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3 各种类型的封面举例 第3课 宋明理学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第3课 宋明理学 右图是素有“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 院第一”美称的白鹿洞书院的图片。书院 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 之阳,南唐升元年间,李勃隐居白鹿洞,正式被辟为书馆,称为白鹿学馆。宋仁 宗五年,改成“白鹿书院”,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学院后,白鹿书院才扬名国内,“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杉杉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教,经
2、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推崇佛教推向戏剧性的高潮。第3课 宋明理学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三教图 “三教”是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不是儒教、佛教、道教合为一体,而是一种相互吸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一、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独尊的统治地位动摇。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形势出现,从韩愈开始提出儒学复兴运动。僧言佛子在西空 道说蓬莱在海东 唯有孔门真实事 眼前无日不春风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3、 课堂练习 1、含义: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所谓的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二、程朱理学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
4、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程颐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程颢 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 2、宋朝儒家的代表人物: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5、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3、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孔子“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 有了义、礼、智、信。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否则会误入歧途。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朱熹 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4、朱熹的思想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语类 “
6、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四书章句集注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材料四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二程遗书语录方法论:格物致知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材料五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
7、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朱子语类存天理,灭人欲 三纲五常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程 朱 理 学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主要 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方法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程朱理学在思想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 影响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三、理学的发展心学 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1陆九渊(1)简介:南宋人,是心学的开创者 (2)思想: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
8、理“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2、王阳明的心学 背景: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陆 王 心 学 陆 九 渊 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 反对“格物致知”王守仁 思想核心:“致良知”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赏花 朱熹、王守仁与友游园,时
9、春风和煦,百花怒放。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朱熹说:“天生的。”王守仁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世界本原 同:承认“理”的存在。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活学活用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内容 实质 目的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异认识“理”实现“理”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客观唯心主义
10、 主观唯心主义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二十四孝故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11、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贞节牌坊的背后是血泪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四、对理学的评价:1、实质:3、积极作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12、。2、消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应运而生 蔚然大宗 春秋 儒学演变线索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新发展 新体系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背景: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A.两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唐宋时期 2、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唐宋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 B.对儒、道、佛三教平等对待 C.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两教思想加以完善 D.以佛学为主,吸收儒、道思想,形成一种新思想 第3课 宋明理学 D C