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问题学习在课堂上的尝试作者:佚名内容提要: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体现在课堂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从而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种课堂结构,从认知的过程看,学生经历了前后经验的反差对比与变化过程,并体验了经验的变化,形成深刻印象,展开知识建构,在师生、生生,经验与书本的交互活动中达成多元理解,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主题词:基于问题学习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基于问题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即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是截然不
2、同的。在传授接受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承受者,教师给学生传授书上现成的已经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用去怀疑、去探索,一切都有现成的答案。而在问题为主的学习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它要求学生要会主动地去寻找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概括和应用知识,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教学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基于问题学习体现在课堂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从而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能逐
3、渐把所学知识整合,最终达到从学习议题研究中所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目的。基于问题学习为我们铺开了一条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引起了全体老师的思考。二、基于问题学习在课堂上的尝试对于基于问题学习在课堂上的尝试,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1、 把“提出学习任务”放入课堂结构中什么是“提出学习任务”?所谓任务,就是课堂上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实践得出:有成效的建构活动总是由提出问题开始。学生基于某一问题(即任务)进行学习,为解决问题而学习,并在其中应用已有的先前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实现重组和改造。而课堂结构就是指要依据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来设计教学的程序。通常,一个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首
4、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提出学习任务”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是紧密结合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把“提出学习任务”放入课堂结构中,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美丽的公鸡是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们首先引发质疑:大公鸡美不美?学生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大公鸡不美,他很骄傲。有的学生说:大公鸡只是外表美,但不为人民做事。有的学生说:大公鸡开始不美,后来改错了,就美了。接着,老师引入课文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去深入体会大公鸡到底美不美。从教学结构上看,这堂课一开始就为学生提出了一个任
5、务,学生由任务驱动引发学习的兴趣,去自主探究知识,在应用先前知识中去建构新的知识,这样就将用中学与学中用统一起来。美丽的公鸡的另一设计特色是分角色表演。大公鸡很骄傲,到处与别人比美,于是就出现了啄木鸟、蜜蜂、青蛙、老马等动物,它们都在实实在在地做事,而不愿与公鸡比美。大公鸡正是在与众人的比美中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深刻感悟这其中的道理呢,我们试着让学生去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我们引导学生随时点评,让学生指出哪儿表演不到位,应该怎么演。在点评中,孩子们提出:“大公鸡”演得一点也不象,它太温和了,不象骄傲的样子。老师及时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演不象?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怎样表演,有的孩子说,
6、不好意思表演。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们没有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去。于是,老师们再一次重新设计了教案,发动学生制作了漂亮的头饰。孩子们戴上头饰,兴趣盎然,表演起来活泼可爱。在表演中,同学们特别注意到:公鸡“整天得意洋洋”的样子,啄木鸟“冷冷地说”的态度,及老马语重心长说话的表情。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在表演、朗读的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展开知识建构,在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表演点评,也体现了一种综合学习,因为在表演中,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及口语交际智能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这堂课上得很活跃
7、,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了,孩子们兴趣很高,都下课了,孩子们还在读书呢。由此可见,将“提出学习任务”放入课堂结构中,是一种新的课堂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联系生活实际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生往往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很感兴趣。生活处处都是学问,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拉近学生与书本知识的距离。应该说现行的教材,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接近生活的。因此,教师应设计出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去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就可以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较好地解决教学与生
8、活脱节的问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五年级的一篇游记,通常学习这样的课文,要抓住游览顺序,逐个景点进行分析。后来用基于问题的理念来研究这课书,设计出这样的教学思路:(一)初读后,有什么想法?学生们纷纷提出:双龙洞有什么奇特之处?为什么说它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正是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结果。要知道,当今的学生,早已不是孤陋寡闻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早已随着家长游览了不少的名胜古迹。因此,他们渴望得到新的见识。(二)布置作业:由学生去查找资料(照片、图片、制作模型都可以)来补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课上由学生充当小导游,用自己的理解向大家介绍双龙洞(注:查资料和当小导游
9、的准备工作都可按合作小组进行)。实践后,老师们普遍认为: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首先学生们查找资料及制作模型的积极性及能力令老师吃惊,五年级各班均40多人,自由结合每班都可组成七、八个小组,每个组在汇报时都各显高招,有的组找来珍贵的照片,请大家欣赏,有的组找来有关石钟乳的图片,配合资料向大家展示石钟乳千姿百怪的形态,更令人惊讶的是有几个小组制做了体现孔隙低、窄、暗的模型,其中有一个模型还装上了电这边洞口船一启动,那边灯就亮了,洞口的绳子就拉动了,待船一靠岸,对方即发出红灯信号。学生们操作起来,惟妙惟肖,真不知是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再看小导游们,更是活脱脱一个真导游,其中有对游客的欢迎词,有对景物的
10、介绍及赞美,还有不时地提醒游客要注意安全的语言等。五年级的老师们说,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学生的导游词会写得这样好。看来,让学生带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去进行准备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先前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才能对学习如此投入。当然在做“导游中”,学生也发现了自己的语言重复罗嗦等不足。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回到课本中去读书,在精美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从而建构了新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学效果较好。可见,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是基于问题的又一大特点,它能让学生在体验经验变化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价值。3、创设问题情境,提高问题
11、学习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有时需要老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困惑中明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研究,能提高问题学习的实效性。 仙人掌这一课的教学目的,侧重在读写结合上。它要求学生学习仙人掌的写作方法,去学写一种植物。课前老师让学生凭借先前经验作文(写一植物),这首先就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习相关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学们选材很广泛,有写“水仙花”的,有写“君子兰”的等等。但同学们在写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大家普遍感到,对自己所写的植物非常喜爱,就是不知怎样描述才能把自己的喜爱之
12、情表达出来。于是在产生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学习仙人掌这一课,顿时使学生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学生对课文的投入可想而知。课上,老师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仙人掌”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同时,学生发现了自己作文的不足,有目的地去听课,再次建构了新的知识领域。课后,同学们再次拿出自己的作文对照课文进行修改,习作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实践,使大家悟出: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能提高问题学习的实效性。当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渴望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就高,从而能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能成功地开发学生
13、的知识和技能。 三、对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思考 通过对基于问题的学习与研究,我们认为:用基于问题的理论来指导教学,课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给学生提出任务。所谓“问题”,就是一个“活”,即课堂上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只有明确了任务,才能将问题学习贯穿整个知识过程的始终。第二,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用先前经验分析任务。第三,查询、调查、学习相关知识,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第四,在教师的监控下,全班交流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达成深层理解。第五,不断呈现新问题,促进知识的应用和整合。这种课堂结构,从认知的过程上看,学生经历了前后经验的反差对比与变化过程,并体验了经验的变化,形成深刻印象,同时基于问题展开知识建
14、构,学生在师生、生生、经验与书本的交互活动中达成多元理解,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理解,这的确是建构主义的一条新思路。当然在实践中,也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怎样使学生的先前经验向前跃进,达到深层理解,又怎样使学生认识到经验的变化;怎样使课内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下,课外学习真正成为课内的延伸;怎样使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得到不同方面和层次的锻炼;教师的支架作用应掌握到什么程度等等。诸上问题已经引起老师极大的关注。根据我们对基于问题的理解,我们设想,新学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继续把“提出学习任务”放入课堂结构中。教师在备课中,首先应明
15、确本节课要让学生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同时把问题向学生提出,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中,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敢提问题,爱提问题,会提问题,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求异思维。(三)尝试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思路。引导老师分别尝试童话、诗歌、游记、记叙文等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思路。无论何种体裁,都要在阅读过程中,讲究趣味阅读,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教学干部听课评课,都要把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做为评课的一项标准。(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 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继续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资料,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用丰富的课外知识补充课内学习。可召开故事会、演讲会等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 我们相信,随着不断实践,问题为主的学习研究一定会不断深入下去的。 参考文献:1.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与课堂教学2.聂志成.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教育学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