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8232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约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的结论。这一研究过程A. 推论不合理,材料不可信B. 推论有道理,材料不可信C. 推论不合理,材料可信D. 推论有道理,材料可信【答案】D【解析】材料中“最早在两万年前,中国已经使用陶器”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2012年6月,中美联合考古小组在江西省仙人洞发掘出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大陶碗碎片”的基础之上的,证据确凿,完全可信。故答案选D。2. 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

2、游”“发现炭化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B. 山顶洞人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可知该遗址是河姆渡遗址,故选C;元谋人遗址位于今天的云南,山顶洞人的遗址位于今天的北京地区,都不是长江流域,排除AB;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排除D。3. 禹死后,启杀死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的继承人东夷的伯益。之后,又击败了东夷的部落有扈氏,稳定了东部边疆。这被认为中国古代“夷夏之防”的开始。由此可知,“夷夏之防”最初主要是指A. 边疆问题B. 民族问题C. 文化问题D. 尊卑问题【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最初的“夷夏之防”是

3、指夏朝为稳定东部边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最初的“夷夏之防”不涉及民族、文化和尊卑问题,排除B、C、D项。4. 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 等级尊卑制度的强化B. 贵族社会向富人社会转变C. 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D. 血缘组织向地域国家转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商周时期的“共主”现象反映的是分封制和

4、宗法制的血缘政治,而后来的郡县制是以地域为中心分配政治权利,官员产生不以血缘为标准,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提及以财富分配权力,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已不是部落联盟,故C项说法不对。5. 史料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说明,西周的分封对象主要是A. 姬姓王族B. 周天子姻亲C. 战争功臣D. 先帝后裔【答案】A【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分封制主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材料中“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王族,A正确;周天子姻亲不是材料反映出分封制的主体,B错误;功臣和先帝后裔材料中没有体现,C和D错误。6. 下列

5、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重大发展表现的是A. 铁制牛耕使用和推广B. 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C. 商业中心城市的出现D. 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的经济重心最初是在北方,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南移,至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超过北方。在南移过程中出现国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的状态,但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选D;ABC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重大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7. 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A. 周王室为了巩固分封制的需要B. 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努力C.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D. 违背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行动【答案】

6、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C项正确;变法是分封逐渐瓦解的结果,排除A;变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排除D。8. 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满孙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即“楚王问鼎”这一典故说明当时A. 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 分封崩溃,王室衰微C. 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 大国诸候,问鼎中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可知楚庄王探听周王之鼎的大小轻重,说明楚庄王有不臣之心,由此反映了当时分封崩

7、溃,王室衰微,故选A;“楚王问鼎”没有反映诸侯争霸,排除A;楚庄王的行为是对周王的轻视,而非尊重,排除C;楚庄王并没有问鼎中原,排除D。9. 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 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 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 折射出不同的治国理念C. 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D. 孰优孰劣十分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可知,材料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据材料老子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

8、思想,体现了老子尊崇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追求,故B正确;老子、孔子都是春秋时期,故A违背史实;材料未体现“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C错误;材料不是对二人思想的比较,而是分析两人不同的文化观,故D错误。10.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汉武帝时代,在战国秦赵燕长城的基础上,建成新的长城防线,对秦汉长城的认识错误的是A. 是当时军事工程技术水平的杰作B. 秦汉王朝国力强大的体现C. 抵御了蒙古势力的入侵D. 保护了中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的修建主要是为了抵御北部匈奴,C错误,符合题意;ABD表述均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汉武

9、帝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盐铁官营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 实行一条鞭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条鞭法是明代张居正实行的措施,错误;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和国家插手并经营商贸都是汉武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正确,故选A,排除BCD。12.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A. 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 加强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C. 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

10、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近臣”、“近亲”都属于地方豪强式的人物,所以度田官不敢如实度田是因为不敢得罪这些地方豪强地主,由此说明光武帝的度田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故选A;度田没有如实进行,并不能加强中央政治经济力量,排除B;均田制出现于北魏时期,排除C;光武帝度田是为了清丈土地,核实人口,不利于地方田庄的发展,排除D。13. 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子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

11、价历史人物A. 以时代先后为顺序B. 以社会贡献为根据C. 以政治地位为标准D. 以儒家标准为准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以社会贡献为根据,故B排除。既然秦始皇则为“中下”说明不以政治地位为标准,故C排除。材料反映道家、墨家、法家都排在儒家后面,这说明班固评价历史人物以儒家标准为准绳,故D正确。14. 传统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中将方田、粟米、均输、商功(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勾股等作了分类,并列举了246个数学问题求解。这反映出九章算术A. 注重运用演绎方式叙述问题B. 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价值追求C. 形成了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D. 凝结着古代

12、劳动人民智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九章算术将实用类型问题进行求解,说明中国古代数学重视实际问题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实用问题求解,而非运用演绎方式叙述,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士大夫的价值追求在汉代是儒学而非数学,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错误;九章算术是实用数学运用而非数学理论,故C选项错误。15. 关于东汉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的表现是A. 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B. 群雄割据混战C. 外族入中原展开厮杀D. 皇帝年老昏聩【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是东汉后期政治黑暗腐败的主要表现,A正确;B是在三国时期,排除;C是在魏晋时期,排除

13、;东汉后期的皇帝基本上是年幼状态,D排除。故选A。16. 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A. 民族交融的深化B. 政区设置的密集化C. 郡县制遭受挫折D. 世家大族力量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在此时期,北方地方行政制度由特殊制度回归郡县制的情况,表明郡县制受到了北方民族政权的推崇,这是中原文化影响力扩大和民族交融深化的结果,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此时政区设置的密集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回

14、归,不是受挫,C选项错误;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势力并未瓦解,D选项错误。故选A。17.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A. 春秋战国B. 五代十国C. 北朝、南朝D. 辽、夏、金、北宋、南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远在三国之前,故A项错误;五代十国是在唐代以后,故B项错误;辽、夏、金、北宋、南宋是在五代十国之后,故D项错误。18. 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

15、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A. 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B. 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C. 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D. 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王与马,共天下”反映的是门阀士族即门阀政治对皇权的干预、对皇权的制约,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不存在分权制衡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前代并非“君弱臣强”,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门阀政治的必然产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9.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

16、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A. 由北向南迁徙B. 迁徒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C. 加速南方开发D. 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答案】A【解析】材料“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就是由北向南迁徙,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涉及的阶层与规模,故B项排除;材料只强调的是人口的流动,而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影响,故C项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对材料“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0.

17、三国志载:“景元元年(260年)蜀领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吴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万。”材料中的史实对三国魏晋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 有利于南北方人口的均衡发展B. 奠定了魏晋统一的经济基础C. 促进了成都平原和太湖流域的开发D. 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对峙局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内容中的魏蜀吴人口数量的数据不相符合,魏的人口最多。材料内容只是涉及到了人口数量,并没有表明对江南经济开发的相关内容,所以C项错误。D项是无关项,魏蜀吴的人口是魏晋时期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基础,故答案选择B项。21

18、. 隋文帝时期,社会事务繁多,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甚至连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也要向他报告,皇帝只好早起晚睡。这反映出A. 隋文帝对大臣不够信任B. 政务运行机制尚不健全C. 君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D. 政府部门无任何决策权【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当时政治体制不健全,导致所有政事都由皇帝亲自决策,不是隋文帝对大臣的不信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尚书省和各部门向皇帝的报告大量增加”说明当时的三省并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强化是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2. 伏尔泰曾指出:“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

19、不可能设计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关于这一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A. 实现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型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 有利于官员道德素质的提高D. 进一步固化阶级阶层意识【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下的选官方式是考试,其中这一制度将选官权力由地方收归到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A是郡县制的影响,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排除。故选B。23. 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建起众多皇家粮仓,其中含嘉仓至唐天宝八年(749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粮北运B.

20、隋唐时期对农民的剥削最沉重C. 均田制的推行防止了土地兼并D. 隋唐结束分裂后北方长期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洛阳地区地处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因此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皇家粮仓,用以储存南方运来的粮食,体现了运河开通对南粮北运的重要作用,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对农民的剥削沉重与否,B项不正确。材料内容与均田制无关,C项不正确。北方长期稳定的说法错误,D选项不正确。24. 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一做法A.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B. 加剧了社会矛盾C.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D. 引发了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租庸

21、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种方式可以节约农业劳动力,使其专注于农业生产,因此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C项正确;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纳税的方式,没有涉及农民负担的加重,A项错误;租庸调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因为可以使劳动力安心农业生产,并且纳税方式多样,B项错误;租庸调制没有引发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D项错误。25.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其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炀帝个人的享乐欲望是其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运河还是会由别的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主要依据是A. 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B. 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C. 江南经济地位的上

22、升D. 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需要加强对江南的经济控制才是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原因,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中心南移而非政治军事中心的南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隋炀帝时国家是统一的而非分裂对峙,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地理位置来看开凿大运河和关中地区经济的没落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开凿大运河的原因。26. 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 这变化

23、( )A. 标志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B. 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身的现象”可知,地方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扩大,与中央的矛盾日益显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削弱,故选C。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唐代后期安史之乱后,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合,排除A;材料中的这一变化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直接原因,排除B;材料主要反映了节度使权力的扩大,这容易导致地方和中央离心倾向的加剧,并不会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排除D。27. 名画步辇图描绘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禄东赞觐见太宗求亲的

24、场景。画面中左三着(红色)官服者供职于A. 吏部B. 礼部C. 户部D. 工部【答案】B【解析】【详解】礼部下辖礼部司、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四司分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使者禄东赞觐见太宗求亲属民族及外交之政,故选B。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排除A;户部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排除C;工部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学生需根据六部的分工予以判断。在识记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记忆。28. 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时间阶段数

25、量(单位)出身所在结果唐玄宗(44年间)8多科举制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年间)36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唐哀帝(34年间)67强薄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A. 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B. 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C. 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D. 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藩镇之间频繁征战”等信息,可以看出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A项正确;B项逻辑关系错误,应该是使相出现是

26、藩镇割据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使相主要在地方,并没有涉及分割相权,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是使相导致战争不断,这样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29. 下图是唐吴道子的名作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该画反映了A. 中外文化的融合B. 天人合一的意境C. 画风的神秘和浪漫D. 世俗化的审美情趣【答案】A【解析】【详解】天王送子图是中国古代画家以中国绘画技法和佛教内容相结合创作的作品,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故选A项;天人合一是汉代儒学的思想主张,在该画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该画的画风并不属于神秘和浪漫,没有体现世俗化的审美情趣,故排除C、D项。30.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

27、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唐朝的两税法不按人丁为收税的标准,使农民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放松,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与藩镇割据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两税法更简洁,排除C;根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得出这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巩固封建土地制度,排除D。31. 宋太祖采纳赵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

28、兵”的建议,其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减轻地方财政负担C. 增强地方军事力量D.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分别指杯酒释兵权,收回兵权,造成并不识将,将不知兵,导致宋朝有大量的军队但是战斗力底下的后果 ;把钱、粮的管理权收归国家,派专人管理;派文官治理地方,实行军政分离;这体现将地方的权力包括财政和军事权收归中央,所以选A。32. 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与此想法直接相关的是A.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B. 在地方设转运使C. 设三司管理财政D. 派文

29、臣任知州【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北宋建立的背景理解材料中“方镇残虐”,以及太祖对“武臣”的戒心,由此可见宋太祖是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体现了重文轻武的色彩,D选项符合题意;AC选项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转运使主要是为了转运地方财务,不能体现文臣担任地方官,B选项排除。33. 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发生于A. 汉代匈奴侵入山西B. 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 宋代西夏入侵陕西D. 明代蒙古入侵

30、河套【答案】C【解析】【详解】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使负责财政,参知政事负责行政,所以材料中场景应该是北宋时期,故C项正确;汉代的宰相负责行政大权,不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故A项错误;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不符合材料现象,故B项错误;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实行内阁管理体制,故D项错误。34.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段话表明北宋的军事力量被削弱辽国无力南下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我国北方畜牧业得到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据材料“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

31、戈”,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故都错误;材料反映了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以及北方畜牧业得到发展,故正确,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辽维持长久的和平的角度分析选项,即可进行正确判断。35. 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下列不属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的是A.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B.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C. 货币需求量增加开始出现纸币D.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D【解析】【详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在明代,不是

32、宋朝时期,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36.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 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 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C. 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 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不是强调措施,故A项错误;由材料“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

33、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得出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的原因,故B项正确;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与材料“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官僚机构膨胀、军队不断扩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三个方面,故D项错误。点睛: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式选择题,抓住材料中心,排除错误选项即可。选项A不符合材料主旨,选项C出现史实错误,选项D对材料概括不全面。37.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

34、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 青苗法、募役法D. 免役法、更戍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中,“保兵知警守”指的是保甲法,“河淤开亿顷”指的是和水利有关的农田水利法,故选A;“保兵知警守”指的是保甲法,与将兵法、青苗法和免役法无关,排除BCD。故选A。38. 北宋时,苏南已经一年稻麦两熟,南宋时,一年稻麦两熟在江南很普遍,亩产一般都能达到200市斤(脱壳后的粮食)。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剩余不断增加,这带来了影响是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 人口数量不

35、断增加C. 手工业和商业活跃D. 农民生活较为富足【答案】C【解析】“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剩余不断增加”将会促使产业结构变化,说明农业的发展会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C正确;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五代时期,A错误;人口数量和农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农民生活的富足,D错误。39. 有学者指出,“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发生这一显著变化的前提是A.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B. 封建政府大力推广C.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 棉纺织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花成为主要纺织原料,重要性不断提高

36、的前提条件应为棉纺织技术的改进。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D项正确;政府的大力推广、商品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面积扩大都对这一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都不是前提,故排除ABC三项。40. 北宋时,有人指出:“(魏晋至隋唐)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佛教)耳。”这说明北宋时A. 佛学成官方主流意识B. 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 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D. 儒学面临复兴的重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期儒学影响力减弱,佛教影响力增强,因此

37、到北宋时,儒学面临着复兴的重任,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虽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的冲击,但是儒学仍是官方主流意识;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的影响,无法得出北宋时期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41. 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 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 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 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宋代之前

38、精耕细作的农业就需要更多男性,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思想的解放,提高妇女的地位,不是降低妇女的地位,故B项错误;宋朝理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南宋时期,朱熹的思想“存天理,灭人欲”,他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影响到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故C项正确;军队人员增加与女性地位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名师点睛】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42. 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说:“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

39、繁,取决一省,尤曰有壅,况三省乎!”为此,元初采用的措施是A. 设立三省制B. 只设中书省C. 只设尚书省D. 只设枢密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作者的意图“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宜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可见,他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主张废除三省制,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C排除。答案选B。A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D是宋代的中央官制,排除。43. 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南岭,直到今广西。元代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A. 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B. 加强专制皇权C. 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40、D. 扩大统治区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犬牙交错”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正确;行省制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排除B项;CD项不是主要目,排除。44.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 中书省B. 理藩院C. 宣政院D. 尚书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元代设置的这个“官”管理的是吐蕃,即今天的西藏地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所以这里的“官”应该隶属于宣政院,故选C;中书省和尚书台属

41、于中央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与题意不符,排除AD;理藩院设置于清朝时期,排除B。45.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攻汴京,宋将李纲下令放霹雷炮,此炮可能就是由霹雷火球发展而来的。南宋时,霹虏炮经常用于作战中。13世纪初,金人发明了用铁制外壳装火药的爆炸性火器叫震天雷,南宋曾大量仿制,叫铁火炮。南宋铁火炮有小型和大型多种,威力很大,在与金、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资料说明A. 火药武器推动了民族融合B.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使用较为普遍C. 少数民族的火器技术优于汉族D. 火药武器使用不当导致宋朝灭亡【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南宋时,霹虏炮经常用于作战中”“南宋铁火炮有小型和大型多种,威

42、力很大,在与金、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战争中使用较为普遍,故B正确;A项中民族融合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在材料中不能得出少数民族的火器技术优于汉族,排除C;宋朝灭亡的原因不是火药武器使用不当,而且在材料也没有体现,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南宋时,霹虏炮经常用于作战中”“南宋铁火炮有小型和大型多种,威力很大,在与金、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系所学火药的发明和应用的史实分析解答。46. 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曾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

43、得以专权自恣”。为杜绝“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A. 设立军机处B. 设置枢密院C. 废除丞相制D. 创立内阁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认为“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故C正确;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排除A;材料反映明太祖借鉴元朝灭亡的教训,废除了丞相制度,B材料没有体现,而且明朝废除了枢密院,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排除B;明成祖创立内阁制,不符合题意,排除D。47. 明代,成祖经常召内阁要员密议,批答则由其亲笔;正统年间,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这表明A. 内阁逐渐取得最高决策权B. 丞相制度得以全面恢复C. 内阁

44、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 内阁政治地位有所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成为内阁的专职”,可见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上升增强,D项正确;最高决策权属于皇帝,排除A项;明朝已经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大臣并不是丞相,排除B项;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并不能有效地制约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48. 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A. 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B. 郑和

45、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C. 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D. 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答案】D【解析】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A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故B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错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

46、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特点、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49. 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A. 缓解财政压力B. 践行儒家仁政C. 实行闭关政策D. 推动民族融合【答案】A【解析】明成祖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陆,派郑和六下西洋,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境,所以仁宗施行“恤民之政”的主要目的是缓解财政压力,故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CD两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50. 经历乾、嘉、道三朝的军机大臣曹报镛,深得历代君主的欢心,其秘诀就

47、是“多磕头,少说话”。军机大臣真正能比较长久保持地位的,往往只能少说话多办事。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军机处A. 有利于选拔官吏B. 提高了行政效率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多磕头,少说话”,表明清朝君主专制加强,官员人浮于事、惟命是从、循规蹈矩,故D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是为了加强皇权,并不是选官制度,故A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处没有决策权,真正的实权掌握在君主手中,而且材料无法说明行政效率提高,故B排除;中央集权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材料中说的军机处是加强君主专制,故C排除。51.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

48、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答案为B项。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也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排除A、C项;这种改革没有推动经济政策的改变,排除D项。52.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

49、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说明当地粮食作物生产不再是主流,经济作物开始成为主体,体现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B不符合事实;D中区域经济材料没有体现。【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3. 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形成了

50、全国性商品市场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繁荣等方面考虑,符合主题内容,可作论据,选A。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会阻碍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故不能成为论据,排除,排除BCD。54. 如图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57年设伊犁将军1683年清设立台湾府1727年派驻藏大臣A. 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B. 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C. 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答案】D【解析

51、】【详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都与加强中央集权有关,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D项正确;与西藏的关系不属于外交,排除A;B项表述不全面,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55. 大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下列对这一朝代建立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蒙古族建立B. 建立者是皇太极C. 最早的国号是金D. 都城后来迁到北京【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王朝是满族建立的。建立者是皇太极,最早的国号是金,又称后金。清朝入关后迁都北京。故选A,排除BCD。56.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

52、赠与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A. 唐朝疆域B. 元朝疆域C. 明朝疆域D. 清朝疆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起止时间是1616-1911年,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735年,由此可知这幅地图反映的是清朝的疆域,故选D;唐朝的起止时间为618-907,元朝的起止时间为1206-1368,明朝的起止时间为1368-1644,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ABC三项。57.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 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 台湾与

53、大陆重归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海上”、“耕凿从今九壤同”。这些关键词暗示的是有关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没有涉及到“海上”,因此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58. 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 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 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 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答案】B【解析】【

54、详解】京剧艺术用特定的颜色(红、黑、白等)勾勒出色彩纷呈的脸谱,展示人物的性格、性情或类型,区分人物“善恶”, 达到“褒贬”人物(言行)的功能,说明京剧脸谱艺术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项正确;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与京剧脸谱艺术“寓褒贬、别善恶”不符,A项错误;京剧脸谱艺术并未折射社会伦理“秩序”,C项错误;京剧脸谱艺术的出现不能说明戏剧艺术的“成熟”,D项错误。59. 清代乾隆帝下诏设馆编修的四库全书,主要包括历代政治、宗教、哲学、天文、文艺等内容。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乎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内容相当。这说明四库全书在编纂中A. 既保存了传统文化又禁锢了思想B. 传播了先进

55、知识摒弃了陈腐文化C. 整理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D. 剔除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糟粕【答案】A【解析】编修四库全书,一方面保存了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查禁焚毁书籍、石刻”是删除对自己统治不利的内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故答案为A项。查禁焚毁的部分不能说都是陈腐文化或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主要是对统治者不利的内容,排除BD项;C项说法不全面,保留的部分不能说都是优秀文化。60. 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A. 渗透近代科学思想B. 汇总历代农学成

56、就C. 介绍西方农学知识D. 突破传统科技藩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徐光启对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后又推广甘薯种植。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而且充分汲取西方农学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和创新性和先进性,A正确;BCD都属于它的内容,但是不符合农业科技试验,排除。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政全书二.主观题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严耕

57、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材料二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这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3)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答案】(

58、1)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3)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可得知特点是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反映出了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势力较大。

59、(2)根据材料中的“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可知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从“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可得出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从“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可得出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从郡县制两级到行省制多级,可以得出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从历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的发展情况,可得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62.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代中叶,田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是金花银的出现,

60、二是苏(州)松(江)府等地的均田均粮活动。金花银即货币化的田赋,它是封建国家为保证朝廷财赋收入对实物田赋制进行的灵活改革。“以太祖尝折纳税粮于陕西、浙江,民以为便。遂仿其制,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白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其后概行于天下。”与金花银几乎同时发生的还有明中叶江南的均田、均粮活动。这里所说的均田、均粮不是平均地权,而是“欲因田以平其赋,使无不税之田”。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影响。【答案】

61、(1)田赋货币化趋势明显;覆盖面扩大;田赋征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为以后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解题时紧扣史料,注意概括材料,从田赋货币化、覆盖面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农民负担、国家财政收入、商品发展、社会矛盾和对以后改革的影响角度作答。6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

62、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仁”的内涵,并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在思想上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

63、利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黄宗羲基本政治观点及其意义。【答案】(1)“仁”的内涵是:关爱他人;分为五种道德规范,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以德治国(“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3)观点:反对专制(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基本权利)。意义:对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解析】【详解】(1)内涵:根据材料“恭、宽、信、敏、惠”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关于“仁”的内涵是关爱他人和分为五种道德规范,即恭、宽、信、敏、惠。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以德治国。(2)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思想上的统一措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主要有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3)观点:根据材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可归纳出限制君权,保证人民基本权利。意义:主要体现为对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