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课标要求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3)影响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中国参战后,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丧生。3俄国退出战争(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
2、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知识点拨 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2)目的:企图在西线发动新攻势,夺回战略主动权。(3)简况:1918年3月至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1917年6月起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
3、也不断开往前线。(2)反攻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知识点拨 一战爆发后,同盟国从战争主动权转移、作战计划落空、力量对比变化等方面逐步丧失了其优势地位。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劣势(1)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与同盟国集团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2)在美国参战前,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急需物资。在战争
4、期间,拥有更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协约国集团,动员的人力超出同盟国集团两倍。2战略失误(1)“施里芬计划”由于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2)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俄军短时间完成了动员并投入作战,英军也很快参战,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决定了德国速决战的破产。3内部矛盾(1)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奥匈帝国的解体。(2)德国于1918年11月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力量对比(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3)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
5、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误区警示 同盟国集团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有实力处于劣势、军事战略失误、同盟国各国内部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处于不利地位等,但根源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总体上处于劣势,造成人力、物力的匮乏。主题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的原因(1)美国对参战准备不充分。(2)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发战争财。(3)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和政治家玩弄手腕。(4)远离战火,避免战争。21917年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及影响(1)原因经济利益:在大战尾声参战,有利于捞取战利品,进一步大发战争财。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协约国不利
6、;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政治目的:攫取战后世界霸权。(2)影响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强了其取胜的砝码。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材料一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权利而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引自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威尔逊所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答案“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权利”而战。不符合实际情况。“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
7、夺战争,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材料二(1917年11月8日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开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苏联国内战争史(2)这反映出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从本质上分析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答案反对这场战争。本质原因: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所以苏维埃要退出和结束这场战争。用“直接原因”“具体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美国的参战(1)直接原因:德国实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受重大损失。(2)具体原因
8、:自19世纪末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不仅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而且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随着战争的爆发,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加强,在经济利益上开始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希望协约国胜利。此外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一旦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国家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3)根本原因:捞取战胜国的政治资本,以争夺和攫取世界霸权。主题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及其失败的原因1一战爆发后,同盟国的优势是如何逐步丧失的?(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主动
9、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3)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无多大悬殊,但是后来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2有人说:“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又制止了战争”,根据俄德两国史实,谈谈你的认识。(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节,因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各种危机,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坚决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德国在大战后期,战场上不断失利,引发了国内革命运动,基尔港水兵起义和柏林工人起义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国宣
10、布投降,大战结束。3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没有胜利者的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侵略性质决定了两大集团都不择手段地进攻对方,使交战双方都付出沉重的人力和物力代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损失。(2)双方在战争中虽有胜有败,但只是相对的,都没有达到自身的目的。结果是德奥惨败,英法等国遭受重创,欧洲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材料(1)上述场景发生于何时?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有何标志性意义?答案时间:1918年11月。背景:协约国发起总攻,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投降,德国爆发基尔港水兵起义推翻帝制,新成立的德国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列宁曾论述过“战争引起
11、革命”和“革命制止战争”的观点。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合理?结合重大历史事件加以说明。答案列宁的观点是合理的。首先,一战带来了交战国的经济政治危机,引发革命运动,如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德国的十一月革命等。其次,革命使倾向于战争的统治集团瓦解,起到了制止战争的作用。如十月革命推翻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俄宣布退出帝国主义大战,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帝制,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3)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请从经济和国内国际力量对比角度分析德国失败的原因。答案经济上德国消耗大,国内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实力下降,而协约国经济实力
12、日益增强。从力量对比看,协约国力量增强,而德国发生国内革命推翻帝制;国际上同盟国集团也居于劣势。图示法归纳同盟国的战败11917年4月,美国参议院以82票对6票,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通过了参战案。美国参战的借口是()A反对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B支持英法等国的反侵略行为C制止侵害人类安全的罪行D维护欧洲各地区的民主制度解析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答案A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美国对德宣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打击A B C D解析美国参战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增强了
13、协约国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后,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迫切需要结束战争。答案A3“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哪一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的立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观点()A法国 B奥匈帝国 C德国 D意大利解析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加入同盟国集团,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考虑到利害关系加入协约国一方。答案D41918年3月至7月,德军在西线连续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这些攻势的直接目的是()A夺取战略主动权 B逼迫英法联军投降C振奋德军的军心 D扭转同盟国瓦解的趋势解析由于美国的参战等因素,德军在大战后期显得越来越被动。苏俄退出战争,使东线的战斗基本
14、结束。这样,德军准备集中力量在西线进攻,当然首先要改变被动局面,夺回战略主动权,然后才能进而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故选A。答案A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有 ()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德、奥军队战略上的失误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A BC D解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各种说法都是它们失败的原因。答案C基础巩固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 ()A同盟国一方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B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C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D
15、美国与协约国在历史上关系密切解析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但从1914到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这种联系导致美国逐渐与协约国接近。答案C2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一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B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北洋政府C劳工们为协约国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D中国劳工赴欧是为美国所雇佣解析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服役。因此,D项的叙述不正确。答案D3按照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赔款
16、60亿马克。被占领区煤炭开采量占全国的90%,铁矿石开采量占全国的73%,工业占全国的54%对此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和约是苏俄同协约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该和约使俄国成功退出帝国主义大战C该和约的签订为苏俄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D从和约内容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解析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对苏俄而言,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和约。但是该和约的签订为苏俄赢得了喘息之机,为政权的巩固赢得了时间。从和约内容可以看出帝国主义战争瓜分和掠夺的目的。在A中“协约国”应为同盟国。答案A4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
17、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 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A1907年英俄协约B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C1918年11月一战停战协定D1904年英法协约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条约放弃了部分领土和主权,最重要的是“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史实可知,符合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答案B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
18、生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解读和分析列宁的这一句话:如果没有战争,资本家可能会再过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安稳”日子,但由于俄国固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俄国的革命迟早会爆发。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发生。答案B6德国在战前制订“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下列哪些因素是德国没有估计到的()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俄军短时间内投入战斗英军很快参战日本参战ABCD解析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德国企图速战速决拿下西线,但他过高估计了自己,过低估计了对手,因此是没考
19、虑到的。日本参战远离欧洲战场,虽也出乎意料,但对该计划影响不大。答案B能力提升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解析从材料中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及法国元帅福煦对中国劳工的高度评价,可看出B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答案B8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
20、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B国内矛盾的激化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解析材料表明德国企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但导致德国经济的崩溃,并最终导致德国战争的失败,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
21、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于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材料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洲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材料三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半月刊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
22、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2)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兵团”的特点和作用。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梁士诒的主张分析参战的理由,概括其认识的核心部分;第二小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方式是“劳工参战”或“以工代兵”,主要受日本威胁所致;第三小问考虑日本因素和英法等在战场的状况导致劳工、兵力缺乏的因素。第(2)问“华工兵团”的特点从材料二进行概括,可以从兵
23、源、从事工种等方面思考。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三“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来概括。答案(1)理由: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方式:“劳工参战”或“以工代兵”。原因:日本竭力反对中国直接派兵参战;英法在战争中人员死伤惨重,兵力、劳动力短缺。(2)特点:来源地广,人数多;主要从事战争勤务工作;报酬低;死亡率高;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表现出色。作用:成为中欧之间文明传播的使者;为协约国赢得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并为后来收回一些国家主权提
24、供了条件。【学思之窗】(教材第16页)请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提示(1)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美国参战。(2)其他原因: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同盟国集团内部的矛盾;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6页)一、本课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提示(1)俄国退出战争。(2)保加利亚宣布投降。(3)土耳其也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4)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奥地利无条件投降。(5)1918年11月3日,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国,德皇被迫退位,逃亡荷兰,德国投降。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二、学习延伸请思考: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吗?其真实的用意何在?提示不是。真实目的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即为美国进入欧洲市场、插手欧洲事务、争夺战后资本主义的世界霸权提供条件,且美国参战是为了保证自己借给协约国的贷款能够收回,更重要的是为了战后世界的领导权,即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