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及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和产业转移状况。2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意义。3学会利用案例分析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区域经济联系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3表现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和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3)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日益密切。(4)在合作中实现相互发展。三、资源跨区域调配1背景2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主要工程
2、(1)南水北调线路东线中线西线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段丹江口水库及三峡水库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受水地区天津、烟台、威海北京、天津黄河上游(2)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意义环境效益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经济效益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3)西电东送含义: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实施原因:电力资源分布及用电负荷分布的不平衡。意义:将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3、有力保证。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煤炭资源调配为例)(1)影响调出地: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调入地:产生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2)总体评价: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四、产业转移1意义(1)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2)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2我国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益。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产业发展的转变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
4、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2)地域表现知识点一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问题探究读教材P27图122和P29图124,探究下列问题。探究1据图写出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经过的省、市、区的简称。提示:依次经过的省、市、区有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探究2西气东输主干管线途经黄土高原时,线路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为了充分利用陕北靖边油气田的天然气作为补充气源。探究3西电东送北路工程输送的主要电能类型是什么?提示:输送的主要是火电。探究4西电东送工程主要开发的是我国哪三大流域的水电资源?提示:主要开发的是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以及珠江上游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资源。总结深化1资源跨区域调配路
5、线图2南水北调概况调水线路东线中线西线线路走向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到烟台、威海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差较好最好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虽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现有可利用的配套设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有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可利用可利用的设
6、施极少3.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表所示:地区项目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激活沿途省区基建、商运等的发展潜力,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东部地区各省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网络
7、和城市天然气供应网,极大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4.西电东送工程分析(1)三线概况(2)西电东送的原因和意义方法技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2)解决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分析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
8、域的影响的评价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输入地: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等。对点演练读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12 题。1三条路线所经区域的正确叙述是()A经过温度带最多的是路线B经过大中城市最多的是路线C经过地形区最多的是路线D三条路线均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2关于线路和资源调出区的共同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土地荒漠化B旱灾频繁C水资源利用不合理D地质灾害危害严重解析:1.B2.A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体线路,该工程穿越戈壁、沙漠、
9、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地区,沿线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地跨中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除自然原因外,其走向还取决于沿线消费市场即城市的分布。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其从丹江口水库沿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边缘自流至北京、天津,地跨亚热带和暖温带,沿线经湖北、河南和河北省。是西电东送的南线,跨越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第2题,的调出区是西北内陆,因气候干旱多风沙,加之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区域内部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调出区是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降水集中,因水土流失会造成土层流失、岩石裸露,荒漠化问题加剧。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B有利于
10、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4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B干线主要经过东部经济地带C对沿线地区造成极大的生态破坏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3.C4.D第3题,天然气管道工程具有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的建设能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能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改善东部环境质量,同时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线路途经的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第4题,该工程没有经过四川省;干线主要经过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但不是极大的破坏;
11、该工程能提高珠江三角洲的天然气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知识点二我国的产业转移类型及原因问题探究读教材P32图128,探究下列问题。探究1广东边远地区有哪些吸引产业迁入的因素?提示:劳动力、土地、房租廉价;工业原料资源相对丰富;基础设施、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显著改善。探究2产业转入区如何才能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提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等。总结深化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需要截图)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4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项目特点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发展阶段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的破坏不大重化工
12、业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高科技产业阶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又趋于减小区域产业发展过程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逐步过渡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小产业地域分布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拓展延伸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迁出地,二是迁入地。对于迁出地来说,由于劳动力价格高,地价和房租较高,人口稠密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下降。而在迁入地,劳动力价格低,
13、地价和房租低,环境相对好,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在此进行生产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迁入地对某些工业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导致工业向这些地区转移。对点演练下图为广东省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撤退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的转移B一般来说,扩张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C撤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D扩张性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2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撤退性产业的是()A高分子合成工业B电子工业C航天工业D纺织工业解析:1.C2.D第1题,由图可知
14、,撤退性产业转移一般是指本地不再具有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条件,从而导致该产业向外转移,一般转移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撤退性产业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纺织工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煤炭比重不断上升 B天然气比重先降后升C水电比重不断下降 D石油比重不断下降2未来该地区天然气的来源最可能是()A青藏高原 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省、青海省 B吉林省、北京市C云南省、陕西省 D上海市、广东省解
15、析:1.B2.C3.D第1题,从图示信息可知,煤炭和天然气的比重均是先降后升,石油的比重是先升后降,而水电的比重不断上升。第2题,当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该地区天然气最可能来自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第3题,四川、青海、云南和陕西属于西部省区,吉林属于中部省区,北京、上海和广东属于东部省区。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完成45 题。4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C资源状况 D人口5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有效改善东部城市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
16、质量D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自然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变化解析:4.B5.D第4题,注意“经济因素”的要求,图示西气东输的主干管线经过沿线主要城市,反映城市分布影响主干管线的走向。第5题,西气东输工程从西部内陆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形成沿线自然带的递变,属于干湿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变化。我国东部某地区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该地区的甲市作为“雁头”,带动了作为“两翼”之一的乙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读表回答67 题。行业层次产值比重/%甲市乙市1998年2006年1998年2006年一18通信二1518交通三1215纺织交通/
17、通信四912钢铁/通信/纺织交通化学化学/钢铁五69电气/化学钢铁/电气通信/电气纺织/电气注:表中交通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钢铁指钢铁工业;通信指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指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学指化学工业;纺织指纺织工业。6如果某一主导行业比重在一个市下降,而在另一个市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发生了转移。读表判断,没有在甲、乙之间发生转移的工业部门是()交通钢铁纺织化学A B C D7下列关于产业的转移对两个城市经济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促进了甲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乙市产业发生衰退使甲、乙两市产业结构差异增大使甲、乙两市产业结构趋于相似A B C D解析:6.B7.C第6题,甲市的钢铁工业和交通工业
18、在1998年到2006年间比重下降,而乙市在此时间段内比重上升的工业类型包括钢铁工业、交通工业,说明这两种工业从甲市转移到了乙市;而纺织工业的比重在两个城市均下降,说明都出现了产业的移出;化学工业在乙市没有明显变化。第7题,低端产业的移出,促进了甲市产业升级,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城市通过产业转移有了更多相同的工业部门,正确。8下图为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示意我国在建和已建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A:“_”工程,B:“_”工程的南部通道和C:“_”工程的东部线路。(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_的空间分布不均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3)
19、有人说A工程对东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解析:第(1)题,我国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根据图示信息即可做出判断。第(2)题,中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如煤炭北多南少、石油北多南少、水资源南多北少等,而且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导致资源存在生产地与消费地脱节现象,为了协调各地的经济发展,实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第(3)题,A为西气东输工程,“双赢”是指输出地和输入地两方。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2)自然资源(3)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