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84.50KB ,
资源ID:706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063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法治”,墨子主张“尚贤”。他们探讨的共同问题是A. 人的本性B. 治国方略C. 人际关系D. 自然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墨家墨子主张“尚贤”,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故选B;材料信息与人的本性无关,排除A;老子、韩非子的思想没有涉及人际关系问题,排除C;D只在老子的思想里有所体现,排除。2.董仲

2、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他A. 强调纲常名教B. 维护等级秩序C. 强调君权神授D. 重建儒家信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故选C;ABD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联系董仲舒的思想分析解答。3.“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A. 老子B. 墨子C. 韩非子D. 庄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 “天下

3、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选B;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和法治,庄子主张顺从天道,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联系墨子的思想分析解答。4.某思想家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他主张A. 知德合一B. 格物致知C. 君民共治D. 致良知【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求,该思想家是王阳明,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故选D;A是苏格拉底的观点,B是程朱理学的

4、观点,C是王韬的观点,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联系王阳明的思想分析解答。5.下表为北宋至清朝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变化表(%)(部分)。据此可知A. 各时期都重视理论研究B. 宋代科学技术最为发达C. 古代科技以技术为重心D. 明清时期轻视科技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表看出,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类成果都占主导地位,说明古代科技以技术为重心,故选C;北宋时期理论类科技成果所占比例较小,不能说明重视理论研究,排除A;B材料数据无法体现,排除;明清时期的实验成果减少、理论类科技成果比重上升,不能说明明清时期轻视科技文化,排除D。6.下

5、列书法作品中,能够体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符合楷书的特点,D是楷书,故选D;A是行书,B是篆书,C是草书,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联系楷书书法的特点分析解答。7.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这里他强调A. 道德是理想的核心价值B. 快乐是理想的终极目标C. 快乐与美德是相辅相成D. 享乐是人

6、生的奋斗目标【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说明作者重视道德的作用和重要价值,这与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相符,故选A;材料强调道德的价值,并非强调快乐和享乐,排除BD;材料只能体现道德对快乐的影响,无法体现二者相辅相成,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联系苏格拉底的思想分析解答。8.彼特拉克说:“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这体现了A. 人文主义精神B. 理性主义原则C. 人人平等思想D

7、. 天赋人权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倡导的是追求现世幸福,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人平等思想,排除C;启蒙运动提倡天赋人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联系文艺复兴的思想内容分析解答。9.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要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这一主张A. 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8、B. 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 强化了上帝的统治地位D. 强调了人们积德行善的重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灵魂得到拯救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体现了信仰得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选B;马丁路德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A;材料强调个人信仰的作用,反对教会的权威和繁琐的宗教仪式,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根据“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可知,材料否定积德行善的作用,排除D。10.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

9、蒙的真谛在于A. 人身自由B. 思想自由C. 推翻专制D. 主权在民【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了要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即思想自由要自由,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人身自由而非思想自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来看推翻专制并非启蒙的真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主权在民是卢梭而非康德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1.近现代西方的一些画家“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使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表达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现代主义风格具有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特点,重

10、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符合题意,故选D;A是浪漫主义,B是现实主义,C是印象派,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2.人间喜剧以资产阶级发迹和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主线,展示了金钱如何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如何腐蚀人的灵魂、捉弄人的命运,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求、追逐和争夺。该小说A. 是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 采用反传统、反理性的艺术手法C.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判D 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先进性【答案】C【解析】【详解】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批

11、判,故选C;A是古典主义,B是现代主义,排除;D表述太绝对,错误。13.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听广播、看电视上。这表明A. 科技发展缓和了社会各种矛盾B. 科技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 科技进步使人们摆脱精神空虚D. 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听广播、看电视上”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选B;A表述太绝对,错误;根据“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听广播、看电视上”可知,科技进步没能避免使人们摆脱精神空虚

12、,排除C;工业革命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D错误。14.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A. 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B. 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C. 改变了认识世界的视角D. 为工程力学奠定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符合题意,故选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继承与发展,A错误;B是哥白尼日心说的影响,排除;牛顿力学是工程力学的理论基础,排除D。15.“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

13、长,补我不逮,足矣。”与该观点一致的主张是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师夷长技以制夷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坚持传统夷夏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纲常名教”不变,学习西方的“制造之长”,符合“中体西用”思想,故选A;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御西方的侵略,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排除C;根据“取西人制造之长”可知,不反对学习西方,并非“坚持传统夷夏观念”,排除D。16.某学者认为:“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

14、救国救民族的第二个方案。”两个方案的本质区别在于A. 前者以自强为目标,后者以求富为目标B. 前者维护封建统治,后者反对君主制度C. 前者坚持君主专制,后者倡导君主立宪D. 前者维护传统道德,后者反对孔孟之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可知,第一方案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根据“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可知,第二方案学习西方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故选C;第二方案学习西方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排除AB;第二方案学习西方制度即实行君主立宪,这是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排除D。17.某史书写道:“采用共和体制

15、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里的“激烈变革”应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 “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可知,“激烈变革”指进行思想领域的革命,促进思想解放,故选D;根据“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得知“激烈变革”是思想领域,故排除ABC三项。18.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

16、中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其目的是A. 推动思想解放B. 方便民众阅读C. 推广白话文体D. 普及科学知识【答案】A【解析】【详解】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推翻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促进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思想基础,故选A;B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推广白话文体”“普及科学知识”,排除CD。19. “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

17、论旨在A. 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B. 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C. 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D. 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陈独秀的言论主要是评价孔子的思想,而不是强调民主与科学推动社会进步,故A项错误;材料肯定了孔子科学的一面,但也否定他反民主的一面,没有“全面肯定孔子”的态度,故B项错误;孔子及其思想有积极之处,如“近乎科学”,也有消极之处“反民主”,说明应客观公正地看待,故C项正确;批评孔子反民主只是陈独秀的目的之一,而不是主旨,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名师点睛】百家争鸣中

18、的诸子百家思想:(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20.孙中山说:“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

19、失败,才意识到自己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因此他A. 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B. 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C. 仿照俄国发动了无产阶级革命D. 强调工农阶级是革命的主要力量【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以俄为师”可知,孙中山已经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学习俄国,因此,孙中山将原来的三民主义重新阐释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选B;新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是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孙中山开展的是

2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排除CD。21.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选D;1997年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2002年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B;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2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它折射出

21、当时A. 美苏展开激烈的空间竞争B. “冷战”有利于科技的发展C. 苏联在“冷战”中占有优势D. “冷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答案】A【解析】【详解】两幅图片反映出美苏“冷战”在空间领域的争夺,故选A;“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B表述不恰当,排除;图片未体现美苏“冷战”中苏联占有优势,排除C;D图片信息无法体现,排除。23.习近平主席评价某位科学家:“以其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科学家的贡献是A. 发明克隆技术B. 成功提取了青蒿素C. 培育杂交水稻D. 发现结晶牛胰岛素【答案】B【解析】【详

22、解】屠呦呦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AD不符合“中医药事业”,排除;C是农业科技成就,排除。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之后经过2006年、2015年两次修订。该法A. 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B. 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 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D. 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答案】A【解析】【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点是义务教育,保障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故选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是一部法律构成的,B错误;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仅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无法

23、体现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排除C;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5.1956年,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生物学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的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三大改造的完成B.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C. “双百”方针的贯彻D. “文革”即将结束【答案】C【解析】【详解】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生物学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的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体现了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这和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有关,故选C;A与学术问题的讨论无关,排除;1978年邓小平提出科

24、技是第一生产力,排除B;1976年“文革”结束,排除D。二、非选择题26.某班同学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课题,搜集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各小组搜集的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第一小组搜集的古代科技的资料: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摘自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

25、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摘自全球通史第二小组搜集的近代科技的资料并整理成表格:第三小组搜集的现代科技的资料:(1)根据第一小组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2)请完善第二小组整理的表格中划横线的内容,并按照相应序号写在答题纸上。(3)根据第三小组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现代科技应用的看法。(4)在以上三个小组资料的基础上,请你为其中一个小组补充一项该时期的科学成果。【答案】(1)示例:主题: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说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

26、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指南针用于开辟新航路,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火药用于征服殖民地和战胜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灯的使用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电话、电车等的使用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等。(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应用于军事则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4)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期的科技成果均可)【解析】【详解】(1)根据“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可拟出主题:四大发明

27、对世界的影响。说明:根据“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得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推广,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得出指南针用于开辟新航路,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根据“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得出火药用于征服殖民地和战胜封建势力,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结合所学,可从电灯的使用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电

28、话、电车等的使用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等方面分析回答。(3)根据“广岛原子弹爆炸”“广州大亚湾核电站”两幅图片可知,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4)言之有理即可(同时期的科技成果均可)。如:可为第三小组补充信息技术的发展或航天技术的发展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源认为西方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他强调引进西方各国的军事技术,举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国防,使中国赶上西方国家。魏源的另一个贡献是允许商民自办民用工业。他看到,西方先进技术输入中国后必将受到民间商人的欢迎,这种商民自办的工厂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营企

29、业。魏源认为,要真正做到“上师外夷”,除引进吸收军事技术,做到早日“自行改造”外,还要改革科举取士制度,培养军事技术骨干人才。摘编自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材料二 20世纪前夕,一批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封建士大夫首次紧叩中国封建王朝这座紧闭几千年的城池,要求开启宪政之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打起了“变法维新”的旗帜,提出“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政治纲领,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的序幕。摘自蔡定剑中国宪政百年回眸与脚下的路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30、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摘编自孙中山全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维新”的背景及其政治目标。(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答案】(1)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建立近代新式国防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培养和选拔军事人才。(2)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等。目标:实行君主立宪。(3)民主共和;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权在民。【解析】

31、【详解】(1)根据“他强调引进西方各国的军事技术,举办军事工业,建立新式国防”得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建立近代新式国防工业;根据“允许商民自办民用工业”得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民族工业;根据“培养军事技术骨干人才”得出培养和选拔军事人才。(2)背景:根据所学,可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的冲击、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分析回答。目标:根据“变法维新”“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得出实行君主立宪。(3)根据“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得出民主共和;根据“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得出天赋人权;根据“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根据“以民立国之制”得出主权在民

32、。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然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在这以后,中国

3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材料二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摘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的观点,并简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答案】(1)观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

34、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阐明了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意义: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2)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开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引导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等。(3)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都丰富和补充了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等。【解析】【详解】(1)观点:根据

35、“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得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根据“在这以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得出阐明了当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根据“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得出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意义:根据所学得出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2)根据所学,可从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等分析总结。(3)结合所学,可从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都丰富和补充了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等分析总结。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