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八十年代初期人们看电视的情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如今各种类型的电视机让人目不睱接思考:以上两幅图片体现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新中国发展的途径如何?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知考纲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明考向1本课内容常以漫画、古诗文及名言警句为载体考查,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复习中要系统把握发展观中的原理和方法论等内容的运用,关注中国的发展态势、科技创新、祖国统一进程等重大事件。学会熟练分析古诗文及与本课内
2、容相关的名言警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1.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2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
3、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保守思想。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2009安徽卷)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国家工商、物价、卫生、农林等部门通过网络与遍布全国各地的检测点相联,及时掌握信息,对大宗物资储备、工农业产品价格波动、疾病防治等实施监控。众多企业通过网络在国内外建立了技术研发、
4、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体系。当今,网络购物、网络教育、网络服务、刷卡消费等已经走进百姓生活。据统计,2009年“五一”三天假期里,某地居民跨行刷卡消费额达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信息一 网络经济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发帖子、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等国计民生问题,向各级政府决策部门进言献计,对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进行评议和监督。目前,各地政府陆续成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收集网络上的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咨询,这已成为继信访、接访之外群众表达民意的一个新时尚。信息二 网络与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5、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网络的发展及其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知识,探讨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解析:正确解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发展的实质和要求等方面组织答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答案:从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应当利用网络与社会生活广泛而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发挥网络便捷的功能。从发展的观点看,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应当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网络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新形式、新途径。必修
6、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1.不能把运动、变化等同于发展。解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第一,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第二,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了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形成的过程。第三,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
7、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运动和变化比发展范围广,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深刻得多,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2)联系:第一,总体方向相同。三者都属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同一序列的要领和范畴,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第二,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第三,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2变化是发展的原因,发展是变化的结果。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
8、,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而变化发展都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变化是指事物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变化有上升的、前进的变化和下降的、倒退的变化,只有那种上升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可见,发展只是变化的一种形式,而非结果。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3不能认为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解析: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依据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等表面形式,而是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9、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是不科学的。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1.“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CD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解析:强调的是联系观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都不符合题意。答案:A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2有权威部门分析,2010年会是中国3G手机雪崩的一年,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到5000万部以上,预计2011年达到6500万部以上
10、、2012年达8500万部以上。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这体现了()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总是优越于旧事物 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 运动必然引起变化,变化必然带来发展ABCD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解析: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错误;只有积极向上的、前进的变化才是发展,错误;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32010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楼市调控。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市政策不断调整,楼市调控基调从2008年的“先压后保”转变为2009年“执行
11、优惠政策”“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再到2010年8月的“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楼市政策的不断调整说明()A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B发展具有普遍性,主观要随客观而变化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D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解析: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而非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A项不选,选B。C项不符合题意。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形成的不同经济政策,都是适合当时情况的,不能说原来的就是旧事物,D项排除。答案:B必修四生活与哲
12、学人 教 版 治 政 4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锻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ABCD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解析:题干没有把新旧事物作比较,故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人在年轻时不摔跟头,不碰壁就不能成长,符合题意。与题干无关。答案:C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 教 版 治 政 5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荀况的这句话()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肯定了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离的C肯定了静止的相对性D否认了事物的发展解析:荀况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选D。他看到了事物的运动,但是没有看到事物的发展,A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也没有涉及静止,B、C与题意无关。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