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3 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考点一激素的发现及研究方法 考点梳理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概念及特点 1.促胰液素的发现神经反射促胰液素神经反射(1)沃泰默的研究:坚持促进胰液分泌是一个_过程。(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研究:证明_促进胰液分泌。(3)巴甫洛夫的研究: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_;后来认同斯他林和贝利斯的结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_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_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_肾上腺素等卵巢_等睾丸雄性激素等甲状腺_等胸腺胸腺激素等胰腺胰腺中的胰岛分泌_、_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_(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内分泌器官3.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
2、分泌的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雌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二、激素的研究方法1.促胰液素的发现(1)稀盐酸的作用是促进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2)发现该过程的关键的处理方法是将小肠黏膜刮下来并研磨,排除神经调节的影响。(3)结论: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研究激素功能的方法(1)一般思路。(2)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 出现相应病理症状 添加某激素后恢
3、复正常 推知相应激素生理功能(3)示例。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饲喂法。b.摘除法和注射法。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4)一般测量指标。甲状腺激素加快新陈代谢:以动物耗氧量变化为指标生长发育:以蝌蚪变态发育为指标胰岛素:以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活动量)为指标。胰高血糖素:以尿糖测定为指标。(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 况相似的动物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单一变量。(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 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4)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
4、验方法。多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水解,因此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采用饲喂法;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可以饲喂,也可以注射。(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摘除某种内分泌腺(如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再注射该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如睾酮),或重新植入该内分泌腺。(6)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就应该采用饲喂法。基础测评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中的对照组排除了稀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
5、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答案:A)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激素都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B.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大分子有机物C.激素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D.激素都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答案:B考点二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考点梳理 1.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功能2.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参与水平衡调节;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其
6、他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4)作为“神经中枢”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3.激素的化学本质(1)_激素:性激素。固醇类氨基酸(2)_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3)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体液(1)_:微量的激素可显著地影响机体的生理活动。(2)通过_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机体的各组织、器官,传递各种信息。激素名称靶器官或靶细胞甲状腺激素几乎全身组织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_促甲状腺激素_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素几乎全身组织细胞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
7、于肝脏细胞(3)作用于_。靶器官、靶细胞垂体甲状腺(1)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激素产生后,可随血液流经全身各处,但由于激素分子的特异性,只有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靶细胞才能特异性地结合激素分子。(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被靶细胞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了。5.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图所示。(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调节血糖时的_与_。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基础测评 1.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甲、乙、丙三种激素后,观察到
8、的相应反应是:甲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乙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丙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甲、乙、丙的化学名称依次是()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答案:C)2.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答案:A考点三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考点梳理 一、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 1.分级调节模型及解读下丘脑垂体(1)分级
9、调节:_能够通过分泌相关激素调控_,垂体能够通过分泌相关激素调控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2)反馈调节:如图中“相应激素”含量的变化,又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进而影响“相应激素”的分泌量。反馈有_和_,图示如下: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正反馈负反馈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2.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模型及信息解读(1)模型。(2)解读。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
10、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既有分级调节,又有负反馈调节。3.反馈调节的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_体液运输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_比较长反应速度迅速_短暂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反射弧2.两者关系:_控制着激素调节;_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二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较缓慢 基础测评 1.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
11、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不手术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不注射A.实验组:;对照组:B.实验组:;对照组:C.实验组:;对照组:D.实验组:;对照组:答案:B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会促使 X 分泌激素 aB.Y 除能分泌激素 b 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 b 含量低于正常值D.Z 结构的活动只受 Y 结构的控制答案:A考点四体温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 考点梳理 1.体温恒定的调节(1)过程。减少增加增加(2)分
12、析。动态平衡肝脏骨骼肌神经体液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_的结果,这种动态平衡是靠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实现的。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和_,机体的散热主要是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的。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体温调节方式为_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加快物质的氧化分解,加快新陈代谢来增加产热。肾上腺素在参与血糖调节时,与胰高血糖素为协同作用,与胰岛素为拮抗作用;在参与体温调节时,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为协同作用。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和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体温感觉中枢
13、在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1)“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2)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2.水盐平衡调节(1)过程。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2)分析。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下丘脑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如果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常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
14、每日尿量可达 10 L 以上,称为垂体性尿崩症。人体内水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_来完成的。肾脏3.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代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基础测评 1.人处在寒冷环境时,会出现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哆嗦的现象,其意义是()A.促进血液循环以便供热B.肌肉运动使产热量增加C.一种自我保护信息,告知已处在不良环境,应采取措施D.一种由“温度
15、感受器中枢效应器”反射弧完成的先天反应答案:B2.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是反馈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B.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可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分泌后经导管定向运输到相应靶细胞D.健康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产热量增加答案:C考点五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考点梳理 1.血糖的来源与去向肝糖原0.81.2能量肌糖原脂肪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1)调节中枢:下丘脑。(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胰岛 B 细胞和胰岛 A 细胞。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
16、分。动态平衡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3)血糖的平衡是指血糖的利用和来源达到一个_的状态,而不是固定不变的。3.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1图 2图 3(1)图 1 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 A 为正常人,B 为糖尿病患者。(2)图 2 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去判断,波动范围在 0.81.2 g/L 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 b 为正常人;a 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
17、者。(3)图 3 表示人进食后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含量增加,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降低;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血糖浓度变化引起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因此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变化稍落后于血糖浓度的变化。基础测评 1.下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 2 h 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3 h 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 h 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答案:D2.人体血糖浓
18、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下列哪些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肾上腺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生长激素B.D.胰高血糖素A.C.答案:A考向1 探究激素功能的实验方法典例1(2017 年新课标卷)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 A、B、C、D 四组,A 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 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 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 A 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 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 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 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 C 组注射某种激素
19、、给 D 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 C 组注射的激素是_,D 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 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 B、C、D 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C组通过注射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浓度升高,D 组直接注射葡萄糖提升血糖浓度。(3)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 C 组注射胰高血糖素;D 组通过注射营养物质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
20、)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 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组别实验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甲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切除 10 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乙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 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切除 10 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考向预测1.选择 30 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小白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21、()A.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B.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解析:要证明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需要以甲状腺激素为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为乙组注射物中有激素和溶剂,故需要设置注射同种溶剂组以排除溶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C考向2 激素的合成、成分及生理作用典例2(2019年新课标卷)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
22、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解析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A 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接触等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等相关感受器,B 正确;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 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C 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D 错误。答案D考向预测2.(2019 年海南卷)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B.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
23、.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解析: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 错误;性激素可促进生 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B 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 丸的发育,C 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 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 正确。答案:A3.(2018 年新课标卷)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
24、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4.(不定项)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B.食物中缺碘,会导致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高C.1 mg 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 4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D.些糖尿病人常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他们需要在饭前口服少量胰岛素解析:激素分子虽然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不同的细胞表面受体不同,所以绝大多数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A 正确;食物中缺碘,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会减少,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升
25、高,B 正确;激素具有调节作用,在生物体内含 量少、作用大,所以1 mg 甲状腺激素能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 kJ,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的特点,C 正确;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大分子物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功效,所以糖尿病人需要注射少量胰岛素控制血糖含量,D 错误。答案:ABC5.(2018 年河南信阳模拟)从植物中提取的苦皮藤素和苦皮藤素具有很好的灭虫作用。它们均对昆虫的突触有影响,能抑制并阻断神经肌肉兴奋性接点电位(EJPs)。(1)正常情况下,兴奋沿着昆虫体内的_神经传导到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谷氨酸以_方式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26、引起肌肉细胞的兴奋。苦皮藤素增大了细胞膜的膜电位,使细胞更不易兴奋,导致肌肉_,进而起到杀灭昆虫的作用。(2)研究人员将果蝇幼虫神经肌肉标本分别置于图中所示 AF 组不同溶液中,电刺激神经并在肌肉细胞处测定电位变化。记录数据并整理如下图。上述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为保证神经细胞能维持正常电位变化,实机盐离子。从图中总体趋势看,不同条件处理下各组的 EJPs 幅值变化率均比对照组_。图中结果显示,单用苦皮藤素时在_分钟阻断 EJPs,而在苦皮藤素_时与单用苦皮藤素阻断作用相似,但当苦皮藤素比例_(填“高”或“低”)时,EJPs 阻断时间明显延长,说明此时苦皮藤素使苦皮藤素的作用效果_。验所用的生理
27、溶液中至少应加入_、K、Ca2、Cl等无答案:(1)传出扩散不收缩(2)苦皮藤素和不同比例混用对 EJPs 的影响Na低11 31高减弱考向3 考查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典例3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
28、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激素的作用特点主要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等。答案(1)下丘脑垂体(2)细胞代谢发育和功能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高效(其他答案合理亦可)考向预测6.(2019 年山东名校联考)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b 和 c 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表示垂体,b 表示甲状腺,c 表示下丘脑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
29、起激素分泌减少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解析:由图可知,a 是垂体,b 是甲状腺,c 是下丘脑;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由于负反馈调节的作用,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幼年时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呆小症。答案:C7.(2018 年安徽皖江联考)如图所示为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简图。分析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细胞有激素 B 的受体,而垂体细胞没有激素 A 的受体B.激素 A 能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但不能促进激素 B 合成增加C.激素 A 和激素 B 都可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相应的
30、靶细胞D.垂体是人的主要内分泌腺,可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解析:甲状腺细胞有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而垂体 细胞也有激素A(甲状腺激素)的受体,A 错误;激素A 能促进 垂体细胞代谢,当激素A 的含量过低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 弱,会使激素B 合成增加,B 错误;激素产生后随血液运往全身,但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C 错误;垂体是人的主要内 分泌腺,可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 正确。答案:D考向4 考查激素的反馈调节典例4(2018 年四川宜宾期末)如图所示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的分泌减少,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的分泌
31、会增加,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和的分泌均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反馈调节会使和的分泌增加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激素的分泌均增加,加快代谢,增加产热,A 错误;切除垂体后,的分泌会减少,而不是立即停止,B 错误;切除甲状腺后,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所以和的分泌会增加,但没有甲状腺,不能产生甲状腺激素,所以不会促进代谢,C 正确;给动物注射,反馈调节使和的分泌减少,D 错误。答案C分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930甲22乙229考向预测8.(2019 年广东佛山模拟)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找出病变的部位,现通过给两
32、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别测定每个人注射前 30 min 和注射后30 min 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测定结果如表。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垂体B.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C.甲病变的部位是下丘脑,乙病变的部位是甲状腺D.甲病变的部位是垂体,乙病变的部位也是垂体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甲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甲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不是下丘脑,而是垂体;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显著升高,说明乙个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下丘脑。答案:B
33、考向5 体温调节的考查 典例5(2019年新课标卷)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解析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产热过程,不利于散热,A 错误;外界温度高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人体散热,B 正确;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人体散热,C 正确;用酒精擦拭皮肤,酒精挥发带走热量利于人体散热,D 正确。答案A考向预测9.(2018 年安徽黄山八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 BCG、E 完成调
34、节B.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 D、E 和 F 散热C.D 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收缩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解析: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E完成调节,在此过程中,毛细血管收缩,散热量减少;同时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A 正确;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 和F 散热,此过程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B 错误;寒冷时,骨骼肌战栗即骨骼肌快速收缩,骨骼肌细胞呼吸作用加强,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热量,增加了产热,C正确;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答案:B10.将室温(25)饲养的某
35、种体温为 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 环境中 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汗液分泌会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分解代谢会_。解析:(1)炎热环境中,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舒张,汗液分泌增加。(2)动物出现焦
36、虑不安行为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的目的是排除 41 以外因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高温环境)引起的,更好地说明实验组的科学性和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4)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细胞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答案:(1)舒张增加(2)增加(3)排除 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 引起的(4)增加增强考向6 水盐平衡调节的考查典例6(2019 年新课标卷)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解析
37、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 正确;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引起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B、C正确;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答案D考向预测11.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结构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C.抗利尿激素在结构甲细胞中合成D.结构丙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解析:结构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增多,会增加丙对水的重吸收
38、,以减少尿量。答案:D考向7 血糖平衡调节的曲线模式图典例7(2019 年海南卷)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B.胰岛 A 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C.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D.胰岛 B 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解析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面食中含有淀粉,在消化道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会升高,A 错误;胰岛 A 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血糖升高,B 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血
39、糖的作用,故血糖会升高,C 错误;胰岛 B 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血糖下降,D 正确。答案D考向预测12.如图为某健康人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是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 ATP 中含有的糖是脱氧核糖B.A 点后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B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进而形成血糖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解析:ATP 中含有的糖是核糖,A 错误;A 点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 正确;B 点时,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C 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