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基础运用层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也_。一些看起来“有鼻子有眼”的传言,妄图混淆视听。半辈子的生活习惯,让“老漂族”享受着_的同时,不得不承受着漂泊异乡所产生的孤独和烦恼。阅兵仪式全程,周镇亚都坐在沙发上认真观看,每到激动时刻,他还_鼓掌喝彩,那份溢于言表的爱国情怀无法不让人为之动容。A不胫而走颐养天年情不自禁B不翼而飞天伦之乐不由自主C不翼而飞颐养天年不由自主D不胫而走天伦之乐情不自禁D不胫而走:比喻消息无须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
2、迅速。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天伦之乐:泛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乐趣。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次传统佳节到来之际,举国上下的庆祝活动见诸于各大报端,随着网络科技的日臻完善,网络上的有关痕迹也呈井喷式展现。B随着“蓝鲸”游戏在全球蔓延,受害不浅的国家纷纷发出警告,中国网络管理部门也联合互联网企业行动起来,迅速对相关信息和组织活动进行防治排查。C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从城市到农村,从内陆到边陲,神州各地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
3、大精神热潮。D美国部署萨德的目的是为了要重返亚洲,把全球反导系统建立起来,遏制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能力,以使自己在洲际弹道导弹领域独步天下。CA项,成分赘余。“见诸于”应删去“于”。B项,语序不当。应将“防治排查”改为“排查防治”。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目的”或“为了”。3依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首先是一种个人行为,_;_,_,由此阅读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世界。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人做出过最科学经典的定义:理性的动物。_。_,_,而阅读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理性行为。这或许才是阅读的本质,由亚里士多德而来。是与个体经验的对接其次对于内容的感悟也基本是个体的那里
4、面有切实的人生知识与过去年代人类理性智慧的积淀你读与不读,读什么书,大多可以由你个人决定而书本正是人类理性的结晶尤其是那些杰出的经典之书更是人类奋斗最为经久不衰的成果ABCDA解答此题,主要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标志性词语来排序。首先综观全段是阐述阅读的本质,先强调是“个人行为”,后面的横线处当选第句,是具体说明;紧接着选,个体感悟和个体经验是相关联的,且语言标志“其次”与“首先”呼应;第四处横线与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定义“理性的动物”衔接最紧的是,这是由内容和标志性词语“而”所决定;最后是,这是由标志性词语“尤其”和指示代词“那”所决定。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暑假期间,我回到
5、了久违的高中母校,熟悉的一草一木不禁让我陷入对往昔的回忆之中。B刚刚杨教授对于大气污染问题的演讲可谓真知灼见,现在该轮到小王谈谈他的拙见了。C王强大学毕业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辅导员,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D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内心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AB项,拙见:对自己的见解的谦称。此处谦敬欠当。C项,久仰:客套话,用于与人初次见面时。D项,八斗之才:比喻才高。与“内心又觉惶恐”“恐难胜任”不符。可改为谦辞“才疏学浅”。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公益广告的寓意。_解析解答此题要从漫画的各构成元素出发,把握住图片的主题“常回家看看”和文字说明
6、,联系实际,读出图片背后的寓意:老人期待儿女回家,需要亲情关怀。答案不能让小狗代替你照顾老人,常回家看看吧。6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天山网讯(记者朱凯莉黄新生摄影报道)他被誉为“西部歌王”,是首位在联合国高唱民歌的中国人,也是首位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的华人音乐家,他就是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3月21日,纪念王洛宾百年诞辰之际,新疆著名艺术家、书画家和群众演员400余人云集一堂,参加人民音乐家王洛宾百年诞辰公益纪念活动。活动现场,从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到青春舞曲咿呀阿热罗,在一首首经久传唱、耳熟能详的乐曲中,人们被带回了往
7、昔激情燃烧的岁月。_答案纪念音乐家王洛宾百年诞辰,新疆再响青春舞曲。7下面是一位初学绘画者写给书画协会主席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学生初学绘画,曾去信向您垂询。您虽事务繁忙,仍拨冗赐教,令我感激涕零。您对绘画的见解独到深刻,对我有些许帮助。我已将您的来信郑重惠存,并时时学习。近期自感画技已有长进,特寄大作一幅,敬请雅正。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此处是说向别人询问,可改为“请教”。“感激涕零”说得过于严重。“些许”显得不够尊重。“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此处是说自己保存
8、别人的来信,用此词不当。“大作”是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是说自己的作品,故应使用谦辞“拙作”。答案“垂询”改为“请教”;“感激涕零”改为“感动不已”;“些许”改为“莫大”;“惠存”改为“保存”;“大作”改为“拙作”。8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解读时可依据箭头指示来理清活动的内容、次序。本题是关于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解答时,先要找到起始项目“本校读者”,然后按箭头指示将这
9、一流程进行有条理的解说。答案本校读者如果是首次上机阅读,首先要出示借阅证,然后办理用户信息,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可上机阅读。如果不是首次上机阅读,只需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上机阅读。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梁衡快二十年了,总有一个强烈的向往,到青海去一趟。这不只是因为小学地理上就学到的柴达木、青海湖的神秘,也不只是因为近年来西北开发的热闹。另有一个埋藏于心底的秘密,是因为一首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还有它的作者,像一个幽灵似的王洛宾。大概是上天有意折磨,直到今年夏末,才有缘去朝圣。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我就像一个历经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
10、唐僧。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茵,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我们的车像撒欢的马驹,追着天边的云朵,路边闪过金色的彩带,那是一片片正在开花的油菜。微风掠过草面,送来一阵远古的苍茫。那首歌就诞生在这里,青海湖边这片被称为金银滩的草原。这里的草不像新疆的草场那样高大茂密,也不像内蒙古的草场那样在风沙中透出顽强,它细密而柔软,蜷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将大地包裹得密密实实,不见黄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草地上虫草、人参果、秦艽等中药材随处可见。牛羊漫过天边,帐篷旁闪过姑娘的彩裙,牧人悠然挥鞭带着他的歌声翻
11、过山梁。老鹰发现了什么,在低空一圈圈地盘旋。这真是金银一般的草场。当年二十六岁的王洛宾采风到这里,十七岁的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这倩影绕心三日,挥之不去,终于幻化为一首美丽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卓玛一辈子也没有想到她那轻轻地一鞭会抽出一首世界名曲。当后人听着这首歌时,总想为它注释一个具体的爱情故事,殊不知这里不但没有具体的爱,就是在作者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找到过歌唱着的甜蜜。王洛宾好像生来就负有一种使命,总是去追寻美丽,美丽的旋律,美丽的情感。王洛宾是美令智昏,乐令智昏,他认为生活甚至生命就是美丽的音乐。他一入社会就直取美的内核,而不知这核外还有
12、许多坚硬的甚至丑陋的外壳。他一生屡屡受挫,他活了八十多岁,有三年是坐国民党的监狱,有十五年坐共产党的监狱,又有十五年的时间是被控制使用,直到1982年六十九岁时,才正式平反,恢复正常人的生活,1992年七十九岁时,中央电视台首次向社会介绍他的作品。这时,全社会才知道那许多传唱了半个世纪的名曲原来都是出自这个白胡子老头儿。这时,离他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两三年的时间。王洛宾的生命是以歌为主线的,信仰、工作,甚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成了歌的附属,就像一棵树干上的柔枝绿叶。1937年,他到西北,这本是一次采风,但他被那里的民歌所迷,就留下不走了。他在马步芳和共产党的军队里都服过役,为马步芳写过歌,也为王震将
13、军的词配过曲,他只知音乐而不知其余。他像草原上一只渴急的黄羊,见到一点水光,就拼命地向这唯一的目标冲去,至于路边的石块荆棘,他全没有看见。在音乐的感召下,他是一个勇敢的先锋,而对音乐之外的一切,他却是不屑一顾。在劳改服刑时他宁可用维持生命的一个小窝头,去换取人家唱一曲民间小调。他也曾灰心过,有一次他仰望厚墙上的铁窗,抛上一根绳,挽成一个黑洞似的套圈,就要通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轻轻地飘过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湿润的草香。他终于没有舍得钻进那个死亡隧道,三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接引之绳。我们至今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人的哪一首无名的歌,这也是一根“卓玛的鞭子”,又
14、一回轻轻地抽在了王洛宾的心上。这一鞭,为我们抽回来一只会唱歌的老山羊,一个伟大的音乐家。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汽车翻过日月山口的一瞬间,我就像一个历经千磨万难之后到达西天的唐僧”一句表明作者既有实现夙愿的喜悦,又有历经艰辛到达目的地的欣慰。B作者写王洛宾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其实道出了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伟大音乐作品的原因。C文章以“追寻”为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了作者对遥远的青海湖金银滩美景的追寻,暗写了作者对王洛宾歌中美好生活的憧憬。D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往往都是甜蜜的,美好的。作者远赴青海湖,是因为现实中找不到美丽的草原、动人的风情。AB项,“现在的人们不能创作出
15、伟大音乐作品”有误;C项,重点表明了王洛宾对音乐的追寻,所以B、C两项以偏概全。D项,对“原因”的解释有误。10文中的王洛宾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作简要的分析。_解析分析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文中的王洛宾,既是一位音乐奇才,又历经坎坷,仍坚毅执着。答案热爱音乐,成就巨大,是一位音乐奇才:背负美的情感使命,信仰、工作、生活都是歌的附属;历经坎坷,仍坚毅执着:一生屡屡受挫,甚至不能有正常人的生活,但依然痴迷音乐创作;为了音乐,不屑世俗:只认音乐,不管对象,甚至用救命的窝头换一曲民间小调。11题目是“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请你根据全文内容,探究题目的意蕴。_解析题目“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既表现了作者对美的热切向往,又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探寻过程。答案作者追寻的是美丽,这美丽包括了纯净的自然美,悠然的人性美,灵动的艺术美,表现了作者对美的热切向往。那美丽又是遥远的:地域的遥远(千磨万难的路途),时间的久远(二十年的企盼、渴望)。既是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探寻过程探寻主人公的追梦人生,也是人物追求艺术的艰辛坎坷的人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