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第3次周考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和第卷的作答都写在答题卡中,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化学用语表示(氯乙烯)中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 B.氯乙烯的结构简式: C.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HCl的电子式:2.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
2、的是( )A.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即离子键B.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C.A族元素与A族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D.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C短周期元素中可能有副族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元素就是副族元素5.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
3、 Y MC.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6.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则mg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B. C.D. 7.已知:,下列关于短周期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周期VA族B.第二周期VIIA族C.第三周期VA族D.第三周期VIIA族8.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CsI B.NaF C.KCl D.LiI9.X、Y、Z、W是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XYZWA.Y
4、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B.X、Y、Z、W四种原子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C.Y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X的氢化物的沸点D.X、Y、W三种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10.100 mL6 molL-1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硝酸钾B.醋酸钠C.硫酸氢钾D.氯化氢气体1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B.该原电池中Zn作正极,可用石墨等作负极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
5、正极有被氧化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2.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B. C. D. 13.下列属于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Zn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B. 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C. 碳与二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D. 铝热反应14.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Fe、Cu和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C.由Mg、Al和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D.由Al、Cu和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
6、为:15.镁空气电池可用于海滩救生设备和高空雷达仪等。该电池两个电极分别是金属镁和不锈钢丝,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材料为镁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C.电流方向:b极a极D.每消耗1molMg,导线中共流过个电子16.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反应,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电池的负极B.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C.得电子,被氧化D.负极电极反应式:17.下列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A.B.C.D.18.对于反应,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B.温度和容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有2mo
7、lHI键断裂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19.对于化学反应来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加木炭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C.将反应容器的容积缩小,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D.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20.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烷烃的是( )A. C6H14B. C4H10C.C3H6D. Ci2H2621.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D
8、.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22.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 A.B.C.D.23.有一种无色的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1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再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 无水硫酸铜变色。则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 )A. CO 和 HC1B. CH4 和 NH3C. CH4 和 HC1D. H2 和 CO224.下列式子是某学生 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 下列结构中重复的是( )A.和B.和C.和D
9、.均不重复2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氧化反应的探究实验,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铜网表面乙醇发生氧化反应B.甲、乙烧杯中的水均起冷却作用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有机化合物D.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发生的是放热反应26.在光照的 条件下,将1 mol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经 过一段时间,甲烷和氯气均无剩余,生成一氯甲烷、 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若已知生 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 量是( )A.(1 - a- b-c)molB.(1 + a + 2b
10、+ 3c) molC.(2a +3b + 4c) molD.(a +b +c)mol(卷 填空题)二、填空题27.有下列物质:NaOHHCl (1)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 (2)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3)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只由非极性键 构成的物质是_;(4)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5)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6)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三、实验题28.已知某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3.215 g L-1 ,取7.2 g A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把燃烧后的产物全部通过 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10.8 g,再把
11、剩余气体通过 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22 g。(1) 该烃的摩尔质量为。(2) 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29.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2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中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在丙试管中进行)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若观察到
12、烧杯中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3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乙醇催化氧化的产物(加热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易溶于水;乙醛的沸点为20.8,易溶于水。(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时上述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是_(填序号,下同),其中应该先加热的是_,为使装置A中的乙醇成为蒸气,最简单的加热方法是_。(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开始后,装置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装置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5)装置E的作用是_,能初步判定反应后有乙醛生成的依据是
13、_。(6)装置D中的药品是_,其作用是_。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一第3次周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3,故应该表示为,A项错误;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B项错误;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C项正确;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项错误。2.答案:D解析:A.氮气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氯化氢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故D正确。【答案】D3.答案:D解析:4.答案:B解析:5.答案:D解析:根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可得原子半径
14、:Z(N) Y(C) M(Si),A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B 项正确;为联氨,是 一种极性较强的化合物,能与水、醇等形成分子间氢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联氨能溶于水、醇等极性溶剂中,又,其水溶液呈碱性,C项正确;X( H)、Z( N)、Q( Cl)三种元素可形成,是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6.答案:C解析:阴离子Xn-含中子N个,X的质量数为A,所以X的质子数为A-N,由阴离子Xn-可知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nX,所以1个HnX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N+n,氢化物HnX的摩尔质量为(A+n)g/mol,mg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
15、的量(A-N+n)=(A-N+n)mol故选C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离子方程式可知,X常见化合价为-1价,则为VIIA族,且X有正价,为短周期元素,则为Cl,在周期表中位置是第三周期IIA族,故D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在这些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是,阴离子半径最大的是,因此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LiI。9.答案:A解析:设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Z、Y、W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由题意可得,故X、Y、Z、W分别为C、N、Al、S。Y(N)的最高正价为+5价,最低负价为-3价,代数和为2,A正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
16、Y(N)的原子半径最小,B错误; X、Y的氢化物有多种,其中Y的氢化物的沸点小于X的氢化物的沸点,C错误;Y、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有两种,其中一种酸性强弱关系为,D错误。10.答案:B解析:A. 硝酸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Zn反应生成NO,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B. 加醋酸钠后,醋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减小,但醋酸也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故可以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B正确;C. 加硫酸氢钾时氢离子浓度、物质的量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多,故C错误;D. 加HCl气体,氢离子浓度、物质的量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氢气多,故D错误
17、。故选:B。11.答案:D解析: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电极反应式为,故A错误;Zn被氧化生成,Zn作负极,故B错误;放电时,Fe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则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被还原,故C错误;放电时,正极生成,溶液碱性增强,故D正确。12.答案:D解析:13.答案:C解析:14.答案:C解析:15.答案:B解析:镁的金属活泼性强于铁,则在该电池中金属镁失电子,作负极。根据电子流向可知,a极为正极,材料为不锈钢丝,A错误;a电极为正极,氧气得电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B正确;电子的流向:b极a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C错误;镁的化合价由0价变
18、为+2价,每消耗1molMg,失去2mol电子,则导线中共流过个电子,D错误。16.答案:D解析:电池反应中得到电子,故是电池的正极,A错误;电池放电时消耗硫酸并生成水,溶液的酸性减弱,B错误;得电子,被还原,C错误;铅是负极,失去电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17.答案:D解析: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中电极材料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蔗糖为非电解质,该装置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故选D。18.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可知,反应物生成物全部为气体,
19、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1molHH键断裂表示逆反应,2molHI键断裂表示正反应,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由于反应起始各物质的量没有给出,因此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不确定,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1,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19.答案:A解析:木炭是固体,增加木炭的量,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升高温度,
20、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加快,故B正确;若将反应容器的容积缩小,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将木炭粉碎成粉未状,增大了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会加快,故D正确。20.答案:C解析:烷烃的通式是CnH2n+2,选项中符合烷烃通式的是C6H14、C4H10、C12H26,C3H6不符合,答案选 C。21.答案:C解析:由乙醇分子的结构可知,一个乙醇分子是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A错误;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B错误;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24:16=3:2,C正确;乙醇中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错误。22.答案:
21、B解析:由碳氢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烃类,则A.含有氯元素,属于卤代烃,A错误;B.属于烃类,B正确;C.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衍生物,C错误;D.含有醛基,属于醛类,D错误。23.答案:A解析: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总体积基本不变,则不含有NH3;再通过过狱的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但气体体积减 小,所以混合气体一定不含CO2定含有HC1;把剩余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色,说明燃烧产物不含水,混合气体一定没有CH4和H2,故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HCl。24.答案:A解析:C5 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CH3 CH2CH2CH2 CH3、所以题述结构中重复的是,A符
22、合题意。25.答案:B解析: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即铜网表面乙醇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甲烧杯中盛放的是热水,起到加热乙醇,使乙醇汽化的作用,乙烧杯中盛放的是冷水,起到冷凝乙醛蒸气的作用,B错误;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有乙醇和乙醛,乙醛还可能被继续氧化为乙酸,C正确;实验开始后熄灭酒精灯,铜网仍能红热,说明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即发生的是放热反应,D正确。26.答案:B解析: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可知,光照条件下,1 mol甲烷与一 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生成几氯取代物就消耗几摩尔的氯气,因此 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 a-b-c)mol+2a mol+3b mol+4c mo
23、l=(1+a+2b+3c) mol,B 项正确.27.答案:(1);(2)(3);(4)(5)(6)解析:(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2)离子化合物中不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只由离子键构成,两个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连,NaOH中氧氢之间以共价键相连,中氮和氢以共价键相连,所以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氟化镁。填。(3)由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所以只由极性键构成
24、的物质是,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4)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肯定是共价化合物,再根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含义可判断该物质是过氧化氢,选。(5)根据含义可判断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6)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氧氧之间是非极性键, 但氧负离子与钠离子之间是离子键。28.答案:(1)72 g mol-1(2)C5H12(3)C(CH3)4解析:(1)该烃的摩尔质量为3.215 g L-122.4 L mol-1 72 g mol -1 。(2)7.2 g 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浓硫酸吸收10.8 g (即0.6 mol) 水,碱石灰吸收22 g (即0.5 mol)
25、二氧化碳.则1 mol A完全燃烧生 成6 mol水和5 mol二氧化碳,1个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 和12个氢原子,A的分子式为C5H12。(3)该烃属于烷烃,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A分子结构高度对 称,该烃的结构简式为C(CH3)4。29.答案:(1)(2)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放热(3)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可能是放热反应解析:(1)装置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
26、不能验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2)Ba(OH)2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NaOH固体、硝酸铵等溶于水时有热量的变化,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故不是放热或吸热反应,某些物质(如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30.答案:(1)(2)AB;B;水浴加热(3)(合理即可)(4)铜丝由红变黑,再由黑变红;无水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产物有水(5)吸收乙醛,防止倒吸;装置E中的物质有刺激性气味(6)碱石灰;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C中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解析:(1)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为加热
27、,故B处需要加热,实验中还需要乙醇气体,故A处也需要加热;为避免浪费原料,实验中应先加热装置B;为使乙醇变为蒸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水浴加热,且水浴加热时乙醇受热均匀,可以获得平稳的乙醇气流。(3)实验室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等。(4)实验开始后,Cu在干燥中加热先被氧化为CuO,CuO再和乙醇气体反应生成Cu、乙醛和水,所以装置B中可以看到红色的铜丝先变黑,再变红;反应中有水生成,则可以看到装置C中的无水粉末变为蓝色。(5)装置E的作用为吸收乙醛,乙醛易溶于水,装置E中导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可以防止倒吸;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根据气味来判断是否有乙醛生成。(6)D中的药品应该是碱石灰,因为E中盛有水,水蒸气会沿导管进入C中,影响对产物中水的检验,所以D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进入C中使无水粉末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