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羊兹拉特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把握小说的情节及其主题3、体会并探究小说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把握小说的情节及其主题2、体会并探究小说的情感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类小说,既不是以阐明思想为目的,也不是以讲述故事为乐趣,它们所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从情节设计到人物命运的安排,从人物纠葛到环境布置,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感动”做文章。本单元的话题关键词是“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山羊兹拉特(板书),看看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作者又是如何做到“以情动人”的。二、相关介绍: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
2、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辛格15岁就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共创作了30余部作品。代表作:长篇庄园、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卢布林的魔术师,短篇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78年,辛格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的充满了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处境。”辛格的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从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三、内容探究: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问1:根据情节内容,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小说分为几个部分
3、?每一部分又写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开端(01-04)犹豫再三,节前决定卖羊 发展(05-10)卖羊途中,遭遇强风暴雪 高潮(11-27)巧遇草堆,互助战胜饥寒 结局(28-33)安全回家,从此不提卖羊研读中间部分,感受“情感”内涵。问2:这是一场怎样的暴风雪? 明确:“天气突然由晴转阴,乌云很快盖满了整个天空。天黑得如同夜幕降临前的黄昏。不一会儿,下着的冰雹竟又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顷刻间整个大地被白雪覆盖。”雪来得是如此的突然,如此的迅猛,如此的恐怖。这真是一场猛烈的、罕见的暴风雪!问3:(学生齐读9、10两段)阿隆和兹拉特的处境怎样? 明确:昏暗的天空、凛冽的寒风、漫天的雪花,让12岁的
4、阿隆迷路了,他进退两难,手脚鼻子都冻麻了,而兹拉特呢,“再也走不动了”。摆在阿隆和兹拉特面前的道路似乎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被活活冻死。这两段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阿隆在冰天雪地、饥寒交迫时所遭受的困难。问4:阿隆和兹拉特是凭借着什么战胜死亡的威胁的? 明确:草堆(抵御严寒、提供食物)、羊奶(阿隆充饥)、取暖(阿隆御寒)。雪地开路、草堆挖洞、干草封洞、捅开天窗,没有阿隆的兹拉特无法完成;提供羊奶、散发体温,没有兹拉特的阿隆也无法活下去。可以说,正是人与羊的相互帮助、相互依赖才让他们最终战胜了死神,赢得了生机。 (师)说:阿隆和山羊之间有几段对话,但山羊都是用一声声的“咩”来回答阿隆的。山羊其
5、实也有自己的语言和心理,小说中就出现过揣摩山羊内心话语的描写。问5: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这样的描写? 明确:第5段它用疑问的目光,似乎在问:“你要把我带到哪儿去?” 第8段它那温和的眼睛似乎在问:“这么大的风雪,我们为什么不回家?到底要到去哪儿?” 这两处描写,都写出了山羊兹拉特对主人的行为(“带着它走上陌生的道路”“带着它在暴风雪中前行”)感到迷惑不解。问6:人羊对话中“咩”字后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明确:破折号的作用是“声音的延长”,读的时候“咩”字要稍微拖得长一点。你尝试着读一下。让一位男生、一位女生读“人羊之间的对话”。其余的同学同桌讨论,揣摩“咩”的内涵。 (师)说:老师不才,尝试着写
6、了一下阿 隆:“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山羊:“都怨你,都怨你,不好好呆在家里,非要往外跑,这下好了吧?”阿 隆:“如果我们没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山羊:“岂止是冻僵,小命都没有了!”阿 隆:“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山羊:“你怎么尽说好听的,但愿不是那样。”阿 隆:“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山羊:“这还不明白,真是不善解羊意。”阿 隆:“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山羊:“没有我,你早就饿死了。”问7:大家觉得我写的怎么样? 明确:改得不好。老师的改写部分表现了兹拉特的怨恨和不满,既不符合兹拉特的形象
7、特点一向温顺可亲,对主人充满信任,也不符合它与阿隆之间的亲密关系(舔手、摇脑袋)。问8:你是怎样翻译“咩”的内涵的? 明确:点四组学生展示答案(略)。教师再展示(学生齐读阿隆的话语、教师读山羊的话语)阿 隆:“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山羊:“很不幸我们遇到了暴风雪,但也很幸运,我们在一起。”阿 隆:“如果我们没找到这个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山羊:“没有关系呀,我们找到这个草垛,我俩现在不是很好吗?”阿 隆:“如果大雪仍然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山羊:“那也还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在一起。”阿 隆:“咩是什么意思呢?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山羊:“你可
8、能听不懂我的话,但我还是要说,因为我们在一起,所以我们会活下去的。”阿 隆:“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山羊:“是呀,就是这样子。” (师)说:试题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所写内容却有一个评判优劣的标准:1、要符合上下文的对话语境;2、要符合兹拉特的性情特点;3、要符合人、羊之间一贯的亲密关系;4、要体现出对阿隆的鼓励,流露出战胜困境、走向光明的乐观精神。问9:你认为作者把山羊的话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为什么? 明确:不写出来会更好。原因在于:1、这样处理可以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把她的双臂补全反而丧失了她的艺术魅力。2、这样处理还可以充分表现人、羊之间的
9、心灵默契和情深意厚。 (师)说:看来大家都是带着“心灵”去阅读文本的。同学们,我们试着想一想在绝境中求生,最基本的物质支持固然很重要,但精神的依靠同样不可或缺。这使老师想起了“王家岭矿难”,在又黑又深的透水矿井中,矿工们在生死关头的不离不弃、相互鼓励。一个获救的矿工说:“如果我们当时分开了,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别说能活天夜,单是恐惧就能让人完全崩溃。”可见,兹拉特这一声声的“咩”对阿隆来说是多大的安慰啊!品读首尾部分,体味情感变化。问10:(学生齐读开篇4段)决定卖山羊的时候,勒文一家的情感是怎样的? 明确:全家人对兹拉特都有依恋难舍之情(“卖羊”是长时间犹豫后做出的决定、母亲泪流满面、阿隆的两个
10、妹妹也哭了起来、阿隆的“只得听从”、全家人都出来告别),但因为贫穷(或“迫于生计”)又必须要卖掉它。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态度,就是“忍痛割爱”。在困境与难舍的矛盾冲突中,最终还是“物质战胜了情感”。问11:(学生齐读结尾6段)阿隆安全回家后,勒文一家对待兹拉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吗? 明确:经过暴风雪中的生死考验之后,山羊兹拉特才真正成为了勒文家平等的一员(孩子有的鸡蛋煎饼兹拉特也有一份、夜晚让兹拉特进屋睡觉)。小说正是通过生与死的考验将勒文一家和兹拉特的情感推向顶点的。问12:我把结尾部分中两句话的语序调换了一下,大家体味一下其中传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原文表述:“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
11、特的那件事。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们重又需要硝皮匠来勒文帮忙。”改后表述:“现在,寒冷的冬季终于降临了,村民重又需要硝皮匠来勒文帮忙。”“此后,全家人谁也没有再提起卖兹拉特的那件事。” 明确:情感不一样。第一种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因为兹拉特救了阿隆,所以不卖它了;第二句表述给人的感觉是因为生活有了好转,所以不卖它了。课文的表述体现了硝皮匠勒文一家对待山羊兹拉特的情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即“情感战胜了物质”无论生活贫困与否,他们都不会再卖兹拉特。文字是心灵的跳动,语序的不同,思想情感就截然不同了。 (师)说:勒文家对山羊兹拉特经历了三个阶段忍痛割爱必须卖掉、阿隆决定与它不再分开、回家后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人与羊之间的情感逐步酝酿、渐次深化,那种“真挚的情、融洽的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问13:谁能概括一下山羊兹拉特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山羊兹拉特通过叙写勒文家从决定卖羊到经历生死考验后把羊当作家庭中平等一员的故事,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相处、深厚的情谊,而这种“爱”可以超越任何物质的贫困与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