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七)1.(2015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受穷;但是,我们不愿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梭伦材料二 梭伦改革在雅典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于这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公正”理论,是不偏不倚的中庸原则。梭伦站在“公正”立场上所进行的“人人各得其所”的改革有其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摘编自李益彬论梭伦改革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述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5分)(2)举例说明梭伦的改革使“人人各得其所”,(6分)
2、并由此指出梭伦“中庸”式改革的特点。(4分)答案 背景:(1)无德的上层贵族对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日益尖锐。(5分)(2)举例:“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财产等级制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贵族仍然有较高的政治、经济权力和地位。(6分)特点: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又确认和保护贵族和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特权。(4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治粟都尉桑弘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故腾跃,而天下赋办理或不偿其僦费,用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
3、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材料二 (公元10年)诸司市常以四时中(仲)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价),各自用为其市平,毋拘它所。众民卖买五谷、布帛、丝绵之物,周于民用而不售者,均官有以考检厥实,用其本贾取之,毋令折钱。万物昂贵,过平一钱,则以平贾卖与民。其贾低贱减平者,听民自相与市,以防贵瘐者。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钱府以所入工商之贡但赊之民或乏绝,欲贷以治产业者,均
4、授之,除其费,计所得受息,毋过岁什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桑弘羊的基本经济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并评析“诸司市”采取的主要经济措施。答案 (1)主张:均输盐铁;实施平准之法。(2分)作用:充实了国库;调节了市场货源;平抑了市场物价;打击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投机倒把行为。(2分)(任答2点即可)(2)措施:评定物价;调控市场;办理赊贷等。(2分)评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与物价,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防止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投机倒把;(2分)扶助性赊贷,有助于解决民生之困与生产之需,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5、题。材料一 两税法推行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没有土地而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就只交户税,不变地税。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再次,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基础,流亡客户因为不在当地受田,所以既不编入户籍,也不纳税。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管土户、客户,只要略有资产,就一律得纳税。又因为贵族官僚原来就得负担户税和地税,两税法是由户税、地税发展来的,贵族官僚也得交纳。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白居易在批评两税法的言论中说:“夫赋敛之本者,量桑地以出租,计夫家以出庸。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则谷帛之外,又责之以钱。今天下之钱日以减耗,或积于国府,或滞于
6、私家。”杨淤陵也认为:“古者权之于上,今索之于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则钱焉得不重,物焉得不轻。”武建国中国经济史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6分)(2)材料二中两人对两税法批评的理由分别是什么?(4分)答案 (1)特点:征税以资产为主;贵族官僚也得负担户税和地税。(2分)意义: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越来越松弛;打击了豪强地主,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4分,答对两点即可)(2)自居易认为政府向纳税人征收货币代替实物,藏之国库,积钱不出,使民间货币流通量日趋减少;杨淤
7、陵认为两税法改革导致钱荒,使得物价低落,形成“钱重物轻”的局面。(4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积弊已愈益显著。据统计,庆历年间国家的财政赤字是三百万贯,而到了治平二年,国家的财政赤字则高达一千五百七十万贯;此外军队的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是战斗力却极为低下,在与周边民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到宋神宗即位时,这种困窘的局面更加严重。材料二 由于王安石欲求急功,立异与人不治时论,孤立朝中,每遇阿谀巧言令色之辈,为图幸进,称扬新法,辄喜出望外,引为知己,进掇不次。再加上实在无人可用,致使王安石大量启用只是表面上支持变法,暗地里却包藏祸心的宵小之辈,给变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以上材料均选自试论王安石变法的用人不当及其原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原因。(6分)(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说明其现实意义。(4分)答案 (1)政治上,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经济上,财政危机,赤字高昂;军事上,军队庞大但战斗力低下;周边民族政权的威胁;北宋处于积贫积弱的统治危机之中。(6分)(2)观点:因王安石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中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2分)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改革深入发展阶段,应严格人才选拔任用标准,使人尽其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2分)- 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