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9970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忖度(cn) 押解(xi) 负屈衔冤(xin) 埋(mi)怨B. 怪诞(dn) 忏悔(qin) 踌躇(chuch) 憔悴(qio)C. 弥补(m) 勾当(gu) 江堤(d) 半晌(shng)D. 孝悌(d) 饿莩(pio) 跬步(ku) 庠序(xing)【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

2、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A项,“押解(xi)”应为“押解(ji)”,“埋(mi)怨”应为“埋(mn)怨”B项,“忏悔(qin)”应为“忏悔(chn)”D项,“孝悌(d)”应为“孝悌(t)”故选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吝惜 盘据 鞭挞 不可理谕B. 紊乱 伺候 自诩 繁文缛节C. 熏陶 殒落 审慎 横七树八D. 艰贞 懦夫 蟊贼 惮精竭虑【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辨析和修改。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

3、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平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A项,盘据(踞) 不可理谕(喻)C项,横七树八(竖)D项,艰贞(坚) 惮精竭虑(殚)故选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隔绝B.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延请C. 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眼泪D. 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其中“绝”,译为“横渡”。B项,“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的意

4、思是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其中“引”,译为“牵、拉”。C项,“满座重闻皆掩泣”的意思是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其中“泣”,译为“哭泣”。故选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 临不测之渊以固 即患秦兵之来C.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望”:动词,期望/名词,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B项,“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间,

5、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负”:动词,背着。D项,“以”:介词,凭借/目的连词,来。故选C。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B. 璧有瑕,请指示王C. 铁骑突出刀枪鸣D. 公车特征拜郎中【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古今意义的理解的能力。古今异义指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古贬今褒、改音变意等。B项,指出,给人看。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C项,古义,突然出击;今义,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项,古义,特地征召;

6、今义,为事物的特点、标志等。故选A。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谨庠序之教赢粮而景从衡少善属文诚甘乐之宁许以负秦曲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天雨雪,武卧啮雪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词类活用理解的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景:名词作状语,

7、像影子一样;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负:使动用法,“使担负;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瞪;先:意动用法,认为在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雨:名词作动词,下雨,下雪的意思。故选C。7.下列句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其皆出于此乎B.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C. 则移其民于河东D.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这道题重点考的是文言虚词“其”的意义和用法。A项,其:副词,表猜测,相当于“大概”B项,其:代词,他。C项,其:代词,那(

8、这)些。D项,其:代词,他们。B、C、D三项中的“其”都作代词。故选A。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C. 信义安所见乎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能力。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A项,“知”通“智”,智慧。C项,“见”通“现”,显现。D项,“颁”通“斑”,斑点。故选B。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

9、 验之以事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 为天下笑者,何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辨析。文言句式有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等。例句,被动句。“见”表被动。A项,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事”修饰“验”,后置了。B项,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判断句。“也”表判断。D项,被动句。“为”表被动。故选D。10.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娥冤是一出元杂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B.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礼

10、已经失传,其他五部称“五经”。C. 我国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儒林外史西游记。D.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大型综合丛书,按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所以称“四库”。【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我国的四大古典小说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不是四大名著之一。故选C。11.下列各句中

11、,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学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 小王领父亲见班主任时说:“老师,这是令尊大人。”C. 对于有兴趣投资木王山森林公园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D. 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蟾宫折桂,科举时代称考取进士。B项,令尊,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C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D项,抛砖引玉,谦辞,使用得体。【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12、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易错警示】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语体得体重点注意说话的场合和说话人的身份,大部分考核谦敬适当,人称失当等,此题主要考核的是谦敬失当,“高足”“令”“鼎力相助”都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不能用于自己,“抛砖引玉”正好相反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1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类物候现象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人们可以据以安排农事。所以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类物候现象称作“大自然的语言”。好比是大自然传递给人类的信息。研究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对于发展生产有重要意义。A. B.

13、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性。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此语段反映了物候现象对生产的意义,先从大自然的物候现象说起,开启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此句把前面的现象做比,衔接紧密,可作为第二句;“据以”即上面提的现象,与上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三句;“所以”一词是对上面几个句子的总结,是第四句;由物候现象到“生产”体现了研究物候的意义,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C。阅读下面的

14、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是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洮砚、端砚,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 。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 ,体现了古

15、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们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 而 ,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1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B. 笔墨纸砚是独有的中国的文书工具C. 独有的中国的文书工具是笔墨纸砚D. 独有的中国的笔墨纸砚是文书工具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就是安徽宣城,文房四宝都产自那里B. 安徽宣城是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都产自那里C. 作为文房四宝故乡的安徽宣城,我国文房四宝最正

16、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D. 作为文房四宝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殊途同归沧海桑田日新月异销声匿迹B. 异曲同工沧海桑田层出不穷隐姓埋名C. 殊途同归斗转星移层出不穷销声匿迹D. 异曲同工斗转星移日新月异隐姓埋名【答案】13. A 14. D 15. C【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根据“即文房四宝”可知,前面衔接主语应该是“笔墨纸砚

17、”,排除C项;而“独有”是修饰“文书工具”的,排除B、D两项。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本题,根据后面“所产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可知,前面应该以“安徽宣城”作主语,考虑承前主语一致,排除A、B项;而C项本身就是一个病句,因为前后脱节

18、。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根据句意,此处侧重笔墨纸砚发展的作用是相同的,故选“殊途同归”,这样就排除B、D两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能用来修饰“岁月”。斗转星移:季节或时间变化。这样就排除A项。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

19、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此处是形容科技出现的多,应用“层出不穷”。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从语境来看应选“销声匿迹”。故选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

20、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取,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

21、,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力。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层次是“同情与共感”。武戏流传至

22、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美是难以被忘记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

23、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当前,武戏振兴迎来新的良好机遇。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武戏之美亦中华文化之美。武戏

24、的“精气神”,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摘编自刘连群弘扬武戏之美,人民日报2019年07月11日)16.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戏以武打为突出特征,极具中华美学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堪称世界剧坛奇葩。B. 武戏历史久远,一直保持粗犷古朴之风,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迫求造型和做戏。C. 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更直观且富于视觉冲击力,观众往往从看武戏开始而爱上京剧。D. 武戏创新发展要以传统为根脉,传承具体的戏与技巧及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1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整体以纵向议论展开,主要论述了武戏之美的内涌及如何弘扬武戏之美。B.

25、 文章从“形式感知”和“共情与共感”等两个层次,论述了武戏究竟美在哪里。C. 文章从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武戏势弱的原因,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D. 文章以坚守传统为前提,通过引证法提出了武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没有历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如加强舞蹈性,强调服从剧情和表演需要等,武戏观赏价值就难以得到提升。B. 武戏传统剧目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演员表演技艺能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还在于其内容大多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传达的是正能量。C. 由于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武戏受限于演出场地和环境

26、的严格要求,加上其内在传承、创新乏力等,所以前些年武戏显得势弱。D. 只要武戏表演者能够准确把握人物个性,恰当处理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具备生活的真实感,就能够弘扬武戏之美,使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答案】16. B 17. C 18. D【解析】【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一直保持”错误。结合原文内容“在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

27、型、做戏”分析可知,但随着后来的不断发展,在造型和做戏上有所创新,所以“一直保持”不合原意。故选B。【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无中生有。结合“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

28、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分析可知,文章并没有论述武戏势弱内外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故选C。【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只要就”错误。结合“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

29、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分析可知,演好人物是弘扬武戏之美的一个条件,不是唯一条件。这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

30、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牛魂刘平六爷使了一辈子牛。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家里就六爷和老伴两个人。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春耕大忙季节,是老牛身上担子最

31、沉重的时候。队里拿不出钱来买头壮牛。从早到晚,老牛都拉着沉重的犁铧在热腾腾的水田里。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老牛拼出了全身的力气,但犁铧仍是扎在泥土中一动不动。老牛回头无可奈何地望了六爷一眼,就无力地瘫软了下来。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稍事休息,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走路腿都有些打战。眼见老牛不可能再干活了,队长就召集队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

32、处理老牛。六爷不是干部,但他也去开会了。六爷放心不下。队长说:那头牛不能再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大家看该咋办?六爷瞪队长一眼,想骂队长昧良心,但嘴唇动了动,终于没骂出来。就那么一动不动蹲在屋角,吧嗒着一卷又粗又长的旱烟,神情痴痴的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这时队长说: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头分两斤牛肉。大家就不管六爷了,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会计说他在屠宰场有熟人,他明儿个一早就去请他来。队长说就这样吧。说了他们就站起身来要走了。就在这时,六爷忽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说:“那牛,我买了!”瞅着六爷铁青的脸,都吃了一惊!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

33、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最后,大家都没办法,就同意了。队长他们商量了一阵,说:400元吧!六爷没还价。六爷回家。老伴扑过去护住箱子,冲六爷说,你疯啦?这钱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哩!你疯啦?六爷瞅着老伴,泪水突然无声地淌了下来,抚住老伴瘦弱的双肩。见六爷流泪,老伴也跟着流泪。她知道六爷的心,那年,老牛病了,他到牛房陪了老牛三天三夜老伴抹了几把泪水,终于不再阻拦六爷了六爷将西头一间杂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将老牛牵了进去。每天早晨到坡上割一筐嫩嫩的露水草回来喂它,还三天两头烧一锅温水给它刷洗身子。家里两升黄豆,六爷几次想磨一顿豆花吃,但终于没有,分几次全炖了倒进老牛槽里。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

34、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十多天后,老牛死了。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队长来了,对六爷说,剥皮到集上卖肉吧!还能捡回几个钱。六爷不说什么,狠狠瞪了队长一眼。队长说:“这老头”就走了。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从上午到黄昏,一个大大的坑终于挖好了。六爷请人将老牛抬去埋了。第二天一大清早,六爷又到坡上割草。六爷背回来一筐草时,老伴不解地说:“牛都死了,你还割草做啥?”六爷不语,径直走到后院,将那筐嫩嫩的露水

35、草倒在了老牛坟前(有删改)19.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中写春耕时老牛艰难的劳作及六爷对此的痛心,但面对大片的耕田,六爷只能让老牛继续耕作,突出了六爷的善良和无奈。B. 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C.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六爷对老牛在劳作、生病、死亡时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表现了他对老牛的独特情感。D. 小说以“牛魂”为标题,不仅写出了小说中牛身上体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辛勤至死的精神,也写出了六爷和老牛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20. 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

36、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21. 小说叙述了六爷和牛的故事,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答案】19. B 20.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写儿子去世,突出老人的孤独,使后面老人与牛之间的亲近更显自然。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儿子的抚恤金,为下文老人购买病牛提供了可能。 21. 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赞美。对于六爷孤独无奈境况的同情。对于六爷不被人们理解的无奈。对于过往时代艰辛生活的沉思。【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

37、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项,“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中“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对文本的赏析有误。原文队长他们劝六爷“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他们劝说六爷不要买牛是因为他们觉得那头老牛病了快要死了,买回去没用处,浪费钱,表现了他们对老牛的冷漠、狠心,但并不是为了展现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队长他们不理解六爷对老牛的特殊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儿子牺牲以后,六爷就把自己对儿子的感情寄托到老牛身上,所以在众人 “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六爷要买下快死的老牛。故选B。【2

38、0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文本的语段作用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可知,本题具体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开头段落的作用:(1)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2)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统领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4)写出环境,渲染气氛。小说开头写儿子牺牲的事情,在结构上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开头说“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这就使老人有丧子之痛的孤独感,使下文老人和老牛之间的亲近更显自然,老人对老牛有特殊的感情,

39、最终花钱买下快要病死的老牛。小说开头写儿子牺牲的事情,在结构上还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儿子牺牲后,“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这个情节为下文老人购买病牛提供了可能性。老人对老牛有特殊的感情,在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老人买下快死的老牛。【21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立足文本,联系上下文,可以从情节、内容、人物、情感、主旨等角度分析作答。文中六爷与老牛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谐相处,从“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

40、爷的心颤了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六爷与老牛之间的相处的默契,感情的深厚。在后来老牛病了,“不能再下田了”, 在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老人买下快死的老牛。买回老牛后,六爷精心喂养,“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这种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相通的和谐相处,真是令人感动,作者对这样的

41、感情是赞美的;“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六爷在儿子牺牲后,感到孤独无依,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到了和谐相处的通人性的老牛身上,可见六爷孤独无奈的境况,作者对于老人这样的境况寄寓了深切地同情;当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六爷买下快死的老牛,对于六爷的这种举动,队长他们劝“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但是“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队长他们不理解六爷对老牛的特殊感情。对于六爷不被人们理解的无奈,作者也是有同情之心。文章写到了老人和老牛之间的深厚感情,和谐相处,“六爷说,牛通人性呢”,“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

42、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六爷狠了狠心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在老牛快要死的时候,“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这样的感情固然有老人儿子牺牲后,老人孤独无依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老人与老牛在那段过往时代里耕作中、相处中培养的。整篇文章读来,老人与老牛和谐相处的感情令人感动不已,也有对于过往时代艰辛生活的沉思。【点睛】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类型的题目,基本方法有:(1)从

43、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2)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3)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三、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符习,赵州昭庆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校,自晋救赵,破梁军柏乡,赵常遣习将兵从晋。

44、晋军德胜,张文礼弑赵王王镕,上书庄宗,求习归之赵。庄宗遣之,习号泣曰:“臣世家赵,受赵王恩,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庄宗壮之,乃遣阎宝、史建瑭等助习讨文礼,以习为镇州兵马留后。习攻文礼不克,庄宗用他将破之。拜习成德军节度使,习辞不敢受,乃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以习为节度使,习辞曰:“魏博六州,霸王之府也,不宜分割以示弱,愿授臣河南一镇,得自攻取之。”乃拜习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习亦未尝攻取。赵在礼作乱,遣习以镇兵讨贼。习未至魏,而明宗兵变,习不敢进。明宗遣人招之,习见明宗于胙县,而以明宗举兵不顺,去就之意未决,霍彦威绐习曰:“主上所杀者十人,公居其

45、四,复何犹豫乎?”习意乃决。平卢监军杨希望闻习为明宗所召,乃以兵围习家属,将杀之。指挥使王公俨素为希望所信,绐希望日:“内侍尽忠朝廷,诛反者家族,孰敢不效命!宜分兵守城,以虞外变,习家不足虑也。”希望信之,乃悉分其兵守城,公俨因擒希望斩之,习家属由是获免。而公俨宣言青人不喜习之严急,不欲习复来,因自求为节度使。明宗乃以房知温代习镇平卢,拜公俨登州刺史。公俨不时承命,知温擒而杀之。习复镇天平,徙镇宣武。习素为安重诲所不悦,希其旨者上言习厚敛汴人,乃以太子太师致仕,归昭庆故里,明宗以其子令谦为赵州刺史以奉养之。习以无罪,怏怏失职,纵猎剧饮以自娱。居岁余,中风卒,赠太师。(节选自新五代史)22. 下

46、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B. 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C. 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D. 王尝以一剑与臣使自效/今闻王死/欲以剑自裁/念卒无益/请击赵破贼报/王冤/2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节度使,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五代时,节度使设置更多,连年攻伐,废置不常。B. 拜,

47、提升官职,如“拔”也指官职的提升,“改”“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的朝代也有特殊规定),有疾病可以提前。D. 卒,指人死,根据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2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符习是赵州昭庆人,和王镕关系亲近,王镕被张文礼杀害,符习悲痛万分,悲号哭泣要为王镕申冤报仇,唐庄宗很支持他的这一行为。B. 庄宗派兵帮助符习为王镕报仇,但是派去的人也没有完成任务,庄宗又派其他将领前去,最终才打败了张文礼。C. 唐明宗

48、发动兵变之后,派人招降符习,符习因唐明宗军队打战不顺利而犹豫不决,霍彦威一番欺骗的话才说动了符习拿定了主意。D. 符习在太子太师的职位上请求退休还乡,回到昭庆旧居之后,符习因为无罪丢官而经常闷闷不乐,纵情游侠豪饮,不久之后就中风而死。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平卢监军杨希望闻习为明宗所召,乃以兵围习家属,将杀之。(2)宜分兵守城,以虞外变,习家不足虑也。【答案】22. C 23. B 24. C 25. (1)平卢监军杨希望听说符习被唐明宗招降,就率兵围困符习的家属,准备杀掉他们。(2)应当分派兵力守城,以便预防外面的事变,符习的家属不值得担心。【解析】【分析】【22题详解

49、】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意为:赵王曾拿一把剑给我让我效力,现在听说赵王死了,想用剑自杀,又想到这样做最终没有什么好处,请让我攻赵破贼,为赵王申冤。“以一剑与臣”的目的是“使自效”,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念”作“卒无益”的谓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贼”作“破”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D;故选C。【2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

50、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拜,提升官职”不正确。“拜”不表示官职的提升,指授予官职。故选B。【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C项,“符习因唐明宗军队打战不顺利而犹豫不决”不正确。由原文“习见明宗于胙县,而以明宗举兵不顺,去就之意未

51、决”可知,符习不是因为唐明宗军队打了败战而犹豫不决,而是因为唐明宗起兵名义不正而犹豫不决。故选C。【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闻”,听说; “为”,被;“ 以”,率领;“ 之”,代词,代指“他们”。(2)中,“宜”,应该;“以”,用来,用以;“虞”,预防;“虑”,担心。【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

52、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参考译文:符习,赵

53、州昭庆人。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任军校,从晋去救赵,在柏乡攻破梁军,赵常常派符习率兵跟随晋。晋军驻扎德胜,张文礼杀死赵王王镕,上书唐庄宗,请求议符习回到赵。唐庄宗让符习回去,符习悲号哭泣着说:“我家世代住在赵,受到赵王的恩惠,赵王曾拿一把剑给我让我效力,现在听说赵王死了,想用剑自杀,又想到这样做最终没有什么好处,请让我攻赵破贼,为赵王申冤。”唐庄宗认为他是个壮士,于是派阎宝、史建瑭等人协助符习讨伐张文礼,任符习镇州兵马留后。符习进攻张文礼没有攻下,唐庄宗任用别的将领攻破了。拜符习为成德军节度使,符习推辞不敢接受,于是以相、卫二州为义宁军,任符习为节度使,符习推辞说:“魏博六个州是称霸称王的地方,不

54、应分割出来显示弱小,希望给我河南一个镇,能够自己去攻占它。”于是拜符习为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符习也不曾攻取。赵在礼作乱,派符习率镇兵讨伐乱贼。符习还没到魏州,而唐明宗兵变,符习不敢前进。唐明宗派人招降符习,符习在胙县会见唐明宗,而因唐明宗起兵名义不正,没有决定跟不跟随唐明宗,霍彦威欺骗符习说:“主上要杀的十个人中,你排第四,还有什么犹豫不决的呢?”符习的主意才打定。平卢监军杨希望听说符习被唐明宗招降,就率兵围困符习的家属,准备杀掉他们。指挥使王公俨素来受到杨希望的信任,欺骗杨希望说:“你对朝廷竭尽忠心,诛杀反叛人的家属,谁敢不从命!应当分派兵力守城,以便预防外面的事变,符习的家属不值得

55、担心。”杨希望相信了,于是把他的军队全分去守城,王公俨因而捉住杨希望杀掉,符习的家属因此免于被杀。而王公俨扬言青州人不习惯符习的严厉急迫,不希望符习再回来,于是自己请求任节度使。唐明宗于是以房知温代替符习镇守平卢,拜王公俨为登州刺史。王公俨不及时接受任命,房知温把他抓住杀掉。符习又镇守天平军,调任镇守宣武军。符习一向不讨安重诲喜欢,迎合安重诲的人上报说符习残酷搜刮汴州百姓,于是以太子太师离官居家,回到昭庆旧居,唐明宗任他的儿子符令谦为赵州刺史以便供养他。符习因为无罪,为失去官职怏怏不乐,因而以打猎豪饮自得其乐。过了一年多,中风而死,赠太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

56、词,完成下面小题。遣兴杜甫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26.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B. “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C. “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D. 本是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侧面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27. 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答案】26.

57、 B 27. 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饥寒交迫,度日艰难。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解析】【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理解错误。兄弟分散,不知都流落在何方,所谓“道路长”是说兄弟间相距的道路长,并不是说

58、诗人与家乡的距离远。故选B。【2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题干问“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概括。这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本题作答时抓住“忧”字,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原因。首联“我今日夜优,诸弟各异方”说明忧的原因之一是诸弟分散。五、六两句“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表明盗寇横行,诗人兄弟离散,诗人自己饥寒交迫。“欲出畏虎狼”表明当时天下大乱,虎狼当道。【点睛】诗歌鉴赏的选

59、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点明诗歌主题的两句是:“_,_。”(2)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很难度过,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是:“_,_。”(3)“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

60、鸣。(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_,_。”【答案】 (1). 艰难苦恨繁霜鬓 (2). 潦倒新停浊酒杯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 猿猱欲度愁攀援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6). 相逢何必曾相识 (7). 吾尝终日而思矣 (8).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繁”“潦倒”“停”“猱”“涯”“臾”“矣”,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写

61、作(60分)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最近微信和QQ上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号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面对此类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失公平,还有人说这是用媒体谋私利。 请问你怎么看呢?请你就其中某一方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答案】例文:公平有古谚语说:“没有一滴雨水认为自己制造了洪灾。”上帝公平,是我始终坚信的。身边的人常常对我说,上帝不公平,对谁好了,对谁坏了,对自己又怎样了。我总是微笑着回答

62、,上帝公平,一直很公平。这时他们总会困惑不解地看着我,然后对我说,你的心态真好。但现在充斥着我的朋友圈的为孩子拉选票的信息让人不胜其烦,因为在大家都在拉票的如今,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践踏公平。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评选?为什么不是几个专家一商量就把结果定了?这不就是为了让各种各样的人从不同视角评定孩子吗?为了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公平的竞争,这不也是家长一直呼吁的吗?家长在微信和QQ上为孩子拉票,就有失评选的公平性。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做,那评选活动岂不是成了人脉比赛。此外,这样做对孩子也是不利的。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他如果总是这样以不公平的方式赢得比赛,那么他就会习惯这种不公平的方式,这是很可

63、怕的。他们未来将成为社会的主要力量,而一个公平的社会,不可能靠一批践踏公平的人建立起来。所以我认为,以小见大,公平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靠我们每个人维护出来的。也许,有人会想:“我有投票的自由啊,法律并没有规定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拉票。你不让我拉票,就是在践踏我的自由。”而我想说,公平与自由自古以来就是相对的。你不可能同时在一件事情上得到这两样东西。拉票这种事古来有之,现在更是不少。除中国以外的各个大国在临近总统大选、首相更新时,那些各党派领导人不是各个都要深入基层群众演讲拉票吗?甚至在你小学时每每迎来班内奖项、职务评选时老师还会给你三分钟让你来为自己拉一拉选票呢。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

64、平。假如当年那个大哲学家选择了逃跑的自由,那他就失去了法律的公平。所以在公平与自由方面,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当所有的人都放弃一项事物的自由时,他们就得到了公平。胡适说:“当他们都容忍了我讲话时,我就有了讲话的自由。”公平与自由的关系,大抵上和容忍与自由相同,有得有失。当然,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去追求相对的公平。当人们选择了投票的自由,那评选必然失去公平。假如我们每个人都牺牲一点自由,那公平将是我们最好的回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

65、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看法。材料的大体意思

66、是,孩子网络评选,家长微信拉票,朋友圈风云四起。或许被拉票,或许向别人拉过票。对于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看。这里涉及的几方力量有哪些呢?孩子、活动举办方、家长、被拉票者。其核心事件是“家长替孩子拉票”,所以核心人物是家长、孩子。就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言,一般有争议点,这则材料的争议点是什么呢?家长此举合适否、可以接受否、利弊轻重如何。在行文过程中,首先要回答的就是如上争议问题,要深入“阐述”的也是如上争议话题;在具体的情境中辨析的关键概念,就是如上所说的“评选”、“家长”、“拉票”、 “孩子” 等;在多维度的阐述中说理论证的维度,就是回答如上问题、支撑我们观点的维度。“评选”:网络评选,多是娱乐化的(

67、只是个游戏),民间性的(不是专业技能真刀真枪的比拼),商业化的(一般用于某商家或某微信平台的推广)。“孩子”,多是幼儿,或是小学生。对评选没有强烈的比赛意识,胜负心、得失感并不强。“家长”,多是被举办方蛊惑进入活动的,有一定的功利心、虚荣心,也有带孩子参加活动锻炼胆量展示才艺的主观意图。“拉票”,又是被举办方裹挟进入的,或身不由己,或随手转发,或希望给孩子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姿态是半推半就、半真半假的。虽未强求必胜,但也牵扯了相当的关注和精力。参考立意:(1)给孩子插上独立的翅膀;(2)微信拉票,感情压倒公平;(3)微信拉票,时髦背后垃圾多;(4)变味的微信拉票几时能消停;参考素材:1.那

68、么从参赛者的角度,参加这种比赛足不出户,只要拿着手机,动动手指,发点红包甚至用刷票软件就能获得大奖,“名利双收”多划算。笔者曾见过,一位母亲为了给孩子拉票,甚至混进大学的女生宿舍,挨个进宿舍,拿起同学的手机就开始点微信投票。如此看这种拉票之争不过是周瑜打黄盖,而被“绑架”的只是这些碍于面子被迫投票的我们呀。2.如果说这些评选活动是由权威部门发起,微信公号仅是投票平台之一,其投票结果将作为评选结果的参考,还可以理解。但一些公众号动辄就搞评选,也没有评选标准,徒为拉人增粉或其他营利目的,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其实,一轮狂热拉票之后的粉丝数量暴涨之后不久也会被打回原形,那些所谓名利双收的拉票者回过头想一

69、想靠红包和人脉换来的名次其实也没有什么含金量。3.我们处在一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企业或者媒体公号的宣传需要抢夺受众的眼球。但是,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产品服务的质量,媒体文章的质量和观点才是制胜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会弄巧成拙。就像相声中的逗和捧,捧多了观众觉得假,逗少了观众同样也觉得没意思。我们受困于浮躁庸俗乘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也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4.笔者了解到,国外许多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国家,对网络投票采取审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避免上述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这应该给国内热衷于举办网络评选活动的

70、集体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呼吁,倘若从技术上尚难避免各种舞弊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人情投票,莫让自己的手指成为弄虚作假评选的帮凶;更不能给那些不法之徒提供可乘之机。5.无论是拉票还是语文课上让学生说假大空的话,无论是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还是不会字词句段篇的教学,都是对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育人规律的粗暴违背和无知践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违背规律的办教育、抓人才的方式方法,在周围还有不少。尽管我们费了不少力,投入也不断增加,活动一个接一个,经验亦不少,表面上一派繁荣,背后却是教育内涵减少和质量得不到提升。究其原因,就是不遵照客观规律办事,甚至对客观规律无视和篡改。如此循

71、环下去,就陷入一个怪圈:越重视、越给钱、越豪华、越热闹,教育质量越不行。为孩子微信拉票之类的行为蠢在何处?就蠢在这里。结构示例:文章紧扣材料提示从对拉票现象的分析展现对公平的思考,作者结构严谨,从孩子发展、社会公平氛围的营造角度层层深入展开论述,视野开阔,对于公平、自由二者关系的论述进一步开掘材料内涵,思考有深度。行文简洁,显示出作者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点睛】常见拟题方法有:1.论点式,表现为主谓、动宾短语,或判断句、祈使句形式:直接亮出观点,为阅卷老师节省时间,避免误判;2.问悬式,巧用问句,设置悬念或矛盾,引发兴趣,新奇抢眼;3.并列式,对偶、对仗、排列词语,形成对比、对照、类比关系,整齐生美;4.反复式,指题目中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又叫复沓、叠词或反复;5.化用式,巧借相声小品、影视剧歌曲的名字或经典语句,古诗词、名言警句、歌曲题目和歌词等;6.比拟式,巧用比喻、拟人,想象丰富,形象亲切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