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组基础达标练1下对关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模型就是原型B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C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D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解析: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模型不是原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数学方程式、曲线等。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用数学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故在数学建模过程中也常用到假说演绎法。答案:A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
2、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C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D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解析: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答案:C3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在第18年期间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该鸟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增长速率0.661.242.913.672.841.650.030A.第17年期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
3、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4年该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解析:在第17年期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始终大于零,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因种群增长速率不是定值,而是先增加后减小最后为零,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应呈“S”型,B正确;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天敌、食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C正确;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在第8年该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D错误。答案:D4如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点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
4、适得其反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使数量维持在c点解析: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环境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种群的增长率降低,导致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使老鼠的数量维持在K/2处,这时老鼠的增长速率最大,会使效果适得其反;数量维持在b点,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增长得最快,可获得最大收益。答案:D5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不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
5、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种群数量可在环境容纳量即K值附近上下波动;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会迅速降低;环境容纳量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答案:D6向某天然牧场引入良种肉牛100头,任其自然放养,自然繁殖。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C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t1时D在t1t2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时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所以t1
6、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在t1之后;在t1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然上升。答案:B7如图表示野生绵羊种群在1800年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该种群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B该绵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在18501940年间不断地波动C该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18501940年间不断地波动D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解析:1840年前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与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较充裕有关,A正确;该绵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在18501940年间不断地波动,但环境容纳量不变,B正确
7、,C错误;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相等,D正确。答案:C8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解析:乌鸦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在第39年间,值小于1,乌鸦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到第9年数量最少,在910年间保持数量稳定;第16年时,乌鸦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J”型曲线的值是固定值,而且种群数量是增加的。答案:D9如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
8、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1)置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可用图中_表示,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可用图中_表示。(用字母表示)(2)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3)当我们迁入刚建的新村美居,可恶的老鼠也一同悄悄“潜来”,它们咬坏衣物、偷吃粮食、毁坏家具、传播疾病,请根据a、b曲线的变化趋势,推测灭鼠的有效措施:_,使鼠群由“_”型曲线变化转变成“_”型曲线变化。解析:(1)种群置于理想条件下,数量呈“J”型增长,如曲线a所示;置于自然环境中,实际生态系统资源、空间有限,数量呈“S”型增长,如曲线b所示。(2)影响种群密度
9、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以及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答案:(1)ab(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在进行灭鼠时,要清除垃圾,严密储存食物a(或J)b(或S)10.如图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该昆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型。(2)假如该种昆虫是蝗虫(成虫),调查该蝗虫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3)若图中t3时该植食性昆虫数量约有6 000只,则t1时所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_只,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4)若分别用M、N表示t2、t3时的种群数量,则M、N的大小关系是_
10、。解析:(1)据图分析,t0t1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t1t3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使得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2)蝗虫(成虫)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3)t1t3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达到t3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t3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6 000只);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此时的种群数量为K/23 000(只);P点及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还在增加,故P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4)若t2、t3时的种群数量分别为M、N,则M、N数量的大小关系是MN。答案:(1)S(2)标志重捕
11、法(3)3 000增长型(4)MNB组能力提升练11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C要合理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种群密度控制在D点D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最大环境容纳量解析:D点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此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呈“S”型增长;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增大,食物和空间相对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另一方面是天敌数量增加;要合理地利用该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B点时的水平,种群增
12、长速率最大,数量恢复比较快;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数量为K/2,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达到K值。答案:B12如图表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长期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曲线乙B假如某种群数量变化由乙变为丙,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变C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J”型增长Dab段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达到K值,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解析:在营养物质缺乏的环境下,草履虫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如果种群乙有了更充足的食物和空间,可使曲线乙变为曲线丙,即环境容纳量增加;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都为“S”型增长;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时
13、,达到K值,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如图中的ab段。答案:D13以某种杆菌为饲料,在一个容器中培养等量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这两种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持续上升,大草履虫的数量持续下降B在此培养过程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增长方式都呈“S”型Ct3t4曲线下降的原因有竞争和种内斗争Dt1时两种草履虫的年龄组成类型不相同解析:t1t2时间内两种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均大于0,种群数量都持续上升;在此培养过程中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增长方式呈“S”型,大草履虫种群数量总体先上升后降低;t3t4曲线下降的原因有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
14、履虫两个物种之间的竞争,也有两个物种内部的种内斗争;t1时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都在增加,两物种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答案:C1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结合表中的实验数据,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与相比,内酵母菌先到达K值,种群数量先下降B因为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一定相同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试管的环境阻力小于试管解析: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起始酵母菌
15、数量较多,其种群数量先达到K值,也先下降;在“同样实验条件下”,但4支试管内培养液体积和起始酵母菌数有所不同,故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相同;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于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内种群的K值大于试管,试管的环境阻力大于试管。答案:C15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
16、为图中的曲线_。(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点后,增长速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6)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解析:(1)马缨丹引入到夏威夷属于物种入侵,环境适宜,缺少天敌,所以会出现“J”型增长。(2)在自然环境中,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种群数量应呈“S”型增长。(3)若地球的环境容纳量是110亿,则种群数量即人口在K/2值是最为合适的。(4)当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变为0。(5)为了获取持续的高产,应在e点之后捕捞,捕捞后维持在e点,因为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6)要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则应降低环境的K值。答案:(1)(2)(3)55亿(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6)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