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标要求命题解读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活动建议:1.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2.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1.高考主要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基因频率相关计算、生物的多样性等内容,其中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是高频考点2.命题趋势:多以选择题及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相关内容考情分析 思维网络第1、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观点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
2、进化来的(2)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由低等到高等(3)生物进化的原因是_和_过度繁殖,生存斗争,_,_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梳理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遗传和变异观点 拉马克进化学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反对_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基础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_评价 拉马克最早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对于遗传和变异的_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局限于_水平;在物种形成的问题上,达尔文强调了物种形成中的_方式神创论多样性和适应性(续表)本质个体渐变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的全部个体叫作种群
3、,种群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同种生物全部基因基因频率(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4)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_的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可遗传的变异突变基因突变_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_。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3)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_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_。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定向原材料方向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_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积累种群的_发生定向的改变生物朝_的方向缓慢进
4、化。4.物种形成不定向的基因频率适应环境(1)物种与种群。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物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可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的现象。包括两种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自由交流生殖隔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许多种群,如同一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许多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长期发展下去可能形成不同的亚种,进而形成许多个新物种。比较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前后生物间关系
5、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关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2)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3)物种形成的方式。渐变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年代逐渐形成)。a.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隔离。b.三个步骤: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生殖隔离。骤变式。a.染色体数目变化:一旦出现可以很快达到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染色体结构变化: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个体和原始物种杂交,可育性降低,形成初步的生殖隔离,以后经过进一步演化形成新的物种。关于生
6、物进化的五个易混点(1)突变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新物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与原物种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和物种必须是可育的。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均不可称为“物种”,因为它们均是“不育”的,而四倍体西瓜相对于二倍体西瓜则是“新物种”,因为它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代(三倍体西瓜)不育,意味着二者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已成为新物种。(4)物种
7、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5)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基础测评 )1.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器官的反复使用答案:C2.一百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将某野生小动物的栖息场所分割成独立的三块,原来的种群也被分成 X、Y、Z 三个独立的种群。调查发现,这三个种群的某基因的基因频率差异较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三个种群都没有发生进化B.三个种群一定存在地理隔离C
8、.X 种群中某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及对应的基因型频率之和都为 1D.Y 种群的雌性个体和 Z 种群的雄性个体在一起可能不能交配答案:A3.16 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答案:B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举 例物种之间种间互助 长有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蛾与长花矩的兰花种间斗争 猎豹和斑马(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生物与无机
9、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考点二物种多样性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考点梳理 一、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1.共同进化的实例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种群等位基因不变二、基因频率的计算 1.基因库与基因频率(1)基因库是指一个_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在遗传过程中得以保持和发展。(2)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的全部_中出现的比例。如果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_。比较项目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式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 该基因与其
10、等位基因的总数100%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 个 体 数 总 个 体 数100%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2.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求算基因频率(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PA2AAAa100%2(AAAaaa)PaAa2aa100%2(AAAaaa)(PA、Pa 表示 A、a 的基因频率,AA、Aa、aa 表示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
11、、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PA2n1n22Nn1N12n2N PAA12PAaPa2n3n22Nn3N12n2N Paa12PAa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3)伴 X 染色体遗传方式基因频率的计算。PA2XAAAXAXaXaY2(XAXAXAXaXaXa)(XAYXaY)Pa2XaXaXAXaXaY2(XAXAXAXaXaXa)(XAYXaY)4.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型频率(1)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
12、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2)推导过程。设一对等位基因为 A 和 a,A 的基因频率为 p,a 的基因频率为 q。由于种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归结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A 频率为 p、a 配子频率为 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频率 A 频率为 p、a 配子频率为 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p(A)q(a)p(A)q(a)p2(AA)2pq(Aa)q2(aa)1即 AA 的基因频率为 p2,
13、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2pq,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q2。意义:实现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互转换。(3)得出结论:后代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若不考虑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型为AA、Aa、aa的种群,在自交或随机交配的情况下,结果是基因频率不会改变,但是基因型频率却出现两种可能性:(1)如果是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化,纯合子的 频率增加,杂合子的频率减小,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2)如果是随机交配,那么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基础测评 1.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
14、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C.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 a 的基因频率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原因答案:D2.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
15、频率是()A.75%B.50%C.42%D.21%答案:C考向1对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理解典例1(2018 年浙江卷)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A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得使生物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产生新的物种,B正确;个体并不是直接把性状传递给后代,传递给后代的是基因,考虑到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分配,并不是
16、所有的性状都能得以遗传,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 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 正确。答案C观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
17、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观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同点 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 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 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 有利变异积累的结果,没有 认识到隔离的作用 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 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 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 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 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共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续表)考向预测1.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
18、传的观点B.农药的使用导致菜青虫产生抗药性增强的定向变异C.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进化过程解析: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A 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菜青虫抗药性的 增强是农药选择的结果,B 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C 错误;共同进化是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进化过程,D 错误。答案:A2.(2019 年湖南浏阳一中联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19、,无法解释生物的统一性B.人工选择能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但不能培育出新物种C.在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D.生物通过长期进化能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A 错误;人工选择能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可培育出新品种,因为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因而不能培育出新物种,B 正确;在 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也是自然 选择的前提,C 正确;生物通过长期进化能使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D 正确。答案:A考向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典例2(2018年海南卷)甲、乙两
20、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C.若甲是动物,乙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根据共同进化的观点,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甲的进化,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B 错误。答案B考向预测3.(2018 年四川德阳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机交配使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间接价值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解析:随机交配不会改变
21、种群基因库,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基因库,A 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 物个体的表现型,B 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C 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 错误。答案:B4.(2019 年湖南怀化期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B.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
22、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 错误;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 的方向,B 正确;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 正确;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 正确。答案:A考向3求算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典例3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_,A 基因频率为
23、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和 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解析(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 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一种基因型”,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 为50%,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2Aa1aa,则A 的基因 频率为0.5。(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 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不能存 活,即基因
24、A 纯合致死。第一代Aaaa21,产生的配子比 例为Aa12,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 AAAaaa144,则Aa 和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答案(1)111210.5(2)A 基因纯合致死11考向预测5.(2018 年河南信阳模拟)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 bbE_基因型和 B_ee 基因型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 F2 群体中 E 的基因频率是()A.50%B.60%C.40%D.100%解析:P:BBEEbbeeF1:BbEeF2:9B_E_3B_ee自交3bbE
25、_1bbee,根据“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 基因型的胚胎致死”,则F2 中EEEeee361,即EE3/10,Ee6/10,ee1/10;根据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的方法: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F2 群体中 E 的基因频率EE 1/2Ee 3/10 1/26/106/1060%。答案:B6.(2018 年安徽黄山八校联考)现有一个随机交配的动物种群,由 AA、Aa、aa 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且 AAAaaa441,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进行繁殖,而 aa 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则子代中 AA、Aa 和 aa)的数量比可能
26、为(A.441C.423B.961D.414解析: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由AA、Aa、aa 三种基因型个 体组成的,且AAAaaa441,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 占 1/2,Aa 占1/2,因此A 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a 的基因频率为1/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该种群繁殖一代,后代中AA 的基因型频 率为3/43/49/16,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43/43/8,aa的基因型频率为1/41/41/16,因此子代中AA、Aa 和aa 的 数量比可能为9/163/81/16961。答案:B7.(不定项)蟋蟀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某岛屿上
27、有长翅蟋蟀 8000 只,其中杂合子有 2000 只,残翅蟋蟀有 2000 只。现有 10000 只残翅蟋蟀迁入该岛屿,若干年后,岛屿上有长翅蟋蟀 9500 只,而残翅蟋蟀仅有 50 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岛屿上蟋蟀种群进化的方向B.残翅蟋蟀迁入后的瞬间,A 的基因频率为 35%C.残翅蟋蟀迁入前,大量的基因 a 突变为 A,导致长翅蟋蟀占优势D.根据该实例可知,长翅蟋蟀更加适应该岛屿的环境解析:蟋蟀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某岛屿上有长翅蟋 蟀 8000 只,其中杂合子有2000 只,残翅蟋蟀有2000只,说明 长翅占据优势;现有10 000 只残翅蟋蟀迁入该岛
28、屿,若干年后,岛屿上的长翅蟋蟀有9500 只,而残翅蟋蟀仅有50 只,说明残翅蟋蟀在生存斗争中处于劣势,C 错误。答案:ABD考向4求算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典例4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则该校学生中 XB 和 Xb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6%、8%C.78%、92%B.92%、8%D.8%、92%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比例/%42.327.360.324647.36%0.32%24%解析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算等位基因所存在的 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 该校学生中Xb 的基因频率为42.32%27.36%20.32
29、%246%4%100%8%,则XB 的基因频率为 18%92%。答案B考向预测8.(2018 年江西景德镇期末)假设一个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人群,每 10 个男性就有一个红绿色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远低于男性,但具体比例无法由题干条件求得B.该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约为男性的 1/10C.该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约为 0.3D.如果该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只生女儿,则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会快速下降解析:已知一个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人群,每10 个男 性就有一个红绿色盲,即色盲基因频率为1/10,正常基因频率 为9/10,可以算出人群中色盲的概率,C 错误;男性色盲为
30、1/101/21/20,女性色盲为1/101/101/21/200,因此该 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比例约为男性的1/10,A 错误、B 正确;红绿色盲男性只会将色盲基因传给女儿,与儿子无关,D错误。答案:B9.(2019 年湖北重点高中联考)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C.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生物进化
31、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A 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 基 因的频率等于 a 基因的频率,C 错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男性只要有色盲基因就表现患病,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相同,D 错误。答案:B10.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频率是指_。进化的实质是_。(2)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A 和 a 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 的基因频率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3 中 Aa 占_。(3)果蝇细眼(C)对粗眼(c)为显性,该基因位于常
32、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 F1 个体 5000 只,其中粗眼果蝇约 450 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40 人有 1 人是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用分数表示)。解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根据题意分析,现有基因型为Aa 的小麦,A 和a 不影 响个体生活力,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在自交的情况下种群 的基因频率不会发
33、生改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且连续淘汰隐 性基因纯合的个体aa,则子一代AAAa 12,子二代 AAAa(2/32/3)(21/32/3)11,子三代AAAa(3/43/4)(23/41/4)32,因此子三代中Aa 占2/5。(3)根据题意分析,果蝇自由交配后cc占45050009%,则c基因频率为30%,而自由交配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 变,即亲本种群的 c 基因频率也是30%,又因为亲本都是纯合 子,因此亲本果蝇细眼CC 和粗眼cc 个体 的比例为(1 30%)30%73。(4)根据题意分析,该遗传病在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为1/40,一正常男人的父母正常,妹妹携带,说 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该男人是携带者的概率 为2/3,则该男人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后代发病率 1/402/31/41/240,因此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9/240。答案:(1)在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不变2/5(3)73(4)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