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999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三) 宋明理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韩愈在论佛骨表中说:“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据此可知,韩愈主张()A援佛入法 B反佛崇儒C融佛尊儒 D三教合一解析:选B由“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明显可以看出韩愈是反对佛教大力提倡儒家学说的,故答案选B项。2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

2、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解析:选D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等可以看出理学家对君子气节的追求。3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D理就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解析:选CA项错误,体现在社会上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B项错误,理是强加到人身上去的道德观念,并非生来就有;C项正确,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D项错误,理是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的。4南宋朱熹与明

3、代王守仁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发于本心B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解析:选D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相同,即都承认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追求天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必须摒弃欲望才能够实现对天理的感悟,所以答案选D项。5据说,昼夜苦思的王守仁,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守仁“求理”的途径是()A圣人托梦 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 D读万卷书解析:选B“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意即每个人在成为圣人的过程

4、中,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6贵阳市委积极倡导“知行合一、协力办事”的贵阳精神。“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源自于()A程颐理学 B程颢理学C朱熹理学 D王守仁心学解析:选D“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是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7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守仁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守仁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天人感应解

5、析:选A从材料“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反映了宋明理学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理论的大众化,故选A项。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解析:选A“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社会上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远超过以前,材料中所述认为是程朱理学的功劳,这说明程朱理学在引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与儒家的价值信仰是一致的,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8分)9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

6、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材料二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

7、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而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漫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张岱年、方立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理

8、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的分别在什么时期?各产生什么结果?(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新特点,并分析理学“重义轻利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三,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

9、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中“秦皇汉武统一中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这几个关键时期指出中国古代两次文化融合及结果。第(2)问,根据材料二,抓住“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指出理学的新特点及理学“重义轻利观”的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三“理学引导人们关注现实”,反映了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是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理学家创新吸收佛道思想,从而复兴儒学。答案:(1)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结果: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2)新特点:儒学、佛教、道教三位一体,把天理和人欲绝对割裂对立,提倡重义轻利。影响: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重义容易使知识分子惟封建统治者是从,不利于反封建的斗争;轻利约束了人的正常情感需求,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