋、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对手后,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假如时光倒流,回到1989年第14届世界杯的亚洲区预选赛,在上述的球队中我们与交手的可能性一定为零。理由是 4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
49、”。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请回答:(1)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玉米运动”推行后,许多地区种植的玉米不结穗。导致计划破产。原因是(3)赫鲁晓夫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从政治学角度出发,它违背了,得到什么认识?(4)从气候条件分析,与美国相比苏联农业不稳定的原因?(5)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4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曾说:
50、“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他也曾对美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材料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最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公报中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这些会谈对于澄清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都是有益处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来解决”。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
51、。一般认为,他的美国之行未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材料三: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年份国家1955年1960年1965年1970年1975年美国397350356834977815057苏联15302280329051608660材料四:1964年上台的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材料五:美国和苏联1968年、1978年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方面比较表国家年份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战略
52、轰炸机核弹头美国1968年1054枚656枚545架4300枚1978年1054枚656枚432架11000枚苏联1968年858枚121枚155架1300枚1978年1400枚1015枚135架4500枚国家年份现役武装部队坦克战术飞机水面舰艇美国1968年350万人8500辆5100架 360艘1978年210万人10500辆4500架172艘苏联1968年340万人32400辆4000架320艘1978年440万人50000辆4600架240艘材料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53、,为此,提出对外战略的“新思维”,认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1985、1986、1987年,戈氏与里根三次会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出现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结合材料回答:(1)赫鲁晓夫时期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上有何重大变化?(2)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五,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3)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4)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客观原因何在?(5)上述材料中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4、?50、电力与核能的广泛应用分别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请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图1田纳西图2第聂伯河水电站河水利工程图3法国国图4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营企业核电站阅兵式上展示的洲际导弹(1)图1与图2分别反映了20世纪哪两个国家兴建的水利工程?结合当时两国历史背景,分析这两个国家兴建上述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2)图3与图4反映当时西方与苏联的经济建设分别有何特点?(3)图1与图3、图2与图4所反映的历史分别有何内在联系?六、简答题()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苏联改革的过程中,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的是赫鲁晓夫,在改革的过程中推行了种植玉米运动;B项是把工业特别
55、是重工业作为改革的重点;C项是斯大林体制的创立者,在他任期内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项主张对经济全面的改革,最终失败,苏联解体。考点: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三者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需要掌握。2.【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各个选项,A项是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执政者是列宁,排除A。C项所述也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排除C。D项所述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项措施是针对斯大林时期
56、农业管理过分集中,导致农业发展迟缓等弊端进行的改革,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排除D。B项所提目标严重脱离了实际,共产主义只能是一个长远发展目标,答案为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3.【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斯大林体制的建立是在20世纪30年代;B不对,赫鲁晓夫改革是1953年1964年,C不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是1964年1982年;D符合题意,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点评: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
57、致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型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察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4.【解析】试题分析: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
58、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因此选B.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点评: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5.【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此题考查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改革情况,联系所学,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重大成效,排除A。提出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的是戈尔巴乔夫,排除B。根据所学史实,赫鲁晓夫改革中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相当普遍,比如“种植玉米运动”,排除D。答案为C。考点
59、: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大林之后苏联改革情况的人是和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要求学生能正确区分三人改革的异同。6.【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主要考查有关苏联发展的史实,从苏联争霸来看,应该指二战后,二战前苏联主要致力于国内建设,排除A。而联系所学,苏联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时是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70年的初开始,改革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这样排除B和D,答案为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二战后有关苏联概况的了解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史实。7.【解析】试题分析:分析
60、题干,联系史实,所谓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是指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而守墓人的含义是指他没有最终改革斯大林模式,分析选项,A只体现了掘墓人的角色,B体现了守墓人的角色,D项所述不符合史实,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和工业领域都有涉及,答案为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掘墓人”和“守墓人”的含义,要和所学史实密切联系。8.【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分析选项,B项和C项所述都明显不符合事实,予以排除。而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二战后,排除D。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向外转移过剩产品,苏联正
61、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得到大量设备,答案为A。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及苏联的影响,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9.【解析】试题分析:AC不对,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政治生命的终结是由于其去世而非是对手迫使他悄悄地提前退休;D不对,戈尔巴乔夫政治生命的终结是由于其政治体制改革加剧了苏联的混乱。推动苏联解体所致;B符合题意,赫鲁晓夫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推行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但由于其政策失误等原因,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其
62、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因此选B.考点:二战后苏联改革点评:赫鲁晓夫开苏联改革之先河,但是他从主观愿望出发,以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方式,在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进行大规模垦荒,而且不顾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不但未达到目的,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1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赫鲁晓夫当政时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个人贡献引发了苏联人民思想的混乱,同样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也引发了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因此A项是二者的共同点,B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二者的特征,D项说法也错误只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所以答案选A。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点评:本题
63、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现在材料题中。11.【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改变斯大林体制,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选B。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材料也未交代;D项错误,材料中认为发展市场经济从决策上看是正确的。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经济体制改革12.【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戈
64、尔巴乔夫改革在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背景下展开,改革在经济领域陷入困境后又转入政治领域,结果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没有宏观的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选择C项。A项错误,中国的改革走的先由农村到城市稳步前进的路线;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D项错误,改革并未有配套的措施,以至于改革无法进行。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戈尔巴乔夫改革13.【解析】试题分析:这是在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取得的结果,所以原因都是其改革措施,即题目中的,不合史实。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4.【解析】试题分析:调侃赫鲁晓夫改革
65、措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导致苏联走向解体;调侃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侃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体制,因此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可以看出B、D两项符合这个时间,而“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正好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尝试,是符合苏联的史实的;“20年建成共产主义”却忽视了苏联的国情,带有急躁冒进的错误思想倾向,所以严重脱离了苏联实际。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
66、的能力。材料反映主编以卷心菜比喻苏联,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向不对,最终导致苏联解体。A、C两项都是改革脱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表现;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考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7.【解析】试题分析:“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的意思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局部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清朝的封建制度;勃列日列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后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因此与之相似;AB 是苏俄获苏联体制或政策的创新,D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8.【解析】
67、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不顾客观经济规律,乱指挥,瞎折腾,可以说“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过于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可以说“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改变了社会主义方向,使苏联走向解体,可以说“把苏联改垮了”,所以答案为C。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实际是考查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改革整体情况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19.【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蛮干”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过程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表现在其改革措施中就是不顾客观自然条件,强求各
68、地种植玉米,导致农业再度出现危机,A项是列宁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C项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D项只是对赫鲁晓夫改革整体性的评价,与“蛮干”没有直接关系,答案为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2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苏联经济改革和国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是斯大林体制带来的弊端,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这种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造,否则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虽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
69、斯大林模式。D项正确。考点:战后苏联的改革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苏联领导人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1.【解析】试题分析: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险局面。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改革停滞,不少人消沉颓废”的社会现实。A、C、D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
70、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2.【解析】试题分析:“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表明赫鲁晓夫推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指改革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项错误在于赫鲁晓 夫在大权独揽后也陷入个人崇拜泥淖;C项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举措;D项为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内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23.【解析】试题分析: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故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
71、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4.【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的局部调整,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本国农业发展。故A、B、D说法错误;故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材料中“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意为该领导人的改革活动最终抛弃了苏联的社会制度。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
72、失败后,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导致了苏联的解体,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2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时要准确理解“掘墓人”、“守墓人”的含义。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掘墓人”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守墓人”说明了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其束缚,因此C符合题意。A、D的表述不合题干主旨, B不能说明“掘墓人”和“守墓人”,故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
73、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27.【解析】试题分析:勃列日涅夫时期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不可能有公民的政治自由,故选D。ABC项都是正确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971年时间点可知属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上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结合材料可知政府主张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选B项。ACD项均错误错误,并不符合
74、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29.【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材料中未能得到有效反映;C项说法错误,赫鲁晓夫在19561964年执政,不符合本题;联系材料,本题选D项,造成当时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的原因是勃列日涅夫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期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农业、轻工业水平很低。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0.【解析】试题分析:1985年,戈
75、尔巴乔夫开始推行改革。他在经济领域依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在政治领域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坚持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排除B、C项;戈尔巴乔夫改革给中国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是必须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放在首位,故选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1.(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3分) (2)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一次成功实践;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3分) (3)俄国:以城市为中心
76、的革命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4分) (4)理由: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或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失败)。3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从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四个方面概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依据材料一,从斯大林、季诺维耶夫等人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分析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2)注意材料信息“我们之间的关系,领导作风都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谈话可以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这是我的功绩。”,再结合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进行回答。(3)注意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
77、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积极: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弊端: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
78、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再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成败得失分析启示。考点:苏联的经济建设、经济改革点评:本专题是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从考查题型上看,近几年考查多数是材料式选择题,充分体现对能力的考查。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斯大林体制的影响等。从题目的难易程度看,由于本专题专用名词、概念较多,题目难度较大。33.【解析】试题分析:(1)主要因素:由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型农用机械的引进和汽车的问世,美国大规模垦殖大平原”可以知道这是因为第
79、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大规模垦殖大平原提供了条件。变化:根据材料一中的“国会通过泰勒放牧法,将未被占用的8000万英亩草地交给联邦政府管理,永远禁止拓殖”、“决策层认为导致尘暴重灾区出现的深层次根源是一系列错误信念”可以得出其变化。(2)观点:根据材料二中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当历史学家最终剖析苏联和苏难埃共产主义时,他们也许会因为生态灭绝而做出死亡判决。”可以归纳出观点,即认为环境问题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认识:应该根据材料二的论述看得出,环境与苏联解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应该也同时认识到,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不是环境,所以环境问题只能说是原因之一。(3
80、)这一题要求结合材料三来回答,材料三提供的是印度博帕尔惨案,这是美国企业在印度导致的结果,而时间发生在1984年,当时印度已经独立相当长时间了,所以它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将一些污染严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结果,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因素;同时环境问题的出现,不光因为国际因素,发展中国家自身在意识和技术方面的落后,也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注意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去回答。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81、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下的问题。34.【解析】试题分析:(1)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可以直接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苏联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农业政策,即减少对农业的指令性计划,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从材料三中能总结出其农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是:开垦荒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2)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对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农业改革作出评价,即苏联农业改革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具体表现在:农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说明苏共已经意识到了苏联体制的弊端,希望通过改革
82、,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减少计划,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的不足或消极影响: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不符合苏联农业的实际,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弥补苏联模式忽视市场的缺陷,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推进措施。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农业改革35.【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图表,分析美苏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苏联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体制僵化、改革失败、长期军备竞赛消耗国力等角度回答原因,结合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回答影响;美国在19601975年,经济发展趋缓,但在
83、19751980年显著回升,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日本的崛起、7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等角度回答原因,结合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地位的变化回答影响。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36.【解析】试题分析:考查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和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结合教材内容作答即可。根据材料“二战胜利后.这种制度叫做民主社会主义.一种把个人自由与计划经济、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制度”,再结
84、合“斯大林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即可比较出两者的不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斯大林模式”,英国式“社会主义”指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结合苏联改革和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即可得出两国执政者的应对措施。实际上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背景和意义。题目实际上有两层含义,分别说明即可。中国“以俄为鉴”,可以有吸取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教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可以有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
85、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37.【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材料一可以了解到,说明了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大提高、发展。分析材料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有水利工程兴修;根据所学可以了解到有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或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等。(2)措施依据材料概括,注意归纳。目的根据措施属于农业方面的,必然是通过稳定农业再达到其他稳定社会的母的。注意由表面再到深层次的。(3)根据材料二,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有: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可根据所学来答,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86、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1978年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1993年的背景有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4问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需相互适应来回答。考点:苏联经济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点评: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
87、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罗斯福新政是罗斯福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核心是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新政中,率先建立和恢复银行信贷体系,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为其他各项工作的进行奠定了基础。调整工业生产,调节农业生产,建立社会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行恢复了经济的运行。38.(1)认识: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解决)(1分)没有实现。(1分)因为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不能走向富强,所以民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1分)(2)问题:美国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危机致数千万人处在贫困当中。(
88、1分)解决: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缓解失业现象: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任两点4分)(3)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改革推动政治改革,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分);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政治改革为主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2分)。39.(1)表现:通过立法、制度建设,国家加强经济干预,并将平等、正义融入自由主义之中。(4分)影响:规范了市场秩序,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缓和了经济危机;确立了福利制度,促进社会秩序稳定;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推动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的调整。(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分) (2)方面:
89、企业的经济地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突出特点: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4分)(3)原因: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4分)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斯大林模式长期积累的弊端;政治改革,社会动荡,无法建立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4分)40.(1)措施:通过立法手段保障工人权利(如颁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生产生活条件(如规定最低工资)。(6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奠定必备的经济基础;工人运动高涨,缓和阶级矛盾
90、的需要;民主民权意识的增强,促使统治阶级调整政策。(6分)(2)赫鲁晓夫时期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乱指挥,反复折腾,大搞玉米运动;20世纪60年代初的恶劣的气候影响:勃列日涅夫依然沿袭了斯大林时期轻视农业、损害农民的做法,优生发展重工业,把主要力量放在扩军备战上。归根结底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僵化,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5分)41.(1)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4分)发展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 (2分)(2)形势:苏共二十大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重困难。(2分)主要环节:把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2分)
91、原因:没有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分)(3)现代化建设(2分)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分)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2分)城市:1985年前,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85年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2分)42.(1)特点:革命性;中庸式(或折中主义);法律面前一视同仁。(3分) (2)特点:涉及的领域广;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国家学习;没有完全西化。(3分)(3)苏联没有彻底抛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戈尔巴乔夫改革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导致了国家的混乱。(4分)(
92、4)启示:各国的改革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不同国家的改革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但切不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评分标准:第一问,特点每小点给1分共3分;第二问三个点每点1分满分3分;第三问,回答出一点给2分,;第四问,任答两点给4分,此题学生言之有理可以给分,不必拘泥答案的措词,此题满分14分)43.(1)局势:经济大危机。(2分)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美国资本主义制度。(2分)(答出1点,即给2分) 措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4分)(答出2点,即给4分。)(2)主政:勃列
93、日涅夫。(2分)现象:勃列日涅夫主政时食品短缺。(2分)认识: 正确:赫鲁晓夫指出苏联现行经济模式弊端:优先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认为应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日常生活品的需求。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局限:忽视市场经济的作用,未能从根本上认识苏联现行经济模式暨斯大林模式的弊端。(4分)(答出前2点,即给4分)(言之成理给分)(3)说明: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越来越强,农民生活富裕起来。(2分)原因:家庭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提高。(2分)44. (1)时代背景(环境、国情)、实践效果。时代背景:从国内看,苏联重
94、工业落后;国防力量薄弱;粮食供应困难。从国际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和包围之中;20年代美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实践效果: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大增,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促进了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素质;苏联成为世界强国。(2)积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不足: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与美国争霸,影响了经济建设。(3)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在政治改革上,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改革走进误区;1
95、990年,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联体。45.(1)列宁时期,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又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时期,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36 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2)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则是在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他们的改革失败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小修小补。(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以“民主
96、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性”和“公开性”。实施:1990 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1991 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4)一要立足自身实际情况,防止“左”或“右”;二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四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6. (1)列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列宁根据不同的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后者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的政权。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政治上建立高度集
97、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赫鲁晓夫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模式,对旧体制进行一些改革。在农业上以高价收购代替义务交售制但同时又强化国营农场实行集中劳动、平均分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47.乌兹别克斯坦1989年苏联尚未解体,乌兹别克斯坦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没有参加亚洲区预选赛的可能。48. (1)大规模毁草、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导
98、致开荒地区风蚀、水蚀严重,土壤严重退化。(2)纬度偏高、日照期短、日照不充足。(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建设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4)美国本土所跨纬度多在温带和亚热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于农作物生长。而苏联所处纬度较高,冬长夏短,不具备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5)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对原有的体制只是小修小补;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49.(1)由揭露美国霸权政策,抵制其扩张行动到争取同美国平起
99、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2)开始推行与美国争霸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缩小,苏联在军事方面取得了一些优势。(3)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经济增长缓慢,陷入对越南战争泥潭,经济危机的打击。(4)放弃军事优势,转为裁减军备,由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放松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美国的强硬政策,星球大战计划和“里根主义”的影响。(5)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及其结果取决于这一国家的实力。50.(1)图1,美国;图2,苏联。图1: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工人失业,罗斯福政府实行“以工代赈”政策,举办
100、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余地和活力。图2:斯大林执政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大型的水利工程,经济取得巨大发展。(2)图3反映了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投资于投资大、见效慢、利润低的基础工业,促使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图4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起,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加剧,苏联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慢,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经济全面滑坡。(3)图1与图3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初期与高潮期的反映(或答“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和得到普遍推广”)。图2与图4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初期和后期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