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26.50KB ,
资源ID:71453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45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必修3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海导航》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必修3 第1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doc

1、第1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选择题1.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A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C将山水赋予德行重视教化作用D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2.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里面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内容。这些内容主要体现了()A墨家的博爱学说 B儒家的伦理学说C儒家的仁政学说 D道家的辩证思想3.“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

2、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哪一学派()A法家 B儒家C道家 D墨家4.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 B纵横家C儒家 D农家5.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 BC D6.“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

3、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己的主张而争鸣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8.荀子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

4、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9.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10.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

5、保障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11.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二、非选择题 13.“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

6、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材料二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含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2)材料二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

7、论证对儒学命运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时期的教育状况。这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1讲1C在材料中孔子把山水和德、仁相联系,强调了教化功能。2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的内容。弟子规是儒家的启蒙读物,是对儿童进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故选B。这四句的出处是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些学生以为只有墨家才有博爱的思想,选A,错误。其实,儒家也有博爱的思想。题干中四句内容体现了仁的思想,但非仁政的思想,故选C错。3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思想。材料大意是:(在圣人进行了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后,)确定了分配的方式却没有管理的制度

8、,故而立下了法律。法律虽然确定了,却没有掌管的,所以设立了官员制度。官员制度设立了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故而君主就出现了。显然材料符合法家的君主专制等主张。4A依据所学知识,墨家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节用”、“非乐”,不只是实践主义者,且具有高度的宗教热忱与救世精神。5C本题考查古代民本思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符合民本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是一种愚民政策,不符合民本思想;明显体现了民本思想。故选择C项。6B与苏格拉底时代对应的中国应处于春秋时期,因此可排除C、D。题目考查的是当

9、时中国的思想状况,因此B符合题意。7C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中的材料可以得知:“贵族”指的是奴隶主贵族,主张用军事力量清除贵族的是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就是法家学派。8B“礼”属于儒家思想,“法”属于法家思想,礼法并施体现了百家思想互相学习吸收的一面,故选B项。法家学派不是荀子开创的,荀子依然属于儒家,排除A项。当时即战国时期,儒法并用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排除C项。儒家和法家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儒家当时代表没落的贵族,法家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结成利益联盟的提法错误,排除D项。9C据题干提示,孟子的主张可以通过A项和B项得以体现;D项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法

10、家思想,故应排除;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理论,故C项正确。10C材料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性本善和君权神授,故选C。11D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纯任德教”、“周政”,可见他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题意。12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秦朝之后建立汉朝,汉初以道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一句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说法错误。13(1)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都主张统一;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人心思定,渴望统一。(2)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影响:成为封建正统(统治)思想。(3)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太学设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目的:实现思想统一,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