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内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商王“中丁”以前,凡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A. 王位世袭制尚未真正形成B. 王位继承注重选贤任能C. 王位继承制处于探索阶段D. 王位继承尚存在随意性【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凡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可知,当时的王位继承制遵循的是兄终弟及的原则,还未确立稳定的嫡
2、长子继承制,这说明王位继承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故选C。王位继承制在禹传位启时已经形成,排除A;禅让制注重选贤任能,王位继承制注重血缘关系,排除B;从材料可知,王位继承遵循兄终弟及原则,这与随意性的说法相悖,排除D。2.考古发现,战国时期冶铁遗址和出土铁器不仅遍及韩、赵、魏、齐、楚、燕、秦七国统治区,而且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有铁器出土;出土铁器的种类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知A. 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产生重大变化B. 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中国农业生产C.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已普遍使用D. 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铁器遍布的范围较广,应用也较为
3、丰富,这一时期人们将铁制农具应用于生产,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故选A。刀耕火种在近代中国的偏远地区仍有存在,退出农业生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其普遍使用在汉代以后,且材料并未出现大量使用等关键信息,排除C;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是在汉代之后,排除D。【点睛】本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中的程度词和选项中的程度词是否相匹配,如在做C项判断时,要考虑“普遍”是否与“出土”相匹配的问题。3.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A.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B.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C.
4、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如果A项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点睛】本题学生只需根据选项中的程度词作出排除即可获得正确答案,一般来说,选项中说法过于绝对的都是错误的。4.四书集注构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它为中华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促成这一可能性的主要原因是A. 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学走向成熟B.
5、 四书集注宣扬继承了儒家“仁、礼”的核心思想C. 朱熹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D. 四书集注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作,其在内容上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理学体系,故选A。材料强调的“新”,B项关注的是“旧”,排除;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故C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是心学的出现,排除D。5.下表出自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第十九目,“会馆建置”碑局部,据此可知A. 清朝时期商帮和会馆开始出现B. 当时
6、苏州是全国性工商业中心C. 工商业者普遍具有碑刻艺术追求D. 苏州清朝前期海外贸易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苏州出现了较多的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商帮会馆,这说明苏州在当时成为了全国性工商业中心,故选B。商帮和会馆在明代已经出现,排除A;碑文的记述反映的是商业活动的兴盛,而不是工商业者对碑刻艺术的追求,商人本逐利,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的商业活动,不是海外,排除D。【点睛】阅读图片类题目,首要关注对象应是标题信息,在此前提下方可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与解读。6.下表是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单位:亿两(规元)。这反映出A. 外国商品始终未能打开中国市场B. 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
7、世界市场C. 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D. 商品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国内的市场商品量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冲击了中国近代的自然经济,使其解体的速度加快,故选C。“进口洋货”在材料中也是逐年累加,外国商品始终未能打开中国市场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并未体现出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故不能得出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结论,排除B;材料并未将商品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进行对比,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7.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中,列举了清政府的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
8、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是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其旨在A. 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B. 向社会解释三民主义革命思想的合理性C. 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D. 号召实行社会改良以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列举了清政府十一条罪状,用以证明它是最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可知,孙中山将清政府这一满洲政权与腐朽的封建统治联系在了一起,从理论上把排满和反君主专制结合起来,故选A。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时,这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设定,排除B;孙中山在同盟会成立后与保皇派的论战为发动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作舆论准备,同样与材料的时间限定不符,排除C;孙中山在推翻
9、清朝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运用的手段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形成过程,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所学知识清政府的性质作出判断。8.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A. 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B.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D.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
10、逻辑的结果,故选B。A项属于政治逻辑,排除;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外交事件,不属于文化层面的演变,排除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条件,与内在的文化逻辑演变无关,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根据材料“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一限定条件即可作出判断。9.下表是中华国有铁路会计统计总报告营业收入(万元)情况表。促成表中相应年份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党1930年开始大规模围剿红军1931年各项指标都较大幅度下降B. 国民政府滥发法币通货膨胀严重引起1935年各项指标都达到了新高度C. 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客运收入1
11、927-1929迅速增长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营业总收入1927-1935较快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1929年到1931年国有铁路营业收入各项数据均有下滑,这恰好与1930年到1931年国民政府对中共发动的三次军事围剿的时间高度重合,故选A。1935年的币制改革是稳定了金融市场,滥发纸币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指的应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排除B;新生活运动开始于1934年,故C项说法本身有问题,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D项说法错误,排除。【点睛】本题图表信息只是帮助理解选项的背景性材料,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调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
12、析能力。10.1956年,蒋介石在台湾出版苏俄在中国一书,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把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这反映了A. 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遭到极大削弱B. 抗战壮大了人民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 蒋介石在抗战中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 国共联合抗战混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国内阶级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壮大了人民的力量,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蒋介石才会将其视为他“战略上的一个根本错误”,故选B。抗日战争前期正面战场是主战场,但
13、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则逐步成为了主要战场,故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的溃败,其原因不在于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被削弱,而在于其统治的不得人心,排除A;蒋介石在抗战中并非积极响应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发生最能说明此问题,排除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中日民族矛盾,排除D。1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主要是因为A. 建国后民主党派阶级属性根本变化B. 政协制度是合作与协商的民主制度C. 政协临时人大的职能具有重要作用D. 三大改造完
14、成后中国主要矛盾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协制度是合作与协商的民主制度,故毛泽东强调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中共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故选B。建国后民主党派阶级属性并未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A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政协临时人大的职能在历史上的确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1954年全国人大建立后,其职能便发生了转移,故C项不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主要原因,排除;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基于此种矛盾,中共应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与材料对政协制度制度的强调无关,排除D。12.自贸区
15、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下表是“中国自贸区改革雁行矩阵”图。这反映了A.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B. 在全球化下中国特区的建设成就C.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初步建立D. 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中的“2013年”“2015年”“2017年”等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结果,显示了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故选D。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设定,排除A;由图中的地名可知,自贸区显然不能与经济特区划上等号,
16、排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制,排除C。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一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一第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是君主的能力与其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对称,而专制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君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及“公道”“民意”的要求下,君主专
17、制制度内部发育出一定的调节机制,以减弱其非理性因素,降低政治动荡频率与政治衰致速度,使其在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维护统治秩序上发挥基本作用,从而提高统治的整体效能。如内在调节机制失灵,对立双方基本平衡被破坏,这意味着某个政权就不能代表统治阶级整体利益而濒临垮台。摘编自君主专制材料二 任何主体都有权力扩张和不受监督的的倾向,国家也不例外。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而制约的过程是权力的杭争过程。依法治国的实现,事实上反映了社会力量与国家力量的一种均衡,表明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相互监督和制衡格局的形成。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
18、求。实行法治之下的国家是有限权力的国家,即“有限政府”。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制衡与提高国家的能力是一致的,有限政府不仅不会限制政府的有效性,反而能增加政府的能力。摘编自政治文明中的权力制约(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君权的强化和约束”矛盾运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君权内部“调节机制”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我国近代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的因素。概述在近代我国社会制度转型中对国家权力制约的实践。(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在对国家权力约束和监督上的努力。【答案】(1)原因: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具体表现:相权对君权的制约;
19、中国古代谏诤制度的发展;廷议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儒家民本、天人感应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2)促成因素: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与借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实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3)努力: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并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解析】【详解】(1)原因:由材料“而内部矛盾运动其深层动
20、力归根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可提取出原因。具体表现:结合所学可从制度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从制度上,主要是宰相制度、谏诤制度、廷议制度等对皇权的制约;从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儒家的天人感应、民本等思想对皇权的制约。(2)促成因素:结合所学可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从西方角度看,西方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的传入,为近代中国对国家权力形成制约提供了参考的坐标;从中国角度看,由材料“人类社会真正实现法治,是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的产物,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可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为此提供了政治条件,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则提供了经济条件;由材
21、料“对国家进行制约,反映了社会对政治民主与自由的诉求”可知,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对此提供了有效的助力;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即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探索。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入手分析。(3)努力:结合所学可从民主与法治两方面入手分析。从民主的角度讲,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和监督上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从法治的角度讲,主要是颁布宪法并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韩愈的文化思想中,一种植根于传统,但又注目于现实的品质极为突出。在他看来,
22、传统文化不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文献材料,而是先贤的智慧和灵性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富有意义的创造,蕴含着文化精英们的现实关怀和智慧灵光,因而时时可以给人以启发。他立足于当代社会文化的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先贤智慧,将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因而他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符合时代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文化创新。韩愈的传统文化观问题:根据材料提取一项韩愈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利用所学中国历史知识论证他的观点,结合当代的价值观提出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示例:论题:对待传统文化,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对传统文
23、化进行重新发现与诠释。论证: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重新发现与诠释。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基于顽固守旧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减少变法的阻力,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认识:现实是传统的继承,传统是现实的基础,没有传统便没有现实,我们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解析】【详解】首先分析语句关系,确立韩愈关于传统文化的观点。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材料语句为总分关系。第一句为中心句,故可提炼出观点为对待传统文化,要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24、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发现与诠释。其次,结合所学对其观点进行论证,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史论结合,其典型的例证有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等等。最后,结合当代的价值观对观点进行呼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公元624年,唐因隋制设立太医署。太医署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医学部有医、针、按摩、咒禁等四种,以医科为最大,令、垂掌医政,府、史辅之,医监、医正掌教学,培养临床医生;药学部有主药、药童,司药材加工制剂,置药园师,适时种植采集药材,在京师设有药园三项,作为药园生种植药材的实验园地,师生340人。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唐代
25、仿照国子监方法,太医署考试登用人才。通常上选的充当御医,其次派去州府任医学博士官职。考试比较严格,有博士主考的月试、太医令丞主考的季试,年终则由太常寺卿、少卿总试。学习九年不及格者,令其退学。摘编自古代医事制度(1)根据材料,指出太医署的性质,并概括唐代太医署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太医署发展的影响【答案】(1)性质:是中国古代由官方设立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特点:历史悠久;分科和分工明确;制度健全;有严格的考试选拔机制。(2)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民间医学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保护百姓的身体健康,扭转了劳动人民崇尚巫鬼的风气;唐代兴建的“太医署”,对后世医学教育产生了
26、深远影响,后世的医学教育完全按照唐“太医署”模式而建;流传到海外,推动世界医学的发展。【解析】【详解】(1)性质:由材料“唐因隋制设立太医署”“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等信息可知,太医署为中国古代由官方设立的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特点:由材料“公元624年,唐因隋制设立太医署”可知其历史悠久;由材料“太医署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分科和分工明确的医学教育机构”可知其分科和分工明确;由材料“太医署发展成为制度健全唐代仿照国子监方法,太医署考试登用人才”可知其制度健全;由材料“考试比较严格令其退学”可知其有严格的考试选拔机制。(2)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对中国和对世界两个角度展开,对中国的影响又可分为当时与后世两个角度。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太医署的设立可推动医学的发展,也可保护百姓的身体健康并扭转落后的社会风气;对后来的中国来说,太医署其制度健全,分科和分工也非常明确,较好地为后世的医疗和医学教育体系提供参考样板;对世界来说,唐朝作为开放的世界性帝国,其医学的发展定然会传播到海外,推动整个世界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