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江苏省宜兴市汇文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改变。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行B.丙烷分子中氢和乙烷分子中的氢都易被卤原子取代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D.等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多【答案】A【解析】B.不能说明。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键易断裂,键较稳定)易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中根本没不饱和键,所以它不能加成,这不是原子间或原子团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
2、质的不同。 A.苯酚中苯环吸电子可以使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使羟基上的氢活性增强,这样酚羟基就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官能团性质决定的,双键可以加成,单键不能加成。 D.等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甘油中所含羟基多,当然和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多。2下列命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答案】D【解析】由于碳碳双键的碳原子只能在连接2个基团,所以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3下列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A式量是16、44、58 的烃B所有烯烃CC3H4和C4H6D乙二醇
3、和丙三醇【答案】A【解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物质互为同系物,A中都是不同的烷烃,所以互为同系物。B不准确,例如1丁烯和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中结构不一定是相似的,不正确。D中官能团的个数不同,所以不正确。答案选A。4下列各对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答案】A【解析】A 结构相似,都是酚类,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是同系物B 这三种物质结构不相似,不符合同系物定义C 虽然都是烯烃,但前者含苯环,后者含CH3,不相差n个CH2D 前者是酚类,后者是醇类,结构不相似5实验中需用2.0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
4、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 ()。A950 mL;201.4 g B1 000 mL;212.0 gC100 mL;21.2 g D500 mL;100.7 g【答案】B【解析】实验室中没有950 mL容量瓶,故只能配制1 000 mL 2.0 molL1的Na2CO3溶液。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和足量的稀硝酸反应产生4.48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B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C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2NAD1.2g NaHSO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A【答案】
5、B【解析】试题分析:A此处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下,因此无法计算,错误;BS2和S8都是由S原子构成的,由于S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所以混合物共6.4g,则含有S原子的物质的量是:n=6.4g32g/mol=0.2mol,因此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正确;CNO与O2混合会发生反应产生NO2,NO2再发生可逆反应部分转化为N2O4,因此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2NA,错误;DNaHSO4式量是120,1.2g NaHSO4晶体的物质的量是0.01mol,则其中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2 NA,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
6、算的知识。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较好的性能,硬度都比成分金属大,熔点比成分金属的低常用电解法冶炼钠、镁、铝等活泼金属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可防止其在海水中被腐蚀Fe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单质的作用相同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Na2CO3制备FeCl3、CuCl2固体均可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合金比纯金属具有较好的性能,硬度都比成分金属大,熔点比成分金属的低,正确;常用电解法冶炼钠、镁、铝等活泼金属,正确;将钢闸门与电源正
7、极相连,则钢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而被腐蚀,错误;Fe与稀硝酸不发生钝化,错误;Al、Cl2均能和NaOH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Al在反应中作还原剂,而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错误;Na久置于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正确;制备FeCl3、CuCl2固体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因为铁离子、铜离子水解生成碱和氯化氢,加热促进水解,最终生成氢氧化物,不能得到氯化物,错误,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制备、电化学腐蚀8不能比较氮和氧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A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BNO中N为+2价,氧为2价C沸点:H2ONH3D
8、热稳定性:H2ONH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氧化性越强,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说明氧气的氧化性大于氮气;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一般显负价,NO中N为+2价,氧为2价;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可以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氢化物的沸点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元素性质递变规律。9在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将上述4个答案都转化成以反应物A表示的形式,则B、v(A)=06molL-1s-1,C、v(A)= 16/3 molL-1s-1,D、v(A)=05 molL-1s-1
9、,所以B选项是数值最大,答案选B。考点:考查同一化学方程式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0由OH、CH3、C6H5、COOH四种基团两两组合(包括同种基团间的组合)形成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且水溶液显酸性的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OH、CH3、C6H5、COOH四种基团两两组合(包括同种基团间的组合)形成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且水溶液显酸性的有C6H5OH、CH3COOH、C6H5 COOH、HOOCCOOH共4种,选B。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酚羟基、羧基的酸性。11检验SO2 气体中是否混有CO2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
10、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C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因品红溶液检验的是二氧化硫,故A错误;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CO2+Ca(OH)=CaCO3+H2O,SO2+Ca(OH)=CaSO3+H2O,不能验证有无CO2,故B错误;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通过NaOH溶液都不会产生白色沉淀,SO2和CO2都与NaOH溶液:2NaOH+SO2Na2SO3+H2O,2NaOH+CO2Na2CO3+H2O,故C错误;D、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若有白色沉淀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
11、故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SO2和CO2在性质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和比较。12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1/2O2(g)ZnO(s);H=-351.5 kJmol-1Hg(l)+ 1/2O2(g) HgO(s);H=-90.84 kJmol-1则锌汞电池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Zn(s)+HgO(s) ZnO(s)+Hg(l)的H为A. H=+260.7 kJmol-1 B. H=-260.7 kJmol-1 C. H=-444.2 kJmol-1 D. H=+444.2 kJmol-1【答案】B【解析】1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
12、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B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 Cl2有漂白性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D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氯水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故氧化性氯气大于单质碘,A正确;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不是氯气,故B错误;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氯化银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正确;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次氯酸
13、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故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为HCl,HCl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D正确;考点:氯水的成分及性质14700时,向容枳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20t2(其中t1t2)0.80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 (H2)=0.4/t1 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1H2O,到达平
14、衡时, n(CO2)=0.40 mol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H2O,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从反应开始至时间是t1min时,n(H2O)=0.4mol,根据方程式中H2与H2O的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n(H2)= n(H2O)=0.4mol,所以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H2)= 0.4mol2Lt1min=0.2/t1 molL-1min-1,错误;B.从反应开始至时间t1min时,n(H2O)=0.4mol,则根据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反应关系可知:n(CO)= (H
15、2O)= n (H2)= n(CO2)=0.4mol。n(CO)=0.8mol,时间到t2(其中t1t2)时,n(CO)=0.8mol,说明在t1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在此时各种物质的浓度是c(CO)=0.4mol/L;c(H2O)=0.1mol/L;c(CO2)=0.2mol/L;c(H2)=0.2mol/L;化学平衡常数K=。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CO和1.20 mo1H2O,假设在反应过程中CO改变的浓度是x,则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分别是到达平衡时,c(CO)=(0.3x)mol/L;c(H2O)= (0.6x)mol/L;c(CO2)=xmol/L;c(H2
16、)=xmol/L;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就不变。 所以(0.3x)(0.6x)=x2。解得x=0.2mol/L,所以此时n(CO2)= 0.2mol/L2L=0.40 mol,正确;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H2O,即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是平衡正向移动,H2O的转化率降低,但是可以是其它反应物CO转化率增大,错误;D当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考点:考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物质的平衡转化率的比较、外界条件
17、对平衡的影响及反应速率的计算的知识。15反应aM(g)bN(g)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 z增大,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催化剂同程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不变,故A错误;B项对比(1)(2)两个图象,温度升高,M的体积分数减
18、小,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项正确;C项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M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a+bc+d,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Q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D项由图象可知,Z值越大,M的体积分数越小,有利于M的转化率的提高,但Q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如加入N的物质的量较多,虽然有利于平衡右移,但Q的体积分数依然较小,D错误。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对比两个图象曲线变化特征,分析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6(8分)将分别含有MnO4 、F
19、e3+ 、Fe2+ 、I的四种溶液混合,调节溶液的pH值, 使pH=1,充分反应后: (1)若I离子有剩余,则上述四种离子在溶液中还存在的有 ,一定不存在的是 ; (2)若所得混合液呈紫色,则上述四种离子在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答案】【解析】17(18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LiFePO4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它把正极与负极隔开,锂离子可以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1-xFePO4+ LixC6= C6 + LiFePO4(1)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质量增重19.2g时,则电池中通过聚
20、合物隔膜的Li +数目为 。(3)以该电池为电源,用Fe2O3为阳极,石墨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4)学生在实验时若被白磷(以P表示)灼伤,可用硫酸铜溶液涂抹伤处,有铜和H3PO4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05,通常认为反应进行得较完全;相反,如果一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105,则认为这个反应很难进行。已知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及电离平衡常数:CuS:Ksp=8.41036mol2L2;H2S:Ka1=1.2107molL1,Ka2=71015molL1通过计算说明反应CuS(s)2
21、HCu2H2S进行的程度 。常温下,NaHS溶液呈碱性,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若向此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答案】(共18分)(1)Li(1x)FePO4 xLi+ + x e= LiFePO4(3分)(2)0.6NA或3.6121023(2分)(3)Fe2O36e10OH=2FeO425H2O(2分)(4)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 (2分)(5)此反应K11014105,所以反应难以进行。(3分) c(S2)c(H+)c(OH)c(HS)c(Na+)(2分
22、);(2分);HSCu2=CuSH(2分)【解析】试题分析:(1)磷酸铁锂电池放电时,正极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池的中反应式写出。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 xLi+ + x e= LiFePO4;(2)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阴极反应为Cu2+ + 2e- =Cu,当生成19.2g铜时转移的电子为0.6mol,则电池中通过聚合物隔膜的Li +数目为0.6NA;(3)根据题给信息Fe2O3在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a2FeO4,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Fe2O36e10OH=2FeO425H2O;(4)白磷(以P表示)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硫酸和
23、H3P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5)反应CuS(s)2HCu2H2S的K=H2SCu2/H2代入题给数据计算K11014105,所以反应难以进行。常温下,NaHS溶液呈碱性,则HS的电离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此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S2)c(H+)c(OH)c(HS)c(Na+)。若向此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pH7,其原因是HSCu2=CuSH。考点:考查电化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和平衡计算。18下图是用0.1000 mol/L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示意图和某次滴定前、后的盛
24、放盐酸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_;(2) 盐酸的体积读数:滴定前读数为_mL,滴定后读数为_ mL;(3)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是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实验编号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盐酸的体积读数(mL)滴定后盐酸的体积读数(mL)120.001.2023.22220.002.2124.21320.001.5023.48(4)滴定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所用的仪器刚用蒸馏水洗净):A用碱式滴定管向锥形瓶里注入20.00 mL待测NaOH溶液,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
25、;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使管内无气泡;D取标准盐酸注入酸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_(用序号字母填写);(5)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6)对下列几种假定情况进行讨论:(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如果上述B步骤省略,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 ;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答案】(1)酸式滴定管 (2)0.80;22.80 (3)0.1100mol/L (4)ABCDEF
26、(5)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在30s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6)偏高 偏低【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仪器A是有旋塞的,因此A是酸式滴定管。(2)根据示意图看片子滴定前的读数为0.80,滴定后的读数为22.80。(3)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22.02mL,22.00 mL,21.98 mL,数据均有效,则平衡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22.00 mL,则待测液的浓度0.1100mol/L。(4)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再分别用蒸馏水洗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然后润洗,调整液面,开始滴定,因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EF。(5)碱液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因此滴定时,当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粉红色(或红色)变为无色,
27、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6) 若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盐酸的浓度减小,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计算结果偏低。考点:考查中和滴定实验19(11分)用中和滴定法确定某烧碱样品的浓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用0.2000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 (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2)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此时溶液显 性。(3)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
28、mL)标准酸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第一次10.00.第二次10.00.第三次10.00.(4)分析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 。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 。若烧碱溶液隔夜后滴定,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则滴定结果 。【答案】(1) (B) (2) 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的酸液时,溶液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酸 (3) 0.4000 (4) 偏高 偏高 无影响 (各2分)【解析】(1)因为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不便于观察
29、,所以不能选用石蕊试液作指示剂。(2)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即溶液是显酸性的。所以盐酸滴定碱液终点的变化是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的酸液时,溶液刚好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三次实验中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20.10ml、19.90ml、21.10ml,所以第三次的实验误差大,所以取前2次的平均值,即盐酸的体积是,所以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4)开始俯视,则读数偏小,滴定终点平视,所以最终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氢氧化钠的量偏多,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结果偏高。烧碱溶液隔夜后滴定,则会含有杂质碳酸钠,但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在酸性环境中,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
30、知,消耗的盐酸是相同,不影响测定结果。20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1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棒 烧瓶 烧杯 胶头滴管 量筒 容量瓶 托盘天平 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 (填代号)。(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现有10 mL 50 mL 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 (填代号)(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有 (填代号)。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
31、瓶中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定容时,俯视标线【答案】(1) (2分)(2)5.4mL (2分) ; (2分)(3) (2分) ; (2分)【解析】试题分析:(2)根据稀释定律:C(浓)V(浓)=C(稀)V(稀)可得需要浓硫酸5.4mL,量取液体时选择量程相差较小的量筒,所以选择10量筒。(3)量筒在制造时已经考虑了倒不出来的部分,所以量筒不能再洗涤,否则会导致浓度偏高;容量瓶
32、只能在室温下使用,只有等溶液冷却后才能转移,否则会导致浓度偏高;浓硫酸稀释时,只能往水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定容时,水超过刻线,只能重新配制;定容摇匀后,有一部分水留在了瓶壁或瓶塞之间,不能加水,否则会导致浓度减小;定容时眼睛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俯视会导致浓度偏高。所以错误的有 。能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有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21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10min后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反应前的5/6,试计算A的转化率平衡常数K 10min内生
33、成物C的反应速率 【答案】【解析】略22有机物M和乙炔可合成3-羟基丁酸,3-羟基丁酸可以生成一种生物降解塑料PHB和通过两步反应生成另一种高聚物C:已知:i. 步骤只有一种产物;C的结构中不含有甲基ii. iii. (1)M的系统命名为 。反应反应类型 ,反应的反应试剂及条件 。(2)写出B、C结构简式:B ,C 。(3)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4)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a. 能发生银镜反应 b.分子中仅含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5)理论上A也可以由1,3-丁二烯与烃F来合成,则F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2,3二甲基1,3丁二烯;氧化;浓硫酸、加热;(2)、
34、;(3)、nCH3CH(OH)CH2COOH+ nH2O或nCH3CH(OH)CH2COOH+ (n-1)H2O;(4)、OHC-CH2-O-CH2-CHO;(5)、CH3CCCH3【解析】试题分析:由转化关系可知,与CHCH发生信息i反应生成A,则A为;根据信息iii,在高锰酸钾溶液中被氧化生成B,B为;3-羟基丁酸也可以通过两步反应形成另一种高聚物C,则应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COOH,CH3CH=CHCOOH发生加聚反应得到C,故C为;故3-羟基丁酸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的缩聚反应反应生成PHB,则PHB为。(1)、的系统命名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根据信息iii,反应中在高锰
35、酸钾溶液中被氧化,3-羟基丁酸也可以通过两步反应形成另一种高聚物C,则应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COOH,CH3CH=CHCOOH发生加聚反应得到C,反应3-羟基丁酸的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故答案为:2,3二甲基1,3丁二烯;氧化;浓硫酸、加热;(2)、根据上述分析,B为、C为,故答案为: ;(3)、3-羟基丁酸通过酯化反应进行的缩聚反应反应生成(PHB),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3CH(OH)CH2COOH+ (n-1)H2O,故答案为:nCH3CH(OH)CH2COOH+ (n-1)H2O;(4)、B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i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CHO或-
36、OOCH;ii分子中仅含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分子中含有2种H原子,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OHC-CH2-O-CH2-CHO,故答案为:OHC-CH2-O-CH2-CHO;(5)、根据信息ii,结合A()和1,3-丁二烯的结构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CH3CCCH3,故答案为:CH3CCCH3。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的相关知识。23(16分)A、B、C为为中学常见单质。通常状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无色气体。D、E、F、G、H、X均为化合物,其中X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其水溶液是一种强酸,E为黑色固体,H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
37、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X_。(2)在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个;反应说明D溶液中含有_离子。(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检验D的溶液中是否含有G阳离子的方法是_。(6)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_。【答案】(9分)(1)Fe HCl (2)5 Fe3(3)2Fe3Fe=3Fe2(4)3Fe4H2O(g)Fe3O44H2(5)取少量D的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含有Fe2+,若紫红色不褪去,则不含Fe2+。(2分)(6)向混合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解析】试题分析:B为黄绿色气体,则B是
38、氯气;D与F混合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其中一定含有铁离子,D与G之间通过氯气和A可以相互转化,A为固体,所以A是Fe,D是氯化铁,G是氯化亚铁;则C为氧气,F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与强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则X是HCl,H则为水,Fe与水蒸气反应也能生成四氧化三铁。(1)A、X的化学式分别是Fe、HCl;(2)在反应; 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共5个;反应说明D溶液中含有Fe3+;(3)反应是氯化铁与Fe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4)反应是水蒸气与Fe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 Fe3O44H2;(5)检验
39、氯化铁中是否含有亚铁离子的方法是利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具体操作为取少量D的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若紫红色褪去,则含有Fe2+,若紫红色不褪去,则不含Fe2+。(6)除去氯化铁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则向溶液中通入氯气,使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同时不引入杂质。考点:考查物质推断,Fe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应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的判断24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烃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2)下列对该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 ;A水溶性比苯酚
40、好B能发生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溴发生反应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4)已知苯胺()易被氧化,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按先后顺序写出以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线中两种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答案】(每空2分,其中(1)为1分,(3)为4分,共15分)(1) Fe或FeCl3 取代反应 (2)A D (3) ,,(4),
41、【解析】试题分析:C发生信息(a)中的反应生成D,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结合C的分子式与E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则D为,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E烃A与氯气在FeCl3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得到B,B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C,则A为,B为E与氢氧化钠反应、酸化得到F为,由信息(b)并结合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可知,F在浓硫酸、浓硝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G为,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1)由上述分析可知,烃A的结构简式是;的反应条件是FeCl3作催化剂,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2)A羧基、氨基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其水溶性比苯酚好,密度比苯酚的大,故A正确;B
42、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羧基、氨基,可以发生聚合反应,故B错误;C1mol与Br2发生取代只需要1molBr2,故C错误;D含有羧基、氨基,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AD;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a与E具有相同的官能团说明含有酯基和羧基,b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产物有两种,说明苯环上氢原子有两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分别是 ,,;(4)甲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甲基硝基苯,邻甲基硝基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邻硝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和Fe、HCl反应生成邻氨基苯甲酸,其合成路线为,则合成路线中两种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依次为
43、,。【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名师点晴】有机推断题,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合成路线设计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反应物、目标产物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进行推断,注意题给信息的合理运用,注意反应先后顺序,具体分析:C发生信息(a)中的反应生成D,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结合C的分子式与E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则D为,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得到E烃A与氯气在FeCl3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得到B,B发生水解反应、酸化得到C,则A为,B为E与氢氧化钠反应、酸化得到F为,由信息(b)并结合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结构可知,F在浓硫酸、浓硝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G为,G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据此解答。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