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1.08MB ,
资源ID:7149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49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高考历史复习名师预测:第2讲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教师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高考历史复习名师预测:第2讲 古代中国经济制度(教师版).doc

1、名师预测 1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水利的工具发展密切相关,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D能够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解析】图1、图2工具分别是春秋时期的灌溉工具秸槔、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其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利用人力,后者利用水力,把人力解放出来。正确答案选C项。【答案】C清雍正帝先农坛祭祀图(局部) 2先农坛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于明嘉靖年间,是明清历代皇帝祭祀先农神的地方。图为清朝雍正皇帝亲祭先农坛的情景。它反映了清朝()A重视对祖先的祭祀B推行抑制商业的政策C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D为天下百姓

2、树立榜样【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图片和题干的分析理解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皇帝祭祀先农,意在祈求农业丰收.反映的统治者重视农业的思想.【答案】C3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解析】中国农业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先进,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也使中国人容易做“天朝上国”的美梦。【答案】D4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

3、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合,B、D在题干中都未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所以选C。【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土地制度是古代中国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是君主所有制,自耕农的土地因兼并而日益减少,均不占主导地位。【答案】C9“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B其特点

4、是投入少而产出多C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D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解析】本题难度中等。精耕细作方式是希望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产量。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并且多投入才会多产出。【答案】B10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下列促进唐农业发展的措施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曲辕犁的出现第一次将人力解放出来C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D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比较能力。B曲辕犁不是将人力解放出来的第一次,所以选B。【答案】B11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主要是指()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5、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对北宋商业发展的特点的分析理解.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象唐朝严格限定在“市”里,而是突破了坊市界限.【答案】A1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解析】这是一道程度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都根源于D项. 广州十三行(1785)【答案】D13清朝前期,只允许广州一地进行对外贸易,且仅由十三行负责。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保护男耕女织的封建自然经济B保持“天朝上国”的

6、崇高尊严C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D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解析】本题以图片资料的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清朝闭关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封建统治. 【答案】D14乾隆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A物产丰富B中外交流频繁C丝瓷茶等为西方所钟爱D推行闭关自守政策【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及对清朝闭关自守政策含义的理解等能力。 乾隆认为清朝朝物产丰富,无需与他国进行贸易。【答案】D

7、15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ABCD【解析】明清时期,中国由先进而走向落后的原因来自于内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故应排除。 【答案】A16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朝廷固守重农抑商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 )限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有利于保证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BC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最具迷惑性的是是,重农抑商只在一定时期内对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政策

8、【答案】C17明朝后期,“末富居多,本富居少”的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B商品经济日益发达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本业”“末业”的理解能力。古代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明朝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富有的商人日益增多。【答案】B18.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但是也有新的因素出现。有人说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从经济的角度看,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9、解析】结合明清时期的经济,可知“近代的前夜”是指资本主义萌芽。而四个选项中,只有“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因此答案为C。【答案】C19对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其目的在于防范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是其深层原因A B 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明清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的理解。该政策只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禁绝,排除包括的选项。【答案】D20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表现有( )重征商税 禁止一切对外贸易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禁止商业活动在大城市中进行A B C

10、D【解析】明清时期的政策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禁止一切对外贸易”,所以错误。任何朝代也没有禁止商业活动在大城市中进行,所以错误。汉纺车图【答案】C21右图能告诉我们( )A汉朝中国人是如何纺纱的B汉朝时期人们纺的是棉纱C人们用浸泡、击打、疏理的方法捻线D汉朝时期棉纺织业发达【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识记、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宋元以前中原地区尚未植棉,汉代无棉可纺,更无棉纺织业。【答案】A22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文学记

11、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通过表格来分析问题。通过表格的时间、资本的数量企业数量的比较,可以得出A、B、C、都是正确的。只有第四项技术力量的薄弱不能从表格中反映出来。【答案】D23清代许多商人、工场主把从事工商业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剥削沉重 B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购买力低 D土地经营的利润率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代从商的人赚钱后,不是扩大再生产,而是买田置地,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打击和压制政策,造成从事工商业风险太大。【答案】B24白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12、)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落后【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能力。从诗中可知,朱陈村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按性别进行简单的分工,其生产主要用于自家消费。【答案】C25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农具 B牛耕C曲辕犁D筒车【解析】本题以形象的图片呈现,旨在考查考生的识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耕作均以人力为动力。春秋时,人们开始以牛力为动力进行耕作。【答案】B26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 B封建社会

13、以农为本C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D封建社会商业兴盛【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的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造成经营工商业不如买田置地而有更多收获的是政府的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答案】B27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东汉时期逐渐推广到全国,分析下列提供的几种情形,其中直接有利于推动当时“铁犁牛耕”耕作方式普及的因素有( )东汉时,“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被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取代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西汉用煤炭作燃料冶铁和东汉时期冶铁鼓风工具得以改进盐铁官营制度的推行,使官营冶铁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A B C D【解析】本题需要一定的历史常识和思维能力。直接有利

14、于“铁犁牛耕”推广的:一是需要牛,一是需要铁。由“二牛抬杠”式的耦犁到“一牛挽犁”无疑等于提供了更多数量的牛;两汉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无疑提供了更多的铁。而官营的冶铁手工业主要铸造兵器,且产品并不是用于民间。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发展与牛耕的普及也并无直接关系。所以答案为D【答案】D28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BCD【解析】本题是一材料选择题,

15、旨在考查对小农经济的理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即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较低生活水平上的自给自足. 中的富裕之表述显然与史实不符,故包括的选项排除.【答案】C30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解析】本题是对基本史实的考查。在铁器出现之前,是青铜器。【答案】D3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

16、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丝绸之路的识记能力. 丝绸之路曾是汉唐时期东西方的重要交通线,由于商业贸易的繁盛,在此线上兴起了诸如楼兰等许多古国古城.【答案】A32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产手工业部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机房”是早期手工工场,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答案】B3

17、3据清代叶梦珠阅世编载,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说明明代()A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B商业较繁荣但是缺乏竞争C上海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镇 D政府已调整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可知,明朝晚期,上海棉布贸易十分兴盛,富商巨贾云集上海。【答案】C3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两市的范围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

18、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唐朝时,坊为住宅区,市为贸易区。崇仁坊作为住宅区,其商业繁华超过长安城中东西二市,但材料中并不能体现出是政府设立的商业区。【答案】D35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 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 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写照 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ABCD【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片材料题,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图片上车水马龙的情景反映了东京商业发展已突破唐朝时的坊市界限,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答案】D36明朝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

19、策的相同之处是()A禁止中外一切贸易活动 B禁止民间与各国进行贸易C都为防止倭寇的侵扰 D都长期实行【解析】可用排除法。A项表述不符和史实,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并未完全禁止,仍留有少量的口岸对外贸易;C项符合明朝而不符合清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主要针对抗清斗争和外国势力;D项符合清朝但不符合明朝,明朝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实行海禁,并未长期实行。【答案】B37唐代以来,中外贸易的重心由陆路交通转向海上交通,与这种转变的相关因素是()北方战乱,商业萧条 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 陶瓷制作技艺的提高A B C D【解析】只能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又称为“陶瓷之路”的理由,不能说明海上交通发展的原因。【

20、答案】A38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清【解析】“两帮”出现在明清时期。【答案】D3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吸纳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A4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

21、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材料二:(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材料三: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解析】本题

22、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概述”作为提示词,要求对材料中反映的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加以概括,即从商人、货物等方面回答;还应结合教材有关扬州商业地位的描述进行概括。第(2)问要求分析唐朝时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首先分析扬州当时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其次应根据材料中有关转运使、保护商业的政策等信息进行概括。既要注意对材料分层提取信息,又要注意从封建社会中商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使答案条理、全面。【答案】(1)商人云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公郑国为间于秦(

23、劝秦开凿水渠)。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资治通鉴卷六材料二 (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政)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楚人,入秦为客卿)亦议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史记卷八七请回答:(1)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历史上,秦开凿了郑国渠水利工程。在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作出了什么决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了什么结果?【解析】本题隐性介

24、入了西部农业问题,切中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解答时,应充分理解水利的兴修与农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社会的进步之间的关系。【答案】(1)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体现了先民的勤劳与智慧。(2)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不采纳“逐客”建议。郑国渠的开凿使大量土地得到灌溉;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秦日益强大,最终统一六国。 42“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盛赞中国的瓷器。请结合史实简要叙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国瓷器能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原因。【答案】发展

25、概况: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时,烧制出了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比较有名的是景德镇瓷窑;元代能烧制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明代中后期,能烧制多种彩瓷,其中的五彩瓷尤为著名;清代发明了珐琅瓷。原因:制瓷工艺先进,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身。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富有东方民族色彩。(2)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提高播种功效;耕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43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铁锸 穿有鼻环的牛尊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 图二 两汉时期 图三 隋唐时期材料二 下列图片

26、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图四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五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队 图六 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图七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请回答:(1)促进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其标志分别是什么?【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中国古代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前三幅图是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后四幅图是反映商业的发展情况;解答的关键是尽可能仔细观察分析图片,获取更多的信息。第(1)问的根本原因一般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标志结合图片容易联想到生产工具的改进。第(2)问强调农具进步的表现,注意结合图片反映的类型进行归纳,图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想到铁器的使用,联系到以前

27、的情况,从牛耕想到农用动力的变化;图二是汉代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图三是唐朝发明的曲辕犁,从而联想到播种、灌溉技术等等方面的进步。后两问顺之就比较容易了。第(3)问从对两图的比较,能够联想到图四是水运,图五是陆运;会馆从图七的说明可知是某一省等地经商的商人所建立的地方方便商业贸易的地方。第(4)问是将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即可。【答案】(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标志:生产工具。(2)表现:从材质方面:石、木青铜、铁;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自然力;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意义: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农业技术的提高,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反映了我国

28、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两汉时期,出现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式,农耕区域扩大,推动农业发展;隋唐时期,创制了新的耕作工具和曲辕犁,农业生产发展加快,奠定了隋唐社会经济繁荣的基础。(3)水上商运和陆路商运。商运活跃促进了商队的形成,促使了会馆产生;会馆出现推动了都市以及“市”繁荣。(4)信息:商运活跃,“市”繁荣,都市繁荣,会馆产生。作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44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洪武)二十七年春二月,倭寇浙东,命都督杨文

29、、刘德、商暠巡视两浙。太祖下令:“禁民间用番货、番香。”先是,上以海外诸夷多诈,绝其往来,而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用诱蛮夷为盗,命礼部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摘自明太祖实录卷231 材料二:明代倭寇的成分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日本因内战失败而丧失军职的南朝武士,也有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从事私人海上贸易的民间商人和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而破产的沿海农民、渔民、盐民等,甚至还有少数名落孙山的落魄书生、罢免职务的官吏等。 摘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材料三: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 摘自唐枢御倭杂著 材料四: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海外贸易)为命。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 摘自明神宗实录卷262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明朝的对外政策和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