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烛之武退秦师一、读准字音氾南()缒而出()鄙远()阙秦()杞子() 逢孙() 戍之()失其所与()答案fnzhubjuqpngshy二、辨识通假(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答案(1)“已”同“矣”,了(2)“共”同“供”,供给(3)“说”同“悦”,喜悦,高兴(4)“知”同“智”,明智三、一词多义(1)鄙(2)辞(3)许(4)微(5)焉(6)以(7)之(8)其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名词,边境形容词,鄙陋,指目光短浅(2)动词,推辞动词,告别(3)动词,答应,许诺名词,处
2、所数词,表示约数代词,这样(4)连词,假如没有形容词,微小副词,微弱形容词,精深奥妙(5)语气词,表陈述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兼词,从这里语气词,表停顿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6)介词,因为介词,拿,后省略“之”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转折,却,而(7)代词,他,指佚之狐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郑国(8)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代词,那代词,指郑国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四、词类活用(1)夜,缒而出()(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4)晋军函陵()(5)与郑人盟()(6)既东封郑()(7)越国以鄙远()
3、(8)且君尝为晋君赐矣()(9)不阙秦()(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1)邻之厚,君之薄也()(12)且贰于楚也()答案(1)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3)名词作状语,在东边(4)名词作动词,驻军(5)名词作动词,结盟(6)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为疆界(7)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8)动词作名词,恩惠(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1)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12)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五、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
4、此古义:_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多用于正式场合。答案(1)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2)外交使节。(3)那人。六、文言句式(1)是寡人之过也。()译文:_(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_(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译文:_(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文:_(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译文:_(6)夫晋,何厌之有?()译文:_答案(1)判断句这是我的过错呀。(2)省略句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3)省略句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4)状语后置句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5)状语后置句
5、佚之狐对郑文公说。(6)宾语前置句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资料链接鲁君子左丘明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的顺序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
6、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并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对手,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
7、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文本鉴赏本文通过记述秦、晋联合围郑,郑国烛之武说退秦军的整个过程,表现了郑国君臣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尤其突出了烛之武的大智大勇,能言善辩,深明大义。答案深明大义,以国为重智勇双全,不卑不亢 文本深读一、阅读课文第12段,
8、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_答案原因: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形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夹击之势。联系:两原因无关秦国,为退秦师的可能性埋下伏笔。秦、晋两军分驻两边,为退秦师提供了有利条件。2面对国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_答案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郑伯屈尊自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烛之武深明大义,勇挑重担。3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许”,有什么作用?_答案交代烛之武境况:是不被重用的老臣;委婉地批评郑伯不善用人,但其诚恳自责值得肯定;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为突出烛之武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铺垫。二、阅读课文第34
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夜,缒而出”说明郑国面临怎样的形势?_答案“夜”说明敌军严密围城,只能趁夜出城;“缒”说明严峻程度,出城者艰险可窥。5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_答案非实指,是夸张手法,突出态度变化之速,以激怒秦穆公。6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的?_答案五步退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7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_答案“不仁”是
10、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三、总览全文,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8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_答案 (1)志士。佚之狐的推荐尽显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郑伯的诚意使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勇士。两方交战,出使秦师,生死未卜,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迎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以退为
11、进,侃侃而谈,帮秦穆公分析利弊得失,不但退秦,还让秦跟郑国结盟,为自己守城,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9文章在叙事时,是怎样运用伏笔与照应手法的?_答案围郑原因说明秦、郑间无利益冲突,为退秦师的成功设一伏笔。驻军两地为烛之武施行反间计再设一伏笔。“夜,缒而出”既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没有驻扎在一起,为秦、郑联盟埋下伏笔。文章预后瞻前,巧设伏笔,简练而不失严谨,自然又耐人寻味。10以今天的观念来重新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你会受到哪些启发?_答案(观点一)从晋、秦围郑看当今霸权主义。晋、秦两大强国合力
12、围攻弱小的郑国,目的就是开拓疆土,争夺霸权。对照当今社会,霸权主义仍在滋生蔓延,世界和平仍面临严峻挑战。从20世纪以来,强国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发动侵略战争的霸权主义就一直没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扼制。(观点二)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看伯乐精神。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是一个伯乐。当今社会不缺“千里马”,而是缺少伯乐。从长远看,我们应该多发现、重用人才,让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创造业绩。观点三:从烛之武临危受命看爱国主义。烛之武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是爱国的表现。今天,爱国主义回归到平民立场,就是每个公民要满腔热情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伏笔和照应本文在叙述故事
13、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2写法指导伏笔、照应的概念及作用(1)伏笔概念。所谓伏笔,就是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与中心事件有必然联系的人物、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并在事件发展到另一阶段时与
14、之呼应的一种表现手法。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2)照应概念及分类。“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伏笔式照应只是照应众多分类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文章中的常见的照应还有设悬式照应和前后照应,分为以下三种情况:a.先提出疑问,再揭晓答案,一问一答构成照应;b.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相同或类似的语言、动作形成照应;c.文中反复出现或较为特殊的物品形成前后照应。作用。照应不但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强化某些关键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某种启示。3迁移运用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手法写一个片段,内容不限,200字左右。_【参考示例】
15、她却不肯瞑目,眯缝着的眼里透出一种光来,那是一种寻觅和期盼之光。张着的嘴微微翕动,似有话要交代。众人一阵迷惘。他们环视卧室,想找些所需之物了却她的遗愿,以此慰藉这颗即将停止跳动的心。秘书递给她常年不离手的提包,那里面装有她批阅的各类文件,她却依然瞪着眼。她的丈夫默默地将女儿引至床沿。像是一种回光返照,她脸上突然有了生气,垂着的手缓缓移动,费力地攥住女儿的上衣前襟,随后闭上眼睛,溘然长逝了。记者轻轻地为她放平枕头。这时人们发现枕头下面压着一个绿皮笔记本。大家打开一看,里面是她的日记,在最末的一页,醒目地记着一条:今晚要为芳芳钉扣子。“刷”所有人的目光都射向芳芳的衣襟:上面的衣扣已经脱落了两颗 素
16、材采撷1素材积累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一生难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之极。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缒城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赢得了外援。能在国家危亡面前不避不让、甘心赴汤蹈火的动力和根源是他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意识。【应用角度】“爱国”“智慧”“舍生取义”等。2素材应用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饱受冷落,大半生怀才不遇。当他仰起憔悴的面孔抒发感慨时,没有人想起他;在他俯下苍老的身躯呼出抑郁时,没有人记起他。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记起
17、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面对虎狼之师,面对强悍的君王,他不卑不亢,机智镇定,他慷慨陈词,以“利”巧攻心理,以“害”巧析形势,以“史”巧施离间,寥寥数语,便化解了一场灭国的灾难。 群文阅读导读: 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郑伯之请,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的话语间,流露出长期不被重用的委屈,以至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诚意和对形势的分析,让烛之武尽释前嫌,毅然受命,“夜,缒而出”,说服秦伯与郑结盟。结果是,晋国悻悻退兵,郑国化险为夷。烛之武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恩怨。因此,烛之武成
18、了被千古传颂的爱国志士,其深明大义的品质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云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
19、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
20、,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现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
21、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大智大勇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
22、,满腹经纶的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在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
23、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积文化常识古代爵位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号,
24、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力的高低。周代实行分封制,以帝、王为至尊,周天子为王,以下分封五等诸侯:公、侯、伯、子、男。诸侯有封国,侯爵有侯国,世代掌握统治大权,只是定期向周天子朝贡述职,承担出军赋与兵役的义务。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诵国学经典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尽,郊物而动,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规乎其前,丘以是曰徂。庄子外篇田子方【注释】形:形体。尽:衰亡。丘:孔丘,指孔子。这一段是庄子中记录孔子所言,故出现孔子之名。徂(c):成为过去。古文今译我一旦禀受天所赋予的形体,就不会转化为其他形体而等待天命的衰亡,随外物的变化而相应行动,日夜不停从无间隙,而且竟不知其终结所在,是温和而自然地聚成了现在的形体。我知道命运不能够预先窥见,我只是天天跟随变化而推移。知行启迪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顺命,因为生命的过程由生到死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要顺应生死的结局,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生命中的各种插曲而改变对生命的看法。庄子主张顺命,但不信命。上天铸就了现在的形体,这是无法控制的,所以只有顺应它,并欣然接受它。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而消极地信命。总之,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