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30.50KB ,
资源ID:71343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34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临汾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正论篇中提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 周王B. 诸侯王C. 卿大夫D. 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周内外服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

2、子之意,由此可知甸服为王畿周围五百里范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受周天子直接控制,A项正确;诸侯王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B;卿大夫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C;士不符合“甸服”之地管辖的范围,排除D。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2.“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A.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制度B. 体现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走向成熟C. 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权利D. 初步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答案】

3、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具有双重性”“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等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制度主要针对地方管理问题,它代表中央长期管理地方,而权力又听从中央。元朝的行省制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有效地管理了地方,又加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故选B;A是郡县制的特点,排除A;C是分封制的特点,分封制不符合中央集权,排除C;元朝行省制并没有改变绝对专权的大环境,排除D.3.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对于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下列改革措施最能体现他的这一观点的是A.

4、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B. 废除债奴制,建立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C. 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D. 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梭伦改革特点,即执行中立政策,与“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相符,故选D;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排除A;建立五百人会议、组建十将军委员会和实行“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BC。4.公元前3世纪,罗马阿奎里亚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或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

5、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该规定A.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 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 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 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排除B;材料涉及到奴隶或牲畜、物品属于私有财产,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而这种基于公民个人的纠纷又属于民事行为,不属于商业交易,排除D,选C。5.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 总统可再次

6、否决该法案B. 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 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 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具有否决权,但是国会仍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该法律,该法律即为有效,故D项正确。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具有否决权,但国会仍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该法律,总统不可再次否决该法案,排除A。B项说法与材料矛盾,材料没有涉及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而是国会否决总统建造缉私船法案,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最高法院的相关信息,而是强调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于建造缉私船法案的问题,排除D。6.1896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

7、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 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 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D. 各国对华贸易出现萎缩【答案】B【解析】【详解】1895年,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沉重的赔款使得清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材料反映1896年李鸿章强调了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而税制改革与财政收入联系密切,有利于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B。材料反映

8、的是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以钳制日本,排除A;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关,排除C;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各国对华贸易没有萎缩,排除D。7.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D.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党员构成中农民明显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中共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斗争而导致的,故选A;材料不涉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也不涉及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排除BC;材料反映的是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而非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排除D。8.19

9、48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一封电文部分内容“徐向前、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之下,由于全军奋战,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是指A. 有利于百团大战取得胜利B.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C. 为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D. 为准备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1948年7月19日”的晋中战役有利于战略决战的开展,为战略决战提供了有力支持,故选C;百团大战在1940年下半年,A时间不符,排除;消灭了国民党的主部队是三大战役而非材料中的晋中战役,排除B;为准备渡江战役奠定了基

10、础是三大战役的胜利而非材料中的晋中战役,排除D。9.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说:“十月革命人士认为,这场革命的意义,不只限于一国一地,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这表明十月革命人士认为A. 俄国革命促进了俄国步入了现代化道路B. 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C. 俄国革命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 俄国革命有助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场革命的意义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革命;不只为俄国带来了自由与社会主义”可知十月革命人士强调的是俄国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意义,故选D。俄国通过这场革命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的说法不符合

11、世界意义,A排除。俄国革命推动了世界反封建斗争最终胜利的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无关,C排除。10.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份19571965197219721973197419781980接受国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美国西班牙联邦德国A. 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B. 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转为倒向西方C.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D. 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从熊猫外交说明中国由建国初期“一边倒”到20世纪80年代的“多边外交”的变化,故A正确;熊猫

12、外交体现了中国外交变化,并不是倒向西方,故B错误;材料表格中只是列举了部分国家,并不代表没有亚非拉,故C错误;日本与中国建交是1972年,美国与中国建交是1979年,故D错误。11.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漫画,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A. 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B.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C.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D. 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的崛起。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日本逃避二战责任,并未吸取历史教训,故排除A项;日本是经济大国,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排除C项;题意没

13、有体现多个力量崛起的内容,故排除D项。根据图片中电视上“CCTV”的字样可知日本关注中国的崛起,故选B。【点睛】解答漫画类选择题,一要“悟神韵”领悟漫画中人、悟的特征、品质等;二要“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的地方;三要“善联想”有画面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事、现象等。12.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 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 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C. 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D. 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

14、手史料【答案】C【解析】【详解】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铁犁牛耕,商周时期的是石犁而非铁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B项正确。13.元代强制征调各类工匠服徭役,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明朝改为轮班轮作,分班定期服役,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成为半自由手工业者。这种变化A. 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B. 巩固了小农经济主体地位C.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5、【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分班定期服役,其余时间可以自制成品出售”可知明朝放松了对匠户的管理,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D正确;对匠户管理的放松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故B错误;对匠户管理的放松并未打破官营手工业的垄断,故C错误。1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A.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 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城市管理更加严格【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

16、查宋代“市”的发展。依据材料“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坊市门皆起”可知,唐代的制度是:日落时敲鼓然后关闭市场,五更二点鼓声响起,每条街的鼓都接连响起,然后开放市坊。这说明唐代实行严格的市坊制度。依据材料“京都街鼓今尚废往往茫然不能知”可知,宋代京都如今废除了街鼓,因此后人在诵读唐代诗文时读到“街鼓”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表明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市坊制度已经崩溃,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市”管理制度的变化,与社会治安好坏无关;C选项错误,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不是宋朝;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比唐代“市”的管理相对宽松,不是更加严格。故正

17、确答案为B选项。15.明朝以后,“生活”一词的内涵由耕织扩大到商业买卖。商业买卖被视作“治生”的合法手段,小说中出现了“生意”一词,民间也将买卖之事视为“生理”。皇帝也在劝农诏谕中;鼓励农民利用农闲,去忙一些其他的“生理”。这反映了当时A. 传统思想观念已开始面临挑战B. 朝廷放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 民间弃农经商的现象发展普遍D.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时人将商业买卖视为一种治生的合法手段,甚至是致富途径”反映了当时传统的轻商观念发生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故冲击了传统观念,故A正确;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传统政策,排除B

18、;C中的“普遍”太绝对,排除;由黄皇帝的诏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是背离的,排除D。16.“马尼拉大帆船”,是“The Manila Galleon”的直译。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 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 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C. 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D.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来看,这

19、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利于中国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明清时期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逐步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菲律宾没有发生“价格革命”,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1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交相辉映。”下面关于17、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 18世纪的“双元革命”指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B. 18世纪的“双元革命”指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C.

20、 17世纪的“双元革命”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文艺复兴D. 17世纪的“双元革命”指英国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从文中“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可以判断17世纪的双元革命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政治革命,而科学革命应该算作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所以可以判断双元的含义应该是强调既有政治变革又有生产力方面的进步,所以18世纪的双元革命应该是法国大革命与工业革命,故排除ACD,选B。18.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企业,其章程规定: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

21、务。这段材料反映了A. 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C. 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D. 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有所显现【答案】D【解析】材料并不能说明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故A错误;上海轮船招商局不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民间资本,故C错误;“股份商董”说明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有所显现,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企业制度在洋务民用企业中的体现的角度进行正确理解,即可排除无

22、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9.1979年到199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A. 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B. 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C. 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保护外国投资的法律和条例,说明中国政府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故A正确; 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我国政府有关保护外国

23、投资的法律和条例,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外贸易的问题,排除D。20.据载,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割了辫子,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被枪口逼迫剪了辫子,袁世凯在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前夕割了辫子。这说明A. 革命党人的行为与动机具有一致性B. 辛亥革命开启近代社会习俗变革潮流C. 孙中山是剪辫运动最早的倡导者D. 辫子去留成为当时是否革命的风向标【答案】D【解析】【详解】黎元洪和袁世凯并不属于革命党人,根据材料无法得出革命党人的行为与动机具有一致性的结论,故A错误。 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割了辫子并不是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成果,且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经开启近代社

24、会习俗变革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孙中山是剪辫运动最早的倡导者的结论,故C错误。 结合材料可知辫子在当时已经成为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是否剪辫是表明自身革命立场的手段,故而黎元洪和袁世凯即使不情愿也被迫剪辫,即辫子去留成为当时是否革命的风向标,故D正确。21.近代中国在“靠左走”还是“靠右走”的选择中有过反复。我国历来都是“靠左走”国家,但在汽车进入中国后,出现了南北各不相同的两种行车方式南方靠左,北方靠右。后来,在日本入侵时期,沦陷地区汽车靠左行驶。抗战胜利后,因美国汽车大量出现,国民政府又改为靠右行驶。这说明A. 近代中国主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B. 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C.

25、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D. 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在日本入侵时期,沦陷地区汽车靠左行驶。抗战胜利后,因美国汽车大量出现,国民政府又改为靠右行驶”说明列强侵华对中国行车方式的影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出“主动学习”,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交通规则最早出现的时间信息,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错在“根本变化”,材料无法体现出近代交通规则的根本变化。【点睛】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在日本入侵时期,沦陷地区汽车靠左行驶。抗战胜利后,因美国汽车大量出现,国民政府又改为靠右行驶”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2.1984年,伴随着

26、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热播,内地掀起了第一轮“金庸热”。金庸小说一夜之间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仅仅一年时间,全国约有14家出版社,出版了将近20种金庸小说单行本。这最能说明A. 文学发展受制于电视艺术的普及B. 文学和电视艺术都是现实的反映C. 电视艺术影响文学的走向D. 电视和文学相伴而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所说的金庸小说因电视剧的热播而引起广泛阅读,销量大增。这体现的是电视对于文学接受的促进作用,电视艺术影响了文学的走向,故选C。材料反映电视艺术影响文学传播,排除A;文学和电视艺术都是艺术,高于现实,排除B;在没有电视之前,文学就已经存在,排除D。23.经济大危机(192919

27、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C. 整顿金融,恢复信用D. 社会立法,保障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即为经济民族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民族主义是在国际贸易中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元贬值有于刺激出口,这样可以把国内过剩的商品

28、倾销到其地区以转嫁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BCD三项着眼于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刺激就业、恢复生产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4.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放任”才是最好的经济政策,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然而,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这一现象说明A. “新政”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不断趋向保守、稳健B. 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C. “新政”未改变“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D. 传统理念可改造成为改革服务的精神动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罗斯福总统也经常谈到自由,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

29、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经过改造,推动了罗斯福新政的顺利进行,故D正确;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新政不断趋向保守、稳健,排除A;材料反映罗斯福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改造,促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材料无法体现罗斯福试图让步以缓和与反对者间的矛盾,排除B;根据“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大自由的概念,有力推动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可知,罗斯福创造性的利用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改变了“自由主义”的政策内涵,故C错误。25.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

30、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A. 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B.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D. 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答案】B【解析】【详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而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B正确。材料中的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做法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故C错误;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故D错

31、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月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110人,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还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洪武十年隶承敕监,十

32、二年改隶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成为独立机构。凡大臣奏章发下,分类抄出,其有违误,则予驳正。对御史、给事中违法失职行为的处罚也是极为严格的,“若知善不举,见恶不拿,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安置”。同时也对忠于职守的御史、给事中给予奖励。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到19世纪,在中小资产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压力下,英国议会又历经三次议会改革,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

33、。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议会监察专员署是一个独立机构,其职责是:受理公民投诉、监督政府机构及其工人员。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实施监察的重要举措并归纳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监察体制与英国近代监察体制的异同点。【答案】(1)措施:设置御史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查内外官员;都察院外另立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赐予监察御史大权;采取奖罚措施。特点:官阶低,但权力大;监察官员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

34、合;形成有两套监察体系;注重对监察官员的严格管理。(2)共同点:都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监察机构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权力大、涉及面广。不同点:明朝的监察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没有体现民意;英国近代的监察较充分地体现了民意。明朝的监察对皇帝的制约非常微弱;英国的监察对象包括英王、政府及司法机关。明朝的监察侧重于事后弹动;英国的监察包括事前防止、事中纠正、事后惩戒的整个过程,更完整。【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一“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得出设置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根据材料一“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110人,职纠内外官员”得出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查内外官

35、员;根据材料一“明初统设给事中始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则予驳正”得出都察院外另立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根据材料一“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得出赐予监察御史大权;根据材料一“对御史、给事中违法失职行为的处罚也是极为严格的也对忠于职守的御史、给事中给予奖励”得出采取奖罚措施。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得出官阶低,但权力大;根据“明初统设给事中成为独立机构”得出监察官员具有相对独立的权力;根据材料一“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得出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根据材料一“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得

36、出形成有两套监察体系;根据材料一“对御史、给事中违法失职行为的处罚也是极为严格的”得出注重对监察官员的严格管理。(2)共同点:依据材料一“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以及材料二“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可以看出明朝监察和英国近代检察都有特定的机构和官员来负责;依据材料一“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还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和材料二“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议会监察专员署是一个独立机构”可知都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身的权力,并结合所学从监察权力大、涉及面广归纳其他答案。不同点:依据材料可知双方政治制度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监察的目的存在差异,一个体现的是民主,一

37、个体现的是专制。结合所学从监察是否体现民意、监察的对象以及监察的效能等方面思考回答。27.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766台、粉磨36部荣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送给中国军队

38、做军粮。1941年,汪伪政权威胁荣德生求他将中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说你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3)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答案】(1)主要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2)境况:日益萎缩(陷入困境);理解: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3)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

39、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的原因有: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2)境况:由材料“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766台、粉磨36部”可知荣氏在抗战时期的境况是日益萎缩(陷入困境)。理解:由说这句话的背景可折射

40、出荣氏企业具有深厚的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3)解题时紧扣“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的设问信息,联系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内”可以从经济的破坏、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打压、繁重捐税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而“外”可以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分析归纳即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1980年到1993年,我国财政管理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简称“分灶吃饭”。19801984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51987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71993年,实行“多种形式包干制”。在1985年

41、针对地方增收积极性下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下降的困难局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地方实行财政包干办法的决定,具体包干方法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额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定额补助”等。财政包干制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来制订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然而,地方政府过度看重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也造成了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地方在与中央的财政博弈中,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获取自身利益,财政分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 在财政包干体制下,税收优惠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功能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1

42、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财政包干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得不进行更加彻底的改革。分税制在提高中央政府财力的同时,也改变了地方政府原有的行为模式。首先,税权划分增强了中央的财政集中度,扭转了中央财政困难局面,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显著调动了中央政府的积极性。其次,使地方政府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并通过辖区间的经济竞争来推动经济增长等,但是对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不足。摘编自吕冰洋台航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财政包干

43、体制发展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分税制改革原因。【答案】(1)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形式多样;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划分。影响: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了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致了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导致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和产能过剩。(2)原因: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不断发展;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扭转中央财政困难的局面,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由“从1980年到1993年19801984年.19851987年.1987

44、1993年”,可以从准备、推广方式和中央与地方关系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归纳。积极方面,财政包干体制发展首先是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由材料“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长远发展来制订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可见有利于调动了地方建设的积极性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消极方面,由材料“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地方在与中央的财政博弈中,往往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来获取自身利益”和“税收调节功能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可见财政包干体制容易导致恶性竞争和市场分割,导致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和因为重复建设而产能过剩。(2)由材料“在财政包干体制下,税收优惠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功能弱和产能过剩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突出”“财政包干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可知,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由材料“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总目标”,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不断发展;由材料“税权划分增强了中央的财政集中度,扭转了中央财政困难局面使地方政府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发展经济”,可见为了增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扭转中央财政困难的局面,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