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97KB ,
资源ID:70876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0876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D.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答案】A【解析】【详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指的是人文思想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期诸侯争霸,思想家纷纷发表各自治国言论,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故C项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

2、时期董仲舒提出,故A项错误。崇儒尚佛,兼收并蓄是理学形成的背景,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以法为教、焚书坑儒是秦朝时期,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时间和意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题干时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是中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的根源和思想文化现象的推动。2.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

3、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B.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它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汉唐文化并成为主流C.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自传入中国后,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D. 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武帝之后取得正统地位。A这一思想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旨,时间错误。儒家思想影响了汉唐

4、文化并成为主流。排除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佛教、道教的到挑战,C错在“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 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形成了理学,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选择D。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3.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 “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B. 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 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 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

5、识可知,儒家以“礼”确定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刘邦借助儒家的“礼”维护封建统治,稳定汉朝的政治秩序,故刘邦以“太牢大礼”祭拜孔子,古代帝王进行祭祀时,牛、羊、猪三牲齐全为“太牢”,A项正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除B。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排除C。宋明理学使儒学信仰体系得以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与材料不符,排除D。4.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改革措施,以此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这体现了董仲舒A. 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B. 认为改革

6、受不良风气阻碍C. 主张民众一律平等接受教育D. 强调学校传播儒学的作用【答案】D【解析】董仲舒认为应当通过国家和地方学校的儒学教育,影响民众,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儒学思想逐渐确立主流地位,排除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5.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

7、段D.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因素,形成了京剧,故D正确;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错误;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B错误;书法艺术以魏晋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C错误。6.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 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B. 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C. 私人无法对天文作出贡献D. 源于强化皇权统治的需

8、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可以得出天文观测是为政治服务的,特别是为加强皇权而服务,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文学长期处于领先地位,A错误。材料未体现农业发展问题,B错误。C项“无法”过于绝对,错误。7.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技术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

9、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的头”是指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故A正确;“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了欧洲,故B正确;“法兰克人的手”是指这些发明创造通过欧洲人的改造发展为近代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正确;A、B、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也会创造新技术,如近代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8.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A.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B 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C. 启蒙运动中

10、的主权在民思想D. 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西学”,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因此选A。BC都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D与题目无关,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西学东渐9.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

11、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观念的落后B. 顽固势力的反对C. 洋文学科的增设D. 大家子弟的谨慎【答案】A【解析】由材料“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可知,当时社会观念落后,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不能得出顽固势力的反对,排除B;材料讲的是京师同文馆招生的方式及学生的来源,并没有涉及到洋文学科的设置,排除C;材料讲的啥大家子弟不愿意入学同文馆,排除D。10.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A. 只有“中体西用”

12、,才能解决内忧外患B. “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C. “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D. 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答案】B【解析】据材料“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前提条件,故B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且“只有”一词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故C选项错误;D选项“普遍地接受”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故选B。11.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A. 唤醒民众进行

13、反侵略斗争B. 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 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 进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都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故选C。A不对,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在甲午战争前就有;B是指新文化运动,排除。D是辛亥革命,排除。故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12.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

14、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黄宗羲的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和宋明理学被人们抛弃的现实,A项错误。B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可知C项错误。13. 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

15、的作用巨大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戋发醒作用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答案】A【解析】B错在“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应是科学社会主义;C错在“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严复属于维新派;D错在“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最早向西方学习的是林则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借助进化论宣传变法图存,虽然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14. 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

16、动的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危机严重,继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后以失败告终,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民主思想传播和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性。因此“民主”与“科学”口号虽然所发表的文章论述的不多依然成为基本的口号。据以上分析,答案为C。其它均错误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背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

17、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详解】15.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相对论和对民约论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科学、民主(赛先生、德先生)的追求,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两大旗帜,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一代人;C选项材料中反

18、映不出;D选项材料无法看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16.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认为,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革命派此立论的缺陷在于A. 斗争目标不够明确B. 缺乏广泛群众基础C. 斗争方式脱离国情D. 忽视国内民族平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可知其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满族,这一做法不正确,有着浓厚大汉族主义色彩,当时反对的应该是腐朽的清王朝,即满族贵族,而不是所有满族人,此做法忽视了民族平等,所以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

19、命辛亥革命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17.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 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 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 认为发展民生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D. 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说明孙中山是想通过发展民生实现国家富强来实现民族独立。故答案为C项。材料是探讨实现民族独立的手段,不能反映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首倡”

20、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21年6月中共尚未成立,排除D项。18.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A. 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B. 致力谋求实现社会公平C. 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D.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新三民主义,题眼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体现了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故B项正确;而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19.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

21、造着世界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A. 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C. 找到一个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 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C不对,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的是邓小平;D不对,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是苏东剧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考点:毛泽东点评: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

22、“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 引入的国家来源

23、相对单一B. 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C. 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D. 大都与中国国情相符【答案】C【解析】【详解】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从西方多个国家引进了多种民主思想以进行民族救亡,引入的国家来源并不单一,故排除A项;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主要是进行民族救亡,与当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故排除B项;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引进外来思想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爱国色彩,故选C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除了马克思主义,引进的其他思想都没有能够挽救当时的民族危机,说明这些思想大多与中国国情不符,故排除D项。21. 延

24、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A. 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立“依法治国”方略B.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形成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时间限制,延安13年是1936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30年是19782008年,中国的经济建设

25、取得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对应的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因此选择D.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2. 习近平指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要把“老祖宗”的话说对,把“新话”说好。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 我们要照搬老祖宗的话来治理国家B. 对社会主义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和发展C. 对待社会主义理论要分时段区别对待D. 对社会主义理论无论新旧都要严格执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习近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既要继承马列主义,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发展

26、和创新。所以答案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思想的发展23. 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A. 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 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C. 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 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可知B不正确,先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D“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改革简体字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减少扫盲的障碍,所以答案为A考点: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点评:本题考查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综合

27、运用。刚刚解放,“扫盲”就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50年底,全国各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详解】24.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当时为继续走“好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快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B. 开始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邓小平理论,题眼是“继续走好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于1992年,同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会议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正确;A、B、D三

28、项均发生于南方谈话之前。25.“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 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如何对待人性态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中国的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

29、治服务,所以中国带来的是千年的黑暗; “民贵君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西方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是人有信仰的自由权利;与材料无关,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的影响。26.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共同原因在于A. 城市经济的发展B. 社会思潮的变化C. 社会上层的倡导D. 传统文化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体现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蒙娜丽莎和清明上河图中的世俗

30、化倾向都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BCD三项均未从经济的决定作用方面来分析。考点:文艺复兴与宋代的绘画艺术点评:宋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出现和逐渐地壮大,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就是反映市民文化需求的作品多了起来。如宋代的话本和宋词的发展,反映市民生活的戏曲艺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详解】27.“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下列表述与材料主题意思相符的是A. 宗教改革

31、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B. 宗教改革是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C. 宗教改革是因为教会出售赎罪券而引发D. 宗教改革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理解为对教会某些弊病的反应这些弊病很容易激怒人们,但它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而不是根源。”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表面上是改革教会的某些弊病,实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起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的政治运动,因此宗教改革一词没有准确地揭示运动实质,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宗教异端的形式”;C选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宗教改革的本质,并非引发改革的直接原因;D选项不符

32、合史实,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故D选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28.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A. 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 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

33、,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所以答案选B;宗教改革时候没有创新教派,故A错误;新的宗教观点在改革中没有提出,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使改变信仰方式,不是破除宗教,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名师点睛】宗教改革的实质和意义: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改变传统依靠教主信教的模式,提倡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29. 18

34、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 伏尔泰B. 杰弗逊C. 圣西门D. 卢梭【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符合伏尔泰的思想,A正确;B是美国共和制的思想;C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是主权在民的思想。30.“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A. 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 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D. 启蒙

35、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答案】D【解析】材料中“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说明批判教会,强调理性。古希腊时期的基督教还没有形成,不存在对上帝的批判。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要关注人和人性。故B项错误。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中的观点只是为理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时期以理性为思想核心,批判教权,提倡科学和民主。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和“理性”这两个关键信息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1.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

36、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A. 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B. 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C. 反对理性,强调感性D. 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答案】D【解析】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强调理性,题中“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表明卢梭注重孩子的情感,主张顺乎天性,体现了关注感性,故D正确;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卢梭强调理性,C错误。32.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A. 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

37、. 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C. 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束缚D. 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的主旨是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不断的发展,“民主法治”并不是普罗泰戈拉、彼特拉、康德等人的诉求,人、人性、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的追求才是普罗泰戈拉、彼特拉、康德等人的诉求,这些诉求当然不是什么“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问题,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是不符合普罗泰戈拉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等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33.“理性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下列中外思想家的观点能促进人类理

38、性化的有: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康德“人非他人的工具”普罗塔戈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董仲舒“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选项和所学知识可知,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肯定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正确;康德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提出“人非他人的工具”的理性精神,正确;普罗塔戈哥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不能体现理性精神,排除。所以排除BCD,选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塔戈哥拉;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

39、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3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B.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了西方是先启蒙在现代化,启蒙是原动力,而中国却是先现代化再启蒙,救亡的现代化是原动力,即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导致了上述差异,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

40、料未涉及中西方政治制度的问题,也未涉及中西方传统文化,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5. 1904年,法国科学家彭加勒曾说:“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我们已经成功地瞥见它了。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其观点可用于说明A. 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B. 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C. 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D. “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我们将要建造一种全新的力学原来比较简单的力学依然

41、保持为一级近似,因为它对不太大的速度还是正确的,以致在新力学中还能够发现旧力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力学指牛顿力学,材料说明“新力学”是对牛顿力学的改造,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牛顿力学在物理学领域失去作用,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牛顿力学推动了相对论的发现,故B错误。材料主旨也不在于相对论是最完美科学的力学体系,且过于绝对,故C错误。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成就3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的难以想象的世界体系中的尘埃”据此判断,以下各项最有可能属于“第二次重大打

42、击”的是A.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D. 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第二次打击“是指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该学说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改变了对人类地位的看法以及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故均符合题意,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是牛顿经典力学,故错误,故本题选择C。考点: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生物进化论影响。二、材料分析题37.古往今来,各种思想文化体系看似独立存在和发展,实则互有渊源和交融,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摘自

43、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 伏尔泰从青年时的哲学通信到晚年的路易十四时代,都历历可见培根、牛顿、洛克的影响,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更是洛克政府论的深化和具体化。恩格斯曾说到,只有英国是自由最多的国家。在法国还是王权专政和教派斗争和迫害正炽的时侯,在英国已实行“虚君”的议会民主制和“宗教宽容”;英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牛顿的葬礼如同“国葬”,而法国的笛卡尔却孤寂的死去恩格斯的话无非验证了伏尔泰之所见。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并简述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举例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受英国影响的表现。【答案】(1)

44、特征:学派众多(或思想活跃);思想主张反映社会剧变;各种思想之间互相借鉴和交融;多元到一统趋势。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重大进步;社会政治(如阶级关系、变法运动)变革;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2)表现:一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孟德斯鸠正是在对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深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权分立思想;二是英国崇尚自由和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得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科学、自由和民主;三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影响,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对君主立宪制的推崇。 【解析】【详解】(1)特征:根据“墨子、孔子、庄子、韩非子”可知,图片反映了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反映出学派众多;结

45、合所学可知,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社会剧变在思想上的反映;根据图片可知,孟子受墨家思想影响,荀子是韩非子的老师,说明各种思想之间互相借鉴和交融;根据图片可知,到公元前2世纪,主要思想流派是法家,说明思想由多元到一统趋势。原因:联系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分别从生产力的重大进步、社会政治变革、国家统一趋势等角度分析解答。(2)表现:根据“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更是洛克政府论的深化和具体化”得出英国早期启蒙思想的影响,如孟德斯鸠正是在对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深化的基础上创立了三权分立思想;根据“英国的知识分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得出英国崇尚自由和尊重科学的社会氛围,使得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科

46、学、自由和民主;根据“在英国已实行虚君的议会民主制”得出英国民主制度的影响,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对君主立宪制的推崇。38.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

47、,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概括

48、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4)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答案】(1)希腊:人文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孔子:提出了“仁”、“礼”。相通:以人为本,关注社会。(2)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3)条件: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特点: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4)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

49、多样性。【解析】【详解】(1)“精神核心”,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得出,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是人文精神。“根本原则”,依据所学知识从孔子提出了“仁”、“礼”等角度分析。“相通”,依据所学知识从两者都以人为本、关注社会等角度分析。(2)“起因”,据材料二信息“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概括得出: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的角度归纳。(3)“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三信息“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

50、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概括得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等。“特点”,依据材料信息“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概括得出:在中西文化碰撞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4)“看待”,依据所学知识从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文化融合可促进共同繁荣、文化融合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融合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等角度分析。39.阅读材料: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

51、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答案】第一步,提炼观点:马克垚认为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第二步,阐明理由:包括思想推动科学与科学推动思想两方面,史实全面准确,至少三个史实。思想推动科学: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科学的进步。科学推动思想:印刷术的传播,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从而促进启蒙运动兴起发展。生物进化论冲击了教会的神创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第三步,结论:马克垚的观点符合西方人文主义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史实,因此,是正确的。【解析】首先从材料“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可以归纳出本题的观点,即马克垚认为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是“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然后结合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相关史实从思想推动科学与科学推动思想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即马克垚的观点是正确的。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