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统一了度量衡D统一了法律解析:分析题干“划时代的意义”,是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一个最深远的、最重大的、最有价值的历史意义。答案:A2秦始皇为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开创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解析:秦朝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答案:C3下列有关秦朝郡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是郡县制的创立者B郡是最高地方行政机构C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
2、任命D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解析: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实行县制。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不是秦始皇的独创。答案:A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解析:秦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它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答案:D5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这充分体现了()A皇位世袭 B统领百官C皇帝独尊 D皇位
3、禅让解析:特有称谓突出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专制权威。故选C项。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请回答:(1)概括材料中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观点。(2)简要说明这次争论的结果。(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人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后,围绕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矛盾和斗争命题。第(1)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两人的观点;第
4、(2)题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争论结果;第(3)题谈对两人观点的认识,要求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答案:(1)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廷尉李斯:反对实行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观点,在全国推行郡县制。(3)评分说明:可以辩证地分析二人的观点,也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他对,要有史实说明他为什么对,体现史论结合,反之亦然。例如:丞相绾主张实行分封制,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从历史上看,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更何况,在秦以后的西汉初期也曾经分封同姓诸侯,说明这种制度在秦汉时期仍有一定的合理性。李
5、斯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他看到了西周后期分封制的弊端;他提倡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且被后世广泛采用。1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实现国家统一确立君主专制体制确立封建土地制度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BC D解析: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确定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正确;与本题无关,应排除。答案:D2晋朝干宝晋武革命论中记载:“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 B皇权独尊C皇权至上 D神权被皇权利用解析:材料把帝王的活动和天命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皇权利用神权
6、加强统治的特点,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答案:D3柳宗元称郡县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认为郡县制()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彻底消除了封建割据解析:依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与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无关,故C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抑制封建割据,但不能达到“彻底消除封建割据”的作用,故D项错误。答案:A4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
7、,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解析: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虚设太尉使皇帝直接掌管军队,权力更加集中。A项政务与太尉无关, C、D两项显然不是虚设太尉的目的。答案:B5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解析:三公九卿是中央制度,加强了君权,故排除A和C,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没有体现民主观念,D错误。答案选择B。答案:B6史记商君传:“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
8、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解析:本题要注意材料出处。材料来自于史记商君传,商君即商鞅,当时秦还未实现统一,只是反映战国时期秦的状况,故D说法不正确。答案:D7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解析:从“社会政治大转型”可知,本题
9、应从政治角度入手,那么,A、C选项可以排除,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经济、思想两个方面;社会政治大转型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显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以及实现和巩固大一统。那么,废分封行郡县,与题意相符。答案:B8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解析: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
10、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县制和西周的分封制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本题选D项。答案:D9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文明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是
11、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主要方向之一,故平常训练时应有所涉及。本题引文材料强调秦始皇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更符合题意要求。答案:A10谭嗣同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材料反映了()A谭嗣同赞扬秦制所奠定的政治格局B谭嗣同批判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C谭嗣同批判秦朝的用人之道D谭嗣同赞扬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功绩解析:赞扬秦制,与材料中“秦政也,皆大盗也”不符,故A项错误;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与材料中“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相符,“皆大盗也”是批判弊端,故B项正确;用人之道与材料中“秦政”即中央集权制度不
12、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秦政”即中央集权制度,没有涉及统一全国,故D项错误。答案:B11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造成的后果?(2)结合材料二、三,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度有何特点?(3)秦朝中央政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这种中央政权组织有何特点?解
13、析:第(1)题,从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可以看出是分封制。第(2)题,从材料二的“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以看出皇位世袭;从材料三可看出皇帝独尊和皇权至上。第(3)题,实际上考查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及其特点。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来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的权威受到挑战。(2)特点:皇帝制度体现了皇帝的独尊、皇位的世袭和皇权的至高无上。(3)基本结构: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中央的三个最高官职,诸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互相牵制。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
14、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请回答: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获得认识。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