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一、选择题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威胁到皇权,因此当时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虽参与讨论军国大事,但皇帝仍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
2、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2.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制发展到三省六部制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剥离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三省六部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还有处理皇室事务的机构,这一变化体现了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中剥离,故选C项。答案:C3.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D.枢密院和三司使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文
3、武二柄”,宋代掌握行政权的是中书门下,掌握军权的是枢密院,故选B项。答案:B4.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俸追官逐禄者的竞争排除了联合为封建性质贵族的任何可能性;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解析:题干材料中“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反
4、映了“学而优则仕”这一原则,据此可知该制度是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而“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正是对科举制的描写,故D项正确;A项反映了盛行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故排除;B项反映了东汉末年的察举制,故排除;C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排除。答案:D5.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中国的科举文官制度是历史最悠久的帝国行政样板。”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唐以后成为主要选官制度B.宋代以后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形式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D.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B项说法错误。答案:B6.在清代,“乡会
5、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责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录、对渎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这主要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培养社会读书风气B.具有一定的公平性C.把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D.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回避”“另试”“题由钦命”“校阅”,可知清代对科举考试有严格的要求,尽量避免科场舞弊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故选B项。答案:B7.“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下列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的是()A.世卿世禄制B.郡县行政C.刺史制度D.皇权独尊解析:A项盛行于商周时期;B项起自春秋战国时期,
6、完善于秦朝;D项是秦始皇开创的。刺史制度是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地方监察制度,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解析:宋代的财政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所以“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这一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C二、非选择题9.选官制度具有很强
7、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汉书公孙弘传材料二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三崔湜,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入朝,累转左补阙。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野佥载材料四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池田大作在展望21世纪的对话中谈道:“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
8、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 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转引自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公孙弘“为博士”、傅畅“至于上品”和崔湜“入朝”的原因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二到材料三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意义。(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对英国有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它同样是有限度的”指什么?并指出这一制度在东西方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原因:贤良、才学;出身门第;科举考试。(2)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3)影响:英国仿照中国实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官员的方式,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盛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助推君主专制走向极端。原因:社会环境的不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