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92MB ,
资源ID:71024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1024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练习册 岳麓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练考》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练习册 岳麓版必修1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黏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铁幕”演说发表马歇尔计划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A BC D3二战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对抗并未真正爆发新的世界大战,其主要原因是()

2、A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B双方合作多于对抗C各国反战运动高涨 D霸权主义受到遏制4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右图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成立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成立C美苏“冷战”局面逐步加剧D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5假如你正在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文章,以下哪些词汇可能出现在你的文章中()A杜鲁门主义朝鲜战争经互会B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越南战争C华沙条约组织“特种战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杜鲁门主义经济互助委员会6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B美国和苏联的互相对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D美

3、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初期实行什么政策?它说明了美国的什么意图? (2)针对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是否

4、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A社会制度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分歧C国家利益的冲突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10观察下面的漫画,它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A马歇尔计划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1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12米洛万

5、德吉拉斯在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战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是()A北约、华约成立 B两个德国分立C抗美援朝 D古巴导弹危机13下列对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表述,错误的是()A华约的建立是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B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气氛,“冷战”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D该局面的形成是美苏两国军事、政治均势状态下的产物14人们称美苏“冷战”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

6、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导致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 B C D15下面这幅国际政治漫画(下方骷髅边的口袋上写着“法国殖民主义”,上方骷髅边的口袋上写着“美国亚洲政策”)所描绘的热点地区是()A朝鲜 B越南C中东地区 D伊朗和伊拉克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6月25日,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朝鲜军迫使韩国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 195

7、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朝鲜军队为了“解放”朝鲜半岛南部,突然越过了三八线。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材料四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朝鲜。但是,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占领了汉城和朝鲜南部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在什么问题上有相似(同)的记录?(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

8、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请你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生,你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极深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它们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大仗23次,平均50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指()A法德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B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C法德决定要完善民主和法制D法德一起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2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9、()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3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形成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4在两极格局下,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20世纪()A30年代 B40年代C60年代 D90年代5“两位国王、27位总统、8名总理、9名副总统、6名特使,2325名外长,50个国家元首级代表团,80个部长级代表团。”这是2012年8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的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与会代表的数字。“俄罗斯之声”评论称:“它给了制裁伊朗的美国一记耳

10、光。”这记“耳光”体现了不结盟运动()A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B谋求由发展中国家控制国际政治舞台C致力于结束美苏控制世界的政治格局D团结起来制止新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6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欧共体总部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会议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

11、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二 在资本输出方面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三 中曾根内阁(19821987)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

12、家发展目标。日本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8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在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和尝试之后,1967年,欧洲终于迈出了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 D联合国9下面的漫画是大西洋伙伴排座次,与此对应的国际关系是()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即将形成B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

13、平等的伙伴关系C美苏“冷战”的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应对经济“滞胀”101949年2月,美国派出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这反映了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美国对日政策()A开始压制日本经济的发展B由压制变为扶植日本经济C开始控制日本的金融领域D彻底掌握了日本经济命脉11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了日本的关注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14、12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尼克松指的国家是()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C中国 D英国1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14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该材料表明(

15、)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15某同学在探究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该同学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论证此观点的是()A法国:安排欧洲事务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B中国:联合国安理会上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C非洲:世界多极化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应享有大国地位D日本: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巨人是政治侏儒的现实地位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

16、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材料二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即使没有可以那样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样做的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材料四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17、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与西欧的关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外还有哪些。综合以上材料,“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指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之

18、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唯一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B“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外交三大政策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A日内瓦国际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3读下列“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C是推动

19、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4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中美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新的篇章”是指()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B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5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期间说:“田中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时推动这一“桥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C中美关系的改善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6改革开放以

20、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 ()A阿拉木图宣言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C联合国家宣言D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7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02004年,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区派出1450名军人参与维和行动。(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1、20世纪5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有哪些?(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3)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81949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毛泽东访苏的主要意图是()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920世纪50年代初,中印掀起友好交往的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_)的欢呼声。材料中括号内横线

22、处省略的句子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岁B万隆精神万岁C支持日内瓦公约D力争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10. 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发表评论说:“(此次会议上)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11周恩来总理怀着兴奋的心情,精神抖擞地登上主席台,发表了开幕词:“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本次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

23、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圆满成功C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鼓舞着当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支持12. 下图中的人物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团长,1971年他开怀大笑的场景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被称为“第一次出现的中国笑容”。他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美就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外交关系D中日正式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13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 ()A

24、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了文化交流 B中日邦交正常化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C经济文化交流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创造了条件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14. 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都有一个标题,其中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151979年4月3日,新华社发电指出:“鉴于国际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这反映出()A中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B中国已转向与美国正式建交C中国外交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D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25、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据日中岛岭雄外交关系:从朝鲜战争到万隆路线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自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冰岛1971年12月8日英国

26、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联邦德国1972年10月11日澳大利亚1972年12月21日新西兰1972年12月22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3)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1992年,邓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

27、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2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D民族矛盾尖锐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1988年和1990年美国时代周刊的两期封面,反映了当时美苏两国的关系。下列相关评论,恰当的是()A“冲突加剧了” B“盟国时代来临了”C“冷战该结束了” D“美国人输了”4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A北约 B华约 C欧盟

28、D独联体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总的特点是()A走向缓和B核战争的威胁消失C霸权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威胁D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6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这段历史的特征。你认为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A风雨如晦 B风云变幻C风雨交加 D风花雪月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

29、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方面,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1)材料一中指出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而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其原因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将取决于哪种因素?(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基辛格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看法?为什么?他说现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论点是否合理?为什么?8“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下列对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

30、合史实的是()A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C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柏林墙的修建有效防止了西方势力入侵民主德国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该书描述的情境开始于()A二战结束后初期 B欧洲共同体建立C“冷战”结束 D中美关系正常化10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

31、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11“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拉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12下列两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911”事件之后,美国向世界推广其价值观的情形。这主要说明()A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已经形成B美式“民主”可以有效化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仇美情绪C霸权主义仍然是世界和平最主

32、要的威胁D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形成13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腐败蔓延 B恐怖主义C政变迭起 D民族矛盾14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图中的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D美国试图称霸世界15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

33、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

34、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2000年4月24日电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以上均摘自新华社(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危险”。对待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3)材料三中说“在20世纪的最

35、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参考答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D解析 A项只是对欧洲走向联合产生促进作用,B项北约的建立是抗衡社会主义国家的措施,C项是干涉别国内政的措施。D项通过经济援助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使西欧和东欧向两个方向发展。2D解析 “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马歇尔计划出台于1947年6月,杜鲁门主义提出于1947年3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1947年9月。3A解析 “冷战”时期形成两极对抗,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4C解析 美苏“冷战”的加剧,导致了德国的分裂。

36、5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概念的理解,它是指除直接交战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必须是不诉诸武力。A中的朝鲜战争,B中的越南战争和C中的“特种战争”都是“热战”。6B解析 德国分裂是美苏在欧洲“冷战”的结果,朝鲜分裂是美国与苏联在亚洲争夺的结果。7答案 (1)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2)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签订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解析 第(1)问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分析其措施,然后归纳其政策,说明

37、其本质。第(2)问可根据第(1)问进行分析,并根据美苏对抗的本质回答第二小问。8D解析 材料中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自由国家”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9C解析 国家利益是对外关系的基石。10A解析 从漫画中的文字可以观察到,此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向西欧国家提供援助,因此该事件是马歇尔计划。11B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是“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国家渗透”,据此判断美国正在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应对措施便是成立经互会,故选B。12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无论是哪一方占领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表明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分区占

38、领,并且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据此分析能为题中观点提供最佳佐证的应是对德国的分区占领。13C解析 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下,“冷战”是主要的方式,但也有局部的“热战”。美苏实力均衡,相互制约,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冷战”局面下两大集团的争夺导致朝鲜半岛、越南、阿富汗等局部地区发生了“热战”,造成局部地区的动荡,但“冷战”并未转化为大规模的“热战”。14B解析 从题目要求来看是要求回答消极方面的影响。属于积极方面的影响,排除;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矛盾造成的,而不是“冷战”造成的,排除。15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二

39、战后,法国殖民主义者再度入侵越南,但在1954年被迫撤出。美国乘虚而入,发动越南战争。故漫画中的地区应为越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16答案 (1)朝鲜战争。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朝鲜要“解放”朝鲜半岛南部;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一场内战;材料四认为是朝鲜反抗韩国的侵略。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厘清,导致众说纷纭;作者立场不同因此视角不同,导致分析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史实。(列出两条即可)(3)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两个材料就下结论;将上述

40、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感情。方法或途径: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的资料,进行比较;与老师和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如有可能,寻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等。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B解析 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2B解析 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走向联合,其领域应是经济领域。3D解析 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对美态度逐渐强硬,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点。4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

41、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于1961年。故选C项。5D解析 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最初是为了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决心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说法错误;美苏控制世界的格局早已结束,C项错误。D项为正确答案。6D解析 随着欧洲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第三世界日益成为国际上一支举

42、足轻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7答案 (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的需要;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3)认识:在双方关系发展过程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美日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可判断美国独占日本,结合二战的结局及二战后的亚太形势分析原因。第(2)问考查20世纪

43、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崛起及原因。第(3)问要把握住国家利益这一根本原则。8C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欧洲走向联合”,结合时间可以判断答案是C项。9B解析 由漫画中人物的语言、座位的分布可判断出欧洲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故选B项。10B解析 注意时间“1949年2月”,这时美国和苏联已经处于“冷战”状态之下,中国革命迅猛发展,美国在东方只能扶植日本,因此美国对日政策由压制变为扶植日本经济。11B解析 A项与题干无关;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因此D项说法不准确。综合分析,本题应该选B项。12B解析 既是美国的盟友,又在20世纪70年代同美国竞争的是日本和西欧。1

44、3D解析 从材料“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可知,该组织奉行非集团化、不结盟政策,因此该国际组织是不结盟运动。14C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欧洲和中国的崛起,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15C解析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非洲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家实力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国地位不符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论点。16答案 (1)状况:苏联继续与美国竞争(或“冷战”、或对抗、或争霸)。(2)原因:自身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

45、或军备竞赛)的拖累;西欧、日本等经济力量的竞争。(3)关系:美国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西欧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4)新力量: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新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因素:大国之间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美苏仍然处于“冷战”时期。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美国地位下降的原因。第(3)问考查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关系的变化,其背景是欧共体成立和美国的相对衰落。第(4)问,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角度回答。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1B解析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有1

46、7个,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C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2B解析 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由此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条件。3B4B解析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D两项不符合题意。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5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桥梁”指的是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

47、邦交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中美关系的改善。6B解析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7答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2)推行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家利益;外交政策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8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帝国主义

48、在经济上的全面封锁,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采取孤立和敌视的态度,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访问苏联意在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9A解析 据时间和“中印友好”等主要信息可推断为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1953年12月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10B解析 从材料中的“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等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B项正确。11B解析 A、C两项是指日内瓦会议,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因为当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还未提上日程。从材料中“有色人种会议”等信息可以判断是亚非国际会议,B项与之相符。12B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49、席位这一知识点,能力上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1971年”“第一次出现”等信息,可判断出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是在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A、C两项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合。故B项为正确答案。13B解析 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中日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日本逐渐认识到合则两利、战则两败,“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14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了三大突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故答案选A项。15D解

50、析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外交已经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材料信息反映了这一转变。16答案 (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2)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联合抗苏(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3)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

51、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解析 第(1)问,把握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然后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综合回答。第(2)问,对给出的国家进行整体分析,结合当时主要的外交背景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第(3)问,从外交关系变化的利益基点理论入手,调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从题干材料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受挫的大体时间可以判断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故选A项。2A解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历任领导人都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没有真正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52、,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根本原因。3C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1988年和1990年”以及图中美苏领导人的交往分析,此时处于“冷战”的末期。A、B、D三项不符合史实。4A解析 “冷战”的“化石”即“冷战”后仍然存在的“冷战”产物,C、D两项与“冷战”无关,B项在苏联解体之前已经解散,A项为“冷战”的产物并一直延续至今,选择A项。5A解析 两极格局解体后,由于美苏争霸而加剧的国际紧张局势得到缓和,因此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6B解析 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雅尔塔体系建立、美苏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等事件,世界形势千变万化,故B项形容得最为恰当。7

53、答案 (1)因为两极格局的解体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现今世界新的力量中心崛起,相互间力量的消长、制约以至均衡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取决于综合国力。(2)赞同。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这合乎历史发展潮流。基本合理。因为从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着眼,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当然是无疑的,但以经济而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应当是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解析 第(1)问,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根源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消长变化不像世界大战那样迅速地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格局。第(2)问,对基辛格的观点要从经济和军事等不同角度去理解。8D解析 1990年,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合并到资本主义的联邦德国,这是

54、西方“和平演变”的胜利,故柏林墙的修建并没有有效防止西方势力的入侵。9C解析 材料中“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说明意识形态的淡化,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10A解析 依据关键信息“阿拉伯之春”“伦敦之夏”可知,当今的世界局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11B解析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斗争淡化,虽然社会制度不尽相同,但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加强合作,说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A、C两项的结论与题意不符,D项的结论不符合史实。12C解析 题干中漫画主要叙述美国不顾联合国和国际舆论而发动战争,并且推广美式“民主”,

55、说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和平。A、B、D三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13B解析 腐败、政变、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有日益蔓延之势,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14D解析 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虽然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冲突不断,战争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企图称霸世界,故选D项。15A解析 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强权政治依然盛行,反对霸权主义仍然是必要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局面没有改变,多极化趋势仍在发展之中。16答案

56、 (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二战后形成美、苏两大势力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成立北约;苏联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联合东欧国家于1955年成立华约。(2)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一是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能够公正合理地解决作出积极的努力;二是重视维和领域的工作,派出维和部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成立;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日本也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回答第(1)问时注意结合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态度以及“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美苏“冷战”。回答第(2)问时注意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的做法。回答第(3)问时可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入手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