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361.50KB ,
资源ID:70573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057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大学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大学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ATP、密码子、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

2、等成分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3图甲和乙反映物质出细胞的两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类型有影响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ATP分子

3、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ABCD5有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源于水的光解,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源于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及参与反应的水B光合作用的H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产生,有氧呼吸的H在线粒体中产生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不同,前者是NADPH,后者主要是NADHD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与氧气结合成水6“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

4、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7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甲植物的影响,应选择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B图中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三碳分子含量减少,五碳分子

5、含量将会增加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加,乙减少D在Y点时,叶绿体中ADP不断从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移动8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即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提高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

6、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10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11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

7、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12C1、C2、C3、C4是某动物体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C1、C3、C4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21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

8、植来演绎14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15如图是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B乙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基因模板链不同C乙中的酶为RNA聚合酶,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a到bD在丙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各个多肽链的氨

9、基酸排列顺序相同16有人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表:温度/15202530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141228124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7016012174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A温度和性别阻断了基因的转录B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受温度影响,也与性别有关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有温度、食物成分等D温度和性别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17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

10、单体的比例为()A1BCD18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19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

11、是()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20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如果机体被细菌侵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D如果机体神经中枢受损,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21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

12、递信息下列关于不同信号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都应含碳元素,原因是信号分子都是有机物B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应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C同一信号分子最终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比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代谢D酶也应属于信号分子,该物质能使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22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并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状态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可利用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发育,做到有计划上市B利用浸泡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处理的时间较长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成的无子西瓜与多倍

13、体育种培育成的无子西瓜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种子萌发等,可利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使之产生更多的淀粉酶23如图是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t4时是捕获该鱼的最佳时间Ct0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影响t1和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24下列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B冰川融化而暴露的土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C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D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的群落演替25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

14、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生态农业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26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27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

15、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2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

16、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低29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其中A、B、D表示膜中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癌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是物质DB若该图表示肌细胞膜,则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可分别是O2和CO2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始终没有穿过BD若该图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a30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

17、,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BbTt()BBtt()BBbTt()bbtt()CbbTt()bbtt()DbbTt()BBtt()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旗叶是小麦植株靠近麦穗下端的第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发育时期叶面积(占其最大面积的%)总叶绿素含量(mg/gfw)气孔相对开放度(%)CO2净吸收速率(molCO2/m2s)A新叶展开前192.8B新叶展开中871.15.51.6C新叶展开完成1002.9812.7D新叶已成熟10011.11005.8注:“

18、”表示未测数据(1)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强、弱);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照和温度都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检测:A时期旗叶叶肉细胞中会开始有积累; D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会(减慢、增大)(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增加、减少),促进了过程32如图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a、b、c、d表示调节效应请据图

19、分析回答(内填物质编号):(1)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在寒冷环境中,C分泌量增加的同时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2)正常机体血液中C对A、B的分泌起调节作用,ad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的作用B物质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物质)有关(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控制(5)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此外,如果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数量都将减少,很难在日后弥补3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20、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用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主要以形式进行循环碳(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需消耗植物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5)该草原曾

21、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能力3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需要酶催化,mRNA从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需要的结构是(2)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

22、比例为(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5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酸奶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检测酒精的原理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色(2)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3)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在此过程中,豆腐

23、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4)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变为2015-2016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AC、H、O、N、P是ATP、密码子、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

24、性识别的物质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细胞膜的成分;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分析】本题是对于构成细胞的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核酸的分类和分布、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的综合性考查,梳理ATP、核酸、组成的元素组成,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核酸的分类和分布,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特异性,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A、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密码子位于mRNA上,其元素组成是C、H、O、N、P,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元素组成是C、H、O、N、P,A正确;B、线

25、粒体、叶绿体、染色体含有DNA,核糖体不含DNA,B错误;C、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蛋白质,其结构具有特异性,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正确;D、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磷脂是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ATP、RNA、和生物膜在元素组成上的共性,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特点,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C选项的分析是难点,分析时结合,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

26、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3、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4、内质网、高尔

27、基体通过出芽形式形成囊泡,细胞膜的内吞和外排过程中也形成囊泡【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病原体,因为其与肌肉细胞相比,含有较多的溶酶体,A正确;B、丙酮酸是线粒体分解的底物,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C、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细胞膜内吞和外排过程中也形成囊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图甲和乙反映物质出细胞的两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

28、类型有影响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物质的跨膜运输,图乙表示胞吞和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解答】解:A、图甲表示跨膜运输,图乙表示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协助

29、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需要能量,A错误;B、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均是顺浓度梯度,B错误;C、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C错误;D、胞吞和胞吐跨膜层数为0,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ATP中的“A”

30、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ABCD【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酶的概念;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无进行氧呼吸产生ATP,错误植物细胞光

31、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错误;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萤火虫的光能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来的,正确;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均为核糖,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故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正确;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更易断裂,正确;ATP中的“A”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指腺嘌呤,故二者表示不相同物质,错误;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

32、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存在差异,错误故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有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源于水的光解,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源于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及参与反应的水B光合作用的H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产生,有氧呼吸的H在线粒体中产生C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产生的H不同,前者是NADPH,后者主要是NADHD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与氧气结合成水【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

33、过程和意义【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同时产生了还原氢和ATP,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较多的还原氢,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场所的线粒体内膜【解答】解:A、光合作用产生的H来源于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有氧呼吸产生的H来源于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分解和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及参与反应的水,A正确;B、光合作用的H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产生,有氧呼吸的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B错误;C、光合作用和

34、有氧呼吸产生的H不同,前者是NADPH,后者主要是NADH,但者都是辅酶,具有还原性,C正确;D、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成水,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为有氧呼

35、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本题是对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考查,回忆人体细胞的呼吸方式及不同呼吸方式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然后结合题图曲线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cd段氧气消耗率较高,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该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

36、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都等于O2消耗量,B错误;C、无氧呼吸过程时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的转移到ATP中,C错误;D、如果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血液中乳酸水平过高,会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的呼吸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7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释放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甲植物的影响,应选择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37、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B图中如果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三碳分子含量减少,五碳分子含量将会增加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甲增加,乙减少D在Y点时,叶绿体中ADP不断从类囊体向叶绿体基质移动【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题图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看出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高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时,B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1,大于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A植物净光合作用小于2,小于夜间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说明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解答】解:A、要探究温度对A

38、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其他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这些无关变量则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M点为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强度最适宜,故A正确;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立即减少,短期内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C5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减少,故B错误;C、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A植物净光合作用小于2,白天积累的不够夜间消耗,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B植物净光合作用大于1,夜晚消耗后还有积累,因此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增加,故C错误;D、在Y点时,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

39、ATP,暗反应消耗ATP,因此叶绿体中ADP不断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移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40

40、%的能量用于生成ATP,其余以热能散失 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解答】解:A、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细胞100倍以上,据此可推断其呼吸形式主要是有氧呼吸;故A错误B、耗氧多,而产生的ATP又较其他细胞少,所以应该是细胞呼吸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并且散失的热能多于其他细胞;故B正确C、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C错误D、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而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

41、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结合有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即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提高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考点】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交换速率降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以核遗传物

42、质没有发生改变,不同的细胞mRNA不同;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容易转移;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有利【解答】解:A、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相对表面积减少,物质交换效率减弱,A错误;B、细胞分化仅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和蛋白质有变化,B正确;C、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使得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C正确;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分化、癌变和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43、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B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二倍体动物体内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象,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雌性个体;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细胞含

44、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甲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而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A正确;B、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C、由乙细胞可知该生物为雌性个体,因此丙细胞的子细胞不可能为精细胞,C错误;D、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丁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所有丁细胞不可能发生A和a、B和b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图中各

45、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同时能根据乙细胞判断该动物的性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11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据图分析,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b完成DNA的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

46、个DNA,cd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变为1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ab完成DNA的复制,cd表示末期,细胞分裂使得DNA含量减半【解答】解: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则cd过程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2个变成1个,但细胞中DNA含量不变,故A正确;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则e点与a点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个DNA,故B正确;C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错误;D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

47、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设计巧妙,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含量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12C1、C2、C3、C4是某动物体的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1、C2可能是C4的子细胞B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CC1、C2、C3、C4可能存在于一个器官中DC1、C3、C4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2【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文:C1中染色体数为N,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48、、中期和后期;C2和C3中染色体数为2N,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4中染色体数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A、C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而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C1不可能是C4的子细胞,A错误;B、C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C3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C1、C3不一定是C4的子细胞,B正确;C、根据C1、C2、C3、C4中染色体数目可知这些细胞有丝正进行有丝分裂,有些正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睾丸或卵巢,C正确;D、C1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3可能

49、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4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三者的核DNA分子比值可以是1:2:2,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3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

50、种植来演绎【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分析】孟德尔杂交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取材正确,即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验证【解答】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故A正确;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

51、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防止豌豆自花传粉,故B正确;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故C正确;D、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是:(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并通过测交实验进行演绎验证,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4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2、()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模式图;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A、基因M的每一条链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基因M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氢

53、键数为1.5Nn,A错误;B、基因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图中a和b共同组成基因M,因此基因M的等位基因m不能用b表示,B错误;C、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错误;D、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因此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的碱基数或排列顺序可以不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突变,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相关计算;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等位基因的差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5如图是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

54、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B乙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基因模板链不同C乙中的酶为RNA聚合酶,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a到bD在丙过程形成多聚核糖体,最终合成的各个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为DNA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进行反方向的物质合成,各生成两条子链,符合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图乙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各生成一条单链,符合转录的过程特点图丙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4个核糖体,使得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翻译的方

55、向:从右向左,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解答】解:A、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能一直进行蛋白质合成,所以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A正确;B、图示表明:乙过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但不同基因模板链不同,B正确;C、乙中的酶为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根据肽链的长短可判断丙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b到a,C错误;D、由于控制多肽合成的模板相同,所以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都相同,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识图能力的考查,属于中档题16有人在

56、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表:温度/15202530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141228124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27016012174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A温度和性别阻断了基因的转录B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受温度影响,也与性别有关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有温度、食物成分等D温度和性别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本题是基因型、环境对性状的影响,先分析表格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解答】解:A、分析表格可知,数据没有显示温度和性别影响棒眼果蝇发育的机理,

57、A错误;B、分析表格可知,不同温度雌、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目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性别的小眼数目不同,因此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受温度影响,也与性别有关,B正确;C、分析表格可知,实验没有涉及食物这一自变量,不能看出食物成分对小眼数目的影响,C错误;D、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代谢从而影响小眼数目,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的理解与综合应用的能力17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

58、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A1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然后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设正常黑腹果蝇基因型为AA,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为Aa,单体黑腹果蝇相互交配,即AaAa1AA、2Aa、1aa,则后代中有1/4的正常个体,有1/2的单体,有1/4的个体死亡,所以后代中单体的比例为2/3故选D【点评】本题以遗传特例的形式,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应用的

59、相关知识,提升推理和分析能力,属于考纲中的应用层次18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突触的结构【分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解答】解

60、:A、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A正确;B、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结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61、的能力19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分析】分析题意:甲的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的受体

62、,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乙丙二人来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甚至没有,从而出现尿中含有葡萄糖症状因此,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是蓝色、砖红色、砖红色在运动的初期,由于机体需能激增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迅速增加由于机体血糖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在机体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其作用使血糖产生速率加快,最终达到血糖的动态平衡【解答】解:A、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从而血糖

63、浓度降低;故A正确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反馈调节机制,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故B正确C、丙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能分泌出正常的胰岛素出来,但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故C错误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浅蓝色、砖红色、砖红色;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血糖调节与糖尿病、免疫等知识,考查了考生识图能力,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

64、理和评价20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如果机体被细菌侵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D如果机体神经中枢受损,则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淋巴细胞的起源,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之间的关系,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造血干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A正确;B、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65、,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正确;C、如果机体被病原体感染,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发挥免疫功能,即吞噬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C正确;D、如果机体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可能会降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1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下列关于不同信号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都应含碳元素,原因是信号分子都是有机物B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应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C同一信号分子最终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

66、,比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代谢D酶也应属于信号分子,该物质能使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常温常压下顺利进行【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突触的结构【分析】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惟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解答】解:A、信号分子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2等,A错误;B、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信号分子,对应的受体可能位于细胞膜上,B正确;C、同一信号分子最终发挥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如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也能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错误;D

67、、酶属于生物催化剂,不属于信号分子,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体中信号分子、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并产生了一些人们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状态下的凤梨开花结果时期参差不齐,可利用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发育,做到有计划上市B利用浸泡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处理的时间较长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成的无子西瓜与多倍体育种培育成的无子西瓜都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种子萌发等,可利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使之产生更多的淀粉酶【考点】植物激

68、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

69、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解答】解:A、乙烯利促进其果实的成熟,A错误;B、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时间较短,B正确;C、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培育成的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多倍体育种培育成的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错误;D、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作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实验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70、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中档题23如图是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t4时是捕获该鱼的最佳时间Ct0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影响t1和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分析】由增长速率曲线可以看出:该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着种群数量是,t4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种群数量达到K值【解答】解:A、t2时种群的数量还在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B、捕获该

71、鱼的最佳时间是:超过即可,捕获该鱼后,使其种群数量降至,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B错误;C、t0t4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C错误;D、影响t1时刻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太小,影响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的加大,生存空间有限,食物有限等,故影响t1和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4下列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B冰川融化而暴露的土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C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D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的群落演替

72、【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演替类型:(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1、初生演替(1)概念: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2)过程:旱生演替: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3)特点:演替缓慢2、次生演替(1)概念: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3)特点:演替快速【解答】解: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冰川融化而暴露的土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B正确;C、弃耕的

73、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D、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概念,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能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25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C生态农业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工程依据的生

74、态学原理【分析】1、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人是主要成员和中心环节人们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包括身体代谢的利用和生活上的利用),同时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

75、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解答】解:A、在捕食链中,第一营养级属于自养型生物,获得能量的方式与异养生物不同;能量的用途中,最高营养级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错误;B、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中碳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植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碳分解成无机碳释放到无机环境,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B正确;C、农业生态工程的优点有能量的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废物资源化,C正确;D、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

76、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6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摄入的能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量【解答】解:A、动物同化的能量

77、=摄入量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一年内吃的草的量(1OOkg)排出的粪的量(20kg)=80kg,A正确;B、第一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应该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除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总量,而题意中未说明草等生产者中生物总量,B错误;C、20kg的粪属于羊的摄入量,但是未消化吸收,即未同化,C正确;D、动物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题意中羊长了1Okg的肉,则呼吸量为70kg,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能够识记摄入能量的去向,即摄入的能量=粪便量+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78、繁殖的量,并且能够计算能量传递效率27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象,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DNA、

79、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检测还原糖时,采用斐林试剂,但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现配现用,且需要水浴加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应该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答】解:A、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C、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

80、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D、用显微镜观察浅色物体时,需要调暗视野,即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查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和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8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C神经纤维膜内K

81、+: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低【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分析】1、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比值越低,细胞代谢活动越弱2、停止二氧化碳供应,二氧化碳固定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减少,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仍然进行消耗的三碳化合物不变,形成的五碳化合物不变,因此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加,C5:

82、C3的比值升高3、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钠离子内流引起4、氧气、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氧在细胞内的运输方向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向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代谢活动增强,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A错误;B、线粒体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因此细胞内线粒体O2:CO2的比值低,B正确;C、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内流,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降低,C错误;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停止供应CO2后,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加,C5:C3的比值升高,D错误故选:B【

83、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外界二氧化碳变化浓度变化对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向,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解答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9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其中A、B、D表示膜中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癌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是物质DB若该图表示肌细胞膜,则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可分别是O2和CO2C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膜,则抗利尿激素分泌时始终没有穿过BD

84、若该图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a【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正推法;生物膜系统;物质跨膜运输【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中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D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a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物质,b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物质,c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排出物质,d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物质【解答】解: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A正确;B、肌肉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即图中b和c过程,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通过胞图排出细胞的,因此没有穿过脂双层,C

85、正确;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中a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癌变的特点,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30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ABbTt()BBtt()BBbTt()bbtt()CbbTt()bbtt()DbbTt()BBtt()【考点

86、】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所以BT为正常株、tt为雌株、bbT为雄穗【解答】解:A、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雌雄同株和雌株,A错误;B、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和雌株,B错误;C、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雄株和雌株,C正确;D、bbTt()BBtt()的后代基

87、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和雌株,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旗叶是小麦植株靠近麦穗下端的第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发育时期叶面积(占其最大面积的%)总叶绿素含量(mg/gfw)气孔相对开放度(%)CO2净吸收速率(molCO2/m2s)A新叶展开前192.8B新叶展开中871.15.51.6C新叶展开完成1002.98

88、12.7D新叶已成熟10011.11005.8注:“”表示未测数据(1)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强(强、弱);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基粒(或类囊体)(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照和温度都适宜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检测:A时期旗叶叶肉细胞中会开始有酒精积累; D时期旗叶的光合速率会减慢(减慢、增大)(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呼吸作用(细胞呼吸)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光反应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增加(增加、减少),

89、促进了暗反应(CO2吸收)过程【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由题意知:旗叶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面积的情况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开放度有所不同,从而使得光合作用速率也不同【解答】解:(1)与老叶相比,幼叶的生长素的合成能力较强由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直接看出,与C期相比,D期叶中色素含量明显增多,色素分布在基粒上,即基粒数量明显增多(2)A时期的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在密闭容器中,随着有氧呼吸作用的进行,氧气逐渐被消耗,无氧呼吸加强,积累酒精D时期的叶肉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在光

90、照、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开始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暗反应受阻,光反应产物累积,ATP和H含量将增加,光合速率减慢(3)据表分析,从A到D,发现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CO2净吸收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二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促进了光反应过程;三是气孔开放度增加,促进了暗反应(CO2吸收)过程故答案为:(1)强 基粒(或类囊体) (2)酒精 减慢(3)呼吸作用(细胞呼吸) 光反应 增加 暗反应(CO2吸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认识,从图表中获

91、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32如图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的部分调节过程A、B、C表示调节物质,a、b、c、d表示调节效应请据图分析回答(内填物质编号):(1)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环境中,C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2)正常机体血液中C对A、B的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ad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a与b、c与d(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B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B物质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物质)有关(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控制(5)脑发育的关键时

92、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C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此外,如果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数量都将减少,很难在日后弥补【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节调节过程,即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因此图中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表示促进作用;B为促甲状腺激素,b表示促进作用;C为甲状腺激素,c和d表示抑制作用【解答】解:(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在寒冷环境中,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时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

93、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2)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其中C对A、B的分泌起反馈调节作用图中a和b表示促进作用,c和d表示抑制作用(3)甲状腺的发育和发挥作用几乎全靠B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B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糖蛋白有关(4)激素的产生需要特定刺激图中可见,垂体激素分泌量直接由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控制(5)C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并且能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等作用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大脑正常发育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脑细胞数量和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数量都将减

94、少,很难在日后弥补故答案为:(1)下丘脑 肾上腺素(2)反馈 a与b c与d(3)B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4)下丘脑(产生的激素)(5)C甲状腺激素 突触【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寒冷调节下的体温调节过程,考生要能够通过图解的分析确定图中ABC表示的激素种类;明确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识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等,难度适中,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33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B、D(用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主要以CO2形式

95、进行循环碳不能(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来自鼠,来自蛙,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需消耗植物280kJ,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4)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

96、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据图分析:图甲:根据A与D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A的箭头最多,可知A是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由B、C、D的箭头关系可知,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乙:该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解答】解:(1)图乙中的生物成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对应图甲中的B、D;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在、过程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97、循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所以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2)图乙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R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N,所以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N+R(3)由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消耗需要考虑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0%10%=80kJ,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0%10%10%=200kJ,因此蛇每增加1kJ需要消耗植物280kJ同理,假如蛇的食物中,鼠的比例变为,则蛇每增加1kg体重,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0%10%=40kg,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需消耗植物=(1)10%1

98、0%10%=600kg,则因此蛇每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植物640kg则消耗相同的植物,蛇同化的能量是原来的=(4)在生态系统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通过这种关系,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该草原虽说发生火灾,但土壤中仍存有植物的根系、繁殖体等,故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次生演替;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食物链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故答案为:(1)B、D CO2 不能 (2)N+R (3)280 (4)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次生演替 自我调节【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替、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意在

99、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3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完成过程需要的结构是核糖体(2)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9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

100、合为AaBbaaBb、AaBbAabb,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7【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分析题图:图中实线方框中表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青蒿素的合成需要FPP合成酶、ADS酶和CYP71AV1酶虚线方框表示酵母细胞合成FPP合成酶及固

101、醇的过程,酵母细胞只能合成FPP合成酶,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因此其不能合成青蒿素【解答】解:(1)图中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过程表示翻译,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2)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种F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即P(A_B_)=,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

102、(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不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前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8条染色体,后者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9条染色体,两者受精发育而成的后代体细胞中有27条染色体故答案为:(1)RNA聚合 核孔 核糖体(2)9 AaBbaaBb、AaBbAabb (3)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

103、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35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酸奶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检测酒精的原理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1825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3035(3)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等,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4)民间制作腐乳时

104、,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缺氧环境,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变为玫瑰红【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分析】本题是对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种、发酵条件的控制的考查,回忆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种、发酵条件,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解答酵母菌和醋酸菌的比较:酵母

105、菌醋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活方式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适宜温度20左右3035主要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发酵条件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主要用途酿酒、发面酿醋腐乳制作中用盐腌制的目的: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有调味作用【解答】解:(1)酿酒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酒精发酵,检测酒精的原理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1825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3035(3)臭豆腐

106、驰名中外,历史悠久臭豆腐外观青色,“闻着臭,吃着香”在臭豆腐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等,在此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4)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微生物,在制作时一般要加盐、酒,若加入的酒精浓度(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5)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用水封坛的作用是制造缺氧环境;欲检测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使用检测试剂后颜色的变化出现玫瑰红色故答案为:(1)灰绿(2)18253035(3)毛霉等 培养基(4)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5)制造缺氧环境 玫瑰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果酒的制作、果醋的制作、腐乳的制作、腌制泡菜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016年4月2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