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能正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2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重点难点】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通过离子间能否反应进行物质的综合推断【课前回顾】 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课堂导学】一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如: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2看= 等是否正确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看化学式拆的是否正确)。如HCO3不能写成 CO32 +H+,HSO4通常写成SO42+H+ 等。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Ba(OH)2 溶液与CuSO4 溶液反应,既要写Ba2+与SO42的离子反应,又
2、要写Cu2+与OH-的离子反应。5看电荷是否守恒。如FeCl2溶液与Cl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Fe2+Cl2 =2Fe3+2Cl,应写成2Fe2+Cl2 =2Fe3+2Cl-,同时两边的各原子数也应相等。6.看反应物与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H2SO4 与Ba(OH)2 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H+OH+SO42-+Ba2+=BaSO4+H2O ,应写成2H+2OH+SO42+Ba2+=BaSO4+2H2O 。7.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 少量等对产物的影响。如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或足量CO2的离子方程式就不同。【经典例题】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 (1)碳酸钙溶于盐酸:CO32+2H+
3、H2O+CO2(2)盐酸加到氢氧化铁中:H+OHH2O(3)氯气和水的反应:C12+H2O2H+C1+ClO(4)Ba(OH)2和(NH4)2SO4溶液混合加热:Ba2+SO42BaSO4(5)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SO4+2OHMg(OH)2+SO42(6)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12+2OH Cl+C1O+H2O(7)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8)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2H+Mg2+H2O(9)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10)碳酸钙与醋酸溶液反应:CaCO3+2H+=Ca2H2O+CO2(11)将金属钠加入水中:Na+2H2ONa+2
4、OH+H2(12)小苏打与盐酸的反应:CO32+2H+=H2O+CO2二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实际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否则,可以共存。1 离子间不能大量共存可能发生的几种情况:(1)离子间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质生成难溶物: Ca2+与CO32; Ba2+与CO32、SO32、SO42;Ag+与Cl、Br、I;Cu2+与OH等生成微溶物: Ag+与SO42; Ca2+与SO42、OH;Mg2+与CO32等(2)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H+与CO32、 HCO3、SO32、 HSO3、 HS、S2等(3
5、)离子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与OH-、CH3COO-、ClO;NH4+与OH-等(4) 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S2、SO32、I等)不能大量共存。同时,上述还原性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也不能与NO3-共存。【经典例题】(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 Mg2+ Cl OH B H+ Ca2+ CO32 NO3C Cu2+ Na+ SO42 NO3 D Na+ H+ OH Ca2+(2) 在强酸性、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 Mg2+ Cl NO3 B K+ Na+ CO32NO3C C
6、u2+ Na+ SO42 NO3 D Na+ Mg2+ SO42 MnO42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要注意的隐含条件(1) 注意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等有色离子的存在(2)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如强碱性溶液、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都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强酸性溶液、pH7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3)注意“透明溶液”意味着溶液中无难溶物和微溶物,并不意味着溶液“无色”。(4)注意看清题目要求,是“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
7、共存”。三 溶液中的离子推断【经典例题】某盐溶液可能含有离子Cu2+ 、Na+、NO、CO、SO、Cl、Br、I一种或几种。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所得溶液无色;加HCl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取中滤液少许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的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分析上述5个实验,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小结】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破解离子推断题。(1)肯定性
8、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几种常见的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2)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等)(3)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4)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继实验的干扰。【基础练习】1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H、I、NO、SiO BAg、Fe3、Cl、SOCK、SO、
9、Cu2、NO DNH、OH、Cl、HCO2下列离子在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K+ B. Na+ C. Ba2+ D. Al3+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2+ 2H2O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 2OH - 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 2CH3COOCO2H2O4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Na+ S2 Cl BK+ ClOSO42 S2CH+ MnO4ClK+ DK+ NO3 Cl Fe2+
10、5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NH4+、Al3+、SO42、NO3 BK+、Na+、NO3、SO32CK+、MnO4、NH4+、NO3 DNa+、K+、HCO3、NO36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 )AK、Cl、MnO4、SO42 BNa+、Al3+、NO3、CO32CNa+、NO3、SO42、HCO3 DNa+、SO42、S2、Cl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向Ca(HCO3)2溶液中
11、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HCO3OHCaCO3H2O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在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Fe2+ Cl2 Fe3+ 2Cl-B三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 3NH3H2O Fe(OH)33 NH4+C碳酸氢钙溶液跟稀硝酸反应 Ca(HCO3)2 2H+ Ca2+2H2O2CO2D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Cl22OH 3Cl- ClO H2O9下列离子在pH=1和pH=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 Mg2+ ClSO42 BK+ Na+Cl HCO3CFe2+ K+ NO3SO42 DK+ Ba2+NO3 Cl10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
12、含有Na2CO3、CuSO4、CaCl2、Na2SO4、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再向其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HNO3沉淀部分消失,回答:(1)该固体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 、可能含 ;(2)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1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pH试纸检验,发现溶液呈强酸性,排除_离子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排除_离子的存在。(
13、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离子的存在。(4)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_离子存在,又排除_离子存在。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 1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Fe3、Mg2、Ba2、NH4+、Cl、CO32、SO42,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 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未发现有气体生成,沉淀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_,浓度_; 离子符号_,浓度_; 离子符号_,浓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