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齐河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第一卷 选择题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项。)1. 远古时,德州称“有鬲氏之国”,当时的人们“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这说明当时该地人们A. 田园生活,诗意栖居B. 原始生产,共同生活C. 平等相待,孕育文明D. 种植放牧,定居乐业【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B:远古时,德州人“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这说明当时该地人们靠石器生产,靠弓箭采集果实,从事原始生产,共同生活,B符合题意。A:“田园生活,诗意栖居”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的乌托邦思想,不是远古时
2、期的事情,A不符合题意。C:“平等相待,孕育文明”与题中的“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不相符,C不符合题意。D: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开始过上了定居生活,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 奴隶社会出现了人压迫人的现象,但我们却说,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A. 奴隶社会在原始社会之后产生B. 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和谐C. 奴隶主阶级富有人性,不再杀害奴隶D. 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判断一种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并不是以出现时间的先后为标准,A错误。B:奴隶社会出现了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并不是平等、和谐的,B错误。C:奴隶社会存在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压迫,并不富有人性,仍然杀害奴隶,C错误。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因在于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正确。故本题选D。3. 柳宗元认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意思是说,封建制度的产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无法预测B. 封建制生产关系与较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 封建制生产关系是最早
4、出现的先进生产关系D.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封建制度的产生。A: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可以预测的,A错误。B: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因此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当时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错误。C:生产关系先进与否,要看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能够起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就是先进的,反之,就是落后的,C错误。D:“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意思是说,封建制度的产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说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正确。故本题选D。【点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4. 共产党宣言开篇就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对当时的社会情形描述正确的是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在多个国家取得胜利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工人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
6、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旧欧洲的一切势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共产主义的幽灵,说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同时也说明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符合题意。:旧欧洲的一切势力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共产主义的幽灵,说明旧欧洲的一切反动势力对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绞杀,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在多个国家取得胜利,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统治阶级,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
7、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题肢组合,再到选项中寻觅答案的方法。5. 恩格斯曾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人民群众以及广大无产阶级群众
8、的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之一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以及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未完全看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并非是其理论基石之一,错误。故本题选C。6. 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
9、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结构严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错误。:依据题意,材料中马克思的观点表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结构严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消费意识落后”问题,而是强调生产结构严
10、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正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行伟大实践,不是近代的事情,不符合题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属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不是近代的事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1、。8.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国营经济一统天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正确。:“国营经济一统天下”是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中,试题设定条件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去1949年新中国建立,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1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
12、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
13、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9. 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张裕公司成了一家国营企业。改造前后,张裕发生的显著变化有实现了葡萄酒的生产现代化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1956年底,那时张裕不可能实现生产现代化,不符合题意。:依题意,改造前后,张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化,企
14、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符合题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夸大了张裕发生的显著变化,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
15、要影响的大国。10.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应该A. 消除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 降低人们需要,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C.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D. 尽快用先进的工业代替落后的农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错在“消除”,A排除。B:降低人们需要,说法错误,B排除。C: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先进,C符合题意。D:为解决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要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不是尽快用先进的工业代替落后
16、的农业,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1.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
17、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主张A.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 实行伟大的对外开放C. 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D.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材料中“三十几年”,时间衔接不对,A排除。B:邓小平总结自我封闭的教训是为了坚持改革开放,B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体现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C不符合题意。D:20
18、世纪90年代,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最终形成,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民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2.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A. 坚持真理、拨乱反正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实
19、行改革,对外开放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D: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
20、题。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包括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助推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正确。: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不符合题意。: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
21、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怎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以1992年邓小平
22、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改革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
23、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继承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取得伟大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题意。: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不符合题意。:中华传统文化
24、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继承,错误。故本题选A。15. 2019年10月1日,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与时俱进”成功在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关键抉择”指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
25、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题意。:“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错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错误。:“伟大复兴”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 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具有强大生命力,为人类发展指明了具体的道路和方法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是实践的理论,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说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
27、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是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而不是为人类发展指明具体的道路和方法,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精神武器(而非物质力量),被人民群众掌握后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错误。故本题选B。17. 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这场战争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180年前,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对当时的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我国近代基本国情是殖民地社会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对近代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是认识和解决当代中
28、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正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正确。:我国近代基本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说法错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及基本国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8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对这一飞跃的认识正确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的前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错误。:我国取得伟大建设成就是因
30、为我国采取的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错误。: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正确。故本题选B。19. “1991年首钢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89倍。平均每年递增20%,超过美国500家大企业自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首钢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 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C.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1年
31、”,由此判断首钢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A观点符合题意。B:改革开放新时期没有继续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排除。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提出的,C排除。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提出的,D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
32、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四者分别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根本保障、行动指南、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证广大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错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分别是必由之路、正确理论、根本制度保障、强大精神力量,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理论
33、体系是正确理论,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二卷 非选择题21. 材料一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您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刚强。/ 您认为女人最好的品德?温柔。您的特点?对目标始终如一。/ 您对幸福的理解?斗争。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 您喜欢做的事?啃书本。您喜爱的颜色?红色。/ 您喜爱的座右铭?怀疑一切马克思的自白材料二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
34、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忌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石。(2)阅读材料,你能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写出四个词语即可)【答案】(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2)感悟示例:志存高远;顽强意志;创新精神。【解析】【分析】本题以科学社会主义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经典文献为材
35、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2个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知识的考查比较具体,属于微观层面的考查。关于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教材从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理论基石三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阐释,考生依据教材知识书写即可:思想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考生根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书写作答即可。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试题具有开放
36、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材料介绍了马克思对真理的追求,具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和各种困难作斗争,因此考生可以从个人志向、个人意志、创新方面分析作答。也可从其他角度分析。【点睛】第(1)问,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37、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22. 2019年10月1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隆重举行。70年前,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中国人民也掌握了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主动权,经过“一化三改”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
38、力量,在世界上树立起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榜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答案】中国人民站起来,改变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促进了“一化三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世界上树立起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榜样,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
39、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影响为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指向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教材P24有明确的阐释,考生根据自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对中国和对世界两个方面并结合材料信息进行阐释。对中国的意义:知识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
40、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材料信息:100多年,中国人民站起来,改变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建国后促进了“一化三改”。对世界的意义:知识角度: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材料信息: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在世界上树立起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榜样。考生将知识要点与材
41、料信息结合起来,形成答案要点。【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积极意义的掌握程度,考生结合试题关联的知识要点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作答即可。本题以基础知识的书写为主,材料分析为辅。试题难度一般。23.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请运用相关知识,评析“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制度的完善”这一观点。【答案】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的观点具有合理性。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它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坚
43、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以中国取得进步的原因不仅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设问观点进行评析。【详解】本题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进步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这一观点进行评析。本题理论性很强,需要对中国特色
44、社会主义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此分析该观点看到了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认识到中国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因此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点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理论。(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