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4 ,大小:3.21MB ,
资源ID:7137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37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单元综合测试6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单元综合测试6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

1、单元综合测试六时间:45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A抗战期间的党派合作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始B解析:据材料“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可知,这一政治制度和政党有关,故选 B 项;根据材料“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

2、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可知,A、D 两项所体现的时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民族问题,排除 C 项。2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做主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可以看出,周恩来不主张联邦制,联邦制会增加民族纠纷,故选 D 项;材料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提及区域经济发展,排除 B 项;材料没有

3、提及文化的交流,排除 C 项。31949 年 9 月 30 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A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主权的人民性B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C表明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D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B解析:新中国政府建立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故 A 项错误;题干中“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体现了毛泽东对建设新中国的坚定信心,故 B 项正确;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应该是 1950 年解放西

4、藏,故C 项错误;新中国政权建立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此时政权还未建立,故 D 项错误。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体制曾采取“议行合一”制,即中央人民政府不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而且还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我国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开始于()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C中共八大召开以后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解析: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 A 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

5、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材料中“最高行政权与最高立法权的分立”相符,故B 项正确;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 C 项错误;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题中“分立开始于”不符,故 D 项错误。5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该“制度”是指()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解析:材料中“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表明应是三大具体的社会主义民

6、主制度之一,故A 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相符,故 B 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与材料中“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 D 项错误。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十年“文革”充分说明()A脱离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必然会招致挫折B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C“红卫兵”“四人帮”是罪魁祸首动乱之源D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都是走资派B解析:“文化

7、大革命”是以人民群众的名义发动的,故 A 项错误;由材料“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得出中国民主法制的不完善,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革”的教训而非“红卫兵”“四人帮”,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719781992 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 1982 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 230 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础B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障C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法律保障D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方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8、 年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故 A 项错误;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题中的时间点不符,故 B 项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出现了立法的高峰,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 C 项正确;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与题中的时间不符,故 D 项排除。8下图是 19602000 年中国各阶段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变化示意图。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B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展C依法治国的正式确立D基层民主政治的扩大

9、B解析:材料问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变化情况,故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与问题不符,故 A 项错误;从材料图表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问题的决定的数量激增,体现出民主政治有法可依,向制度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故 B 项正确;依法治国的首次提出是在 1997 年,故不能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势,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故 D 项错误。9下表反映了 1978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这反映了我国()时间法律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合计第五届人大(1978 年3 月1983 年 6 月)411960 第六

10、届人大(1983 年6 月1988 年 4 月)471663 第七届人大(1988 年4 月1993 年 3 月)602787 C时间法律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合计第八届人大(1993 年3 月1998 年 3 月)8532117第九届人大(1998 年3 月2003 年 3 月)201232总计253106359A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B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整C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健全完善D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解析:材料中“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是“文革”后解决有法可依,而非贯彻落实,故 A 项错误;B 项与材料中“1978 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

11、的决定”不符,故错误;从 1979 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材料中“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文件的决定情况(单位:件)”数量增长相符,故 C 项正确;将依法治国方略正式写进宪法是在 1999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与材料中“1978 年以来”不符,故 D 项错误。101984 年,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的大陆和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言论()A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反映B是

12、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C确保台湾地区享有高度自治D促进了两岸“三通”的实现A解析:据材料“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该表述符合“一国两制”的内涵,故 A 项正确;依所学,“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而非邓小平的这一言论,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该言论主要强调的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而非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故 C 项错误;依所学,两岸“三通”中的通航是在 2008 年实现的,故 D 项错误。11“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实现祖国

13、统一大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对“一国两制”理解正确的是()A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B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C港澳台实行完全一致的政策D和平统一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方式B解析:“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故 A 项错误;“一国两制”允许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对原有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故 B 项正确;对港澳台实行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台湾可以保留军队,故 C 项错误;和平统一是实现祖国统一基本方针,但并不排除使用武力,故 D 项错误。12与下图所示邮票纪念的史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D解

14、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的是人民与人民代表、政府之间关系的制度,故 A 项错误;政协制度处理的是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故 B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与少数民族区域的关系,故 C 项错误;由图片中“香港回归”字样,可以推知是“一国两制”,故 D 项正确。13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台湾地区原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长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

15、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维持现状前提下,求两岸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两岸对话,谋求国家统一C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D反对台湾独立,促进国家统一大业A解析:根据材料“双方真正找出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体现了两岸双方在维持现状的同时,求同存异,促进彼此的合作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马英九对国家统一的态度,故B 项错误;材料中马英九的主张不体现“台独”立场,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马英九对国家统一的态度,故 D 项错误。142018 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

16、。”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和平统一”方针B“一个中国”原则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B解析:“和平统一”方针是大陆对台政策,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 A 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故 B 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故 C 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构想没有得到台湾的响应,故 D 项错误。1520 世纪 80 年代后,台湾的报刊上人们经常能读到类似“近乡(大陆)情更怯”的文章,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此状况()A说明两岸对抗关系已出现缓和B推动了“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

17、D表明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C解析:据材料“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可知两岸关系还没有缓和,故 A 项错误;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已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台湾人民希望祖国统一,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故 C 项正确;台湾民众希望亲人团聚和祖国统一,但支持“一国两制”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20分,共 40 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

18、行之”。摘编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共同纲领内容摘要第一章总纲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第二章政权机关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第四章经济政策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

19、、大众的文化教育第六章民族政策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写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5 分)(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7 分)(3)据材料三,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

20、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联系所学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8 分)答案:(1)观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或宪法至上)。全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2)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3)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意义: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观念”,从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得出

21、主权在民、法律至上。第二小问“全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三小问“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里程碑。(2)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概括得出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等。第二小问“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3)第一小问“政治

22、制度”,根据材料三“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小问“原则”,根据所学可知 1954 年宪法的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第三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知 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17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192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

23、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材料三:1982 年 1 月 10 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

24、分别是如何实现的?(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6 分)(3)材料三指的是现代中国关于“国家统一”的什么构想?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目前有利于台湾统一的因素。(8 分)答案:(1)理念:大一统。实现: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结束了地方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思想:军阀割据是国家统一的主要阻力;帝国主义势力破坏着国家统一;坚持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相结合。(3)构想:“一国两制”。因素: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科学的统一政策;民族文化相同,血缘相联;追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5、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共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强烈的心理认同;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港澳顺利回归后并保持繁荣稳定为台湾的统一提供了范例。解析:(1)第一小问“理念”,从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国家理念是大一统。第二小问“实现”,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秦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二“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等关键信息归纳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构想”,根据材料“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可知,要从“一国两制”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综合国力、国家统一政策、心理认同感、经贸往来、港澳回归等方面分析概括。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