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294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解析》安徽省部分高中(皖南八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扫描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部分高中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等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对材料的分析、处理,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解析】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囊泡膜与靶膜可以相互融合,这是借助膜的流动性完成的,A正确;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当细胞进行胞吞时,细胞膜也能形成囊泡膜,B错;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和融合是通过膜上的V蛋白和T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并依靠与ATP有相似功能的GTP提供能量来完成,D正确;不同运输囊泡与不同靶膜上都含有各自特异性的SNARE蛋白,他们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运输的准确性,C正确。2.【答案】C【命题立

2、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由图可知,表示染色体变为染色质,可发生于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表示染色质变为染色体,并且染色体复制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可发生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过程表示翻译过程,缬氨酸的密码子应该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GUC,B错;表示染色体复制,需要DNA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原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C正确;细胞核中也可进行过程,且过程时着丝

3、点分裂是在细胞质中进行,D错。3.【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选择的作用,种群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会改变,因此,种群基因库必然发生变化,A错;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其选择作用的因素可能会不同,因此,对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也可能不同,B正确;一个性状不论有几种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或复等位基因频率之和都为1,C错;共同进化是生物与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因此,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不属于共同进化,D

4、错。【易错警示】正确识记、理解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共同进化等知识,否则容易错选。4.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以及对知识识记、思维和理解能力。【解析】植物体地上部分的生长素除了由和分别所示顶芽和侧芽合成外,幼叶和形成层也能合成生长素,A正确;由于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处积累,进而导致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了其生长,B错;由于处距离顶芽较远,合成的生长素运到处较少,因此生长较快,C错;顶芽生长速度较生长速度快,所以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顶端优势,D错。5.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分化、体外受

5、精以及受精作用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DNA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复制,会出现许多复制错误,导致DNA出现损伤,但产生的子细胞却没有发生变异,说明细胞中存在DNA修复机制,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稳定,A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不是DNA复制过程中出现损伤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而引起,B错;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和第二道屏障,C错;采集卵子时,从输卵管中冲取的卵子已从卵泡中排出,在输卵管中发育成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而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或从屠宰场已屠宰母畜卵巢中采

6、集的卵子则必须经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D错。【举一反三】DNA分子正常很稳定,但当其复制时进行解旋变为单链,容易产生变异;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的封闭作用;获能的精子与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才能完成受精。6.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识记、思维和理解能力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的能力。【解析】由于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植物大量死亡,种类也迅速减少,因此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减少,A错;比较从未

7、入侵到重度入侵的三个阶段,随凋落物的增加土壤碳储量却下降,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在逐渐增强,B错;野菟丝子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表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是寄生关系,C错;通常对同一个生态系统,破坏越严重,则越难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随入侵程度的加重,不但抵抗力稳定性降低,恢复力稳定性也降低,D正确。【易错警示】正确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理论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否则很容易出错。29.【答案】.(1)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细胞结构的完整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2)由蓝变绿再变黄 丁(3)葡萄皮 1825 缺氧、呈酸性(4)稀释涂布平板 活菌和死

8、菌.(1)4050 没有 随时间的推移,30、40条件下生成物仍在增加,超过了30min时50生成物的量 在不同温度下,酶失活所需时间不同,温度越高酶变性所需时间越短(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和产物检测、微生物培养和接种、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I(1)酵母菌细胞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其场所为线粒体,也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实验结束后,丙组酒精的产量远远多于甲组,是因为细胞结构的完整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2)CO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由

9、于丁组细胞完整,且细胞进行有氧呼吸,CO2产生的多,所以颜色变化最快。(3)家庭酿造少量葡萄酒利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为1825之间。由于除酵母菌外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葡萄酒发酵液缺氧、呈酸性的环境而受到抑制,所以酿酒使用的发酵瓶不需要彻底灭菌。(4)对微生物计数通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此外,还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测定的是活菌和死菌的数目。(1)由图一可知,40时,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延长,生成物的量与时间呈正比,表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40高,50时,生成物的量在30min以后不再增加,且比40时的最大产物量小,表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50

10、低,所以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30min时50试管中底物没有全部分解,因为随时间的推移,30、40条件下生成物仍在增加,超过了30min时50生成物的量。由图一可知, 50、60、70酶所失活的时间逐渐缩短,可以得出在不同温度下,酶失活所需时间不同,温度越高酶变性所需时间越短。(2)由图一可知,在30min时50时生成物量最多,50之前随温度升高,生成物量增多50之后随温度升高,生成物量减少。30. 【答案】(1)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 防卫、监控、清除 淋巴因子(2)FasL 第一、第二 Fas(3)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4)突触小泡 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命题

11、立意】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思维、理解和判断能力。【解析】(1)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功能;体液免疫时,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释放淋巴因子,从而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有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2)由题意可知,FasL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内表达,Fas蛋白为死亡因子受体,因此精神因素引起T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在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FasL基因的表达受到了影响,从而降低了对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T细胞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中的淋巴细胞,当HIV刚进人体内

12、感染T细胞时,表明其突破了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而在被HIV感染的T细胞中Fas基因表达增强,从而使该T细胞成为相应效应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使人体最终丧失了几乎全部免疫力。(3)当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则膜上发生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使得膜上有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定向移动,释放神经递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将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无改变,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则说明钙离子不

13、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31. 【答案】 (1)雌蕊套袋 (取相关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DNA分子杂交bb缺少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基因B突变为基因b(2)窄叶 宽叶(3)糯性:非糯性=2:3 3/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做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析】(1)在对玉米人工授粉之前,需对雌蕊套袋处理。检测染色体数目是将进行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中期时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检测植株基因组成常用DNA分子杂交。由题意可知,

14、将纯种宽叶(BB)玉米和纯种窄叶(bb)玉米进行间行种植,收获的F1正常基因型为Bb,但F1中出现了一株窄叶玉米,即体细胞不含B基因。发生此情况可能有:当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与体细胞相同为20条),则亲代花粉缺失了基因B所在的片段,此时植株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基因组成为bb;当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19条,且此时细胞基因组成为bb,这是由于缺少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的结果;若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与体细胞相同为20条),此时植株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基因组成为bbbb,这是由于基因B突变为基因b所致。(2)由题意可知,为了保证第二年玉米产量不下降,也就是要求第二年的幼苗应是杂

15、交种(Bb)发育而来。因此,第一年应收集窄叶植株的种子,窄叶植株的种子既有同株异花授粉的(基因型为bb,第二年发育为窄叶),也有品种间异株异花授粉的(基因型为Bb,第二年发育为宽叶)。第二年为了确保幼苗为杂种植株,应选择宽叶植株栽种。而第一年宽叶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有BB和Bb,第二年均发育为宽叶,无法分辨出谁是杂种植株。(3)由题意可知,该糯性植株(Ttt)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2:2:1。那么以该糯性植株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tt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糯性(2Ttt):非糯性(2tt、1ttt)=2:3,其中异常植株(Ttt、ttt)占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