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新课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 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分解物质的总量020406080酶的活性020406080C酶的活性020406080B酶的活性020406080A酶的活性020406080D2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
2、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曲线(pH适宜)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减小B利用DNA不溶于酒精的性质,可除去细胞中溶于酒精的物质而得到较纯的DNACDNA是大分子有机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某些有机溶剂D温度在801000C下,蛋白质会变性,而DNA不会4. 下列所使用的试剂必需现配现用的是斐林试剂 二苯胺试剂 双缩脲试剂 龙胆紫A. B. C. D. 5.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A. 甲 B. 乙 C. 丙 D.
3、 丁6下列有关固定化细胞说法错误的是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C可以用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细菌密度D细胞的固定化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7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图表代时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营养物质的浓度a、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稀释率b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
4、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8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A蒸馏 B压榨 C萃取 D分液9.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 取104、105 、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下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0. 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
5、),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代DNA片段之一为 11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基因工程生产的药物包括干扰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青霉素等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形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C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D目前,在发达国家基因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12. 用动、植物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 都要用液体培养基C. 都要用CO2培养箱D. 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13. 如图是
6、“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B愈伤组织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14. 下图表示牛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分割针分割针15既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又能进行胚胎移植的最佳示意图是分割针原肠腔分割针囊胚腔16.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7、,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和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B设计试管婴儿比一般所说的试管婴儿要多一步基因检测C基因身份证上可以检测到个人的所有基因D“实质性等同”不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18. 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19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在资源不增
8、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 B C D20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可以保持亲本性状B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所以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第卷(非选择题 共80分)二、非选择题(共80分)21.(14分)吉林省是全国玉米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被农民燃烧,不但造成资源的浪
9、费,还污染环境。现在可以利用玉米秸秆生产 “绿色能源” 乙醇。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发酵预处理、水解玉米秸杆糖液酒精(1)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该酶由 构成。该酶产量的测定方法是 。(2)为了鉴别能产生该酶的微生物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 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3)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 技术。该技术更适合采用的方法是 。为了提高该酶的活性,人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对其进行改造,其改造的对象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
10、种是_,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该菌种温度控制在 。糖液中必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 来检验。通气口开关过滤膜接种口水(5)利用糖液还能进行果醋发酵,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22.(11分)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_时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_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
11、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 (2)将所取的花蕾先用70%的酒精浸泡后还要放在质量分数为0.1% 溶液中进行消毒,经适当处理后接种在已灭菌的 培养基上。(3)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4)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绒毛状、白色丝状菌落,属于真菌污染。从中可以选择出 用于腐乳的制作。请完成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图: 。( 5)若用该方法在实验室培养胡萝卜植株,为提高成功率,取材的部位最好是 。如果要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所使用的方法是 ,并用 方法进行鉴定。23.(18分)已知蛋白质混合液中硫酸铵浓度的不同可以使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析出,随着硫酸铵浓度增加
12、,混合液中析出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增加。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析出的蛋白质1520甲蛋白2330乙蛋白3239丙蛋白3640丁蛋白请据表回答: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分)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若干种蛋白质,它们分别是。(2分)通过改变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能、不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丙蛋白。(2分)简要写出按上述原理从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分离出全部乙蛋白的实验设计思路。(6分) 。
13、分离析出物与溶液,保留溶液。 。 。如果蛋白质析出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铵,可用半透膜除去析出物中的硫酸铵。此方法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实验中称为 (2分)。纯化血红蛋白可以用 方法(2分),最后经 方法进行纯度鉴定(2分)。HAT培养液TK-HGPRT+TK+HGPRT-人体细胞鼠体细胞24(10分)运用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实现基因定位。研究发现:用人体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仅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逐渐丢失,只剩一条或几条。右图是人的缺乏 HGPRT 酶突变细胞株( HGPRT - )和小鼠的缺乏 TK 酶细胞株( TK 一)融合
14、后并在 HAT 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结果表明最终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有 3 号染色体或17 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具有 HGPRT 酶和 TK 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 HAT 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HGPRT-( l )体细胞杂交克服了 ,过程 使用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同的是 。在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核的融合是通过 (生理过程)完成的。存活存活代表鼠的全部染色体代表人的单个染色体( 2 )过程 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还要定期用 处理细胞,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培养的温度要控制在 。( 3 )HAT 培养液严格按照细胞所需营养种
15、类和数量配制,从该角度可以判断该培养基是一种 培养基。( 4 )从图示结果看,可以确定人的 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该方法是否可以对鼠基因定位? 。25.(16分)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人胰岛细胞大肠杆菌胰岛素mRNAA人胰岛素人胰岛素大量的A重复进行BCD(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过程? 。原因是 。(2)过程称为 。(3)为使过程更易进行,可用 处理D。为了检测大肠杆菌是否产生了人胰岛素,可采用的方法是 。(4)下图为上图中质粒B的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性基
16、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将用EcoRI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与质粒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种。将上述连接产物导入无任何抗药性的大肠杆菌细胞中然后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大肠杆菌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2分)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2分)(5)若要使A在体外通过过程扩增,那么在此过程中所使用的酶是 。(2分)除酶外还需要加入引物,其作用是 。(2分)(6)如果用该技术将一个位于DNA一端的
17、目的基因进行扩增,那么连续扩增4次后,只含目的基因的DNA占全部DNA的比例是 。(2分)26(11分)下图表示转基因牛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正常的生殖过程中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 。(2)采集来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培养到 时期,才能和获能的精子受精。(3)流程A和B分别指 和 。A过程应保证发育到 阶段,才能进行B操作。方法C称 。(4)下列在B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对供体、受体要进行选择 B要用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C供体和受体要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常采用手术法和非手术法两种方法(5)为同时获得多个完全相同的子代个体,可在进行B操作之前进行 。若要对A
18、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_条件下。(6)在A中可以获得大量胚胎干细胞,其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如果在培养液中添加 ,可使其形成特定的器官。参考答案 第 卷(选择题 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 BCBCD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DAABCAAD第 卷(非选择题 共80分)21.(1)纤维素 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2)刚果红 稀释涂布平板 透明圈 (3)固定化酶 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 基因(4)酵母菌 18-25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重铬酸钾 (5) 22.(1)单核期,细胞核由中央移
19、向一侧 镜检 醋酸洋红 (2)氯化汞 MS (3)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4) 毛霉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5)形成层部位 萃取 纸层析 23.(1)20%(2分) (2)甲蛋白、乙蛋白 (2分) (3)不能 (2分) (4)向该蛋白质混合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其浓度达到20%(或20%硫酸铵浓度23%范围内任意一个浓度)(2分);取保留溶液,再加入硫酸铵溶液(或硫酸铵),使硫酸铵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30%(或30%硫酸铵浓度32%范围内任意一个浓度),(2分)分离析出物与溶液,析出物即为乙蛋白(2分)。(5)透析(2分) 凝胶色谱法(电泳)(2分) SDS
2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分)24(1)远缘杂交不亲和(或生殖隔离) 聚乙二醇和电激(物理法或化学法) 有丝分裂(2)抗生素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36.5 + 0.5 (3)合成 (4) TK 酶 17 不能25.(1)不能 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 (2)反转录 (3)Ca2+ 抗原-抗体杂交 (4) 3 目的基因-质粒连接物、质粒-质粒连接物 (2分) EcoRI和BamHI (2分)(5)耐热DNA聚合酶(2分)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分) (6)11/16(2分) 26.(1)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两个极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囊胚(桑椹胚) 显微注射技术(4)C (A、B、C) (5)胚胎分割 冷冻(或液氮) (6)全能性 分化诱导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