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0003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案导学设计》14-15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检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检测卷(二)一、选择题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和其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大批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因各种原因失去传承。有关专家估计,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有力措施去保护和抢救的话,20年以后,至少有一半民间传统文化将化为乌有。据此回答12题。1这里所指的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是指()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C传统艺术 D传统思想答案C解析主干材料实际上是说明我国目前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面临失去传承的危险状况,传统建筑不是无形的文化遗产。A、D两项都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2“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

2、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答案C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错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加强管理和“正能量”不符合,故不选。3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答案C解析“打假”、“寻人”、“求职”、“营销

3、”、“论政”都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通过“微博”来实现,因此体现了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文化是如何传播的,也没有涉及到文化创新,因此A、D与题意不符合;材料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因此B与题意不符合。4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民众喜气洋洋,纷纷通过观花赏乐、对联挑灯、食糕唱曲、舞龙撞钟、踩街听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当地的风俗民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庆祝春节的活动中()各地群众表达了自己的民族情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了市场中华民族文化得到了集中展示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材料中“多种形式来展示当地的风俗民情”可体现;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优秀的

4、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了市场;符合题意,材料中“每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民众喜气洋洋,纷纷通过观花赏乐、对联挑灯、食糕唱曲、舞龙撞钟、踩街听戏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当地的风俗民情”可体现;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故选B项。52013年3月13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举行,安排部署了2013年工作重点。该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印证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和趋同的历史潮流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遗产的作用角度说明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5、混淆了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故选A项。6在亚洲,中国、韩国和越南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却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透过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让我们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中“在亚洲,中国、韩国和越南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却各不相同”,说明民族节日是自己民族文化的展示,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非物质文化遗

6、产,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7中国父母事事为孩子操心,美国父母却鼓励孩子自立,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但都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爱。这集中反映了()A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B文化具有多样性C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D不同的民族文化应该和谐相处答案C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都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与题意无关。8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这说明()A文化的传播必

7、须通过人口大规模迁徙来实现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D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传媒答案B解析人口迁徙带来大规模的文化传播,说明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D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9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经典谚语和诗句的运用,拉近了习主席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这说明()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要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在交流中传播A B

8、 C D答案C解析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各国文化,故不选。10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北京中轴线:“一根长达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2013年世界遗产专家将进行实地考察。申请北京中轴线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可能有()它是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要继承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尊重认同中国文化彰显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A B C D答案B解析传统文化也有糟粕,不准确。让世界认同中国文化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题意,不选;正确。11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

9、民的普遍喜爱。这直接说明()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B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C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发展模式D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答案A解析圆明园的兽首来源于我国的十二生肖传说,不仅抒发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说明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应选A。B、C表述有误,D不符合题意。122013年5月,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中国梦之声在东方卫视开播,节目释放“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开始

10、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A B C D答案C解析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说法错误;材料中“节目释放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力量,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说明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符合题意;材料中“大型音乐励志真人秀中国梦之声在东方卫视开播”产生深刻影响,说明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等特点,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大众传媒开始使文化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132013年5月27日,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联合主办的“2013年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随后有10部俄罗斯影片在北京和上海展映。“2013年俄罗斯电影节”

11、的举办()表明我们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说明我国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有利于促进中俄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 BC D答案C解析我国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是俄罗斯影片在中国展映,故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14屈原故里端午民俗是中国上古楚文化、端午礼俗等的活态见证,这一节日民俗还传承了楚辞与其他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对屈原故里端午民俗理解正确的是()端午民俗具有继承性端午民俗是应该抛弃的糟粕端午民俗等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端午民俗等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A B C

12、D答案C解析端午民俗作为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人们的生活仍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继承与发展,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选C项。152014年春节,一些城市的烟花爆竹不像往年那么“热闹”了,烟花和爆竹声变得越来越稀疏了。而新年习俗不断涌现: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旅游健身、学习充电等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春节长假人们觉得,少放点烟花爆竹,年味儿也不会变淡!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却没减的原因是()传统的“年”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会因鞭炮声音少了年味儿变淡传统的“年”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出现了新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传统的“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年味儿不会减少传

13、统的“年”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答案A解析这是因果类选择题,要注意把握材料与题肢的逻辑联系。材料中年味不会变淡,强调的是年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入选;而短信、微博、视频拜年新的庆祝新年的方式体现了文化创新,入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不选;材料强调“年”文化自身的变化,而非“年”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不选;故选A项。直拍横打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乒乓球运动的一技术创新。据此回答1618题。16直板左推右攻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直板左推右攻的打法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欧洲人强有力的弧圈已经狠狠地压制住了中国人

14、的反手。反手技术的落后,迫使中国队不得不寻找直板反手的新技术。于是,直拍横打的技术应运而生。材料说明()A先进文化也必然会走向落后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实践主体D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社会实践向人们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去思考、创新,解决新问题,故B符合题意。先进文化顺应时代变迁,就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故A表述有误;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实践,而非实践主体,故C说法错误;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17直拍横打技术是在保留了直拍打法优势的基础上,融合横拍弧圈打法而形成的。材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

15、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继承推动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于创新A BC D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人们在创新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吸收他人的长处,故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基础是继承,关键是创新,故表述有误。18直拍横打技术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它开拓了直拍的反面进攻技术,也是比直拍反手正面攻球更为合理的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直拍运动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我国选手王皓、马琳等人,在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后都已经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可以说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A BC D答案B解

16、析材料强调,直拍横打技术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主要说明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故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故表述有误。19“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A BC D答案A解析由“继续强调”、“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可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表述错误。应

17、选A。20在中国这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发展史的国家里,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特别需要以科学的分析精神来鉴别、判定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抛弃传统,全盘西化A B C D答案A解析错误,没有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故选A。21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有着1 700多年的制瓷历史,陶瓷古迹、制瓷技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形成了景德镇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景德镇要继续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继承传统,保持其特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把发展制瓷业作为当地工作

18、的中心A B C D答案D解析景德镇要继续保持在世界上没有同构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就要进行文化创新,都是进行文化创新的途径,故选D。错误,当地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22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事,与一般群众无关A B C D答案C解析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选C。本身说法错误,排除。23儒学倡导“仁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这说明()A传统习俗在今天的

19、社会生活中仍然有其深远的影响B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都有其积极作用C儒学思想与我们的治国原则是完全一致的D传统思想有相对稳定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传统文化有其相对稳定性,表现在它可能对现实生活有积极作用,也可能对现实生活有消极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B、C两项均为错误选项。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并在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春秋之前,代表中国文化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文化,而到了战国时期,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发生了冲突,最后达到融合。据此回答2425题。24传统文化只有随着时代

20、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主要表明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必须()A既要保留其基本特征,又要使具体内容与时俱进B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C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D始终保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答案A解析B、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含义。25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尊重和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地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尊重和认同外域文化,积极融入外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借鉴外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坚决抵御外域文化A B C D答案C解析该题是从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角度考查怎样

21、继承传统文化,都是片面观点。二、非选择题26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美丽中国”,不仅美于山川,更美在人文。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14分)答案(1)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传统村落不仅对于研究

22、农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保护传统村落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解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问题。从文化生活看传统村落,它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因此本题应从继承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角度来分析。27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

23、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观点一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观点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

24、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8分)(2)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12分)答案(1)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系社会稳定。(2)立足

25、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走出去”,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同时要贯彻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利用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增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学生应立足于文化交流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与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意义。第(2)问,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首先,要立足社会实践,实现文化创新;其次,要借助文化传播的途径

26、和手段;最后,要利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2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推进会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启动了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构建电视商务综合体新业态运营支撑环境及应用示范”、“基于语义的动态数字出版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示范”、“数字出版发行投送服务系统研发及学习社区内容服务应用示范”和“宣纸文化遗产数字化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示范”四个项目。科技部高新司工业发展处、安徽省科技厅高新处以及有关单位代表,相关专家共同出席了会议。根据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组织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27、。(16分)答案我们国家组织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它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路。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原因类的主观性试题。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的原因是基于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和深刻意义。-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