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的表达技巧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方法:以动衬静 借景抒情 使用典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拟物、对比、排比等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侧面烘托 细节描写 衬托(反衬)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
2、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三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
3、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答题时所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1)明确概念:广义的“表现手法”相当于“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包括抒情方式、狭义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表达方式(2)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整理归纳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表现手法(广义)表现手法(广义)狭义的表现手法比兴对比
4、和衬托(1)对比(2)衬托正衬(即烘托)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象征用典动静技巧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手法(广义)狭义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作用: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开拓诗中的意境。其余:以景结情(作用: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铺排点化(化用)意象组合渲染修辞技巧表达方式:白描与工笔补充:互文抑扬(作用: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或使情感主题更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叠词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叙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
5、、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1.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等。抒情方式口诀 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间接要记清。托物借人言心志,即物感怀抒豪情。怀古伤今影现实,触借融景为情生。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
6、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可分A直抒胸臆(直接抒情)B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描写可分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7、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直抒胸臆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解析:李贺一生不举进士,抑郁不得志,卒时仅27岁。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又直抒胸
8、臆,表达了诗人急切救国的愿望。后两句,诗人不用陈述而用设问句,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就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描写 1.正面侧面 2.实写虚写 3.动景静景 4.近景远景 5.点-面 6.远、近、高、低、二.修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9、,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例如: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
10、出月光的明洁。再如:江上看山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
11、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
12、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13、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
14、历史之必然。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隐语(谐音)、双关如:春思 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再如: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
15、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关于修辞手法难点突破 借代和借喻 都是用乙代替甲,也就是说,都不出现本体,而用借体说话。这是二者的相同点。但借代和借喻又有区别。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它是借中有喻,重点在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它们中间没有比喻关系,重点在指称。3.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起兴、联想、想象、衬托 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1.写作技巧包括:赋(铺陈)比(比
16、喻)兴(托物起兴)、渲染、衬托(用一事物来陪衬另一事物)、对比、映衬烘托烘托(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主客移位、以乐写哀。铺垫、象征(用具体的形象表现与之相关的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含蓄(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委婉含蓄。2、结构形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铺垫、伏笔等。3.几对关系(景物与情感、虚与实、动与静、古与今)表现手法口诀 动静点面虚实生,小中见大寄幽情。对面落笔写他人,以乐写哀情谊浓。擒纵抑扬表主旨,渲染烘托显技能。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
17、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联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
18、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颔联、颈联写妻
19、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渲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两句共六个特写镜头,描写了六种不同的景物:劲急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凄厉的猿啸、清冷的渚、白色的沙、归巢的鸟,高、低、动、静、声、色、态都有,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空阔高远,凄清孤寂的环境气氛,为后两联叙述自己的悲苦经历和境遇,抒发情感,做了很好的铺垫。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0、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 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21、。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夜静的赞美,诗的前三句都在着力刻画“静”,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感觉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欲见其静,以声破静,欲见其静。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树春
22、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喜景衬哀情 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
23、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相对比较(不分主次)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
24、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表现手法的易混淆概念衬托:对比:为使事物的特点突出用另一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一主一次)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不易区别,一般理解为一回事,而情景交融其实是讲的
25、效果,现在也把它当作艺术手法来讲,所以,这三者可以不加分别。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要解说诗句写什么景(抓住意象),然后分析这景中有什么情,最后,简单评价一句情景效果。例1:下面是杜甫的诗作倦夜,请具体分析。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全诗通过写竹凉、朗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这些意象,实际上是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表明诗人担心政局和现实而夜不能寐,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结合诗句内容(可以选取其中一联)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归 嵩 山 作王 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
26、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答: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选取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四种景物,这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渲染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颔联,借写一去不返的流水和回巢栖息的暮禽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来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归隐的决心。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一般都是选取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描写,读这类诗我们必须抓住诗歌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来看它与社会生活有什么联系,从中理解其象征意义,从而解读作者的心志。这类题答题思路是:首先分析事物的特点,再概括出其意蕴,然后指出其中的思想感
27、情。请具体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白 云 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答:诗歌通过刻画云水的逍遥自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表现诗人厌倦世俗、清静无为归隐的思想。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抒情。这类题答题思路是: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解说诗句意思,分析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从 军 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意思:宁愿做一个带兵的军官,也比做一介书生强,表达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28、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民族心态。动静动态的景物是动景,静态的景物是静景,要抓住动词来分析。所谓动静结合就是从动静两方面来写;动静相衬则突出动态或静态景物,动、静有主次之分。不过,难于区别,一般可不作分别。这类题答题要点是:指出哪里是动、哪里是静,并解说诗句含义,分析这样写构成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效果)。赏析下面这首诗歌的前两句?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动态的鸟和云,但“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作者恬静平淡
29、的心态.白描所谓白描手法,本是一种绘画技巧,即素描,用于文学上即指文字简洁朴素,不加烘托渲染的描写方法。效果是简洁、鲜明、传神。这类题答题要点是:解说诗句内容,描绘写了什么景,分析对抒情有什么作用。用语言概括这首诗所体现的画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答:用白描手法,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虚实对于虚实,最重要的是能准确判断哪里是虚、哪里是实。我们一定要记住: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梦忆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当前为实,过去未来为虚。这类题答题要点是:指出哪里是实,哪里是虚,描述诗句内容,分析二者结合有什么效果(
30、思想感情)。赏析下面这首诗歌夜 雨 寄 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主要采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凄凉的环境。后两句写想象未来相会时的景况,描绘了一幅良宵美景图,含有欢聚的情绪。离愁是实,欢聚是虚。形象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考查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并知晓其一般表达效果,能结合语句分析和表达。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
31、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给1分)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给1分)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注:答出两种手法以上,取其答得较好的一种给分。要点完整,可得满分;但错别字较多,有明显语病的,扣1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32、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A借景抒情。B作者并未着意刻画思乡的愁苦,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C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念家的伤感之情。除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第三句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第三句采用曲写/侧面虚写
33、的写法(步骤一)。诗句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这其实正是写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和亲人(步骤二)。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更显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步骤三)。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写“寒灯”有何作用?A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思归不得的孤寂凄凉之情。B“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氛围的凄凉清冷和诗人心境的凄凉,使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情切动人。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步骤一).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
34、,“花”对“鸟”,“自落”对“空啼”(步骤三).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雨后池上刘攽(b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
35、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答案要点:A、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b.以声衬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B、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2、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答案要点:闲适恬静。乐于归隐。写景塞 下 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谈谈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反衬、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这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