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考试高三试卷(问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非选择题时需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需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选择题共60分)1.“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A
2、.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这说明(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黄河文化遗产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有利于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黄河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BCD3.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励着千万中华儿女奔赴战场救亡图强
3、,并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强盛而英勇奋斗。这是因为( )特定的文化决定人生观的形成 优秀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国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饱含爱国情怀的精神特质催人奋进A.B.C. D.4.“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下列古语中与“隐性传播”意思一致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A.B. C.D.5.2019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系列活动。当祖
4、国各地以快闪的形式唱响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现场的游客不约而同围拢齐声歌唱,一起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作品总能以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人备受鼓舞A.B.C.D.6.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
5、B.C. D.7.书籍是人类用来记录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用来交流感情、获取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一本好书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书中,我们可以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这表明(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类创造文化的同时也享受文化A.B.C.D.8.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重要地位。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如何与宴会主人及同桌的客人交谈、敬酒,正确地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文化素
6、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B CD9.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75%稳步上升至2018年的5%,年均复合增速达15.8%,预计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0.6%。这意味着(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A B C D 10.对作者而言,诗是“瞬间幸福的记录”“强烈感情的自然迸
7、发”,散发着“成熟的理性对读者而言,“诗如禅机、在于参悟”,而“有灵魂的人可以在诗中找到知己”,形成新的自我。材料告诉我们( )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应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B.C.D.11.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文化具有传承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具有民族性A. B. C. D.12.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
8、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以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 需要整合媒体资源,以实现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大化 开启了媒体发展新时代,显示出文化共享的强大功能 利于掌握舆论主导权,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和公信力 应该坚持以数据技术为中心,以提升关注度为出发点A. B. C. D. 13.李子柒是一个美食博主,她根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确定选题拍摄短视频,烧制各种中华美味佳肴,生动演绎了传统文化的美,收获了国内外众多粉丝的好评。正如央视评价:李子柒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
9、了中国故事。今天起,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李子柒的故事反映了( )借助大众传媒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应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14.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
10、确定的 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B.C.D.15.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肓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人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A. B. C. D.1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
11、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7.近年来,国内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广泛好评。它们以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同时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暖与前进的动力。这些电视剧的成功表明( )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品 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A.B.C.D.18.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
12、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一碗妈妈做的炸酱面,是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一碗豆花,融溢着对外婆的深深思念;一碗羊肉泡馍,沉淀着浓浓的乡愁食物温暖了胃,也温暖了心;味蕾会恋上食物,心会记起那个人。这说明(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断发展的 B.情
13、感与思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源泉C.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D.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故乡情怀20.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B.C.D.21.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与情感的是(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B.庆祝民族节日C.民族
14、的文化遗产D.民族的语言文字22.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并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群众游行及国庆文艺表演等活动。庆祝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举行70周年国庆活动有利于集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旨在使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能够让国人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彩的魅力 能够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A B C D2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
15、人民心中的情感(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A.B.C.D.24.自2019年7月以来,香港暴力冲突活动不断并有升级之势。但当示威前进路线“杀”向邻居澳门时,却被直接“偃旗息鼓”。同是一个“妈”,为啥澳门青少年如此“优秀”?很多人把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澳门的教育,尤其是在品德与公民、历史、地理等科目上使用的是内地人教版教材,加深了澳门青少年对祖国历史及澳门传统文化认识,建立起了民族认知和归属感。从澳门身上可以看到( )不同民族文化具
16、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对于下一代的认知影响很大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传承,中国历史必须认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增强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A B C D25.“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A B C D 26.2019年10月18日,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上,真人版清明上河图的环节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们评价:创意十足,让人意想不到的惊
17、喜;科技感十足,展示了祖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传递给世界人民一个现代中国的奋进形象;传统文化的气息十足,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 自然因素差异决定了文化特色科学技术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A.B.C.D.27.2019年7月,在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中国作为主办方集中展示了中国书法、剪纸、面人等传统文化项目,同时举办中医、京剧、茶艺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的体验,让国外嘉宾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引起积极反响。这表明(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签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
18、又是世界的继承和回归传统,促进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ABCD28.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数字敦煌”让一批敦煌艺术精品通过数字平台、数字展览、手机App等途径走出敦煌,走向世界。“数字敦煌”能够 ( )助力游客更深入了解敦煌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需求,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利用现代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根本上变革游客的参观方式和内容提高莫高窟的游客承载能力,最大限度挖掘敦煌文化的经济价值ABCD29.“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
19、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华的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A. B. C. D.30.习近平同志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团结带领人民把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
20、逐渐变成美好现实。开展这一主题教育的文化意义在于( ) 能确保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 能增强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能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有利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A. B. C. D. 31.用车灯照亮孩子回家路的司机,脱下雨衣为婴儿遮雨的送餐哥,脱去冬衣趴在冰面上救孩子的好心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布了一组主题为“感谢你,陌生人”的照片,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该组照片的传播有利于(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夯实和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A.B.C.D.32.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开展“最美
21、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 国成立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这对学习英雄事迹、培育时代新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评选“最美奋斗者”( )有利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践行核心价值观,推动学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有利于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A.B.C.D.33.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侵蚀”,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 )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
22、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避免文化多样性 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A.B.C.D.34.电影黄大年通过对科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感人事迹的描写,展现了科技工作者赤诚的爱国情怀和忘我的奋斗精神,塑造了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塑造新一代“英雄形象”的目的是(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凝魂聚气的基础工程弘扬道德模范,把弘扬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对社会风气的引导力和影响力A B C D35.2019年
23、,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农村观众的电影消费喜好和趋势,做好精准推送。通过电影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面向广大农村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上述做法( )体现了当代文艺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符合文艺工作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导向 表明文艺对时代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B.C.D.36.2019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
24、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里强调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植根于伟大实践,体现时代特征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ABCD37.2019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6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学校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进行雷锋精神
25、传播的主要手段A B C D38.历史虚无主义常常披着“学术研究”的外衣,借“还原真相”的由头,触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借助新媒体在短时间内的快速传播,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需要政府( )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道德的自觉践行能力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必须坚持学而信,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加强舆论阵地的建设与管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A B C D39.2019年1月,习近平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调研时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2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这要求媒体建设者( )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以信息技术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思想引领A.B. C.D.40.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这一讲话启示我们要( )淡泊名利,具有广阔的超然胸襟 知行统一,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同心同德,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厚德载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共40
27、分)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經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滋”,更谈不上价值增值。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的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籍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只有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让越来越多的經典和文物开始走向人们的视野,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华经典和文
28、物涵养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12分)42.材料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一个地区的贫困,表面上看属于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因此,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文化扶贫工作,抓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独特传统文化资源,以扶志促扶贫,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文化下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让文化在当地落地生根,走出独具特色文化扶贫之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15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出版,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版行业工作者,坚持马
29、克思主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出版导向,推出大量精品力作,我国出版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期待。我国出版行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推动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这对我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实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13分)1-5 CDCCB 6-10 ADACB 11-15 ACBAB 16-20 DDDDC 21-25 BBBBD 26-30 DCA
30、BC 31-35 CBCCC 36-40 BACDC二、材料分析题4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中华经典和文物涵养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答案: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让中华经典和文物从新时代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继承传統,推陈出新。要取其精华,深入挖掘中华经典和文物的内涵,又要与时俱进,让中华经典和文物体现新的时代精神。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推动中华经典和文物在传播手段和呈现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向人们的视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31、,让中华经典和文物面向人民不断发展。4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全国各地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扶贫工作的合理性。答案:解析: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扶贫能促进经济发展。(3分)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力。(3分)能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3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43.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加快实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答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出版行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创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出版强国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