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252KB ,
资源ID:71096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09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南溪中学联考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南溪中学联考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南溪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草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B一片森林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D一块馒头上的所有霉菌2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组成成分()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下列疾病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A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艾滋病4能分泌甲

2、状腺激素的细胞,不具有()A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指导有氧呼吸酶的合成的mRNAC核DNA进行复制的能力D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离子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衰老及脱落B同种植物激素的不同浓度可能会对植物的器官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运输B水平放置的幼苗的根具有背地性、茎具有向地性C生长素主要由幼芽、幼叶及发育中的种子产生D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侧芽不可以产生生长素7下列关

3、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D每条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都是分解者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B预测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远远多于雄性个体时,该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D种群的年龄组成,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外Na+内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在神经纤维上,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间隙中有

4、组织液D刺激运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运动神经纤维上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10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插条时要除去根系和幼芽,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B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到抑制C将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目的是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实验、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多,B叶生长越慢11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调查结果图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北点地梅5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每样方个体数/株)

5、() 年份比较项目 19711972197319741975种子萌发数1000970700500440幼苗数430400290290250成熟株数350240210220190A北点地梅在这5年间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C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田里的玉米虽长势整齐,但玉米田也有垂直结构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D动物的分层现象取决于植物13某地区山体在暴雨后出现滑坡现

6、象,原有植被被破坏,若干年后,滑坡山体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各阶段优势物种种群密度(棵/m2)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物种160015207013238200物种21367340500307265255物种3025112346557502489A滑坡山体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的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B物种1 与物种2 相比,后者的耐阴能力强C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三物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物种3D滑坡山体上的植被被破坏后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14如图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裸岩阶段甲苔藓阶段乙灌木阶段森

7、林阶段A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C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群落中已经不能找到苔藓和灌木等植物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1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D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16图1、图2、和图3分别是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三条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B图2对应的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8、C图3对应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t1时达到K值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17如图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20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D如果该种群为某种作物害虫,则在第5年防治最有效18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

9、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19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成分,所以它是生态系统

10、的基石B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成分,但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最初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二、非选择题21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芽生长情况的影响,图乙为某植株的一段幼嫩枝条,请回答问题:(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的特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利用生长素时应特别注意生长素的浓度(2)图乙中、两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图甲曲线上点和点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单方向的运输称为(3)要使处的芽萌动、加快生长,常用的有效方法是22

11、图示为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表示相关激素,A、B表示相关结构请回答问题:(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受到刺激会分泌激素,其作用是促进A重吸收水,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刺激产生渴觉,增加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作用于B使其分泌,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3)当血液中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填图中标号)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机制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种群E的数量和密度的直

12、接因素是某研究性小组对该食物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法(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条,其中D和F的种间关系为(3)图中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其中占有的营养级最多242014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描述的生

13、物有的倾向(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将种群数量控制在图中点,而不能过度捕捞,原因是(3)若图中曲线II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数量,请依据图提出更有效地控制措施25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调查取样(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

14、同造成的(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如图:注:I:幼苗阶段;II:幼株植物;III小型植株;IV中型植株;V中大型植株; VI大型植株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型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总群数量变动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南溪中学联考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草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B一片森林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D一块馒头上的所有霉菌【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解答】解:A、一块草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为一个种群,A错误;B、一片森林中生存着许多种生物,这些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共称为生态系统,B正确;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植物为多个种群,加上其他生物共称为群落,C错误;D、一块

16、馒头上的所有霉菌为多个种群,D错误故选:B2硝化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种组成成分()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消费者大多数动物、寄生生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以及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解答】解: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故选:D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

17、下列疾病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A过敏反应B系统性红斑狼疮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艾滋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

18、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分析题图: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其中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而Bim蛋白会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据此答题【解答】解:Mcl1蛋白可是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A、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B、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故选:B4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细胞,不具有()A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指导有氧呼吸酶的合成的mRN

19、AC核DNA进行复制的能力D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离子【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它受促甲状腺激素的直接调节,它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据此答题【解答】解:A、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的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甲状腺细胞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A正确;B、甲状腺细胞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进行细胞呼吸,能够指导有氧呼吸酶合成的基因通过转录合成mRNA,翻译产生有氧呼吸酶,B正确;C、甲状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其核DNA没有进行复制的能力,C错误;D、碘是合成

20、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细胞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碘离子,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衰老及脱落B同种植物激素的不同浓度可能会对植物的器官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

21、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2、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解答】解:A、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衰老及脱落,A错误;B、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能够促进生长,但是浓度过高时将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C、由于生长

22、素的两重性与植物的器官种类有关,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因此某一浓度对茎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对根的生长可能起抑制作用,C正确;D、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可以处理未受粉的番茄植株获得无籽番茄,D正确故选:A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行运输B水平放置的幼苗的根具有背地性、茎具有向地性C生长素主要由幼芽、幼叶及发育中的种子产生D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侧芽不可以产生生长素【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分析】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

23、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解答】解: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运输,A错误;B、水平放置的幼苗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B错误;C、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幼嫩的芽、幼叶及

24、发育中的种子中产生,C正确;D、顶芽和侧芽都能产生生长素,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D每条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都是分解者【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

25、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解答】解:A、由于消费者可以从不同的生物获得能量,因此在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同一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B、草属于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所以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C错误;D、每条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都是消费者,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一般是固定不变的B预测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远远多于雄性个体时,该种群

26、数量会越来越小D种群的年龄组成,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解答】解:A、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B、预测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根据种群的年龄组成,B错误;C、某种群中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远远多于雄性个体时,说明性别比例失衡,故该种群出生率会降低,数量会越来越小,C正确;D、种群的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27、的变动,D错误故选:C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外Na+内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B在神经纤维上,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C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D刺激运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运动神经纤维上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

28、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膜内钾离子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A错误;B、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B正确;C、突触结构中,在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正确;D、由于突触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故刺激运动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运动神经纤维上不会发生膜电位变化,D正确故选:A10为了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插条时要除去根系和幼芽,目的是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B实验I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生长受到抑制C将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

29、营养液中,目的是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实验、IV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于A叶的关系是A叶数量越多,B叶生长越慢【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根据图示2分析,实验、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解答】解:A、根能产生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幼芽能产生生长素,除去根系和幼芽的目的是减少插条中内源激素的干扰,A正确;B、由图可知实验I中,B叶实验组叶片面积小于对照组,应对B叶片是抑制作用,对照处理应用蒸馏水处理A叶片B正确;C、将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目的是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

30、影响,C正确;D、实验、三组中,A叶片的数目分别为2、1、0,对应B叶片的面积递减,说明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D错误故选:D11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调查结果图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北点地梅5年间种群数量变化(每样方个体数/株)() 年份比较项目 19711972197319741975种子萌发数1000970700500440幼苗数430400290290250成熟株数350240210220190A北点地梅在这5年间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C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

31、段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数量比1975年下降快,即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多,所以1972年生存斗争程度高2、由表格数据可知,5年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不呈S型3、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为57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为80株,所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解答】解:A、从5年数据可看到,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属于衰退型,A错误;B、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

32、间生存斗争也大,B错误;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为57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为80株,所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正确;D、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不呈“S”型增长,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玉米田里的玉米虽长势整齐,但玉米田也有垂直结构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D动物的分层现象取决于植物【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

33、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明显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解答】解:A、玉米田里的玉米虽长势整齐,但玉米田中不同层次上仍分布有不同的生物,只是分层不如森林明显,故玉米田也有垂直结构,A正确;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光照等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C、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C错误;D、动物的分层现象依赖于食物和栖息空间,故取决于植物,D正确故选:C13某地区山体在暴雨后

34、出现滑坡现象,原有植被被破坏,若干年后,滑坡山体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各阶段优势物种种群密度(棵/m2)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物种160015207013238200物种21367340500307265255物种3025112346557502489A滑坡山体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的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B物种1 与物种2 相比,后者的耐阴能力强C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三物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物种3D滑坡山体上的植被被破坏后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某地区山体

35、在暴雨后出现滑坡现象,原有植被被破坏,若干年后,滑坡山体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其中物种1、物种2和物种3的种群密度都先升高后降低,但物种1的变化先于物种2,而物种2的变化先于物种3【解答】解:A、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A正确;B、由题表可知,最终物种1被淘汰,说明物种1的耐阴能力弱,B正确;C、最终物种3的数量最多,所以气候适宜的条件下三物种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物种3,C正确;D、滑坡山体上的植被被破坏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D14如图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裸岩阶段甲苔藓阶段乙灌木阶段森林阶段A发生在裸岩

36、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B图中甲、乙分别表示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C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群落中已经不能找到苔藓和灌木等植物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解答】解:A、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A错误;B、图中

37、甲、乙分别表示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B错误;C、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有苔藓和灌木等植物,只是优势物种的改变,C错误;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D正确故选:D1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D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

38、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解答】解:A、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A错误;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B正确;C、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因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的,C错误;D、群落演替的初期也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B16图1、图2、和图3分别是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三条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B图2对应的

39、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图3对应的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少,t1时达到K值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分析题图,:图1曲线,种群增长速率持续增加,为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2、图2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为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3、图3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4、“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5、“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解答】解:A、

40、根据试题分析:图1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该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没有K值,环境条件无限充裕,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容纳量的限制,A正确;B、根据试题分析:图2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为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B错误;C、根据试题分析:图3对应种群数量的变化为S型曲线的种群数量的变化,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或者标志重捕法,D错误故选:A17如图所示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数量为200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

41、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D如果该种群为某种作物害虫,则在第5年防治最有效【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可知,根据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增大后下降说明该种群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第5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处于,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400;第5年到第9年,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数值是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B、环境

42、容纳量(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第5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处于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K值为400只,B正确;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虽然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种群增长率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C错误;D、防治害虫时,越早越好,在第5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会出现虫患,故最迟要在第5年防治,D错误故选:B18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

43、化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据图分析,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故;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解答】解:A、鹰与鼠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则a表示鼠,b表示鹰,A错误;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表示寄生关系,而图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C、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二者分开彼此不利,

44、C错误;D、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表示竞争关系,可用图表示,曲线a在竞争中获胜,代表占优势者,D错误故选:D19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水平上研究

45、的问题: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解答】解:A、“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B、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C、物种丰富度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A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成分,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成分,但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最初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46、【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解答】解: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成分,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B、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组成成分,但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B正确;C、分解者和消费者都是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C错误;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最初的物质和能量来源,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21图甲表示不同浓

47、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芽生长情况的影响,图乙为某植株的一段幼嫩枝条,请回答问题:(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的特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利用生长素时应特别注意生长素的浓度(2)图乙中、两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图甲曲线上A点和B点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3)要使处的芽萌动、加快生长,常用的有效方法是去掉顶芽【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

48、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2、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3、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解答】解:(1)生长素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即两重性(2)图乙中为顶芽,此处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浓度,为侧芽,此处的生长素浓度是抑制生长的浓度,两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应图甲曲线上A、B点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种单方向的运输称为

49、极性运输(3)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产生顶端优势,要使处的芽萌动、加快生长,常用的有效方法是去掉顶芽故答案为:(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两重性(2)A B 极性运输(3)去掉顶芽22图示为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表示相关激素,A、B表示相关结构请回答问题:(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受到刺激会分泌抗利尿激素,其作用是促进A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

50、放激素(TRH),作用于B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3)当血液中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B(填图中标号)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图解:图中A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是垂体,是抗利尿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A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51、(主动饮水)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解答】解:(1)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会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A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B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3)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

52、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B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故答案为:(1)抗利尿 肾小管、集合管 大脑皮层(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3)B 反馈调节2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种群E的数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某研究性小组对该食物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标志重捕法(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8条,其中D和F的种间关系为竞争(3)图中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A和B,属于次级消费者的

53、是C、D、F、G、H,其中C、G、H占有的营养级最多【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分析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A、B表示生产者,其余均为消费者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8条食物链,分别为AGH;AFGH;AEFGH;AEDC;BEFGH;BEDC;BDC;BC【解答】解:(1)影响种群E的数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某研究性小组对该食物网中活动能力较强的物种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标志重捕法(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8条,分别为AGH;AFGH;AEFGH;AEDC;BEFGH;BEDC;BDC;BCD和F都捕食E,故D和F的种间关系为竞争(3)

54、图中A、B表示生产者,能够固定太阳能据分析可知,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C、D、F、G、H,其中C、G、H占有的营养级最多故答案为:(1)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 标志重捕(2)8 竞争(3)A和B C、D、F、G、H C、G、H242014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I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

55、所描述的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将种群数量控制在图中e点,而不能过度捕捞,原因是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快(3)若图中曲线II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数量,请依据图提出更有效地控制措施增加蟑螂生存的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1、根据曲线图分析,曲线表示J型曲线,曲线表示S型曲线2、“亚洲鲤鱼”引种到美国后大量繁殖,对美国的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符合;自

56、然环境下,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图中曲线符合,cd段表示种群的数量下降,即出现了负增长【解答】解:(1)“亚洲鲤鱼”引种到美国后大量繁殖,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说明是J型增长,图中曲线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描述的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2)据图分析,e点时种群数量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原因是 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快(3)通常对有害的种群控制常采用增加有害动物的环境阻力,即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故答案为:(1)I 过度繁殖(2)e e点时

57、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快(3)增加蟑螂生存的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25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样(方法)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取样(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水平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如图:注:I:幼苗阶段;II:幼株植物;III小型植株;IV中

58、型植株;V中大型植株; VI大型植株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增长型、衰退型、增长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幼苗阶段幼株植物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衰退型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种内斗争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竞争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总群数量变动【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分析】1、样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

59、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3、分析图形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增长型、衰退型、增长型【解答】解:(1)为调查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取样

60、(2)桫椤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桫椤的这种水平结构差异是由生活环境和桫椤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3)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桫椤种群甲、乙、丙的年龄组成分别属于增长型、衰退型、增长型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幼苗阶段幼株植物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衰退型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种内斗争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竞争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总群数量变动故答案为:(1)样(方法) 等距取样法(2)水平(3)种群数量 增长型 衰退型 增长 幼苗阶段幼株植物 衰退种内斗争 竞争2016年6月3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